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639.68KB ,
资源ID:76916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916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独树一帜法国坦克发展史话.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独树一帜法国坦克发展史话.docx

1、独树一帜法国坦克发展史话独树一帜:法国坦克发展史话2010-06-09 13:03:18来源: 现代兵器(北京)坦克出现后,敏感的法国人立即投入到对这种武器的研究中,并且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制造了一系列独具法国特色的钢铁猛兽。1916年9月15日清晨,索姆河前线,坦克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第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在人类的战争史上,第一次将防护能力、攻击能力、机动能力三个要素成功地结合,一出现就打破了长久以来西线双方陷于堑壕战的僵持局面。为了不在激烈的战争中落后,各交战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这种新型装备,其中最为迫切的,就有战火正在自家领土上熊熊燃烧的法兰西共和国。在一战结束前的短短几年里

2、,法国人研制了好几种坦克,并投入了实战使用。“雷诺”出世德国收藏的法国最早的坦克雷诺FT-17“谢耐德”是法国的首批坦克,于1917年4月16日首次参战,这是法国坦克第一次在战场上露面。当时,法国还有一型名为“圣夏蒙”的坦克,装备了威力巨大的75毫米火炮,并采用电力推动,性能在当时十分先进。这两种坦克组成了法国第一支坦克部队,一共制造了200多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坦克遭受德军火炮的攻击,损失惨重,为适应战争需要,法国主张坦克体积要小型化,而规模要大型化。于是雷诺汽车公司受命制造了大量小型坦克,其中最主要也最著名的就是“雷诺”系列轻型坦克。官方给“雷诺”FT的最初命名是“机枪坦克”,它于19

3、17年首次亮相,3月获得正式官方型号“Type M.17.FT”。“雷诺”FT自4月9日起在特种炮兵中心进行战技性能测试,并顺利通过。关于“FT”的名称,很多人误解为“Faible Tonnage(轻微的吨位)”的缩写,其实不然,事实上雷诺公司每个车型都有双字母组合的内部代号,这款坦克只是正好轮到用“FT”而已。“雷诺”FT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坦克,因为它奠定了现代坦克的四大特征:单个驾驶员在车体前部;主要武器在车体中部的单一炮塔内,炮塔顶置,并且可以360旋转;车长有最高的全周视野;发动机后置,与乘员隔开。此外,“雷诺”FT还有另外一个特征与现代坦克巧合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圣

4、夏蒙坦克“雷诺”FT采用雷诺18CV直列4缸4冲程水冷汽油机,排量为4480毫升,1500转/分,功率25.7千瓦,最高功率28.7千瓦。“雷诺”FT炮塔旋转和枪炮俯仰完全依靠人力直接操控,两种量产型炮塔都能选装1挺8毫米哈奇开斯机枪或1门皮托SA18型37毫米L/21加农炮。皮托SA18结构简单、容易维修,另外射速高、精度好。由于安装武器的不同,“雷诺”FT系列坦克分为机枪坦克和37炮坦克两种,前者占总订货量的五分之二,占实际服役量的五分之三,后者占总订货量的五分之三,占实际服役量的三分之一。“雷诺”FT坦克及其变型车一共生产了超过4100辆,是坦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雷诺”坦克的出

5、现,代表了坦克当时的发展方向,拓展了美国和意大利坦克的设计思路,苏联也是在“雷诺”坦克的基础上生产出本国第一辆坦克。钢铁猛兽“夏尔”B1夏尔B1重型坦克一战很快结束,当时的法国陆军除保留了一部分英国造的Mk V型坦克之外,唯一大量装备的只有FT-17“雷诺”轻型坦克。1920年7月,在享有“法国装甲兵之父”称号的埃司丁将军的提议下,设计人员提出了一种十分大胆的设想,欲将新型坦克定位为多用途坦克。这种坦克将替代原来所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包括安装机枪的轻型坦克、安装加农炮的重型坦克和安装榴弹炮的自行火炮。1921年1月,法国陆军总参谋部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未来坦克的开发工作。结合一战的经验和

