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86.72KB ,
资源ID:76807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807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教育厅度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立项课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教育厅度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立项课题.docx

1、福建省教育厅度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立项课题福建省教育厅2008年度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南安市“以专题研究项目支持为载体,构建农村小学片区教研新模式”子课题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研 究 成 果 汇 编东田中心小学二零一零年六月目 录1、“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结题报告2、论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魏传超3、“尊重独特体验,促进个性化阅读”教学案例 陈语4、妙用生成 促进探究一枚金币教学案例魏慧5、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范雕玉6、“导究式阅读教学”的构建刘才开7、提高课堂提问实效“四要”黄志坚8、千呼万唤总为你课堂个性化阅读洪秀霞9、自己去吧教学设计陈颖资10

2、、“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洪建庭 11、做好“点、线、面” 提高新授课教学效果陈清湖12、关注动态生成 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范甘治13、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三步走”陈清湖14、“读、思、悟”的有机整合魏传超15、紧扣“四性”创设有效情境陈清湖福建省教育厅2008年度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南安市“以专题研究项目支持为载体,构建农村小学片区教研新模式”子课题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结 题 报 告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由于部分老师对课改理

3、念的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甚至存在误解,所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或曲解。一方面,不少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个性受到压抑的状况普遍存在;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存在浮躁之风,过分注重表面形式,忽视实在的学习与思考。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使广大教师对课改理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育科研能力,帮助教师掌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1、准备初试阶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

4、)。2008年3月初起至4月中旬,我们组织各学科课题组成员(中心小学教研组成员和各小学副校长、教导主任、部分骨干教师)开始了全面听课活动。全面听课完成之后,各参加对象对听课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实事求是地写成调查报告。现状调查完成之后,我们分别召开了各学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专题研讨会。会上,各参加对象积极探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策略,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调查材料,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指明了研究方向和重点。专题研讨会结束后,我们马上开始了研究策略的制定工作,指定课题组骨干成员专门负责,暑假后就进入修改完善阶段。2、实践研究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2008年秋季,我们修改完善了

5、语文组、数学组的实验策略,并分别召开了实验策略学习推广会,改进、推广了实验策略,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供了理论上的有效指导。之后,我们围绕实验策略,选择部分典型课型开展研讨课活动,如数学计算课的教学、阅读课的教学等,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同时,我们要求各校结合平时活动,推进研究进程。我们明确要求,各小学在教研时,要紧密围绕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紧密结合课题认真设计好每堂课,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平时的备课、上课过程中,在人人上一节 “达标课”的过程中,在学校每周的教研活动过程中,各小学都能根据课题精神,围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一主题进行准备、施行、反

6、思、交流、改进。从2009年3月份开始,我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开展了以朗读教学研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3月19日,我们邀请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老主任王煌生老师,为中心小学全体语文老师作了一场朗读教学专题培训,题为返璞归真 以读为本。4月9日,朗读教学专题培训之后,中心小学推出了一节由中心校洪秀霞老师执教的朗读教学专题研讨课一个这样的老师,组织了一场专题研讨。王煌生老师参加了活动并作了指导性点评,对教师如何做好朗读教学和阅读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4月10日、11日,数学组和英语组分别由刘清花老师和陈夏玲老师各执教了一节研讨课,课题分别是小小图书馆和Can you run fast?(你能跑得快吗?

7、)。通过研讨,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对教师今后的教学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3、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09年9月30日,我们开展了学科单元学习目标检测命题研修活动。通过研修活动,既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课标、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又提高了教师的命题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以及改进教学的能力。09年10月22日,我们继续开展了教师朗读比赛,近30名教师参加了比赛。通过比赛,我们发现,教师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09年11月12日,我们开展了教导主任评课比赛,各小学教导主任及中心小学教研组成员参加了比赛。09年12月份,我们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主

8、题,由魏秀医老师执教了一节研讨课,课题是三年级数学科的买新书。研讨课之后,由陈树焜老师作了一场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题的专题讲座,该讲座对原来的数学科的实验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进修学校教研员尤金田老师和叶冠毅老师到场指导,并对活动的方式和效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2009年10月2010年5月,中心小学继续以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主题,组织骨干人员对各校阅读教学和数学教学进行一次大检阅,深入到各校去听课,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同时评选出课堂教学实效高的课,给予奖励。三、研究的主要成果1、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切实转变。通过两年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切实的转变,认

