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47.71KB ,
资源ID:76508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508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牧民定居工程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牧民定居工程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

1、牧民定居工程项目研究建议书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建议书附表: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表 2、经济效益评价表附图:1、 建设位置示意图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新疆xxxxx地区xxxxx市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工程1.1.2项目主管单位:xxxxx市人民政府1.1.3主管单位负责人:穆合亚提(xxxxx市委常委)1.1.4项目建设单位:xxxxx市畜牧局1.1.5建设单位负责人:李先云 (xxxxx市畜牧局书记)1.1.6项目建设地点: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点1.1.7项目建设年限:3年(2007年-2009年)1.1.8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

2、.9项目总投资:总投资9564.24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资金2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147万元,农牧民自筹6417.245万元。1.1.10建设规模与内容:建设规模:将xxxxx市窝依加依劳牧场、也门勒乡、喀拉哈巴克乡、恰合吉牧场、阿西尔乡、恰夏乡和阿不都拉乡7个乡14个牧业村的1091户牧民,搬迁定居至xxxxx市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点,建成1个集养殖基地、饲草料基地、牲畜品种改良基地、奶业基地等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新建高标准牧民定居抗震安居房1091栋,砖混结构, 80平方米/每栋;建棚圈1091座,120平方米/座;建青贮池1091座, 150立方米/座;建鱼骨式挤奶厅

3、和畜牧兽医工作站各1座。配套饲草料地5.455万亩,达到户均50亩标准;围栏草场4万亩。修建砂砾道路40公里,防渗渠道50公里。1.2项目背景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结束游牧历史、减轻政府压力、推进牧区走向小康的重要途径。牧民定居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居住方式的改变,更是生产方式的跃迁,社会观念的变更。xxxxx市齐巴尔吉迭是我市原牧民定居点,也是我市牧区牧业生产的重要区域,目前该区域牧民牧业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为改变这种原始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自1998年开始在以工代赈资金的扶持下,xxxxx市政府着手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至2006年已有部分牧

4、民在此定居。实践证明牧民定居可以缓解草畜矛盾,有效遏制草场退化,有利于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改善牧区综合效益。但是,由于受自然、历史、文化、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和缺乏固定的生产、生活场所,目前,xxxxx市牧民定居点在建设规模、建设速度等方面与畜牧业发展速度相比较仍很滞后,以至严重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2007年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xxxxx地区地委行署为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进程,2005年提出了将今后三到五年作为地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年,重点建设和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xxx

5、xx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精神和地区提出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就如何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多次召集各方面专家召开专题论证会,专家们一致提出推行牧民定居工程。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牧业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实施牧民异地搬迁定居项目是一项德政、民心项目,市委、政府以创造和改善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多元化融资补充,建设牧民新村,实现牧民和贫困户定居,将

6、使农牧民过上美好、和谐的日子。2.1.2截止2006年末,全市共完成高标准配套完善牧民定居1079户,尚有多数牧民需要实施定居建设工程;同时,由于牧区乡镇(场)地处山区,地广人稀,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已定居的部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较为恶劣,部分村队至今没有自来水,严重影响了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牧场社会经济的发展,牧户因没有脱贫致富的条件,致使常年贫困的局面一直无法改变。实施牧民易地搬迁定居,是改善当地农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当务之急。2.1.3长期以来,由于农牧民四季游牧、粗放经营的养殖模式,造成市域草场过度利用,保护不足,草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全市共有草场草地面积516

7、.91万亩,现土壤中度侵蚀(退化、风沙、盐害、水害)面积已达到155万亩。全市14个牧业村拥有草场面积260万亩,过冬牲畜14.66万只标准畜。由于牲畜未达到配套定居,牲畜主要由冬牧场承载,造成冬牧场严重超载过牧,产草量不断减少,部分草地退化,几乎变成荒漠。近几年,xxxxx市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约10万亩;由于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xxxxx市草原水资源短缺和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改变传统游牧养殖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1.4拟搬迁定居的七个乡镇(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牧区,又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牧民住房简陋,出行不