6、教训,委员会决定只开发两种坦克:用于突破敌军防线的“重型坦克”和满足多用途作战需要的“战斗坦克”。其中,后者将替代法军当时在役的“雷诺”FT-17 轻型坦克,这也就是著名的“夏尔”B1系列坦克的由来。最初,“夏尔”B1坦克的设计要求是:全重13 吨,最大装甲厚度25毫米,车体部分安装一门用于支援步兵作战的75毫米火炮,活动炮塔则安装2挺机枪。定型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法国军方与雷诺公司最终于1926年1月签订了制造3辆“夏尔”B1原型车的合同。但在同年,法国陆军最高指挥部重新评估了未来法国陆军步兵作战对支援坦克的需求,对“战斗坦克”的装甲防护和机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陆军最高指挥部这种毫无

7、依据的干涉,致使“夏尔”B1 原型车的生产工作被迫中止并重新接受评估。直到1929年1月,第一辆原型车才刚刚完工。1930年5月,第一辆原型车送交位于博格斯的法国陆军测试部队。这时坦克全重已经达到了25 吨,车组乘员为4 人,最大装甲厚度为25 毫米,发动机选用雷诺公司的6 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2千瓦),平均行驶速度为28公里/时,最大行驶速度为45公里/时,储油量为800升,其最大行驶时间约为12个小时。至1931年10月,总共有3 辆原型车交付法国陆军,它们先后被送往试验场接受进一步测试。法国军方对其给予了很高评价,不过军方还是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要求,包括:坦克的装甲必须加厚(最大装甲

8、厚度应为40 毫米以上);炮塔上的两挺机枪应更换为1 门47 毫米加农炮;坦克还需增设无线电通讯设备和车内联络装置。针对这些要求,原型车再次进行了改进,改进工作于1935年完成。此时坦克的车体前装甲厚度已经增至40 毫米,全重28 吨;炮塔采用了装甲厚度为40 毫米的APX1型铸造炮塔,安装有1门SA34型47毫米短管加农炮以及1挺并列机枪。但就在“夏尔”B1型坦克刚刚投入生产时,面对纳粹德国不断增加的扩军压力,法国陆军最高指挥部紧急命令生产商对坦克装甲和发动机进行改进,全部改进工作完成后的型号才是我们熟悉的“夏尔”B1 bis型。“夏尔”B1 bis型坦克全重32 吨,拥有4 名车组乘员,6

9、缸雷诺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已经超过220千瓦。炮塔采用了更先进的APX4型,其上装有一门SA35 L34型47 毫米高速加农炮,能够发射颇具威力的穿甲弹。到二战爆发时,该坦克已经装备了法军的4个预备队装甲师;在法国投降之前,法国共生产了403辆“夏尔”B1型坦克。其中,B1型34辆,B1 bis型369辆。夏尔B1重型坦克结构剖视“夏尔”B1坦克采用了隔舱化设计,内部分为两个主要舱室,由一个防火隔板隔开。车组乘员(车长/ 炮手,驾驶员/ 炮手,主炮装填手和机电员)位于前部隔舱内,而引擎、油箱和传动装置则位于后部隔舱,这种设计提高了车体乘员的生存能力。车体装甲为焊接/铆接的轧制均质装甲,其正面最大装

10、甲厚度为60 毫米,侧面装甲厚度也达到了55毫米。坦克的驾驶舱位于车体前左部,驾驶舱外壳也是整体铸造的(装甲厚度为48毫米),与车体其他部分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驾驶舱外壳部分是车体前部防护的一个弱点,但实际上这个位置几乎是不可能被击中的。驾驶员可通过安装在驾驶舱顶部的一个前视范围为180的潜望镜来观察,也可以直接通过一个可调宽度范围为12 100 毫米的观察窗来观察。因为驾驶员兼任车体右侧75 毫米火炮的炮手,所以火炮瞄具位于驾驶员潜望镜下方。其两个物镜是双目棱镜,放大倍数为3.5 倍。这种L.710型瞄准镜还兼有火炮测距仪的功能,视界为11.15 ,瞄准镜内表尺分划可以满足1600米内精确射

11、击的需要。“夏尔”B1 坦克的炮塔是整体铸造的,原型车采用APX1型炮塔,而“夏尔”B1 bis则采用APX4型炮塔,全重2.57吨,座圈直径1.022米。这种炮塔具有更好的装甲防护,炮塔四周的装甲厚度均为55毫米,只有顶部略薄。炮塔前部的装甲防护还得到了L/32式47毫米火炮防盾的加强。车长是唯一位于炮塔中的乘员,在实际作战中,车长的工作也是很繁重的:他除了要负责整车的指挥,还需要操作SA35 L/32 47毫米炮塔火炮进行实际战斗,一般来说,火炮的瞄准、发射和装弹都需要由车长独自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夏尔”B1坦克的SA35 L/17型75毫米火炮配有两种炮弹:Mle19

