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77.63KB ,
资源ID:76894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894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集体备课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讨论稿 订稿 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集体备课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讨论稿 订稿 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

1、四年级集体备课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讨论稿 订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讨论稿)科目数学年级四单元三讨论人主备人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主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积累探究活动的经验学习目标1.迁移加法运算定律的探究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尝试计算,初步认识和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2.通过观察交流、举例验证,总结出规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经历比较运算定律的过程,归纳出交换律、结合律的基本特点,积累规律探究的活动经验。学习重点自主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学习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运算定律,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法情景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探讨法学习准

2、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下面的算式运用了加法的什么定律?169478478169 6376535637(6535)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运算定律。2问题探究 (1)理解题意,提出问题为保护环境,光明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问题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问题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2)加法交换律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3、?应该怎样列式?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板书:425和254观察发现: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举例验证: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指名举例,板书:如,35223560303060)概括规律: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提醒学生根据加法交换律的表述方式进行总结,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汇报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你能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解释这个规律吗?请学生根据图意解释道理:

4、横着看,每排6把,有5排;竖着看每列5把,有6列。实际上是一样的。用字母表示定律: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字母表示:abba,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板书公式:abba这里的a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何数)乘法交换律的应用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回忆: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实际上就是运用乘法交换律。(3)乘法结合律在加法中有加法交换律,在乘法中有乘法交换律吗?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探究。探究发现出示第二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观察主题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要几步?怎样列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解

5、答。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两种算法:先算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55)2先算每个小组要浇多少桶水:25(52)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55)225(52)举例验证: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154)10 15(410) (1258)5 125(85)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明确是相等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讨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最后汇报交流,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4)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比较比较所学的四个定

6、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大家总结的很好,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探究更多的规律。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123232 10875 306730(6 ) 125(840)( )(3)这个游泳池长50m。他每次游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五 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

7、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ab)ca(bc)修改或补充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定稿)科目数学年级四单元三讨论人主备人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主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积累探究活动的经验学习目标1.迁移加法运算定律的探究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尝试计算,初步认识和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2.通过观察交流、举例验证,总结出规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经历比较运算定律的过程,归纳出交换律、结合律的基本特点,积累规律探究的活动经验。学习重点自主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学习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运算定律,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法情景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8、探讨法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下面的算式运用了加法的什么定律?169478478169 6376535637(6535)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运算定律。2问题探究 (1)理解题意,提出问题为保护环境,光明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问题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问题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2)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

9、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板书:425和254观察发现: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举例验证: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指名举例,板书:如,35223560303060)概括规律: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提醒学生根据加法交换律的表述方式进行总结,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汇报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你能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解释这个规律吗?请学生根据图

10、意解释道理:横着看,每排6把,有5排;竖着看每列5把,有6列。实际上是一样的。用字母表示定律: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字母表示:abba,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板书公式:abba这里的a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何数)乘法交换律的应用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回忆: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实际上就是运用乘法交换律。(3)乘法结合律在加法中有加法交换律,在乘法中有乘法交换律吗?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探究。探究发现出示第二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观察主题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要几步?怎样列算式?让学

11、生独立列式解答。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两种算法:先算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55)2先算每个小组要浇多少桶水:25(52)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55)225(52)举例验证: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154)10 15(410) (1258)5 125(85)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明确是相等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讨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最后汇报交流,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4)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比较比较

12、所学的四个定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大家总结的很好,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探究更多的规律。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123232 10875 306730(6 ) 125(840)( )(3)这个游泳池长50m。他每次游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五 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乘法结

13、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ab)ca(bc)修改或补充集体备课说课材料时间2019.3科目数学年级四单元三课题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撰写人主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积累探究活动的经验说教材、学情分析、说目标、说重点、说难点、说教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我说课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 说教材主题图以植树为背景,展示了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例1是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解答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在主题图中。例2仍然是利用主题提出问题“一共要

14、浇多少桶水?”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可以得到乘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得出乘法结合律。二、说学生我们都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探究过程会有一定基础的。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让学生自主探究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并且拟定了以下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

15、、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节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定律。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运算定律。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最后,我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16、和加法结合律,目的是为例2中小精灵提出的问题做好铺垫。(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引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了解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教学例1 1、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指名汇报结果。 3、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从而得出425=254 4、再让学生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通过观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从而得出乘法交换律。 5、让学生用喜欢方式来表示乘法交换律。6、应用乘法交换验算乘法。教学例2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指名汇报。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点,从而得出(255)2

17、=25(52)4、学生举例验证,得出定律。5、引导学生比较例2的两种计算方法,哪种简单,并说明理由。同时老师说明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6、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7、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三 巩固练习第一关:设计目的是:想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 第二关:设计目的是:应用乘法结合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关:设计目的是:应用加以巩固,加深印象,并使学生初步看到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作用。 第四关:设计目的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四 全课总结,巩固知识小组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在这一环节里,让学生自

18、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七 说板书设计:我设计了突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的板书。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的重点是自主探究发现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并能归纳总结运用规律。我设计这节课时,先通过复习铺垫题,既可以填加号也可以填乘号,不但复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为后面的新知学习做好铺垫,也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乘法也可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接下来我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在课堂上我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整个课堂气氛比较好,师生

19、交流和谐融洽,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堂课的设计,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培养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不足的是:在教学完乘法交换律之后,完成练习这个环节时耗时较长,使得后面的教学时间上不够充足

