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22.77KB ,
资源ID:762463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246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时作业17.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时作业17.docx

1、课时作业17课时作业17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叶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与线粒体相同B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酶分布在基质中和类囊体薄膜上C叶绿体产生的O2除供自身利用外,还可被线粒体利用D光会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不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确叶绿体自身不消耗O2,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及功能,现逐项分析如下:选项内容指向联系分析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的方式增大膜面积,而线粒体是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的方式增大膜面积,因此它们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

2、B在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C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不消耗O2,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消耗O2D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叶片若长期处在无光条件下会呈黄色答案:B2(2012河北保定)某科学家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碳原子转移途径的是()ACO2叶绿素ADPBCO2叶绿素ATPCCO2酒精葡萄糖D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解析:在光合作用中,CO2首先和C5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后利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还原成葡萄糖。答案:D3下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

3、光照射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本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BCD解析:光照24小时,叶片裸露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脱色后用碘处理变蓝,说明有淀粉生成,应选;有锡箔覆盖的位置,用碘处理不变蓝,说明未产生淀粉,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没有光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应选。答案:C4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3C5甲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中D结构A释放的氧气来自

4、水解析:在光合作用中,CO2首先和C5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后利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还原成葡萄糖,因此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答案:B5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B叶绿体色素参与ATP的分解C叶绿体色素与O2和H的形成有关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吸收光能,将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同时将水光解生成氧气和H。答案:B6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

5、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解析:材料为黄化叶时,滤纸条上也应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色素溶于层析液后在滤纸上随层析液扩散,因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所以,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答案:C7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解析:

6、叶绿体中的色素基本不吸收绿光,因此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各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来自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1分子CO2分子与体内原有的一种C5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C3化合物。答案:B8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ATP依赖氧,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A

7、TP依赖光。叶绿体中产生的ATP仅为光合作用暗反应提供能量,无法用于其他代谢过程。答案:B9下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BB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解析:根据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图分析,A、B、C分别表示光反应(场所: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和呼吸作用(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选项B错误。光反应产生的O2参与呼吸作用(C)的第三阶段。X是光反应产生的ATP,在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的

8、囊状结构移向叶绿体的基质。答案:A10白天,叶绿体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ATP与ADP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与ADP同时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CAT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解析:AT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答案:C11如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和液泡中B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是C3,能被氧化为(CH2O)D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解析:能够吸收光能的色素位

9、于叶绿体中,液泡中的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在叶绿体的作用下被光解生成H和O2,O2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O2与C5结合生成C3,其生成(CH2O)的过程是被还原。是ATP,其形成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答案:B12一位生物学家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将三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的水绵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得出光合作用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A好氧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好氧细菌光合作用强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则在该种光照下植物光合作用强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水绵光合作用产生

10、的有机物多,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D聚集的好氧细菌大量消耗光合作用产物O2,使水绵的光合作用速度加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思路。好氧细菌的生活是需要氧气的,因此在好氧细菌聚集的地方应该是氧气多的地方,此区域也是水绵光合作用强的地方。答案:B二、简答题(共40分)13(10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_,合成的ATP用于_,释放的氧气的来源是_,CO2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_。(2)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_,合成的ATP用于_,吸收的氧气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_。(3)

11、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请解释原因。_。(4)假如将上述两支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_。解析:(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光反应中色素能利用光能,在囊状结构薄膜上合成储存活跃化学能的ATP,同时将水分解生成H和氧气,生成的ATP和H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光合作用的原料CO2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自身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CO2。(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将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12、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3)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其中前者是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后者是叶绿体利用HCO反应产生的CO2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O2。(4)将上述两支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前者因温度恒定时,呼吸作用基本稳定。后者因无光,光合作用逐渐减弱,直到停止。答案:(1)光能C3的还原水的分解呼吸作用(2)有机物的分解生命活动光合作用(3)不一样。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CO2,而叶绿体利用HC

13、O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4)前者基本不变,后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而在温度恒定时,呼吸作用基本稳定。14(15分)如图是改变光照和CO2浓度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请回答:(1)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在无光照时,其量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_。(2)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_。在CO2浓度降低时,其量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_。(3)由此可见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变化均影响光合作用的速度,但前者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过程,后者主要影响_过程。解析:本题是用图表形式考查有关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要求回答的是:当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光照和CO2浓度

14、分别改变时,光合作用的中间物质C5和C3在细胞内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图中第一个坐标:光照发生改变前后(其他条件不变),C5和C3的含量变化。在有光时它们的含量稳定;当光照条件变为黑暗时光反应停止,其产物H和ATP含量下降,引起暗反应中C3的还原减慢,但在短时间内CO2的固定仍在进行,C3继续生成,所以导致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因此坐标中上升的曲线b表示C3,a表示C5。分析图中第二个坐标:CO2浓度是由高到低(其他条件不变),使暗反应中CO2的固定速度减慢,C3生成量减少,C5积累;C3的还原仍在进行,使C3继续减少,C5不断生成,所以综合来看,C3的量减少,C5的量

15、增多。因此,曲线a表示C5,曲线b表示C3。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具有某种关系,光合作用的过程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因素的改变,都将会通过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影响到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所以解此题必须先理清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以及暗反应过程的循环性。答案:(1)五碳化合物光照停止,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停止,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为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继续被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2)三碳化合物固定过程减慢,三碳化合物形成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仍在进行(3)光反应暗反应15(15分)(2011江苏镇江)Mikael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16、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他还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实验结果:温度()光照强度:普通阳光(%)开始时的CO2浓度(%)12小时后CO2浓度(%)2500.350.36825100.350.34225200.350.30625400.350.28925600.350.28225800.350.28025950.350.279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_。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控制变

17、量_。(2)Mikael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分别使用了都有5片叶片的植株。这是一个完美的选材方案吗?_。为什么?_。(3)在这一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中的目的是_。(4)Mikael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_。(5)Mikael要绘制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他应该以_为横坐标,以_为纵坐标。解析:本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在对照实验中,除自变量不同外,其他控制变量都应相同,如温度、开始时的CO2浓度、植株的年龄、生长状态等。在本实验中的选材上都用了有5片叶片的植株,而不知道植株的年龄、生长状态是否相同。答案:(1)光照强度温度(或开始时的CO2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不是不同植物株高、叶片数虽相同,但叶面积等其他方面不一定相同(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作为对照(4)增加若干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通阳光的100%及以上(5)光照强度12小时后的CO2浓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