9、识到教学要发挥其促进发展的有效性,则须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加以整合优化。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在教学实践中是不可分割的,教学的低效往往表现在把原本属于一个整体的内容人为肢解,使之变得繁琐零碎、枯燥乏味。其实,并不是要在知识与技能之上再加上情感,知识技能作为人类的历史文化经验,其本身就内涵着人类丰富的思维智慧和精神养料,又怎么会不含有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呢?关键的是看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并从中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再者,如果从整个教学过程加以考察,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的消极的;过程方法也是紧密相连的,只是过程可能是“走捷径

10、”,方法可能是“一刀切”,追求结果而忽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没有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试想,如果把三维目标加以整合,学生不但“乐学”而且“懂得怎样学”,又怎么会“学不会”呢?2、课题组形成了一系列教学策略。根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的要求,语文、数学科课题组都形成了自己的策略。语文科策略是:其一,课前要深入钻研,充分准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透课标、明确目标,读透教材、备好课。学生应培养学习兴趣和意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预习准备。其二,课堂要因材施教,灵活应变。要优化阅读教学,优化表达指导,优化教学情境,优化教学问题,优化课堂评价,优化教学活动,优化组织形式,优化课外阅读指

11、导。数学科策略是: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努力优化教学过程(特别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优化四个课堂要素,课后做好巩固延伸。以上各方面的策略都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策略。例如:(1)优化教学问题策略。如在数学课研讨活动中,老师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设计就要把握好四个度:难度、梯度、密度、角度;要抓住五个点: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的重难点、思维的发散点、知识的聚合点、知识的模糊点。(2)优化教学情境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就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富有实效的情境创设手段。如:A、运用动作、语言、表情创设情境,如表演、演示、描绘等等。这种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的。

12、B、借助音响或图象创设情境,如录音机的使用,多媒体的运用等。C、利用实物创设情境。D、利用生活场景创设情境。E、利用问题创设情境。F、利用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历程等资料创设情境。G、利用与语文学习内容相关的学科知识创设情境。(3)优化教学活动策略。学习不仅要用脑想,还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口说,用手做,用身体去实践,用心灵去领悟。在研究中,老师们经常为学生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设计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进行观察、操作、表演、交流、思考、表达,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这些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4)优化教学体验策略。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

13、,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十分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所学知识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体验发现的惊喜、独创的乐趣、成功的欢欣。如语文课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味,受到情感的熏陶;数学课能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字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实质,受到思想教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5)优化课堂评价策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们还对课堂上的即时评价进行研究,形成了课堂即时评价的有效策略:首先,评价应具有针对性,切忌“公式化”,要充分肯定其优点,并指出尚须改进的地方,以取得被评价对象的认同,才能被接纳,使其心悦诚服,这就要求我们要

14、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才能取得评价的真实效果。其次,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促进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教学生学会评判,并从相互之间的评判中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3、教师个人形成了个性教学策略。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研究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在学习、应用课题组的实验策略的同时,不少教师也探索、形成了自己有个性、有实效的教学策略。魏传超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探讨该专题的教学论文获省一等奖;陈语老师认为,要尊重独

15、特体验,促进个性化阅读,该专题案例获省一等奖;魏慧老师认为,要巧用生成,促进探究,该专题案例获省三等奖;范雕玉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该专题论文发表于广西教育;刘才开老师构建了自己的“导究式阅读教学”, 该专题论文获泉州市二等奖;洪建庭老师提出,阅读教学要读出真情、问出真疑、议出真效,该专题论文获南安市一等奖;黄志坚老师认为,提高课堂提问实效要做到“四要”, 该专题论文获泉州市一等奖;陈清湖老师认为,做好“点、线、面”,才能提高新授课教学效果,该专题论文获南安市一等奖桃园小学的高乌锐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数学包装的学问一课,执教者先精心设置情境:要环保,要节约,包装里面就有大学问

