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43KB ,
资源ID:76464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464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7个短案例1.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7个短案例1.docx

1、7个短案例1管理经济学短例1鱼和鲜花的拍卖拍卖过程提供了一个瞬时确定价格的例子。在大多数场合,拿出来竟价拍卖的商品都会出售。供给是固定的,价格起到对拍卖商品在参与拍卖人员之间进行分配的功能。然而当拍卖的商品易于腐烂变质时,市场分析更加直观。因为拍卖主办者不管价格是否合适,都必需将商品售出。而艺术品的拍卖则有所不同,如果出价低于“底价”,商品就会撤出。但易腐烂变质的商品则不管最后的价格高低,都会售出商品。鲜鱼的拍卖在世界的许多港口城市,都有鲜鱼拍卖交易。虽然不同国家的拍卖惯例有所不同,但基本程序都是相同的。首先,拍卖的过程非常迅速。因为鲜鱼必需尽快地送到零售市场,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中间商进行讨价还

2、价。因此,建立了看似疯狂但高度有组织的拍卖方式;其次,虽然拍卖的形式不同,但所有形式都会很快达成一个均衡价格。例如,有三种典型的竟价体系:英国的升价竟价体系、荷兰的降价竟价体系及日本的同时报价竟价体系。这些形式都会产生一个均衡价格。最后一个相同之处是参加拍卖人员掌握每天可供拍卖鲜鱼的数量的信息非常重要。由于对鲜鱼的需求缺乏弹性,鲜鱼供给量的微小差别将会导致均衡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正因为如此,参加拍卖人员希望尽可能知道供给量的确切信息,以免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在马尼拉以及其他远东城市,渔民的一个通常的做法是仅仅将捕获鲜鱼的一小部分卸下船来,以造成当天鲜鱼数量较少的错觉。这样,就可以抬高成交的价

3、格。当然,买方也有相应的策略。他们会通过精心组织的情报网络来确定实际的数量是多少。鲜花拍卖鲜花通常也是通过拍卖来成交。世界主要城市里花店的鲜花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自伦敦和阿姆斯特丹鲜花拍卖市场,成交后马上送往各个城市,甚至是通过航空运输。同鲜鱼一样,鲜花也是易于变质的商品,必需尽快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因此,鲜花的价格也随着供给量的多少而发生波动。鲜花出售者为了获得一个较高的价格,通常采取指定一个虚拟的“底价”的做法来给买方造成一种错觉。具体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如果买方出价低于“底价”,出售方就将者部分商品从拍卖市场中撤出,以对买方产生压力;在下一批鲜花的竟价过程中,买方将可能在要么出高价要么空手而归之

4、间做出权衡。这种做法的意图是提高后面拍卖鲜花的价格,而撤出的鲜花只能毁掉,这一策略能否成功,取决于出售方如何有效地利用他们对供给量所掌握的更多的信息。问题:1 为什么拍卖过程能够达成均衡价格?如果拍卖过程从低于均衡价格开始竟价,如美国的竟价体系,为什么最终达成的价格会象需求与供给模型所预期的那样上升到均衡价格?2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影响最终的成交结果。你能否举出其他的策略?如果买方希望成交价格较低,可以采取什么策略管理经济学短例2小孩是低档商品吗?一个与低档商品有关的话题是出生率的变化。表1给出了从1890年到1990年这100年间美国出生率与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表1 美

5、国人口出生率与收入水平的变化 18901990年份出生率(每万人)人均收入(1990年美元)1890337667819003237162191030177801920277858819302139953194019411268195024115195196023720134197018424172198015924546199015925020在此期间,除了少数特殊时期有所波动外,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他时期内出生率基本上是呈下降趋势。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小孩的需求似乎越来越小,这种情形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是同样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孩是否也是低档品?因为其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

6、化。然而,经济学家不愿意接受这一结论。它们希望从其他方面找到原因来解释这一事实。经济学家认为,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方面,从现实来看,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过程中,并非只有收入这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仅仅根据表面的数据来解释,理由是不充分的。以研究人力资源而闻名的经济学家贝克尔认为,一对夫妇在作出打算要几个小孩的决策时,通常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数量与质量。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即小孩能够在成长、受教育等方面)越来越高,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让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样,他们将选择较少数量的小孩。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贝克尔认为统计数据与正常商品的含义正好一致。另一种解释考虑了抚养

7、一个小孩所需要的费用在不断增加这一事实。这一观点认为,如果母亲放弃工作而在家中照顾小孩,其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这一成本还会影响到妇女怀孕的决策。如果把机会成本作为决策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那么,收入水平越高,愿意要小孩的数量也就越少。问题:1 出生率问题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讲同样棘手。为了控制人口数量,一些国家采取了严格的限制出生率的政策。你认为高速经济增长是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 如果采用经济手段来控制人口数量,例如对多子女的家庭征收一定的税,你认为这一做法是否可行?管理经济学短例3农业的悖论许多农产品的需求都是缺乏弹性的。即使价格大幅度波动,人们对粮食的消费数量一般不会有大的改变,由此

