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22.98KB ,
资源ID:76382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382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限时训练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限时训练历史试题.docx

1、高三限时训练历史试题高三限时训练历史试题2从西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3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 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 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 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 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6清朝前期,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各旗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清廷授予的权力。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2、A沿用元朝的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 B依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C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相结合 D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7读图8图8 古希腊人口结构与公民所占比例图示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并非所有人在希腊都享有民主政治【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由图示可知,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AB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D。【答案】D81689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即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3年,国王威廉三世立即予以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

3、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权利法案也是在“光荣革命”发生后一年余在议会通过的。在此期间,国王还在与贵族讨价还价。说明当时的英国()A君主立宪制度还有待完善 B议会集体领导对国王负责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延续 D国王个人的意志决定立法【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与议会仍存在着不断的斗争,国王不希望失去自己的权力。可见,当时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还有待完善。故选A项。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D与史实不符。【答案】A9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意义在于() A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4、 B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考点】罗马法【解析】从“私法”的特点“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可知选择A项,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纠纷。罗马法调节的是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关系, 但不包括奴隶,排除B项;“承认个人人格”可知不仅仅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以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D项。【答案】A10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称赞的体制是() A邦联制 B联邦制 C中央集权制 D三权分立【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解析】把握材料中“美国的体制”、“小

5、国一样”、“大国那样”即可,美国政治的特征是联邦制、三权分立,小国即是美国地方各州,大国是指联邦政府,选择B项。【答案】B11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 B经济重心的南移C清朝统治中心在北方 D南方交通发达【考点】辛亥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解析】从材料可知,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沿海、沿江先进城市、南方先进城市,因为这些先进城市

6、现代化起步早,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而南方城市现代化落后,反动阶级统治力量强,故A正确。B项在古代南宋时已经完成南移,故不正确;清朝统治中心在北方,不是最主要原因,故C不正确;交通发达与能否成为革命舞台,关系不大,故D不正确。【答案】A12英国人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右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注意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中期”,据此可排除C、D两项;鸦片

7、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并未占领大沽炮台,排除A。故选B项。【答案】B13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据此取得的新权益是()A四口开埠通商 B广州贸易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考点】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解析】把握材料中的“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可知即为片面最惠国待遇。【答案】C14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

8、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 A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B领导工人运动 C对国民党进行妥协 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从材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可知此为中共三大,结合中共三大的背景第一次国内工人运动的高潮和中共三大的主要内容即可知选择D项。【答案】D15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

9、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其任务”。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依然延续了此前对日妥协的做法 B国民政府军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 C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畏敌恐战心态 D体现国民政府实行积极的抗战路线 【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解析】从材料时间信息可知为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此时国民政府与中共合作是积极抗战的。而不是妥协、畏敌,剿共也不再是重点了。【答案】D16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

10、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权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建立了工农联盟政权【考点】巴黎公社【解析】从材料“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城市自治政权”等信息可判断这是对巴黎公社局限性的认识,选择C项。ABD说法均是错误的。【答案】C17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从中所获得的有效信息是() A强调工业化在建立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此开始 D强调宪法的社会主义属性【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

11、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可判断此法律为1954年宪法,选择D项。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程,与工业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排除C项。【答案】D18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B拓宽民

12、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权力之间的相互监督,故D正确。A项表述不够恰当,材料反映的是权力相互监督,不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故B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不是深刻实践,故C项不正确。【答案】D19“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的目的在于() A强调亚非国家具有共同的利益 B突出了新中国的领导地位 C体现了摆脱美苏两极格局的要求 D世界多极化

13、趋势加强【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从材料中“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等信息可判断此为万隆亚非会议,结合万隆会议的背景以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可知选择A项。【答案】A20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霸维和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C文革“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 【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14、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材料把西方比喻成强盗、虎穴,说明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故A说法正确。这一说法是20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文革时期,可以判断C正确。“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体现反霸维和特点,故B正确。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双方共同利益要求,不是权宜之计,故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21从2004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在成员国强力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下,成功制止了500余起恐怖事件的发生;从2002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框架内多次举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规模的联合军事反恐演习。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A是具有结盟性质的军事政治组织 B有利于

15、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D体现了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解析】上合组织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特别是在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的合作。A项中的结盟、B项中的区域一体化不符合史实,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应为C。【答案】C22二战后期,美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9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1年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这反映了美国企图() A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B以合法的武力干涉别国内政 C全面控制西欧与日本 D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考

16、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解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双方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冲突。美国推动建立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企图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建立自己主导的国际秩序,BCD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应为A。【答案】A23下列史实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时间大事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A苏联力图维护二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 B美国放弃了对苏遏制战略 C美苏关系缓和与对抗交替 D美苏处于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之中【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解析】美苏争霸第一阶段双方的态势是苏攻美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反映

17、了双方关系的缓和,柏林墙的建立和古巴导弹危机体现了双方对抗的加剧,B项说法错误,AD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应为C。【答案】C24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A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解析】从材料“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可看出两岸已出现了缓和之风,两

