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3.70KB ,
资源ID:76286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286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有关中国农产品供给的三个案例.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有关中国农产品供给的三个案例.docx

1、有关中国农产品供给的三个案例有关中国农产品供给的三个案例(一)当前中国农产品供给相当充裕 大多数农产品供过于求,总体价格低位运行,农产品贸易逆差成倍扩大。 近年来,中国粮食已连续五年丰收,在确保国内粮食充分供给的同时,带给数亿农民的却是“卖粮难”、“棉贱伤农”等。同时,农业部3月13日发布的2008年农产品进出口信息也显示,2008年中国过剩的农产品并没有大量出口,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较2007年成倍扩大。 目前国内主要的农产品如粮食、蔬菜、猪肉、食用油、水果等大宗农产品,都供过于求,价格总体上处于低位运行,甚至继续下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晓黎认为,2008年中国农产品或已全面过剩

2、。 崔晓黎指出,最明显的证据是国内粮食价格。据官方最新统计,目前小麦、水稻、玉米等价格正处于下跌通道。中央政府为了稳定粮价,不得不临时收购数千万吨粮食。这一政府干预措施,目前已导致国内期货市场粮价每斤比国际市场高出0.10元。 其他非粮食类农产品则“卖难”问题突出。崔晓黎指出,目前中国农产品供给相当充裕,但原本政府鼓励的蔬菜、水果、棉花均出现“卖难”,确是相当少见。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代表,而水果则是柑橘为代表,降幅巨大。 据崔晓黎分析,粮价下跌,首先是因为消费未明显增加,但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同时,2008年上半年前,中国一直控制粮食出口,也是粮价下行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大量收储,政

3、府储备远高于国际通行标准,估计可占粮食总产量的30%。 崔晓黎认为,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调控不当。在国际粮食短缺、国际粮价飞涨阶段,中国出口粮食不仅可以缓解库存压力,还有利于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但当时并没有这样做。当2008年8月后,国际市场粮价暴跌,国内粮价已高于国际市场,出口窗口已经关闭。 就棉花等经济作物而言,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大量纺织和服装企业失去订单,导致棉花需求减少,国内棉花价格暴跌,棉农连成本都不能收回,这导致导致棉花大量积压。 而2007年和2008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生产的措施。在这些措施的激励下,中国规模养猪企业和饲养大户剧增,生猪出栏大量增加,这

4、也导致猪肉供过于求,猪肉价格急剧下行。崔晓黎预计,由于农产品价格全面过剩,价格处于下跌通道,2009年中国农民种粮积极性会受到重大冲击,而国内粮食总产量或出现3%-4%的下降。(二)农业部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2007 年针对部分农产品供求面临的新情况,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扶持粮食、生猪、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扶持政策, 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得力措施,千方百计增加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确保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 农产品供给不脱销不断档。扎实推进冬季农业生产,促

5、进粮油稳定发展2007 年, 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 克服严重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影响,在起点高、压力大的情况下再获丰收,粮食总产超过1 万亿斤, 实现连续4 年增产。同时,粮经作物协调发展,棉花、糖料、蔬菜、水果、茶叶、蚕茧等产量和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去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 各级农业部门立足抓早抓实,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秋冬季农业生产, 努力为今年农业丰收开好局起好步。据农业部农情调度,2007 年秋冬种粮食面积继续保持稳定,冬小麦冬前一、二类苗比例达81.7

6、% ,居近10年来中等偏上水平;秋冬种油菜面积恢复增加1000 万亩以上,为今年夏粮获得好收成和恢复发展油料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据农业部分析,今年农业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隐患。一是受去年秋冬季严重干旱和连阴雨的影响,油菜长势总体偏差,长江中游主产区苗小、苗弱、发育进程迟缓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今年1 月10 日以来, 我国除东北外的大部地区先后出现雨雪天气,部分地区还出现冰冻天气或雪凝天气,致使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部分蔬菜、油菜、柑桔、茶叶等作物遭受冻害。截至1 月22 日,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西、江苏、河南、安徽、重庆10 省(区、市)因低温

