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44.01KB ,
资源ID:76528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528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萧氏郡望 兰陵世家追寻兰陵萧氏的辉煌与梦想剖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萧氏郡望 兰陵世家追寻兰陵萧氏的辉煌与梦想剖析.docx

1、萧氏郡望 兰陵世家追寻兰陵萧氏的辉煌与梦想剖析兰陵文化大讲坛萧氏郡望 兰陵世家 追寻兰陵萧氏的辉煌与梦想主 讲: 穆 振 昂各位萧氏宗亲、各位兰陵老乡,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山东兰陵县的各位同仁,很高兴这里与各位共聚一堂,追寻兰陵萧氏的历史印记,探讨兰陵世家的氏族文化。当历史的时钟走入2014年门槛的时候,兰陵这个古老的历史县治,重新在它的故土上恢复了原名。兰陵是一块人文宝地,曾经的过去培育了一大批儒家先贤、治世良将,引领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潮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今天重温兰陵文化的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占领区域文化高地,提升兰陵文化的软实力,向世界宣传推

2、介兰陵,让更多的兰陵老乡、外地宗亲、伙计们、朋友们了解兰陵,认识兰陵,走进兰陵,拜谒儒家圣贤,观光现代农业,体验人文风雅,品味菜香酒美。2014年5月上旬,走进兰陵寻根问祖的,是世界各地的兰陵萧氏宗亲代表,他们在萧氏文化园举行祭祀盛典,鸣响浑厚的古号,以庄严隆重的礼节,顿首恭拜血脉相连的皇天后土;以挚爱虔诚的赤子之心,回望游览祖先生息的沧桑故园。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民族,挚爱列祖列宗繁衍生息的这方热土,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和优秀思想文化而自豪;回望三千年家国梦想,重塑未来百年的中国梦。您是否知道?人类从茹毛饮血进化到文明社会,特别是进入以父系传承为主的封建世袭制社会后,天、地、君、亲、

3、师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而民族是由无数个家族来维系,数典忘祖者历来为我们这个民族所不齿。每个家族的世系宗亲是一条血缘的纽带,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古代历史的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显赫的家族,通过文治武功,建立自己家国一统的天下,实现王朝更替的梦想。中华民族通称炎黄子孙,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姓氏家族都是炎黄血脉的流派,在中华文化的史册上,塑造着各自血脉的人生传奇,这就是我们每个家族宗亲尊崇的姓氏文化。萧氏家族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作出贡献的一个荣耀家族,他们从远古的中原走来,在兰陵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又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衣冠南渡,书写了两代封建帝国的辉煌与惊梦。在这里,我将四个方面讲述兰陵萧氏

4、的历史文化,分别是:萧氏以兰陵为郡望的缘由、兰陵先贤萧望之的儒臣人生、兰陵萧氏的历史辉煌时代、历代萧氏家族的家国情怀。所以,本讲座的题目为:萧氏郡望,兰陵世家追寻萧氏文化的辉煌与梦想。一、萧氏何以兰陵为郡望(一)兰陵有哪些历史的人文优势?兰陵县名字出自先秦时期的楚国,最早这里属华夏缯国,一个盛产丝绸和美酒的地方,春秋末依附鲁国,季文子在此地设立次室邑。战国时期,楚国设置兰陵县。秦汉时期,设置东海郡兰陵县、缯县、襄贲县,荀子经学传承,兰陵成为中国儒学理论创新的思想高地,其弟子和再传弟子们开创了中国历史儒家治国的先河。西晋后期兰陵等县从东海郡析出,设置兰陵郡,开始有兰陵郡之称。国务院批准恢复兰陵县

