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1 ,大小:172.34KB ,
资源ID:76154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6154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必修二精品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必修二精品笔记.docx

1、高中历史必修二精品笔记高中历史必修二精品笔记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为主结构特点 古代农业为辅狩 猎 家畜饲养业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形成北粟南稻种植格局;半坡遗址:黄河流域;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五谷”和“六畜”分别指的是什么?五谷:粟、黍、稻、麦、菽(豆);麻;六畜:猪、马、牛、羊、鸡、狗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请思考:十二生肖与农业文明的关系。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这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括鼠、兔、蛇、猴、虎

2、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另外,还包括人们想像中的动物“龙” 传说中司雨的神物,它也是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二、从耒耜到曲辕犁:1、翻土工具的变革(材料与形状):原始社会(石、骨、木制农具)(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铁制农具)(个体农耕) 战国中期(耦犁) 西汉中期(犁耕法) 唐代(曲辕犁(优点)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2、播种工具耧车:农业动力的变化:人力 畜力 水力3、灌溉工具的改进:春秋战国之际:桔槔、辘轳;三国马钧:翻车;唐朝:筒车、现代筒车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上古:大禹治水。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漕渠、白渠。两汉:王景治

3、理黄河。特色灌溉工程:坎儿井。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川西平原(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地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由秦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沟通了泾水和北洛水,整个渠长三百多里,灌溉面积达四万多倾;关中地区因此而成为沃土。东汉:王景治理黄河;王景治河,千载无患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早在2000年前的

4、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农学著作中的水利知识:元 郭守敬;明潘季驯;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耕作方式的发展进步: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商周时期 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时期 个体农耕(男耕女织)出现原因: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白居易朱陈村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5、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文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西汉晁错论贵阅读两段材料,从中分析小农经济有哪些特点?你如何评价自耕农经济?2、自耕农经济的特点:生产规模小家庭为单位(较分散);分工简单男耕女织(较狭隘)自给自足较少商贸交流(较封闭)好处:自耕农生活比较稳定,生产积极性较高。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弊端:规模小,较分散,分工简单,难以扩大再生产。自给自足,较封闭,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统治者过度剥削压榨就容易导致自

6、耕农破产。课堂回顾: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产生、早期农业格局及农作物资源分布、原始畜牧业的产生。古代农具的不断改进:农具材质的改进、农用动力的变革、播种工具的发明、耕种工具的革新、灌溉工具的的发展。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古代重要水利工程、治理黄河、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水利农学知识的积累。耕作方式的发展:耕作方式的演变、自耕农经济。小结: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众多文明古国中,很早就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农耕文明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既得益于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也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的兴建有关。从耕作方式上看,自春秋自耕农经济出

7、现后,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鉴古知今。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必将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种养结合:种植为主,饲养为辅;2、精耕细作: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以铁犁牛耕为基本技术,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部分土地等),精耕细作;3、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实行“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要所有制形式。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农业刀耕火种,采用耒耜等生产

8、工具,中国农业处于“耒耜耕种”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采取“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技术形成,从此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农耕形成。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思路提示:1、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2、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3、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4、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1、史书记载:“水激轮

9、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C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2、“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体现了家庭式经济的什么特点:( C )A、落后性 B、脆弱性 C、封闭性 D、分散性3、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是:( A ) A、精耕细作 B、粗放耕作 C、选择耕作 D、计划耕作4、明代徐光启的:( A )向国人传授了西方水利施工技术。 A、农政全书 B、泰西水法 C、梦溪笔谈 D、河防一览图卷远古大禹治水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漕渠、白渠、治理黄河、坎儿井水利科学家王景、郭守敬、潘季驯、靳辅、陈潢徐光启农政全书介绍西方水利技

10、术总结从春秋到明清水利设施的兴修情况。湖北随州神农祠;炎帝“神农氏”陵大殿(湖南株洲市)第2课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废井田,开阡陌:历史时期:土地所有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名义国有,实际贵族占有)春秋战国及以后:土地私有制:君主私有土地制度;地主私有土地制度;自耕农私有土地制度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思考:井田制中的公田和私田有什么区别?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是怎样逐渐取代井田制的?历史时期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表 现春