7、冻害作物受灾2357 万亩, 其中成灾961 万亩, 绝收69万亩。贵州、湖南、湖北3 省油菜受灾789万亩,其中成灾373 万亩,绝收24 万亩。三是小麦条锈病威胁较大, 目前我国仍处在小麦条锈病持续高发流行期, 去年秋苗发病早、病点多,越冬基数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四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影响了农民的投入和管理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 农业部多次下发紧急通知,先后派出32 个督导组,督促各地做好冬季农业生产和防冻救灾、恢复农业生产等工作。一是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继续做好苗情、墒情、病虫草情调查,针对不同类型的苗情,指导农民进行分类管理,科学调控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8、进一步细化、实化抗旱防冻技术方案,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及时组织农民清沟理墒,广辟水源,确保沟系畅通,提高排涝降渍和抗旱抗寒能力。加强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监测预报和农药市场监管,坚持“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越冬基数,减轻春季防治压力。二是强化油菜田间管理。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 引导农民种足种好冬油菜。把防冻抗旱作为油菜田间管理的重点, 帮助和指导农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冻害和干旱影响。适时追施肥料,促进苗情转化。采取覆盖、松土、冬灌等有效措施,保温防冻。加强蚜虫、菜青虫、霜霉病和菌核病等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控,大力推行统防统治,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害损失。三是扎实做

9、好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增强防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完善防御措施,及时收集和反映灾情,适时作出应急响应。科学制定恢复农业生产方案,加强田间管理,强化技术服务, 抢抓农时季节, 搞好改种补种,千方百计挽回灾害损失。四是努力保障鲜蔬供应。我国蔬菜生产已经连续保持15 年增产的好形势,2007 年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市场供应数量充足、品种丰富、质量提高,但也存在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供应不均衡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各级农业部门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的基础上,加强规划引导和产销衔接,努力扩大南菜北运基地面积,重点发展耐储运的茄果类蔬菜,满足市场需求。大力推广无公害关键技术,强化质量追溯问责,提高质量安全水

10、平。据了解,为确保今年春节以及奥运期间蔬菜供给,农业部自2007 年秋季以来,多次下发通知,召开蔬菜主产区与主销区对接会,大力发展秋冬季蔬菜生产。1 月22 日,针对近来强降温降雪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农业部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期间农产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及农业部定点市场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大力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降低蔬菜运输成本,确保春节期间蔬菜等农产品供给不脱销、不断档。五是提前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农业部提早谋划今年农业生产,制定下发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和实施油料振兴计划方案。组织各地农业部门抓住冬季农闲时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组

11、织农民平整土地、开沟清淤、修建蓄水池(窖)等,提高农田抗旱防涝能力。及早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调剂调运和储备,加大农资市场监管、整治力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春耕生产的思想、组织、技术、物资提前到位。国家扶持政策有力,生猪供给有保障去年5 月份以来,生猪和猪肉供应偏紧,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国务院及时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生猪生产出现积极变化。国家扶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生猪存栏上升,母猪补栏增加,规模养猪发展加快。目前,在育肥猪结构中,大猪比重高出正常比例,春节期间生猪出栏量稳中有升,加之不少养殖户等待春节集中出栏,生猪供给是有保障的。从政策

12、落实的情况看,目前能繁母猪补贴全部到场到户,共补贴母猪4689 万头;参保能繁母猪3137 万头,覆盖率达66.9% ;全国233 个生猪原种场和扩繁场建设项目抓紧实施,900 万头能繁母猪人工授精补贴有序开展;253 个生猪调出大县生产积极性得到有力调动;10791 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全面启动。国家及时出台的疫苗补助、扑杀补助等扶持政策,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减少了养殖户损失。据农业部连续对20 个主产省、60 个大县、1800 个规模场户、1800 个散养户和94 个饲料厂的生产督导和跟踪监测数据显示,随着国家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