8、产生了所谓“农业的悖论”:当发生旱涝灾害时,农作物的产量将会下降,从而引起农产品的价格(以及农民的收入)上涨。恶劣的气候不但没有使农民的收入减少,反而改善了农民的收入状况。与此相反,在风调雨顺的年份,虽然农作物的产量显著增加,但由于价格太低,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谷贱伤农”通常发生在丰收的年份,而不是发生在大灾之年。因此,气候的好坏对农民而言可能还有另一番含义。表1给出了美国从50年代至70年代农产品价格、产量及农民收入之间变动的统计数据。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在产量增长的年份,价格和收入都呈 表1 农产品的价格、产量及农民收入的变化(19511977)年份产量(%)价格(%)农民实际收入

9、(%)19511954+5.1-19.0-24.919661967+5.3 -5.7-14.619721974-3.6+53.6+39.619751977+4.4-4.5-35.5现下降的趋势。当然,价格的变化并非完全是由产量这一个因素而引起的。例如,19721974年的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向苏联出口粮食所引起的。从表1的数据中还可以看出,对农产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进入80年代之后,有两种因素对这一悖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一,农产品的市场日益全球化,仅仅从一个国家的数据难以反映出全球需求与供给的综合影响;其二,政府对农业的援助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形下,由市场中所得到的实际数据

10、并非是需求与供给单独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由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农业中这一相互矛盾的状况仍然存在。以1988年为例,美国在该年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洪涝。1988年初夏,电视记者们在重灾区进行穿梭式的报道,并对农民的收入状况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但令记者们始了不及的是,由于粮食的减产,粮食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到该年年底,粮食价格比上一年上涨了近50%。虽然因洪涝而受灾,但作为一个整体,农民的净收入却比1986年增加了近1/3。问题:1从本例中可以看出,农民整体上可以从恶劣的气候条件中受益。是否可以认为农民更喜欢恶劣的气候?2 如果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农民的收入是否会提高?管理经济学短例4医

11、疗保险 1999年,中国开始启动医疗保健体制改革试点,公费医疗体制即将成为历史。从发达国家来看,医疗保健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医疗保险计划来实施的。以美国为例,既有对老年人提供医疗照顾的保险种类,也有对社会最低层提供医疗援助保险种类。近年来,各种内容不同的新医疗保险品种不断推出。由于在成本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各种保险计划所涵盖的医疗服务内容也不同。最基本的保险计划只针对一般疾病的住院费及医生的检查、手术等费用。而复杂的保险计划还包括心理咨询、洗牙等项目。在对各种医疗保险计划进行选择时,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就是购买保险后会对医疗服务的市场需求产生何种影响。因为投保后,病人的医疗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来支

12、付,这显然会使需求增加。但究竟会增加多少呢?必须通过实证研究才能找到答案。美国经济学家安德森和本汉姆曾经对美国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发现这一弹性非常低,只有-0.22。这一数据对保险公司考虑建立保险计划非常有用。与通常预计的那样,医疗服务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虽然价格下降会增加医疗服务的需求量,但不会增加太多。另一项对自己掏钱支付医疗费用的病人的调查表明,对住院的需求价格弹性只有-0.10。因此,可以将一些医疗服务项目包含在基本保险计划之内。但是,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发现某些医疗项目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大,例如牙齿保健、心理咨询等。对于这些项目,如果包含在保健计划之内,需求增加的幅度会很

13、大。为此,有人建议对这类项目应排斥在基本保险计划之外或者病人必须分担一部分费用。虽然将这类项目排斥在基本保险计划之外会导致某些人对改革的不满,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医疗保险市场的建立及正常运行是必要的。问题:1 某些医疗项目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是否意味着这类服务并非是必需的?能否用需求价格弹性来判断哪类服务究竟是人们所需要的?2 由于需要进行何种医疗方案实际上不是有病人决定而是由医生决定的,因此,用需求价格弹性这一概念来分析是否合适?如果医、药分离后(这是即将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医生在开处方时,是否会考虑价格的因素?管理经济学短例5钢铁工业的平均生产率钢铁工业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典型产业之一,由

14、于劳动生产率决定了这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人员通常用劳动生产率来描述这一产业的发展趋势。从本世纪初到70年代,美国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从60年代开始,美国的钢铁工业经历了缓慢的发展时期,而其他一些国家的钢铁工业则迅速发展。60年代初,美国每100小时的劳动投入可以生产7吨钢。到1975年,每100小时的劳动投入可以得到8吨钢。在同一时期,日本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则由每100小时可生产5吨钢上升到8吨钢,基本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持平。许多分析人士把日本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增长归结为大量采用最新的冶炼设备和技术,而美国在50年代对钢铁工业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后,在随后的二十年间对设备更