11、秋时期井田制开始崩溃,私有制开始产生。各诸侯国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瓦解。“公田”被大量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地。各诸侯国税制改革: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全面肯定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土地私有制。秦国商鞅变法等“除井田,民得买卖”“依军功行田宅”春秋时期井田制为什么会走向崩溃?你能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它崩溃的原因吗春秋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各诸侯国实行税制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最终确立土地私有制。铁器、牛耕的出现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成为私田,公田则被大量抛荒;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

12、变剥削方式,允许劳动者保留一部分产品。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的主要类型: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开始于战国、发展于汉代、鼎盛于宋明清。土地兼并的影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抑制土地兼并:北魏、隋朝至唐初实行“均田制”(最具典型和最有成效)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有多种来源,战国时一是开垦“私田”;占有“公田”;二是通过赏赐;三是购买。汉代以后,土地兼并成为扩大地产的主要形式。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就是其典型。其特点是:政治上享有特权;经济上自给自足;人员上聚族而居;军

13、事上拥有武装。后来发展为士族地主。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 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3、自耕农破产成为佃民,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抑制土地兼并:西汉末:王莽改制北魏、隋唐:均田制(最具典型和最有成效)北 宋:王安石变法明朝中:张居正“一条鞭法”不管封建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抑制措施,最终都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吗?为什么?抑制土地兼并:不可能从根本上限制土地兼并

14、的原因1、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使兼并不可避免。2、在土地私有制发展面前,国家只能在不根本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去限制兼并,延缓兼并,超过了这个限度,必然陷于崩溃。当时国家权力的历史使命是:适应和保护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产生:租佃关系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定义: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交纳地租,地主通过租佃契约与佃民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发展情况:战国已产生,汉代比较普遍。 自宋代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 租佃制普及全国, 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后期还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请思考:东汉时期佃客(部曲

15、)对豪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与明清时期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什么不同?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田庄内的劳动者大多数是投身于庄园以求庇护的外姓农民,他们与田庄主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不但要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而且还要承担军事义务,成为豪强的私人武装。 明清时期,租佃经营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的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佃农与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依附关系:越来越减弱。原因:A、经济发展;B、人民的反抗斗争(地租: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作用:提高生产自主权,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租佃方式最早出现于何时?为什么

16、自宋代开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制为何会普及全国?战国。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土地兼并更为激烈,因此,大量农民只好租种地主或官府的土地为生,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意味着土地兼并的激烈),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高,所以租佃制普及全国。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抑制兼并(均田制)君主土地私有制 土地 经营方式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兼并 田庄制、租佃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形式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问1:汉代形成

17、哪四大经济区?其特点是什么?问2: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是什么?1、四大经济区分布 黄河流域,经济重心四大经济区特点:山东(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产地。山西(崤山以西,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巴蜀等地区,属于传统的农业区)江南(长江以南,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还没有开发)龙门碣石以北(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2、从战国到东汉,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1)多样性特点;(2)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二、中原人口大量南迁:1、请同学们根据教

18、材找出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并概括三次高潮发生的时间、原因。 次数迁徙时间迁徙原因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第二次高潮唐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的破坏第三次高潮两宋之际靖康之乱的影响珠玑巷地处韶关南雄市的梅关古道边几千年来,大批移民从中原顺着梅关古道迁入岭南,在珠玑巷落脚,又从珠玑巷南迁至珠三角甚至海外各地。如今珠玑巷后裔有四千多万人,遍布海内外,从珠玑巷迁出的姓氏就有153个。这里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站,也成为众多国内和海外华人寻根问祖之地。1、古代人口迁徙的一般原因有哪些?2、古代和今天的人口迁移的原因有什么区别?古代人口外迁是主要因为战争动乱,无法进行农

19、业生产而被迫的; 而现代人口的迁徙:一、是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涌向南部沿海开放区;二、是农村富余劳力流向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三、各类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建设。3、古代人口迁徙产生什么影响?(1)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如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时期开发南移表现开发南移程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六朝时期)初步开发中唐以后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期正式成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影响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中唐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请总结一下,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中原人口南迁,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0、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江南;课堂小结: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分布: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特点: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时间: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共同原因:战乱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1)中原人口南迁;(2)社会环境;(3)原有潜力等过程:(1)孙吴东晋南朝开发;(2)中唐以后;(3)宋都南迁后 影响:文化重心的南移虽然两汉之前,江南地区相当落后,但是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却写了一首诗忆江南来赞美江南的繁荣景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那