13、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和市场价格的拉动,生猪生产从2007 年9 月份开始逐步恢复,生猪存栏、出栏和能繁母猪数量稳定增长,2007 年12 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6.5% ;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9.4% , 能繁母猪比重在10% 左右,稍高于正常水平;规模养殖稳定发展,规模户生猪存栏同比增长20.6% 。据了解,农业部将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加快发展。一是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认真总结2007 年各项扶持政策的执行情况,巩固政策成效,提前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尽快将政策落实到养殖场户,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发展。二是加强生猪良种

14、繁育和推广。继续支持生猪原种场和扩繁场建设,增加供种能力。制定并实施全国生猪品种改良计划,总结推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三是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实施,鼓励和引导散养农户向适度规模养殖过渡。引导各地加大对养猪户粪污处理的支持力度。四是强化生产统计监测和预警。认真落实生猪等畜禽产品信息统计监测实施方案,提高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尽快建立监测预警平台,通过网络和电视等媒体及时发布,引导养殖户科学安排生产。五是加大适用技术推广。指导各地明确主导品种、确定主推技术、搞好技术培训,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技术推

15、广人员的作用,利用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平台,加大科技入户的力度,提高科技普及率,提升整个养猪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六是帮助养殖户解决发展生产面临的实际困难。配合国土资源部门解决发展规模养殖用地问题。总结推广农户联合担保等信贷模式,协调金融部门着力解决养殖贷款难问题。通过推广各种生态养殖模式和建设沼气池等途径,帮助养殖户逐步解决粪污难题。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奶业生产形势趋好2007 年以来,全国奶业生产克服了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效益大幅下滑、部分地方甚至宰杀母牛犊等不利因素,下半年以来养殖效益逐渐回升。据农业部统计,2007 年饲养一头单产5 吨的奶牛可盈利2000 元, 比年初增加盈利

16、1000 元左右。母牛犊价格由500 元上涨到1000元,产奶牛价格恢复至8000 元左右。农户养殖积极性逐步恢复,全年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在奶业生产形势逐步趋好的同时,当前奶业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奶农效益增加不多;奶牛良种化程度不高,养殖方式落后;原料奶市场收购秩序混乱。以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影响奶农收益为例,据测算,目前一头单产5 吨的奶牛年饲养成本增加约1800 元,而奶价上涨增加收入2500 元,加上犊牛增加收益300元,实际每头奶牛年增加收益仅1000 元左右。去年以来,针对奶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业部加大国家奶业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组织

17、制定实施办法和相关标准规范,努力促进奶业稳定健康发展。加大奶牛良种补贴政策力度,加强奶牛良种繁育建设,落实优质后备母牛补贴,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动液态奶标识制度的落实,推进种公牛站改革,加强奶类营养知识宣传。以良种补贴为例,去年农业部就组织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中央财政安排1 亿元,对全国346 万头奶牛实施良种冻精补贴,受惠奶农达到100 多万户。为促进奶业生产健康发展,确保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部已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加强奶牛良种繁育。2008 年奶牛良种补贴资金将基本覆盖全国荷斯坦奶牛品种,对优秀种公牛精液补贴标准也

18、将大幅度提高。农业部将商财政部尽快下拨资金,及时组织项目实施;支持奶牛原种场建设和种公牛培育,制定全国荷斯坦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推进奶牛品种改良步伐。二是促进奶牛养殖方式转变。尽快启动支持标准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引导和扶持奶牛养殖户向小区集中,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制定下发奶牛规模化养殖标准和规范,指导各地规范养殖。加大奶牛科技入户示范县建设力度,通过开展培训、典型示范等形式,切实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将挤奶机械和储奶设备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提高奶牛养殖水平。三是规范原料奶市场秩序。推进奶源基地建设,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原料奶收购价格指导,保障奶