5、,是兰陵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名城,将兰陵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推向世界的历史机遇。兰陵文化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处文化高地,可圈可点的文化元素有:丝绸古国,初税之田,荀卿治邑,齐鲁首县,名门郡望,儒学圣坛,美酒之都,鲁南菜园。1.丝绸古国是说兰陵县地处沂蒙山区向黄淮平原过渡区域,古称鄫衍之地。已被列为国家大遗址保护的鄫国故城,是由夏朝少康次子曲烈以丝织品“缯”命名的封国之都,商周为子爵城邦鄫国。鄫城、柞城、层山(缯山)大城子等文化遗址分布东西。缯、柞是丝绸生产命名的地理名称。6月22日,世界遗产大会批准从西安为起点,通向西亚、欧洲的古丝绸之路为世界遗产,而距西安向

6、东800公里的古代缯国、缯县和兰陵,作为古代中国丝绸的东方产地,是丝绸古道在国内以西安为中心,向东方的延伸。国家批准启动鄫国故城的大遗址保护,是当代兰陵与世界接轨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2.初税之田是指春秋末期,鲁国大夫季文子在次室邑(今兰陵县)推行“初税亩”,被史学界称为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端,开启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时代。季孙行父,廉洁勤政,三思而行,长眠在被列为沂蒙八景的文峰山前。3.荀卿治邑荀卿即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思想家,被尊为儒家后圣。他两任兰陵令,著书立说,礼义治县,终老兰陵。荀子学说确立了两千年封建帝国的执政理念,劝学思想是教育学子立志成才的经典范文。4.齐鲁首县山东古为齐鲁

7、之邦。兰陵县名字出自先秦时期的楚国,战国诸侯争霸,楚国出兵北伐,占据鲁国次室邑,设置兰陵县,意为兰台治下的圣王之地,因齐鲁不曾设县治,所以,兰陵县是山东省内最早设置的县治,有2300年历史。5.名门郡望封建社会是家国天下,名门望族享有特权。萧氏尊兰陵为郡望,永嘉南渡后成为名门望族,还有曾氏、季氏、左氏、高氏、柴氏、鲍氏、褚氏、颜氏、徐氏、何氏、王氏等世家大族,西晋末年和萧氏一起衣冠南渡,与东海、琅琊百家视兰陵地区为寻根问祖之地。6.儒学圣坛山东出圣人,孔孟为先圣,荀子称后圣,荀子兰陵劝学,儒经传承,兰陵也是儒家圣地。在这里,历史遗留和走过的圣贤大家和儒臣名将有:左丘明、高柴子羔、次室女、李斯、

8、韩非、浮丘伯、张苍、王臧、疏广、疏受、后苍、翼奉、孟卿、孟喜、萧望之、匡衡、王良、王朗、王肃、缪袭、冉闵、何承天、何逊、鲍照、鲍令晖、徐孝嗣、徐勉、徐陵、高长恭、颜师古、崔道楷、笑笑生等,可谓群星璀璨,地灵人杰。7.美酒之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这是盛唐诗人李白为兰陵美酒作的推销广告诗,千古传诵,为兰陵酒业带来好运。据史籍记载,兰陵美酒源于夏代少康(杜康),次子曲烈是缯国初始国君,曲烈发明了甑锅蒸酒,三千年传承。李白醉卧兰陵,一场美梦,一首客中行,成就了兰陵千年酒都盛名。8.鲁南菜园兰陵古县从历史上的丝绸之国,鲁南粮仓走来,发展到今天以蔬菜生产为龙头的大县。是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之

9、一,享有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山东洋菜园等无公害绿色蔬菜称号,建有10万亩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旅游区。千年美酒郁香,万顷菜园锦绣,今日山东兰陵,文化风采依旧。兰陵人民热情欢迎海内外兰陵萧氏后裔,沿着祖先的足迹,重返兰陵故土,寻根问祖,实现家国团圆之梦。(二)兰陵是萧氏郡望的文化根基兰陵是一块圣地,兰陵是一方热土,这里是今天130万兰陵人生活的家园,也是世界800万萧氏宗亲的郡望之地。中华民族亦称炎黄子孙,黄帝为始祖,开始以母系氏族部落血缘称姓,延续到各分封的城邦国家,如姬姓、嬴姓、姒姓、子姓。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各姓逐渐衍生出众多的氏。姓氏原为血缘传承的尊贵等级的两种