12、15型高爆榴弹和Mle1910型破甲弹。在1940年西线战役中,坦克上所配备的75毫米榴弹使用了较新型的RYG1921型引信,这种引信可以提供更好的人员杀伤效果;但美中不足之处是引信太长了。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安装了这种长引信的炮弹无法放置在坦克内部的弹药架上。根据陆军的要求,设计人员临时在坦克前舱增加了6个较长的弹药架;也就是说,在实战中,只有6发75毫米榴弹的引信是安装好的。当这些炮弹用尽之后,火炮装填手还需要临时为榴弹安装引信,如此往往会贻误战机,甚至短时丧失自卫能力。就法国陆军的具体要求和战斗目标来说,“夏尔”B1的设计是相当成功的,其火力与防护性能全面超越当时的德军坦克。作为一型“战

13、斗坦克”,它可以通过铁路进行运输。为了伴随步兵作战,其最大时速只有28公里(B1 bis型);基于相同的考虑,其最大行程也仅为150 公里,不过这项指标实际上与德军的同类坦克相差无几。不过,坦克的耗油量比较大,尤其是在75 毫米火炮进行射击时,因为坦克需要转动整个车体去瞄准目标。一般来说,坦克在行驶6 小时之后,就需要补充油料。“索玛”S-35索玛S-35中型坦克“索玛”(SOMUA)S-35中型坦克从1936年开始装备法军,一直服役到1940年法国投降,德国和意大利两国军队也使用过这种坦克。它是法国SOMUA(索玛)公司制造的,该公司是法国最早的坦克制造商之一,曾于1918年参与法国“雷诺”

14、FT-17坦克的生产工作。该坦克从1936年开始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至1940年共生产约500辆,是法国在二战期间最好的坦克。法军的3个轻机械化师,各装备87辆S-35坦克;驻突尼斯的第6轻骑兵师也装备有50辆这种坦克;第4后备装甲师也装备有少量这种坦克。“索玛”坦克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优于当时德军的PzKpfw III战斗坦克,但由于法军的战术拙劣,只用坦克实施一些单独的作战行动,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索玛S-35中型坦克1940年法国被占领后,德军接受了全部法国坦克,并利用S-35坦克执行各种任务,有些还参加了对苏联的入侵,德军把这种坦克命名为35C739(f)坦克。

15、并将其中一部分改装为装甲指挥车,另有少量的则转交给了意大利。S-35可以算是二战中法国最好的坦克,它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铸钢炮塔的坦克。其弱点是车体连接不坚固,其次是车长负担过重。坦克仅3名乘员,车长既要指挥坦克,又要负责火炮和机枪的装弹,瞄准和射击,这样必定影响射击速度,以致不能发挥坦克应有的效能。战后法国第一型坦克 AMX-131945年3月,在二战胜利即将到来之际,法国开始制订战后陆军的重建方针。在被德国坦克部队击败后,法国陆军十分重视坦克的研制与发展,决定研制3种装甲车辆组成其地面装甲部队:装备100毫米加农炮、全重超过50吨的重型坦克;13吨级,有较强火力可以进行空运的轻型坦克;同样可

16、以进行空运的8轮4轴轮式装甲车。这三种车辆有各自不同的用途。1946年3月,法国被迫承认越南独立,而它扶植的亲法傀儡政府并不被越南人民接受,同年10月,越南各地爆发了反法起义,12月19日越南独立战争全面爆发。在这种形势下,法国迫切需要一种能空运的轻型坦克,来镇压主要装备轻武器的越南起义者。法国政府很快向国内多家公司发出了项目招标书,新型坦克标号为AMX-13。AMX-13轻型坦克,摆式炮塔十分醒目作为法国战后第一型坦克,AMX-13设计独特,是现代坦克的特例。AMX-13的最大特征就是采用了摇动式炮塔,与传统坦克的一体式炮塔不同,摇动式炮塔分为上下两部分,在炮耳外结合。上半部分包括安装了自动