20、,教师在驾驭课堂能力方面还需要加强。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学习优秀教师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重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做到心中有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在加法运算律教学时,学生对这块知识不感兴趣,有部分学生学习过此类知识,认为自己已经学习过了,掌握了,可是作业做下来并不理想。如让学生根据算式判断用的是什么运算律,部分学生判断还不准确,只知道有些题目怎么做并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做?于是重新梳理知识。在学习乘法运算律时,我让学生自己先说说你认为乘法会有什么样

21、的运算律?不管是已经学习过的还是其他学生(有加法运算律的基础)都能说出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其实在我们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在一系列的题目中发现一些对这类题目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总结归纳,有些总结出来的对所有的此类的题目都适用,有些对一些题目适用。课本中让学生在解决具体的情境中数学问题,引出一组算式,让学生初步理解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再让学生通过举例,经历分析、综合、抽象的过程,得出乘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的编排和加法结合律的相似,引导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发现规律。如果此课是在我以前教学,可能就如教材安排的学生经历这一系列的探索,发现规律,然后让学

22、生通过试一试巩固规律,特别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规律时,学生可能想到很多不一样的自己喜欢的方式,可是在这边的教学一点点都没有实现,因为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用a和b的形式来表示。可是我在教学加法运算律时,按照我预设的上课,活动没有开展起来,课后我反思,是我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边的学生在课前有多种途径去在上课之前接受知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被灌输了ab=ba等等之类的知识。学生在上课时就认为自己已经懂了,不用听了;而在以前的学校,学生没有这么多途径,对于他们来说书上的知识就时新知识,他们知识的获得除了课前自己预习外,更多是在课堂上去探索,所以他们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对

23、规律的探索有更多的兴趣,更能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上课时因为学生的特殊情况,在总结出规律后,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我没有出现试一试,而是直接出现两道题目让学生去进行比赛,(15172和17(152)让学生观察后任选一题进行,看看谁做的快?大部分学生选了第2题,有个别学生选第一题但也用了运算律简便计算。比赛完毕,我让学生汇报,问为什么你会选第一题,体会到把15和2相乘的优越性。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难点是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4、进行简便运算。上完这节课,我对这节课值得反思的东西还是挺多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整个课堂气氛比较好,师生交流和谐融洽。首先我在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引入课题,让学生从一组算式中发现乘法交换律,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符合乘法交换律的式子,再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己总结字母表达式。然后我通过两组算式,采用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算一算,仔细观察,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学习的方式的多样化,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发现规律加以整理归纳得出:三个

25、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引出乘法结合律。表扬女生使学生发现女生利用乘法结合律比较简便,自然引入简便计算。最后练习在运用和巩固已学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深化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求精神。最后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所学知识,便于知识的主动建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反思为了扎实每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让每一位教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结合本组的研讨主题,在进行集体备课之后我进行个性化修改,融入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和对自己对教材的把握。这是扎扎实实的教研活动,给大家锻炼机会的同时,又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样的一节课,不同的教

26、师来上可能就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效果,各人有个人的特长和长处,又有自己的缺憾。现在,我结合着本组的研讨主题在备课、上课之后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对本节课做反思。 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切入主题,我将主题图中的信息作了适量的调整,让学生尽快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发现计算定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能够自己理解并总结出定律及公式,效率较高。因为节省了时间,我将后面的练习增加了内容,从总结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的特点,到填空并说出应用了那些定律,从口算中实际应用运算定律达到简化计算,再到实际计算,难度逐渐增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更好地让学会应用,感受到运算定律在简算中的重要作用。 同样,节省时间的同时

27、,一副完整的主题图让我分散开,虽然节省了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的时间,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信息较多的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同时,学生在举例来验证乘法交换律的时候,因为有些孩子已经预习或者之前已经掌握,当他们迫不及待地说出运算定律的名称,没有按照原本的教学设计进行的时候,我还是显得应付有些拘谨,备课的时候没有准备充分,或者平时这方面的锻炼就比较缺乏。看上去内容紧凑,练习丰富,但难免有些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学会应用,只是“人云亦云”,从最后的作业说明,我对学生关注不够全面。作为教师语言还不够规范,有的时候说“因数”,而有的时候却又说成“乘数”,还需要数学 虽然,我在40分钟内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后面的家庭作业

28、和练习中,不难看出一部分孩子对计算定律掌握不够牢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该怎么用。因而表面上的环环相扣,可能只符合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因而,不得不去对那些没有完全理解的孩子去“炒生饭”,反而浪费了最有利的教学时机。同样,在后面的应用题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不能很好地区分哪些数学信息是有关联的,哪些没有关联,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使学生形成遇到问题能够找到方法去分析的能力。 本课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了本人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缺点,本课中因为是让学生自己总结两个定律,所以应该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多做、多说、多练,形成师生互动,生生

29、互动的教学态势。还应该关注教学效率,不要盲目地赶时间,为了完成任务而去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不能被个别学优生的精彩发言蒙蔽双眼,从而忽视了那些还需要帮助的学生。同时,有些内容,不适合一带而过,而是应作为教学重难点去层层克服,所以要放慢速度,只有在一个知识点完全吸收后才能开展下一个教学环节! 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作为教师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中规定的任务,还应该熟悉本课在小学以及今后学段所学知识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教材备透、备熟,加强教师基本功的练习,能够预设到个各种可能的发生,因而做到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程度开展有利于教学的活动,达到让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应用的程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