16、。从而设置悬念:包装里面到底有什么学问呢?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利用此班学生好奇心强、好动、爱刨根究底等特点,分两次分别为学生准备好了两个和三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体,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学习,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先猜一猜: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然后,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填一填,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活动过程中,学生渐渐地理解了课程内容的重点及关键点:“两个面重叠,它们的面积不必计入表面积;重叠最大的面,拼起来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重叠最小的面,拼起来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这就是包装里面的大学问。最后,老师为每组学生提供四个长方体和一张包装纸,让学生在明白“包装的学问”后进行实践

17、操作学习包装礼品,包装完毕后再相互点评。整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巧妙,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实效性好,并且有机渗透了环保教育。这样的课,既很好地运用了课题组的实验策略,又具有了个人的教学风格,在中心小学以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主题的大面积听课中得到听课人员的一致好评,被评为一等奖第一名。4、研究方法得到改进。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采用的是三个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它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和教师私下聊天时也发现,部分教师的研究热情却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

18、面:一是我们以往的研究缺乏针对性,未能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活动;二是研究缺乏连续性,零敲碎打,不能集中精力解决某一个问题,令教师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以教师最迫切解决的“加强和改进朗读教学”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活动的针对性、连续性。第一阶段,对学生现有的朗读水平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不少班级和学生的朗读水平都很不理想,低年级的学生有的还没办法流利地把整篇课文读下来,中高年级的学生,有的读起来还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甚至还有唱读的,极少看到有感情的漂亮的朗读。第二阶段,专题培训,理论指导。我们邀请市小学教研室特级教师王煌生老师为全体语文老

19、师作了一场朗读教学专题培训,题为返璞归真 以读为本。第三阶段,专题研讨,方法跟进。针对朗读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结合王老师提出的改进意见,我中心接着推出了一节朗读教学专题研讨课一个这样的老师,专题研讨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返璞归真,以读为本”,并邀请王老师再次亲临指导。第四阶段,专题赛课,实践跟进。我们以“加强和改进朗读教学”为主题,在各个小学开展语文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要求参评优质课要落实前期研讨的有关精神,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淡化内容分析,重视朗读教学,真正做到“返璞归真,以读为本”。第五阶段,效果检阅。我们在学校和中心两级先后开展了教师范读比赛和学生朗读比赛。比赛先进行个人赛,再进行集体赛

20、,采用全员参与、层层选拔、层层比赛的形式。我们发现,各校学生的朗读水平比以往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我们前期的一系列活动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也说明:在“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加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连续性”,这种研究方法是切实有效的。5、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改善。两年来,通过我们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那种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轻松了,积极性提高了。同时,通过学习目标的检测,我们也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过去存在的班级与班级之间两级分化严重,个别班级平均成绩极差的现象大大减

21、少。如对上学期的二年级15个班级的语文、数学原有平均成绩(一年级)和目前平均成绩进行的统计:科目2009年春季(一年级原成绩)2009年秋季(二年级上学期成绩)最高平均分最低平均分年级平均分最高平均分最低平均分年级平均分语文96、855、381.693、368、285.1数学98、643、980.495、165、184.8四、尚存的主要问题和后续研究思路素质教育的理念虽已渐渐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实效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在育人方面,各门课程之间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缺乏明确要求,有的甚至存在着互相抵触的现象。另外,研究的参与面还不广,仍有部分学校和老师存在着浮躁

22、心理,研究的积极性不高,被动、浮于表面、敷衍了事。今后,我们将完善相关制度,调动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并努力通过各门课程的统整优化,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心理、思想、思维、行为、习惯等,争取达到“学生全面发展了,分数自然也提高了” (而不是分数提高了,能力却降低了,品行变坏了,性情变怪了)的理想境界。 东田中心小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总课题组 2010年6月20日论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桃园小学 魏传超(该文获福建省一等奖)所谓的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感受、领悟

23、、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培养语感。而语言文字的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语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活动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锤炼思维,砥砺思想,体验文化,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感。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一、吟咏诵读 诱思激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应贯彻“以读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学生在吟咏诵读的过

24、程中,获得了相关的知识信息,有效地将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鲜明的形象,达到文我一体,敏锐地感知课文内容。1、诵读形式的多样性当今的阅读教学存在着阅读方式过于单调的倾向,如只注重朗读、诵读、出声地读,而忽略了默读、速读、浏览、略读等读书方式。强调朗读、诵读固然不错,它可以加深体验,积累语言,形成语感,适于表情达意,而须摹情拟声;而默读、速读、浏览、略读,则适于择取信息,思考探索,而须凝神静思。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的需求,选择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如挑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开火车读、互考读、批划读、背诵这样,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激情,加深理解感悟,深化情感体