17、装弹机的主炮、同轴机枪、火炮瞄准系统、车长(左)和炮手(右)座位、观察潜望镜,无线电台及供自动装弹机装填的主炮弹药库等。下半部分控制炮塔旋转,可由液压或者手动控制,旋转速度每秒30,正面基部装甲为25毫米。炮塔下部左右两侧各有两个烟幕弹发射器,车内备弹12发。摇动式炮塔的优点在于同样重量下,可以安装更大口径的火炮,能省略复杂笨重的俯仰联动系统,安装自动装弹机也比较方便。其缺点也同样突出,炮塔上下结合部分的防护能力十分脆弱,只能用柔性材料连接,如果有弹片或子弹射入此处,火炮就会被卡死,无法进行俯仰运动。同时,火炮炮架重量较大,占用了装甲重量,使整车防护能力下降。AMX-13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设计时

18、过于强调空运,从而缩小了整车的尺寸,造成内部空间局促狭小,法军规定其车组成员身高不能高于1.73米,对于身材普遍高大的法国人来说的确比较尴尬。 (本文来源:现代兵器 ) 由于采用了自动装弹机,AMX-13取消了装弹手,炮塔内只有车长和炮手两人。射速达12发/分,远高于同时代的坦克,当旋转弹仓内的炮弹打完后,车长和炮手可以从座位边的弹药库中把备用炮弹装入旋转弹仓内,继续作战。AMX-13可以安装75毫米、90毫米、105毫米口径的三种火炮,根据口径不同,配用的炮塔也不同。FL10炮塔安装的是75毫米61倍口径的CN-75-50型火炮,可以发射动能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AMX-13的弹药基数为37

19、发,包括2个旋转弹仓内的12发,炮塔内装有3发备用弹及1发待发弹,车内弹药库内另外还有21发备用炮弹。仅按照设计数据来看,CN-75-50炮的穿甲能力可以与苏军当时主战坦克对抗,但随着苏联新一代主战坦克防护性能的大幅提升,前者的攻击力显得较弱,尤其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实战经验表明75毫米火炮的穿甲能力已经全面落伍。为了提高作战能力,FL10炮塔正面主炮基部各装有2发SS-11反坦克导弹,这是法国陆军的制式装备。后来,法国又研制了安装90毫米51倍口径CN-90-F3炮的FL13型炮塔,该炮同样可以发射破甲弹、榴弹和烟幕弹。CN-90-F3实际上取消了CN-75-50内的膛线,改装成了滑

20、膛炮。该炮及所用的炮塔于1968年开始装备法国陆军。安装CN-105-57型105毫米44倍口径炮的FL12炮塔是1962年才开始装备法国陆军的。它配发的OCC61型炮弹重22.2公斤,弹头重10.9公斤,直角命中时穿甲能力可达400毫米。此外,该炮还可以发射L7系列的105毫米炮弹,弹药基数降到32发。AMX-13装有一挺7.5毫米M1931E型同轴机枪,备弹较多,炮塔内为1500发,车体内还有2100发备用弹。AMX-13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采用了反传统的前置发动机设计,在这之前,坦克普遍采用发动机后置的布局,而AMX-13反其道而行,发动机设在车体前方(以色列的梅卡瓦主战坦克也是采用发动机前

21、置设计)。前置的发动机间接地成为了一道额外的装甲防护,从而提高了防护能力。该坦克的燃料携带量为480升,最大续航距离可达400公里,最大速度约为60公里/时。AMX-13体积小,重量轻,性能较为优异,总产量高达6000余辆,除了法国外,比利时、荷兰、瑞士、阿根廷、秘鲁等25个国家都有装备。AMX-13为了能够空运,相应牺牲了防护能力,装甲较薄,摇动式炮塔的结合部更是一个防护弱点。尽管出口到很多国家, AMX-13还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退出现役,主要原因是当时法国殖民地大都已经独立,再装备这样的轻型坦克已经失去了意义。不过由于装备数量较多,为了保持战斗力,法国对AMX-13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22、,比如换装新的发动机和瞄准系统,所以目前仍有部分该坦克在一线部队使用。由于该坦克采用了前置发动机,使其可以很方便地改装成别的作战车辆,以它为基础,至少出现了20多种各式变型车。最轻的二代坦克 AMX-30AMX-30坦克20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决定联合研制一种30吨级的“欧洲标准坦克”,并共同提出了具体的战术技术要求。但是不久之后计划告吹,德国独立研制出了“豹”坦克,而法国则研制出了AMX-30坦克。AMX-30坦克在设计之初技术含量并不高,当时法军认为在使用核武器条件下,机动性和火力比装甲防护更为重要,坦克要减轻重量和提高速度以适应陆军的进攻。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AMX-30