10、概念,后来不再区分,统称百家姓、老百姓。萧氏源于夏商华夏族的“子”姓,称“氏”于商朝。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子应为好姓,在父系社会确立后逐渐去掉“女”,演变为子姓。据子姓衍派商世系记载:契(xi)为子姓的祖先,生活尧舜时期,有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功臣进行表彰,大禹说有稷、契、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任命契为司徒,封在商地,赐为子姓。让他用伦理观念教化百姓。契是商族部落的祖先,也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先祖。契的后裔传承到13代孙商汤时,已经8次迁徙,最后在“亳”地定都,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据殷世系记载,子姓自夏朝契至商朝成汤时,传14世,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说子姓在商朝派生出姓氏7个。

11、到周朝时,子姓怎么样呢?古籍资料左传有这样的记载。周灭商得到天下,要在殷商废墟上进行有效统治,必须分散殷民旧部的力量。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一书,称萧氏为“殷民六族”之一。是说殷商灭亡后,在西周初年的大分封中,把一些殷人迁徙分封给各诸侯国,如鲁国初封时就得到“殷民六族”的遗民,其中“萧氏”作为殷民的一个宗族,被迁徙到鲁国的封地。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世本中也记载:“子姓有萧氏。”殷商为子姓,萧氏为其宗支。周灭商后,将殷商族进行拆散分封。其中,周室在分封子弟和功臣时,以宋地封予微子启,把一部分殷商遗民交给他进行统治,以延续殷人宗祀。子姓的微子,是商纣王的庶兄,

12、投降周武王,被以不绝殷商之祀的名义封于宋(今商丘),微子成为宋国国君、始祖,死后葬于微山。后黄河淤积为微山湖。今山东微山县即由微子得名。微山岛上有微子墓。微子一脉派生姓氏21个。萧氏为其一个分支。萧氏正式得姓于西周时期的萧叔大心。据风俗通义及元和姓纂所载,宋国微子的第12世孙叫萧叔大心,萧叔大心因辅佐宋桓公平定叛乱拥立继位有功,升官封地于萧邑,成为宋的附庸小国。故址在今安徽萧县。萧字本义是指地上的香草艾蒿,人们出于对香草植物的喜爱,将建立的封国称“萧”。萧国存史仅百年余,公元前597年,被楚国所破,子孙以国为氏。萧氏从萧叔大心取得姓氏,历经战国楚国上卿萧不疑、汉相萧何,延续兰陵萧望之至萧整时代

13、南迁,历时千年。其生活的地域大致包括今河南商丘、安徽萧县、江苏丰县、山东兰陵和后来江苏常州、丹阳等地,但被历史确定为萧氏郡望的只有山东兰陵,而不是其他地方,是那些因素使兰陵让一个家族如此神往呢?郡望也叫地望。“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必须有地理和人文的两个要素构成。“郡”是一级行政区划,存在于秦汉至隋唐时期,相当于今天的省级下的市级单位;兰陵县在秦汉时期属于东海郡,公元290年,西晋以泇河为界从东海郡析出兰陵郡。东部称东海郡,也叫东海国,司马越为东海王,西部为兰陵郡,追封卫瓘为兰陵郡公。兰陵地名开始有郡治之称。如以琅琊为郡望的琅琊王氏也是如此,是东晋“王与马共天下”时期的名门望族。

14、不设郡的地理名称很难称郡望。所以萧氏郡望具备了符合“郡”的第一个地理上的要素。第二个要素是人文上的优势。“望”是指某个姓氏世居某郡,出现过有知识、有声望、有地位的官宦要员,是当地人仰望的某个“姓氏”名门,并有别于其他同姓族人,有着区域历史人文上的优势。萧氏在兰陵的兴旺发达始于西汉儒臣萧望之。萧望之得益于荀子儒家的文化根基,成为荀子去世百年后,在兰陵儒经传承的再传弟子。荀子是继孔孟后的第三位儒家圣人,史称后圣。荀子在兰陵,是历代儒家弟子们的祖师爷。他在齐国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是当时儒家的最高学术权威;在楚国兰陵,两任县令,著书立说,教化乡民,终老长眠于兰陵。让兰陵成为继鲁国曲阜、齐国临淄之后,先秦