8、便,一直存在着生活动荡、就医难、上学难、吃菜难、交通闭塞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改善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迫在眉睫。实施牧民易地搬迁定居项目,使牧民在相对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的定居点集中居住,改善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是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文化,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展观的客观要求。2.1.5全市14个牧业村的牧民虽已达到定居半定居的生活方式,但牧区冬牧场牲畜越冬问题仍是历年来春季安全生产的重点问题,牲畜饲养未形成舍饲圈养,在春季出现雨雪灾害天气,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往往出现被动抗灾的现象。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完善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是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可靠保障。2.1.6因多年以来

9、山区乡镇(场)的畜牧业以传统的游牧方式为主,牲畜随水草而居,常年转场,给及时实施牲畜重大疫病防疫、品种改良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同时,牲畜饲养地距离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及加工企业较远,使牛奶、育成畜及皮毛等农牧产品销售不便,销售信息闭塞,农牧民养殖产品无法及时转化为经济效益,以至阻碍了牧民增产增收。通过本工程的实施,新建一个牧民新村,配套完善的防疫体系和销售网络,可有效的促进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致富进程。2.1.7牧民受传统的追求数量、存栏的思想主导,牧区牲畜出栏率、商品率一直在60、50之间徘徊,牲畜单体产肉(奶)量与农区相比,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牧民在饲养过程中,饲养技术水平难以提高,牲畜饲养

10、模式粗放,长草短喂、短草槽喂、三贮一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难度较大,普及率较低,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养殖效益有所降低。实施牧民易地搬迁定居项目,牧民集中定居,大力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发展农牧业生产及提高农牧民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极大地促进全市各族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1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齐巴尔吉迭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现有可使用土地7.2万亩,地势相对平缓,可满足农作物和优质饲草料的生长,这为牧民定居以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今后生产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2.2.2项目区草场资源丰富。齐巴尔吉迭项目区草场资源较为丰富,可进行改良和围栏建设的草地

11、面积达7.68万亩,经考察核实,齐巴尔吉迭区域的草场使用权均属我市所有,且该地交通便利,又有部分引水工程,只要进一步做好续建引水工程,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和饲草料地的灌溉问题,完全可以进行牧民异地搬迁定居工程。2.2.3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市委、政府历年来对牧民异地搬迁定居工作非常重视,通过几年的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全市各族领导干部均对实施牧民定居工作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同时也对搬迁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市、乡(镇)场两级政府部门都实行了领导责任制,组织机构健全,由专人抓落实,组织人员到位,并制定了专项优惠政策,市财政为成功实施配套完善的牧民每户补助资金2000元,各乡(镇)场也因地

12、制宜的制定了补助建设用砖、配套饲草料地、减免相关费用等优惠政策,使牧民搬迁定居工作顺利开展有保障。2.2.4群众积极性高。由于搬迁定居工程与当地牧民自身生产、生活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现有的生产生活条件严重影响到了牧业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广大牧民对牧民定居问题非常重视,想方设法筹集建设资金,密切配合搬迁工作的实施。2.2.5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管理已逐步走上正轨。通过多年的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牧民定居工程在施工建设期均实行三项责任制,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在后期运行管理上,逐渐总结经验教训,各类运行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完善,新的管理运行机构模型逐步启动,为今后牧民定居工程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以

13、上几个方面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牧民异地搬迁定居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为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坚强的后盾和保障作用,人民只有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才能上去。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3.1自然概况3.1.1地理位置xxxxx市地处东经824l183141l,北纬462147141之间,东与额敏县毗邻,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为界,南至额敏河谷与裕民县接壤,南北最长90公里,东西最宽58公里,全市使用土地面积为653.041万亩。 xxxxx市地处塔额盆地的西北部塔尔巴哈台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南倾斜