23、坦克具有较强的远程火力和良好的机动性,而其装甲防护相对较弱。坦克总重只有32吨,后来增加到35吨,是第二代主战坦克中最轻的一型。AMX-30是由法国伊西莱穆利诺制造厂设计的,前两辆样车于1960年完成。1963年初,又生产出了7辆样车。在正式生产前,又制造出两辆预生产型坦克。1967年7月,AMX-30被法国陆军正式采用,用以替代美国提供的M47坦克。罗昂制造厂从1966年开始生产AMX-30。该厂先前一直在生产AMX-13坦克,为了更好地专注于AMX-30的生产任务,AMX-13的生产线被转移到了克勒索-卢瓦尔工业公司。1987年,塞浦路斯向法国订购了15辆AMX-30B2主战坦克和1辆AM

24、X-30D装甲抢修车,于1988年交付。1989年底,塞浦路斯又向法国购买了30辆AMX-30B2主战坦克和1辆AMX-30D装甲抢修车。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法国、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等国均使用了AMX-30系列主战坦克。1993年底,法国陆军订购的最后一批AMX-30战斗工程车出厂之后,该系列车型的生产随之全部结束。1994年底,法国陆军订购了一批20辆GCT155毫米自行榴弹炮,AMX-30的底盘又恢复了生产。现在,法国陆军装备的AMX-30B2被“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全面取代。而多年来法国一直致力于推销其AMX-30主战坦克,但是出口成绩并不理想。AMX-30坦克的车体由轧制钢板焊接而

25、成,从前至后分别是驾驶室、战斗室和发动机室。驾驶员在车体前部左侧,其余3名成员位于炮塔内,车长和炮长在右,装填手在左。整套动力装置由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构、离合器等组成,一个3人小组可在45分钟内完成拆卸。发动机是雷诺制造厂生产的伊斯诺拜瑞依扎HS10水冷式发动机,能够使用柴油、汽油或者煤油。传动装置由自动离合器、变速箱、转向机构、制动器和侧减速器组成,制动器为液压式操纵,既能够用于行车制动,又可以用于停车制动。行动装置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每侧有5个双橡胶轮缘负重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5个托带轮用于支撑履带。每条履带重1580公斤,由83块履带板构成。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56倍口径CN

26、-105-F1型105毫米线膛炮,其上没有安装炮口制退器和抽气装置,但是安装了镁合金热护套。该炮能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或法国产的磷烟幕弹和照明弹,以及德国“豹”和美国M60系列坦克上L7型系列火炮使用的标准105毫米弹药。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曾研制了一种105毫米贫铀弹,该弹在法国军中服役,但是没有获准外销。车内共携带47发105毫米弹药,19发置于炮塔内,28发存放在车体内驾驶员右侧。主炮的左侧安装有一门F2型(M693式)20毫米机关炮,可随主炮一起高低俯仰,也可以单独俯仰,用于对付飞行速度缓慢的飞行器,比如直升机。该炮可由车长操纵,也可由炮长操纵,车上总共携带有480发

27、待发弹药,另有550发备用弹药。当AMX-30最初装备部队之时,在主炮左侧安装的是12.7毫米机枪(配600发弹药)。另外,辅助武器为一挺F1型7.62毫米机枪,共备弹2050发,最大有效射程700米。炮塔两侧各安装有2具烟幕弹发射器,在8秒钟内可施放一道遮蔽坦克的烟幕。为了面向出口,法国开发过一种简易型AMX-30。车上没有安装夜视装置和三防系统,炮塔上装有1挺外置式12.7毫米机枪,而法国陆军的AMX-30装备的是7.62毫米机枪;简易型采用的并列武器是7.62毫米机枪,而法国陆军装备的则是12.7毫米机枪或20毫米机关炮。沙漠作战中的AMX-30为了适应沙漠战场的特殊情况,法国还研制了A