15、儒家文化传承的第三处文化圣地。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尊崇“荀卿最为老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老师的人。汉代经学家刘向称赞“兰陵多善为学,盖以荀卿也”(荀卿新书),是说兰陵人大都喜好读书学习,是因为有荀卿大力劝学的原因;南朝文学家刘勰誉为“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文心雕龙),是说荀子在齐国的稷门之下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清新学风,在楚国的兰陵地方化育了高尚美好的社会风俗。荀子之后的兰陵儒家传承,代代延续,从儒家经典著作中,我们找到了一条清晰的师承路线图。如果以师徒关系来划分:1. 第一代荀子,最为老师。2. 在兰陵的弟子李斯、韩非、张苍等人走出兰陵,为秦汉帝业立了大功。而

16、另一弟子浮丘伯在鲁南楚国传授经诗,教书育人,为第二代。3. 浮丘伯教授的学生有白生、刘交、申培公等人,为第三代;4. 申培公和董仲舒在兰陵培养的弟子有王臧、缪生、萧奋、褚大等人,为第四代;5. 兰陵人萧奋当了老师,弟子中有兰陵人孟卿,为第五代;6. 孟卿做老师,在兰陵培养的学生有疏广、后苍(郯人,一说兰陵人)和儿子孟喜为第六代;7. 后苍先是在兰陵教书,后成为汉朝的博士,在兰陵培养的弟子有萧望之、翼奉(下邳人)、匡衡等人。这些生长在兰陵的儒家弟子们,先后成为西汉时期的经学大师和国相级的人物。照此而论,在师承关系上,如果荀子是兰陵儒家的第一代祖师,到了萧望之就是荀子的第七代弟子。如果以孔子为儒家

17、祖师爷计算,在师承路线图上,荀子为第七代弟子,萧望之为孔子的第13代弟子。盘点这条儒家经学历史传承的主线,我们看到,秦汉时期儒家教育的中心没有离开兰陵人和兰陵区域周围的文化圈子。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打压,种种迹象表明,因荀子是李斯的老师,李斯在策划全国焚书的过程中,荀子在兰陵收藏的儒家著作,没有受到焚毁的噩运。荀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便有了竹简经书的代代传承。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实行的是道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治国方针,儒家思想不被尊崇。但兰陵儒家文化的传承在继续。到了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长安建立太学,设立五经博士。荀子在兰陵的再传弟子们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18、。在兰陵教书的后苍是经学大师,和他在兰陵弟子孟卿、疏广、疏受、萧望之、翼奉、匡衡等人,都是戴着儒家博士的桂冠登上西汉政治舞台的。萧望之从兰陵耕读世家的寒门子弟,走进士大夫的行列,最后做了皇帝的老师。萧氏选择兰陵为郡望,是根植于兰陵儒家文化这块沃土,构筑起兰陵的书香门第,满足了兰陵望族所必须的人文要素。萧氏郡望的确立始于南朝。西晋后期永嘉之乱,汉人南迁,萧望之第14世孙萧整率萧氏和百家离开故土,侨置江南。当萧氏子孙登上南朝皇权帝位后,南朝国史、萧氏家谱中对地望籍贯的记载只有两个字兰陵。萧氏选择郡望为兰陵是一种神圣。期望儒学书香传家,薪火不断,生生不息。在兰陵古城,萧氏墓园在城北,荀子墓地在城东南

19、,两地相据4公里。凡是初到兰陵的人,都会因这两块墓园长眠着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儒家大师而肃然起敬,感叹不已!如今兰陵一带的高考学子们,都把荀子当作劝学读书的祖师爷,老师们带领学生,结队到荀子庙前读劝学,鼓励志,拜圣贤,渐成兰陵人多善为学、尊师重教的庄严仪式。(三)晋代以前萧氏世系的延序萧氏家谱是以萧何为一世祖排序,并成为萧氏家族的世系共识。因为萧何是西汉开国丞相,功勋卓著,也是萧氏在汉初时的杰出人物。在中国氏族文化中,以古代同辈著名人物列传本宗族的世系代表,并称为世祖,是族人的最佳选择。所以萧何居汉初的萧氏世祖行列,当之无愧。而萧望之作为兰陵时期的萧氏世祖,也是萧氏众望所归。这里需要向大家说明的,