14、。中山区海拔1400米2300米,最高峰2836米,低山区海拔1000米-1400米,黄土丘陵区海拔800米-1000米,山前倾斜平原由海拔800米逐渐降到额敏河河谷的400米左右,坡降由15降至2。 3.1.2行政区划xxxxx市属农牧结合市,全市共辖五乡一镇,三个农牧场。 3.1.3气候条件塔额盆地三面环山向西开口,地势北高南低,为西部潮湿气流的入侵创造了良好的地形条件。xxxxx市气候虽属中温带气候带干旱气候区。但处于塔额盆地地貌状态下形成了气温较温和,在干旱地区相对来说降水量较多,蒸发量较少的气候特点,是新疆境内较为湿润的地区。xxxxx市气候资源分布规律为:北部,山区热量不足,光照较

15、少,但降雨多;中部平原热量较丰富,光照充足;南部草原受大风影响较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日照:xxxxx市属常日照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50.4小时,日照率为66%。日照分布规律为平原多于山区,四季分配为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而夏春两季正值农作物生长阶段,利于作物充分利用太阳能。 热量: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比较大,热量空间分布,由南到北气温随海拔每增高100米递减0.48。山区最高处与南部最低平原年平均气温相差6,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39.2,最大日较差25.5。平均无霜期北部114天,中部131天,南部110天。年有效积温2809,太阳辐射总量136.64卡/平方

16、厘米。0年积温在该市内各处有明显差异性,海拔1400米2836米一带小于1500,无作物种植,生长着良好牧草,为夏牧场;海拔980米1400米一带,0年积温在15002000之间,适宜种植马铃薯、大麦、油菜等喜凉作物;海拔冬麦、春麦、向日葵等;海拔390米620米-带,0年积温3.1.4水文土壤大气降水:xxxxx市降水较多,中部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为289.3毫米,降水分布山区多于平原,北部多于南部,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少,海拔2200米左右处年降水量为800毫米,海拔1200米左右降水为500毫米,1000米左右处年降水为400毫米,海拔600米左右处年降水量为300毫米。海拔100

17、0米以上的是xxxxx市的夏季放牧草场,海拔700米以上为春秋两季放牧草场,共有250万亩优质草场。 地表水:包括河水及泉水。全市共有乌拉斯台、喀浪古尔、阿布都拉、锡伯特河等大小14条河沟,年平均流量在13.5方米秒的有5条,占35.7%。境内河水年径流量为4.2664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2.96亿立方米。在库鲁斯台草原额敏河穿流而过,年径流量26.3亿立方米。 地下水:境内地下水总储量为3.9亿立方米年,动储量为2.73亿立方米年,静储量约l。17亿立方米年,开采量约为l亿立方米年左右。洪积平原下部地下水质好、量多,可适当开采利用溉农田。xxxxx市的土地总面积(使用面积)为653.04万亩

18、,按地势分:山地、丘陵占36.69%,平原占63.31%。按土地利用类型分:耕地为197.9万亩(包括撂荒地、休闲地共101.6万亩),占总面积的30.30%;林业用地71.6万亩(包括灌木木林63.7万亩),占总面积的10.8%;牧业用地313.5万亩(包括割草场35.9万亩),占总面积的48%;水域41.7万亩,占总面积的6.4%;交通用地为5.5万亩,占总面积的0.8%;城镇用地8.5万亩,占总面积的0.3%;暂不利用地(石山、沼泽及其它)为13.9万亩,占总面积的2.3%。 3.1.5草地资源草地资源:xxxxx市共有草地358.5万亩,其中:夏牧场139.1万亩,主要分布在塔尔巴哈台

19、中山区,白海拔1300米起-直到分水岭,气候凉爽,饮水方便,牧草种类繁多,大部分为优质牧草,牲畜采食率高,产草量每亩鲜草约295公斤左右,高的可达积平原上(当地称南湖、西湖带),地势低,地形平坦,冬季积雪少,而风大(八级左右)可将雪刮散,风小天晴时,各类牲畜均可放牧。放牧场每亩产鲜草147公斤,其中割草场(35.9万亩)每亩产鲜草544公斤。春秋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前黄土丘陵及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上。世形平坦,地势较低,早春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早,牧草萌发也早,特别是-些早春短命植物,萌发更早,对牲畜早春恢复体质、抓膘有重要作用。 3.1.6交通通讯xxxxx市距乌鲁木齐市680公里,交通便利,