18、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此情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故选C项。【答案】C25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不结盟运动【解析】不结盟运动的意义就在于推动了多极化趋势,选择B项。不结盟运动并非区域合作,排除A项;冲击但未动摇美苏霸权地位,排除C项;不结盟要求独立自由发展,这与

19、一体化是相悖的,排除D项。【答案】B26.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根据1871年宪法,德意志联邦议会由各邦选出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代表由普选产生,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由此可BCD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B27.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

20、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考点】法国共和制【解析】题目的时间1789年是法国大革命发生的时间,因而题目中的国家是法国。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结合1877年这一时间,选C。【答案】C29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

21、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考点】20世纪以来的政治、经济格局【解析】具体解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帝国主义战争”这一概括显然把“二战”这段历史排除了。缺少“二战”的20世纪当然是不完整的。错误B理由同上。错误C对20世纪的重大事件都有涵盖,且概括词的表述比较中性客观。正确D没有体现“多极化”,对于20世纪最后10年没有概括进去。错误【答案】C30. 一开始,斯大林对马歇尔计划曾表现出“谨慎的兴趣”,便派外长莫洛托夫与英、法外长会谈。英、法提出任何接受援助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丧失一部分经济主权。这表明() A马歇尔计划援助对象

22、包括整个欧洲 B受援国牺牲经济主权是接受援助的前提 C英、法不希望苏联加入援助计划 D并没有体现意识形态的对立【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解析】从材料英法提出接受援助就必须丧失部分经济主权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可排除AD项,B项虽然正确但太浅显,选择C项。【答案】C231951年5月15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在审议美国的远东政策时说:“红色中国不是一个谋求统治全世界的强大国家,坦率地说,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意见,这个战略将会把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的错误的战争。”这段话中所提“错误的战争”是指() A美苏冷战对峙 B美国出兵朝鲜 C把

23、战争扩大到中国 D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朝鲜战争【解析】注意时间信息即可判断选择C项。A项冷战格局在1947年开始;B项是在1950年;D项在60年代。【答案】C6国民党在一次军事行动前发表宣言:“本党从来主张用和平方法,建设统一政府,盖一则中华民国之政府,应由中华人民自起而建设;一则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经内乱之祸。故总理北上之时,即谆谆以开国民会议,解决时局,号召全国。孰知段贼于国民会议,阳诺而阴拒;而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这一行动应是() A二次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

24、民革命【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内乱之祸”“总理北上”“开国民会议”“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 涉及此次军事行动的背景有:军阀混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勾结。结合史实可知,这一行动应是北伐战争,故答案应为B。【答案】B71943年1月的一份大公报写道:“中美、中英的新约成立,是中国百年来的大事。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进中国的博物馆。”材料中“中美、中英的新约”签订的主要因素是()A废约是中国人民反帝运动的主要目标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国民政府的不懈努力 D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5、【解析】材料考查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际地位的提高。1943年美英与中国签署协定,废除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原因是中国军民的抗战牵制了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减轻了盟国的压力。鉴于中国战场地位的重要,美英以此争取中国继续抗战。ABC项不是主要因素,故答案应为D。【答案】D8建国初期的历史教学,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识主要借鉴苏联经验。1953年,通行全国的历史教科书参照苏联课本编写;1959年历史教学杂志开始公开谈论学苏联“必须结合”中国“教学的实际”,要防止简单的机械的类比和牵强附会。导致50年代中国历史教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左倾思潮出现 B一五计划完成 C中苏关系恶

26、化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苏关系【解析】外交环境影响国家的教育发展。1953年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向苏联学习,因此“历史教科书参照苏联课本编写”;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逐渐摆脱对苏联的迷信,“必须结合”中国“教学的实际”, ABD项不是主要因素,故答案应为C。【答案】C30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最早创立了近代政治制度,恰好在此前一年,牛顿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两件大事() A构成17世纪“双元革命”的奇观 B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 C对全球化产生

27、了一定影响 D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典力学【解析】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过渡,其“政治革命”影响到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1688年牛顿完成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确立,其“科学革命”改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BD项时间是18世纪中期,C项经济全球化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A。【答案】A12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

28、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解析】姓氏代表的是血缘,“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说明强调的是家族血缘关系。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因此B项正确。【答案】B1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关于他的这一想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B既体现了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又体现了对雅典民主状况的不满C反映了古希腊公民强烈的参政意识和集体荣誉感D与我国的道家思想有某些类似之处【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是由雅典地理环境特点决定的,故

29、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柏拉图的思想体现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特点,故是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但是他又把人数局限在5040人中,是对雅典民主中的轮流坐庄和滥用职权现象的反感,因此B项说法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他提出人数的上限是为了让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因此C选项说法正确。他小国寡民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共同之处,因此D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A18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1912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因地历史教育目标必然也体现与民国相关内容,D项“与民国建立之本”说明正确。【答案】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