20、是先秦至秦汉时期的萧氏家谱上,为什么列出家族谱系的模式是一条单线的传承?我们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始于汉代,之前的历史文字以竹简记载为主。因为人们讲究封建的等级门第观念,一个家族中,留下历史记载的,是封侯、封爵的承袭和有社会地位的人,处于下等地位的庶人、平民、三教九流之人,是很难留下记载的,那时姓氏出现的时间不长和文字记载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将整个家族的传承都记录下来,所以我们看到各姓氏早期世系的传承之人,是将有社会地位的人作为世系的主线,他们是代表了那个世系的同辈人。萧氏家族先秦至秦汉时期生活在今苏鲁豫皖的圈子内,萧何与萧望之有着一样的家族血缘基因,历史将二人的辈分传承连成单行线,是因为他们代

21、表了那个时代,那段历史,并不代表家族血缘的独自传承。你能说萧何、萧望之不是萧氏家族的直系先祖吗,即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DNA鉴定,也不会有任何疑问。所以在世系传承问题上,我们难以脱离封建时代人们宗法观念的束缚。(四)萧氏兰陵世家的称谓及堂号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和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宗亲的聚集场所和文化象征。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数世同堂,堂号成为共同徽号。族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并在宗祠家庙匾额上题写堂名。祠堂名号是表明家族源流,区分世系、支派的标记,也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更是后裔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是中国人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的的

22、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姓氏郡望的堂号担负着一个氏族总堂号的功能,并与上下各分支堂号衔接。兰陵是萧氏郡望,“兰陵堂”也被萧氏家族视作萧氏家族总的堂号。所以在兰陵萧氏各堂号宗祠或家谱的文字中,都有“兰陵世家”的标识,有的镌刻在宗祠牌匾上。这种门第观念,我们认为是萧氏对兰陵儒家文化尊崇,也是对魏晋时代门阀士族制度的否定。汉末社会中的世家大族,魏晋时称为士族,影响很大。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世家大族是封建等级社会的荣耀。东汉、魏晋是门阀士族制度的强盛时期,但依靠耕读文化起家的兰陵萧氏,尚不是门阀士族阶层的强者。如今兰陵萧氏后裔将“兰陵世家”作为堂号招牌,尊崇的是兰陵儒家文化的历史基业。兰陵的土地,从

23、萧何孙辈至萧整南渡,时间跨度400年,奠定了萧氏在这里繁衍生息的经济文化基业。这里还需特意说明的,是中华萧氏大家庭中,源出千年以前,有一支与兰陵萧氏尚无证据为直系关系的辽国契丹萧氏,他们自称是兰陵堂的一个分支。辽国留下一个个值得深究的谜团,其中契丹萧氏族群视远在黄淮流域的兰陵为郡望,让世居鲁南的兰陵人感到惊奇。是什么机遇让兰陵与北方草原民族结缘,又是什么原因让兰陵成为契丹萧氏景仰的文化圣地。辽朝建立,契丹军队曾攻克过东京汴梁,辽国人中国意识觉醒,他们抛弃藩附,以北朝自称。辽代契丹只有耶律、萧两大姓,是在氏族部落解体后,族内互通婚姻的两大集团分别采取的共姓。萧氏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在辽代形成一个