20、有直通白班和夜班车。xxxxx民航机场每周有四个航班飞往乌鲁木齐市。xxxxx的电讯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国际国内最先进的通讯网络。 3.2社会经济概况3.2.1人口与劳力:xxxxx市属农牧结合市,全市共辖五乡一镇,三个农牧场。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16.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8万人,农牧区人口7.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5.7万人。2006年末全市农牧民人均收入4708元。3.2.2农牧业生产现状2006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1.16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农业总产值89559.91万元,同比增长7.9%,工业总产值90460万元,同比增长34%;林业产值1368.98万元,渔业

21、产值691万元。 2006年全市农作总播面积99.9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7.46万亩,生产粮食256329吨;经济作物4.56万亩,生产油料5002吨,甜菜77237吨,打瓜籽13225吨;蔬菜面积2.56万亩,生产蔬菜96489吨。 2006年末,全市牲畜存栏79.78万头(只),年产绵羊毛869.19吨,各类皮张1.8万张,肉类14179吨,牛奶18874吨。年度牲畜出栏38.5万头(只)。 3.3项目区概况3.3.1齐巴尔吉迭区域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齐巴尔吉迭位于xxxxx公路的南部,地处东经824l183141l,北纬462147141之间,此区域是库鲁斯台草原区,共有草场面积1

22、53万亩,是重点牧区,也是主要的定居区。(2)气候该区域处于塔额盆地的西北部,盆地三面环山地势北高南底为西部潮湿气流入创造了良好的地理条件,年平均日照时数2950.4小时,日照率为66。该区域的气温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39.2,最大日较差25.5,天霜期为131天145天。(3)水资源该区域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部分泉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年降水量为300毫升左右。(4)土地资源该区域属洪积平原,土质分别为棕钙土、栗钙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等,从自然土壤来看潜力较大,质量较好,土宜性广,现有开发土地7.6万亩。其中林业占地1.6万亩。(5)植被该区域的草场植被是典型的半荒漠和

23、荒漠草原特征,属平原草甸草场,根据调查共有51个科280多种植物,主要以禾本科为主,如:芨芨草、芦苇、大麦草、佛子茅等。3.3.2社会经济概况xxxxx市齐巴尔吉迭于1998年开发为牧民定居点,1998年由也门勒乡和恰合吉牧场的南山及南湖区域牧民搬迁至现在区域。目前,该区域牧业总户数87户,人口348人,由5个民族组织,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73%,是一个以农牧结合牧民定居点。第四章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新

24、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建设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3、xxxxx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xxxxx地区西部大开发规划、xxxxx地区生态建设规划、xxxxx地区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4、xx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发展规划纲要、xxxxx市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5、xxxxx市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6、xxxxx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决定第五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5.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牧民增收、壮大

25、集体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5.2建设思路及原则5.2.1建设思路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受益的新型模式实施工程建设。通过牧民定居建设,提高林、草地的覆盖率,达到遏制沙尘暴,改善牧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牧民收入为目标。 5.2.2建设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农、林、牧、水相结合,农艺措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2)坚持牧民定居、增收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要把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26、牧民定居、农牧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3)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农业基地相结合的原则。依托牧民定居工程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和水、土、林、草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林、牧业生产水平,发挥项目区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建立农、林、牧科技生态示范园区,经营生态工程,拉动区域经济发展。5.3建设目标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善该牧区乡(镇)场目前牧民生产、生活状况,可以有效改善牧区草地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民生活条件及生活质量,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农牧民发展养殖业、开展种植业及庭院经济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农牧民增收。第六章