15、新投资非常少。从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成本最低的钢铁生产国,其钢铁出口量在19671977年间增加了三倍。面对日本钢铁工业的强大竞争压力,美国的钢铁企业不断对国会和政府施加影响,以期通过提高对钢铁产品的关税来保护美国钢铁企业。由于提高关税可能会引起一场贸易战,并且有损美国历来宣扬的自由贸易形象。因此,政府选择了制定公平价格的方式来限制日本钢铁产品以低价向美国市场渗透,这一做法逐渐演变为“自动限制协议”,其主要内容是通过限制进口以给美国厂商有时间来更新生产设施。虽然“自动限制协议”于1992年取消,但美国钢铁工业又受到来自南韩、巴西等劳动生产率迅速上升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冲击。虽然

16、贸易保护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国外竞争的压力也迫使美国的钢铁企业改进其技术水平。在整个80年代,美国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达到了年均5%的水平,是自60年代以来最好的水平。到80年代末,每100小时的钢产量已达到14吨,比70年代中期增长了75%。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把落后的钢铁企业都关闭掉了,并且采用了一系列新的技术。进入90年代,美国的钢铁一直稳定在世界钢铁产量的11%,并且出口略有增加。问题:1 上文中提到的钢铁工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与教材中的概念是否一致?在所考察的期间是否有其他投入要素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平均产量曲线有何影响?2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日本的钢铁工业设施在第二次世界大

17、战期间大部分被摧毁,因而在更新生产设施方面没有任何负担,这是造成日本钢铁工业竞争力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那么,生产设施陈旧的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方面行动迟缓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管理经济学短例6日本汽车工业的竞争优势 1979年、日本汽车工业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据估计,日本在生产率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以劳动生产率为例,日本生产一辆轿车只需要40小时的劳动投入,而美国需要65小时。在其他的成本方面也存在大致相同的差异。与钢铁工业不同,由于汽车的生产过程要复杂得多,设备的投资差别较大,很难将这些生产率方面的差别详细区分。导致日本与美国汽车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之间差异的主要

18、原因之一是生产方式上的不同。日本不同种类的汽车在规格上差别大,这样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不同种类的汽车。而美国企业则需要采用不同的生产线来生产规格庞杂的各种车型。由于相同的原因,在日本汽车生产线上采用机器人容易得多。在生产组织方面,日本与美国汽车企业的差别也比较大。虽然两国的汽车制造企业都从外部采购零部件,但日本的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关系比较密切,在上下游企业之间能够很方便低交流人员和信息,这种关系有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不少研究人员认为,两国之间的劳资关系也是造成生产率差别的原因之一。日本许多企业内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一般不轻易解雇职工,使企业员工对企业有更高的认同感。企业实施的“年功序

19、列”升迁与奖励制度降低了人员的流动性。在美国进行生产的一些日本企业的管理实践似乎证明了这一点。以本田公司在俄亥俄州的一家工厂为例,同样的是美国工人,但其生产率要高于同类的有美国人管理的企业。问题:1 为什么日本与美国的汽车企业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来生产汽车?从技术本身来看,日、美汽车企业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秘密可言,因为两国企业的技术人员经常互访。为什么不同国家的企业不采用相同的生产函数?2 假如日本的劳资关系确实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你认为如何把这一关系在生产函数中反映出来?“良好的劳资关系”是否可以做为一种独立的投入要素?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不是所有企业都采用相同的管理措施?管理经济学短例 7 运

20、输业的规模收益运输业是规模收益递增的行业,这一特性对运输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影响。远洋运输船的发展历程是规模收益发生作用的一个典型例证。从几何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如果集装箱的六个面的边长增加一倍,其面积将扩大4倍,而集装箱内的容积将增加8倍。因此,投入要素增加一倍,装载能力增加大于一倍。如果对某些类型的船只进一步考察将会发现新的问题。大型船舶的装载与卸载相对而言非常困难,并且成本也较高:必须使用大型起重机以及相关的设备,移动距离通常也较远。这样,船只尺寸扩大的冲动受到港口运载条件的制约。一项研究表明,一艘船的装载容量增加50%,其建造成本只增加25%。船

21、的运营成本增加更少。但在另一方面装载与卸载的成本却会增加90%。远洋运输公司必须权衡大型船舶的优点与弊端。同样,铁路运输过程中也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但货物运输规模增大,会引起列车编组困难的问题。随着列车运营密度的提高,铁路维修费用将会增加,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地增加。根据一项研究估计,由于后勤方面的原因,每英里铁路的年运输量超过8百万吨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减。问题:1 为什么船只的最佳规模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例如,70年代初远洋公司大多建造1万吨级的远洋运输船,而80年代初则增加到5万吨级。)2 你认为公路运输与航空运输中是否也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它们与水运和铁路运输的规模收益有何相同及不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