24、庞大的贵族集团,辽北及内蒙部分地区都是契丹萧氏的领地。辽史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以后,十分仰慕汉高祖刘邦经邦治国的雄才大略,所以,他把耶律氏自比刘氏,而拔里、乙室己家族把他们比做西汉初年的宰相萧何,自此以后,拔里和乙室己家族就改姓萧氏了契丹萧氏认同兰陵为郡望之地,则是辽朝撰修国史时,出于传继封建正统思想的考虑。兰陵是南朝齐梁萧氏政权的郡望,辽后族以兰陵为郡望封爵,并自称其先祖是兰陵人。虽然山东兰陵与龙兴于西剌木伦河的契丹族风马牛不相及,但契丹人却以兰陵为郡望封爵,这种看似荒唐的比附关系,却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其理由是萧姓以兰陵为郡望。兰陵为南朝萧氏郡望,南朝萧氏为汉相萧何后裔。辽后族以

25、兰陵为郡望封爵,并自称“其先兰陵人”,正是比附萧何之后的萧望之。据统计,萧氏共有13名皇后、13位诸王、17位北府宰相、20位驸马。而被成为辽国太后的都是清一色萧太后。在辽代历史二百多年里,后族萧氏将这个地望一起归为所有,视其家族的精神圣地。在辽史文献记载的历史人物中,有13名功臣封号加爵为兰陵郡王、兰陵县公、兰陵郡公。辽国后族萧氏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女军事统帅、政治家,即杨家将中所说萧太后的萧绰(953年1009年)。还有一位文学皇后是辽道宗皇后萧观音(10401075),后来,一部分契丹萧氏生活在汉族农业定居区,融合为汉民族,继续使用萧姓,成为今天中华萧氏大家族的一部分。如果撇开战争扩张土

26、地争夺国家政权的因素,我们今天理解,这是古代北方民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和归顺。契丹萧氏对兰陵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融合,壮大了中华萧氏的文化族群,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萧万长先生题写的“兰陵堂”牌匾,已高悬在兰陵萧氏大宗祠主殿,这是兰陵萧氏的郡望堂号,神圣而庄严。我们看到,每逢重要节日,兰陵县及周围区域的萧氏族人,都纷纷赶来,供奉香火,祭祀先祖,并成为常态。同样,衣冠南渡走出的兰陵萧氏后裔,无论是江南、台湾、海外,虽然星散世界,都建立了各自的分支堂号和支系家谱,这是萧氏历史血脉标志,是家族代代传承的珍贵档案,更是中华氏族文化中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兰陵萧望之的儒臣人生萧望之是西汉时期人

27、,生于公元前107年,逝于公元前47年,经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四个帝王时代。萧望之出生于今兰陵县兰陵镇,史籍记载是东海郡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东汉实行郡县制,郡相当于今天的省,东海郡最高官员称太守,驻地郯县,即郯城。县以下有乡亭里三级行政单位,所以萧望之的家就是今天兰陵镇的驻地村,过去有研究资料说萧望之的家是在今天的兰陵镇小仲村,那是萧望之家族的墓冢林地,萧家是住在兰陵城关内,中都乡中都里是指城关乡镇城关驻地村的意思。萧望之出生时,西汉王朝已经建立100年,经汉高祖刘邦,此后是惠帝刘盈,高后吕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刘邦开国,实行休养生息,历经文景之治,汉朝国力达大道全盛时期,全国人

28、口达到5900多万。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执政已经34年,早已不再韬光养晦,开始了攘外和扩张,北方对匈奴战争持续数十年。东部有了辽宁、吉林和朝鲜半岛,西部控制新疆全境,西南至云贵,南至海南及越南大部。这一年,对匈奴的反击战争在继续,全国逃避户籍登记躲避战争的人口40万;司马迁被任命为太史令,开始筹备编写史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家经学教育,所以萧望之的少年正是一个崇文尚武的年代。苏武被匈奴扣留,流放北海牧羊的时候萧望之开始上学,到苏武回到京师长安,萧望之已经在长安太学,参与欢迎苏武归来的欢迎仪式了。我们研究和了解萧望之的人生经历,依据是中国历史古籍二十四史前汉书,“萧望之传”,用8