27、 工程设计6.1总体规划定居牧民异地搬迁建设点为齐巴尔吉迭,规划位置在齐巴尔吉迭原牧民定居开发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7.2万亩,定居建设项目以七个乡(镇)场牧民为主。项目拟建1个牧民新村,建设高标准牧民定居抗震安居住房1091栋,砖混结构,每栋80平方米;建设棚圈1091座,面积120平方米;建设青贮池1091座,面积为150立方米;建设鱼骨式挤奶厅和畜牧兽医工作站各1座。配套饲草料地5.455万亩,达到户均50亩标准,围栏草场4万亩。修建道路40公里,砂砾道路,路基碾压夯实,上分别铺0.2M厚砂砾垫层、0.1M厚天然级配砂砾层。修建防渗渠道50公里,林带分别在耕地周围及居民定居点道路两侧布置。

28、6.2牧民定居点的规划与布局齐巴尔吉迭是xxxxx市确定的重点牧业定居点,该区域主要以牧业生产为主,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为改变这种原始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自1998年开始在以工代赈奖金的扶持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开始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至2006年已完成牧民定居点2个。本次拟建项目区在充分利用原牧民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合理规划设计。每户设计占地面积3001.5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0平方米;暖圈120平方米;青贮池150立方米。6.3住房设计 住房建设,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等因素,结合新农村、抗震安居工程要求,做到科学合理,建设质量好、经久耐用。每户住房设计面积为80平

29、方米,结构为砖混结构。(1)地基与墙体。基深80100厘米,宽度为0.6米,为砌筑毛石基础;砖墙厚37厘米。 (2)门窗。门高2.12.2米,宽22.5米。窗高1.5米,宽1.5米,窗台高距地面1.2米。(3)屋顶。采用双坡式屋顶。这种屋顶既经济,保温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6.4棚圈设计棚圈建筑,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和牛场生产、用途等因素来确定。建棚圈要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做到科学合理。有条件的,可建质量好、经久耐用的牛圈。棚圈内应干燥,冬暖夏凉,地面应保温,不透水,不打滑,且污水,粪尿易于排出圈外。圈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由于冬季春季风向多偏西北,棚圈以坐

30、北朝南或朝东南为好。棚圈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房顶有一定厚度,隔热保温性能好。圈内各种设施的安置应科学合理,以利于家畜生长。1、基本结构(1)地基与墙体。基深80100厘米,砖墙厚24厘米,双坡式牛圈脊高4.05.0米。牛圈内墙的下部设墙围,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性。 (2)门窗。门高2.12.2米,宽22.5米。门一般设成双开门,也可设上下翻卷门。封闭式的窗户应大一些,高1.5米,宽1.5米,窗台高距地面1.2米。(3)屋顶。最常用的是双坡式屋顶。这种形式的屋顶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牛圈,可用于各种规模的各类牛群。这种屋顶既经济,保温性又好,而且

31、容易施工修建。(4)牛床和饲槽。肉牛场多为群饲通槽喂养。牛床一般要求长1.61.8米,宽1.01.2米。牛床坡度为1.5,牛槽端位置高。饲槽设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适用,其上宽0.6一O.8米,底宽0.350.40米,呈弧形,楕内缘高0.35米(靠牛床一侧),外缘高0.60.8米(靠走道一侧)。为操作简便,节约劳力,应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为好。即槽外缘和通道在一个水平面上。(5)通道和粪尿沟。对头式饲养的双列牛圈,中间通道宽1.4-18米。通道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则。若建道槽合一式,道宽3米为宜(含料槽宽)。粪尿沟宽应以常规铁锨正常推行宽度为易,宽0.250.3米,深0.15

32、一O.3米,倾斜度1:501:100。(6)运动场、饮水槽和围栏。运动场的大小,其长度应以牛圈长度一致对齐为宜,这样整齐美观,充分利用地皮。其宽度应参照每头牛10平方米设计而计算出宽度。牛随时都要饮水,因此,除圈内饮水外,还必须在运动场边设饮水槽。槽长34米,上宽70厘米,槽底宽40厘米,槽高4070厘米。每2540头应有一个饮水槽,要保证供水充足,新鲜、卫生。运动场周围要建造围栏,可以用钢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桩柱建造,要求结实耐用。2、建造形式两种方案:(1)塑料暖棚牛舍。此形式是近年来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式牛圈。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这类牛舍的开敞部分在冬季可以遮拦,形成封闭状态。从而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