28、MX-30S型坦克,相对原型的主要改进有:安装了防沙盾;降低了变速箱的传动比,使车速限制在60公里/时;采用了功率仅为478千瓦的发动机。沙特阿拉伯陆军就采购过AMX-30S坦克。AMX-30的主要改进型是AMX-30B2坦克,于1979年出现,改进包括采用了基于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的综合火控系统,安装了新型变速箱。法国陆军从1982年至1983年间订购了50辆,首批于1982年初交付法国陆军第503团。法国陆军一共接收了166辆全新的AMX-30B2主战坦克,493辆AMX-30被升级到AMX-30B2的标准。AMX-30B2的发动机是在原先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转速2600转/分时,其输

29、出功率为514.5千瓦。AMX-30B2采用了新型扭杆悬挂装置,提高了越野机动性能,它还可安装一种连接器履带,与常规履带相比,行使时噪音低而且阻力小。为使AMX-30B2坦克能够发射新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车上安装了新的炮长瞄准镜,分别与新弹种的弹道相匹配,而且对炮塔和弹架也进行了改进以存放形状不同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法国陆军装备的AMX-30B2采用了更厚的火炮防盾,炮塔四周能够安装附加装甲,车上还可以安装装甲侧裙板。该车还可以安装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和LACROLX公司联合研制的CALIX装甲车防护系统,用以替代炮塔两侧安装的1排2具标准型电动烟幕弹发射器,可以发射各种不同类型的烟幕弹以

30、应付各种战场威胁。如果需要,AMX-30B2还可以安装1个发动机废气热烟幕施放系统。除了法国陆军外,AMX-30B2的另一个用户是塞浦路斯。为出口而生 AMX-32与AMX-40出口用的AMX-32AMX-32是在AMX-30B2基础上研制的一款出口型坦克,于1979年在法国萨托里举办的第七届武器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相比AMX-30,AMX-32在车重、外形轮廓尺寸、速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在火力、机动性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第一辆AMX-32坦克样车上装备的是与AMX-30相同的105毫米CN-105-F1火炮,第二辆样车上则安装了120毫米滑膛炮,不过在最后定型时还是采用了105毫米火炮,但

31、是只要用户需要依然可以换装120毫米线膛炮,这种双炮配置也属于罕见。AMX-32配用带可燃药筒的尾翼稳定脱壳装甲弹,装有先进的“柯塔克”综合式电子火控系统,包括炮长激光测距瞄准具、微光电视、车长单独稳定周视潜望瞄准镜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使其攻击力得到极大提升。该坦克由于安装了由米耐尔瓦公司新研制的电液操纵传动装置、用方向盘转向的液压转向系统,采用新型履带,机动性能在第二代主战坦克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这是AMX系列主战坦克的共同特征,也是法国在战后对坦克设计思想矫枉过正的结果。战前,法国坦克过分重视防护而忽视了火力与机动性,结果被德国“闪电战”打了个措手不及,耗费巨资修建的马其诺防线完全无用,

32、惨痛的教训使法国在50年代设计坦克时将机动性摆到第一要位。这种思想也导致了AMX坦克机动性过于强悍而其他性能则不太突出,比如AMX-32最大时速达到65公里,最大行程达到520公里。车体前部装甲结构新颖,两侧增加了裙板,安装了新的三防装置,防护能力较好。不过客观来讲,在“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出现之前,AMX系列坦克的总体防护能力都不强。虽然后来法国大力推荐其产品,不过AMX-32一直没有受到国外用户的亲睐。AMX-32的改进型,AMX-404年后,在1983年的法国第九届萨托里陆军武器装备展览会上,以AMX-32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新型出口型主战坦克AMX-40高调亮相,当时法国方面声称:“AMX-40是可以满足90年代作战要求的最佳战车。”为何在短短4年后法国又开发一个新的型号主战坦克呢?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当时AMX-32坦克没有销路,法国急需一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型坦克;二是法国工业部门在生产法国陆军下一代主战坦克之前需要有活可干;三是可以通过AMX-40的研制,为法国陆军下一代主战坦克提供实用、可靠的技术基础和部件,从而可以缩短下一代主战坦克的研制周期、减小技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