29、000字记录了这位兰陵先贤的坎坷一生。萧望之的少年时期,居住兰陵城内。兰陵劝学之风,自荀子之后的秦汉时期,强盛不衰。县、乡、里三级都设立学校,县称县学,乡叫乡序,里叫里庠,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初中、小学的设置。萧望之8岁读书,拜郯人后苍为师。“萧望之传载“师同县后苍且十年”就是在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萧望之学习 “齐诗”,与翼奉、疏受、匡衡等都是同学。十年寒窗,三级学校都读完。由于刻苦努力,成绩优异。18岁那年,长安太学选拔经学人才,萧望之等和老师后苍都被推荐选拔。后苍担任五经博士。萧望之拜同学博士白奇为师。20岁时,师从夏侯胜研究论语、礼服。夏侯胜是“鲁论语学派”创始人,萧望之是夏侯胜学派的著名

30、弟子。史籍记载,萧望之写有赋文(相当于现在研究论文)四篇,成为京师儒生们称赞的范文精品。(一)刚正不阿,遭受入仕波折。萧望之29岁时,试图从太学的儒生走向仕途,却遭受升职过程中的第一次人生波折。大将军霍光府中需增加文官,长史(秘书长)丙吉推举太学的儒生王仲翁、萧望之等人应试。因霍光府上刚刚发生上官桀谋反的案子,霍光府邸加强出入安保措施。王仲翁等被侍卫脱光衣服检查后,萧望之认为这是在侮辱人格,拒绝脱衣搜查,并与侍卫发生争执。大将军霍光得知,让侍卫放行,接见了萧望之,敢于直言的萧望之指出这种行为不合礼仪。所以没被录用,走上仕途的机会错过。王仲翁被录用,三年后升了官。萧望之一拖四年。32岁时,参加射

31、策考试,即抽签答题,取得甲科成绩,被录用为“郎”的职位,即宫殿门口的卫士,被分配到小苑东门站岗执勤,担负守卫宫禁之重任。王仲翁出城,前呼后拥,十分荣耀。见萧望之执勤,嘲讽萧望之当年自命不凡,结果今天只做了个看门的?”萧望之的回答是“你我各从其志。”萧望之36岁时,已守卫宫禁四年,因弟弟犯法受到牵累,被免职降级下放郡级为郡吏。担任御史大夫的魏相,听说萧望之为人耿直,才识渊博,经考查招用为御史大夫府上的文官。萧望之工作勤恳能干,受到魏相的赏识,就将他提升为大行治礼丞(相当于办公室主任),让其负责处理府中接待、礼仪等后勤内务。(二)朝堂任职,参与国家政事。萧望之40岁时,辅政专权的大将军霍光病死,儿

32、子霍禹升为大司马主持朝政,侄孙霍山担任尚书,霍家亲属都得到重用。汉宣帝开始亲政,很想有一番作为,便广揽人才。他听说萧望之很有才华,对政事有独到见解,想召入朝中。第二年夏,京师长安遭冰雹灾害,信奉神灵的汉宣帝认为上天降怒惩罚自己,感到迷惑。萧望之写了分析的文章觐见宣帝,当面解说灾异之事。并以当年鲁国季孙氏占据兰陵次室,削弱君权为例,对霍氏专权朝政深表忧虑,建议宣帝“亲理政”,“举贤材”,“考功能”。宣帝认同萧望之的建言主张,便将其调进朝内,担任接待宾客的官员,负责御前传达、通报等事务。萧望之忠于职守,勤于政务。因工作政绩突出,深受宣帝信任,升为“谏大夫”, 专掌朝中官民上书奏章,负责处理日常政事议论。又被提升为丞相司直。一年连升三级,年薪2000石。萧望之42岁时,霍氏家族霍禹等谋反,欲废汉宣帝另立,阴谋败露,霍氏家族被诛灭。彻底结束了霍氏专权的局面。萧望之作为朝臣的培养对象,首先下派锻炼,担任郡国守相,任命萧望之为平原太守。任职期间,发现地方一些官员任意妄为,便上书汉宣帝,建议尽快处理诸侯弊端。汉宣帝认为上书有理,将其调回京城,担任九卿之“少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