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38.61KB ,
资源ID:76496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496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绪论练习题1单项选择(1)作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A 就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以及其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就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 就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体系D 就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总和(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 吐故纳新B 科学严谨C 博大精深D 与时俱进(3)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实证主义B 辩证法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实现共产主义B

2、 消灭国家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指()。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6)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 马克思B 爱因斯坦C 达尔文D 牛顿(7)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最突出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 英国宪章运动C 芝加哥工人起义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

3、济根源是()。A 工业革命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 阶级斗争(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 工人罢工和起义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0)首先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A 马克思B 亚当斯密C 大卫李嘉图D 威廉佩第(11)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 辩证法B 历史观C 劳动价值论D 剩余价值论(12)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合理内核B 基本内核C 精髓D 核心(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以

4、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 阶级性C 革命性D 科学性(1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 吐故纳新B 科学严谨C 博大精深D 与时俱进(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 矛盾分析方法B 历史分析方法C 理论联系实际D 系统分析方法2 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 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

5、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有()。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尔巴哈D 亚里士多德(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马尔萨斯D 费希特(6)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昂利圣西门B 沙尔傅立叶C 罗伯特欧文D 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 辩证法B 唯物主义C 唯物史观D 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 阶级性B 实践性C 客观性D 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6、是()。A 科学发展观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3 辨析(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时代和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它已经“过时”了。(2)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体系。4 简答(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

7、的统一?5 论述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应该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章练习题1 单项选择(1)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是()。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唯意志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哲学观点(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A 诡辩论观点B 形而上学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D 符合辩证法的(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说明()。A 理论高于实践B 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D 理论决定实践(5)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 实验方法B 抽象到具体方法C 矛盾分析方法D 归纳演绎方法(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说明()。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发展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7)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 意识决定物质B 意识创造物质C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 意识依赖于物质(8)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A 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B 折衷主义观点C 形而上学观点D 绝对主义的观点(9)“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

9、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是符合()的。A 矛盾普遍性原理B 运动、发展的原理C 普遍联系的原理D 矛盾特殊性原理(10)“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A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唯心主义的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11)“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A 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B 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 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D 要抓住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12)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13)下列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有()。A 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 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 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14)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其中包含的哲理是()。A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15)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A 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B 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

11、法、自然辩证法C 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D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1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符合()观点的。A 矛盾的普遍性B 矛盾的斗争性C 矛盾的特殊性D 矛盾的同一性(17)发展的实质是()。A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8)“拔苗助长”是()。A 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 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 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19)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A 符合辩证法的B 承认事物的内在联系C 否认事物差别的相对主义观点D 将事物差别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

12、点(20)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有()。A 物是感觉的复合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 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2 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C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2)意识依赖于物质表现在()。A 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B 意识必须以人脑为物质器官C 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D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3)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如下内容()。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 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D 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4)“白马非马”的命题()。A 割裂了矛盾的同

13、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 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5)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A 必须通过实践B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C 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D 必须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6)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就必须()。A 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B 在研究部分时不忘记整体C 否认各部分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D 以局部服从整体(7)“度”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要求人们()。A 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胸中有数”B 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C 适时地突破“度”D 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度”(8)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指的是()。A 凡事

14、物都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B 凡质都是一定事物的质C 质不能脱离事物而存在D 质变事物也变(9)肯定方面是指()。A 好的方面B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 正确的方面D 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物的方面(10)辩证的否定观认为()。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 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 否定是继承和变革的统一3 辨析(1)意识是社会的产物。(2)“人为自然界立法。”4 简答(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5 论述(1)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

15、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第二章练习题1 单项选择(1)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的含义的是()。A 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 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 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D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2)认识主体是指()。A 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B 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C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D 人的主观精神世界(3)客体是指()。A 一切客观事物B 自然界C 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D 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4)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 改造与被改

16、造的实践关系C 相互依存的关系D 相互作用的关系(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 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 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 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6)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7)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A 实践可以证明人们能认识世界B 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C 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D 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 认

17、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B 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的观点C 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的观点D 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的观点(9)离开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是认识论中的()。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辩证法(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C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1)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这表明()。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B 认识要靠实践来推动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

18、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2)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B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C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D 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13)判断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A 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 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 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D 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已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14)认识对实践具有()。A 决定作用B 检验作用C 导向作用D 中介作用(15)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相对主

19、义观点D 唯理论的观点(16)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A 可知论B 唯物论C 辩证法D 唯心论(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A 客观对象B 认识的主体C 认识的客体D 社会实践(18)“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C 机械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19)认识活动中最突出的能动因素是()。A 情感B 意志C 直觉D 知识(20)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A 阶级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相对性2 多项选择(1)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

20、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 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3)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A 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且否认世界的可知性B 否认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C 否认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D 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A 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的基础是实践B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 认识是曲折反复的过程D 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无止境的接近(5

21、)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A 实践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认识真理促使价值目标的实现B 真理具有相对性,价值没有相对性C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D 真理本身具有价值,实现价值以把握真理为前提(6)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7)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A 真理中都包含错误成分,需要修正B 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C 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D 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8)

2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A 经验论的错误B 唯理论的错误C 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D 工作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A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而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B 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D 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10)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A 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B 自由和必然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3 辨析(1)认识与实践的客体就是一切客观事物。(2)绝对真理就是绝对正确的真

23、理。4 简答(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3)真理的客观性。(4)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5 论述(1)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2)论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重大意义。第三章练习题1 单项选择(1)国家的本质是()。A 理社会各项事业B 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C 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D 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2)人类社会的本质是()。A 实践的B 物质的C 客观的D 多样性的(3)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人类()。A 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B 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

24、制度的能力的范畴C 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资料能力的范畴D 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试验能力的范畴(4)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 劳动工具的状况B 劳动者的素质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 劳动产品的数量与质量(5)生产关系是一种()。A 物质利益关系或经济关系B 思想关系C 血缘关系D 经济区域关系(6)社会意识是()。A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 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 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 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8)划分唯物史

25、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A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C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D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社会意识(9)改革中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 改革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B 改革是历史的火车头C 改革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D 改革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10)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科学技术D 人的需要(11)阶级斗争是()。A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 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D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2)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剥

26、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C 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D 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1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A 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D 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14)经济基础是()。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C 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D 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1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上层建筑(16)人的本质属性是()。A 自然属性B 社会属性C 物质属性D 先天属性(17)“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A 不符合“人之初,

27、性本善”的看法B 违背了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C 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D 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18)下列关于人性的观点,属于正确的观点是()。A 人性善B 人性恶C 人性有善有恶D 人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19)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A 人的劳动B 人具有理性C 人具有自由D 人有意志(20)“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A 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B 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自由C 自由是必然的根据D 必然是自由的限度2 多项选择(1)物质资料的

28、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是()。A 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取方式B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 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2)唯心史观的错误是()。A 否认阶级斗争,否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B 只考察人的思想动机,不考察它产生的物质根源,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 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3)“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含义包括()。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 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D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4)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29、的反映,表现在()。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B 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地位C 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决定D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具有阶级性。(5)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A 革命是实践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B 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C 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和革命阶级本身D 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6)下列各条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有()。A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B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C 使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的

30、规律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的规律(7)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A 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B 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C 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D 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A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B 相信群众的观点C 为人民服务的观点D 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9)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A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 受任何条件的制约D 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10)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说明()。A 社会发展过程没有决定性B 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人们可以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C 社会发展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D 当一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历史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多种可能的途径3 辨析(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存在的点滴变化都会立刻引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