19、农稳定收益。加强第三方监测机构建设,保证原料奶收购的公正公平。规范奶站经营管理,打击原料奶收购哄抢奶源、压级压价、掺杂使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四是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深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强对奶业合作社的资金支持,积极组织合作社骨干力量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对奶农专业合作社成立、制定章程、登记注册、开展服务活动等方面给予支持,发挥其在饲养技术培训、产销对接、利益分配中的代表作用,维护奶农利益。(三)中国政府要求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中国政府将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作为了今后的重点。2007年12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2008年要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

20、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大落。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防止经济增长由过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任务相关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综合研究室主任郭建军认为,保证农产品的稳定,对防止通货膨胀有重要作用。目前,通胀已经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压力,由于国内粮食价格不断上涨,推动食品价格持续上扬,进而推高了CPI,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CPI同比上涨6.9%,创下11年来新高点。因此,保证农产品的稳定,至少对食品占主要支出的绝大多数中国百姓来说,是件好事。就在会议后的第二天,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表示,2008年力争猪肉产量比2007年有所增长,达到

21、5300万吨,确保生猪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在推动CPI涨幅中,猪肉涨幅最大,也是最早推动CPI上涨的农副产品。加大投入为了达到稳定农产品的目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增加支农投入、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农业科技、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次会议提出,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2007 年中国政府加大了支农投入力度,全年投入达到了3900多亿元,其中国债投资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达到360亿元。从农业部传

22、出的消息表示,2008年支农投入应该不少于4000亿。其中有两项已经明确:在2007年国家投资60亿元、解决2897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的基础上,2008年中央安排64亿元资金,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安排国债资金25亿元,新增农村户用沼气500万户。此外,国家投入将主要用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以及综合补贴,以及基础设施投入与科技推广。增加的投入可能来自于税务调整。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郭建军介绍,政府投入更多的是在落实以往出

23、台的支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决不放松粮食生产。”这是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将千方百计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07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超过10000亿斤,而这几年中国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在9800亿-10000亿斤之间,理论上粮食供应基本实现平衡。但是中国的粮食总供给却赶不上总需求增长。郭建军介绍,国内农产品价格现在已不仅取决于国内供求形势,也取决于国际变化。国际生物质能源发展,进口了中国大量粮食。近年来,中国一直执行13%的玉米出口退税率,由于国际粮价大幅上升,以玉米为主的粮食出口亦出现猛增。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1个月,中

24、国出口487万吨玉米,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85.3%。同时,粮食进口却大量减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07年12月20日起,中国政府取消了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大米和大豆等5类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也表示,为防止2008年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要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减少粮食出口和控制工业用粮。粮食的隐患不仅仅是出口,还有土地减少、粮贱弃耕等。为此,此次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要切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农业部提出针对性措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的同一天,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业

25、工作会议也在北京召开。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说,要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立足发展国内生产,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孙政才分析,从需求看,近两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些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生产下降,库存减少。特别是受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驱动,生物质燃料快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农产品供求格局。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农产品价格将在高位运行。从供给看,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日益加剧。与10年前相比,中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4亿亩,耕地质量下降,中低产田占2/3。再加上农业投入不足,科技贡献率不高,生产比较效益低等因素的制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分艰巨。孙政才说,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要采

26、取针对性措施。孙政才指出:针对粮食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的问题,必须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如水稻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水稻是中国第一大作物和居民口粮消费的主要品种。孙政才说,预计未来稻米消费呈继续增长趋势,发展水稻生产必须加强对稻田的保护,提高对水稻种植和良种的补贴力度,稳定和扩大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孙政才指出,对于消费需求同样很大的小麦,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鼓励和发展小麦产加销一体化,提高种植效益。而对于玉米,必须确立食用消费优先原则,控制工业消费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要严格限制玉米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2007年是中国肉类生产波动明显的一年,孙政才指出,2008年要注重平稳发展,加强疫病防控,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完善调控办法,积极推动饲养方式转变。禽肉生产必须搞好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培养和引导科学消费,促进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还应健全棉花和食糖的价格稳定机制,提升蔬菜、水果质量水平,搞好产后加工;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远洋渔业发展。“2008年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努力恢复扩大油料、大豆面积,力争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 孙政才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