25、验。2、朗读指导的实效性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朗读指导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一要充分阅读文本,深化理解感悟;二要以评导读,分析朗读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探讨改进方法,让朗读指导富有针对性。如我校刘老师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时,在学生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品质后,教师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接着,让学生针对朗读的情况进行相互评价;有的说:“第一次朗读时,他读得吞吞吐吐,好像有点害怕,一定会被德国士兵发现有什么可疑之处,甚至抓去枪毙掉的。”有的说:“第二次朗读时,我觉得这个小孩人小鬼大,像大人一样老练,德国士兵可能会认为应谨防上当受骗,不会轻信孩子的话

26、语。”两次的评价,促使扮演“小夜莺”的同学反思自已的表现,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最后,他读得稚声稚气,一副天真活泼的样子,把“小夜莺”当时勇敢机智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相互评价,学生的三次朗读,一次比一次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发展轨迹,从而有效地诱发思维,激发情感。 二、咀嚼涵泳 推敲赏析 咀嚼涵泳,推敲赏析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它指的就是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着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因此,我们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比较地咬文嚼字

27、,考究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揣摩语言,品味意境,增强语感。 1、纵横比较 品出精妙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细细揣摩,反复推敲,分析比较,感受它的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它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增补”、“删除”、“替换”、“变序”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妙、形象、细腻等特点,学会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1)增补式:如学习翠鸟一文时,引导学生读一读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语段: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鼓励学

28、生深入思考:如果把加点字去掉,行吗?为什么?这样,学生在认真研读,细细揣摩的过程中,感受到翠鸟的活泼可爱。 (2)替换式: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把“焦急而又耐心”换成“专心致志”,行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深化理解老奶奶当时的心情。 (3)删除式: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让学生细细研读下面几句话: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带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带点的

29、词语删去,为什么?引导学生细细推敲,感受到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4)变序式:学习炮手一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区别“苍白”、“煞白”、“惨白”的不同含义,说说这三个词语能否变换顺序,为什么? 2、反复揣摩 品出神韵 古人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训练学生的语感,就应从课文中的重点处、疑难处、 精奥处加以推敲,揣摩,品出神韵,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 (1)从重点处体会:如江雪一诗,描绘了一幅苍凉凄冷、寒江独钓的画面。诗中“寒”字用得最为精妙,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字典中查出“寒”字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揣摩老翁在静寂的寒江上孤舟独钓的心情。 (2)从关键处质疑:如学习

30、一枚金币时,当学生了解到儿子好吃懒做,花钱如流水,父亲痛苦、失望、无奈而受不了时,有的学生就发问:为什么儿子后来也会受不了呢?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体会儿子当时的心情。 (3)从重点词句中质疑: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有学生质疑:没有人有指挥,为什么人们会不约而同的做出相同的动作?教师结合总理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细细揣摩,体会总理病逝后,人们无比怀念、悲痛的心情。 (4)从标点符号中去质疑:学习鸟的天堂中的一句话:“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两处鸟的天堂,有的加上引号,有的却没有?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联系语境 悟出蕴意 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联系生活经验,

31、去领悟作者自我抒发或从旁描述的出神入化,把握作者内心所感的至真至诚,从而激发敏锐的语感。 (1)从整体入手,引发感悟 如学习小珊迪一文中的一段时: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死了。可怜的小珊迪躺在病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我换好零钱往回跑时,被马车撞倒了,轧断了两条腿,我就要死了。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此时,我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联系语境,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学生从小珊迪的可怜、善良、诚信入手,加以体会,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 (2)联系上下文,诱发感悟 如再见了,亲人中的一句话:“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表面上很容易理解,但要品味出其深刻的意蕴却有一定的难度。我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雪”、“炭”使人想到什么?学生纷纷议论:“雪”使人想到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炭”指朝鲜人民冒着生命危险送来打糕,解决饥饿的困难,使人感受到温暖与热情;然后联系全文,仔细揣摩,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3)结合生活经验,促发感悟 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了让学生深化理解“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