21、么,江南又是如何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发展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正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并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才使得江南变得如此如诗如画。杭州绍兴东湖今貌(由于这里风景佳好,当时为北方南渡的大家族聚居的地方)第3课内容提要: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三次高潮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移的过程、南移的原因及影响南 方北 方朝代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 9985785 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 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

22、 37.1作业:自我测评2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山西:巴蜀地区;江南:古时南方有瘴气(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塞外:塞外草原上的马群;靖康之乱:1126年,金人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现开封);次年,将宋徽宗、宋钦宗和皇室、后妃等数千人,还有许多百姓俘虏押往北方,使汴京一片残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什么是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古代青铜兵器:透雕兽首贺巩斧、翼虎纹剑、银斑纹戈、马形刀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重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越王勾践剑一、金属冶炼术的

23、进步:商代(青铜技艺趋于成熟) 春秋(开始冶铁使用铁器冶炼生铁块炼钢) 南北朝(灌钢法) 汉代(用煤冶铁) 南宋末年(焦碳冶铁)丝纺织业:西周以后,我国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西汉时期提花机进一步完善、定型。天工开物 提花机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收拢后能攥在一只手里,重量只有49克。二、纺织业:上古时代(学会养蚕缫丝) 西周(纺织工艺发展) 汉代(丝国) 唐代(缂丝技艺) 时期特征新石器时代陶器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制瓷业成为独立的部门,瓷器大量出口宋出现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成为瓷都元出现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斗彩和五彩瓷清粉彩和珐琅彩宋末元初(棉纺织技

24、术)三、陶瓷发展简史:东汉青瓷南北白瓷 日常唐代青花元釉五彩斗明珐琅清粉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8、9千年前)中华先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器工艺。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白陶鬹,山东龙山文化。青瓷;“官”字款五尖瓣白瓷盘;宋代的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彩瓷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元青花罐;元代青花釉里红胆瓶青花瓷壶;景德镇窑釉里红花卉纹玉壶春瓶;红釉刻花云龙纹梨式壶;釉里红花卉纹玉壶春瓶;斗彩凌云碗(成化窑);斗彩花卉瓷瓶;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珐琅彩;粉彩;清粉彩瓷瓶;清珐琅彩婴戏瓶;珐琅彩蝴蝶碟;

25、掐丝珐琅出戟兕觥:此器为清乾隆年间仿照商代青铜盛酒器兕觥而作,造型庄重古朴,釉色纯正典雅。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点?1、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2、技术不断进步; 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6、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

26、欢迎;7、手工业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思考:1、从西周到明朝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请思考:官府为什么要经营、控制手工业?首先是要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如禁止民间私造武器,如有违犯,对造者处以流刑或死刑);二是丰厚利润的吸引。2、为什么在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1、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自身缺乏活力,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逐渐萎缩。 2、民营手工业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手工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大大加深,生产范围、规模也日益扩大,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雇佣劳动力,因

27、此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商业的发展:原始社会:产生以物易物商周:初步发展: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西周“工商食官”官府垄断工商业 春秋战国:繁荣: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私商成为商人主体;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商业城市出现;隋唐:蓬勃发展:新现象有:邸店、柜坊、飞钱(人教版)宋元:新高峰期:两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明清:出现新特点: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出现地域性商帮;二、城市的繁荣:比较唐朝和北宋都城布局图, 结合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指出宋朝与宋朝以前的城市有什么不同?宋朝以前宋朝市时间限时开闭

28、打破限制地点县治设市,坊、市分开打破限制,分散城中管理受到官府直接监管不受官府直接监管城市功能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经济职能加强三、外贸的兴衰:1、西汉:开通了两条丝绸之路; 2、唐朝:两条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唐宋海上“丝绸之路”又称海上“陶瓷之路”); 3、两宋:与亚、非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4、元朝: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其原因:实行贡赐贸易和禁海闭关政策思考:中国古代商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市场形式多样,城市商业发达丝绸之路和大运河推动了贸易和城市的发展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形成区域性商帮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一直从属于自然经济四、重农抑

29、商政策1、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法家的抑商思想随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付诸实践。2、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严格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征收较重的租税:“算缗”;控制工商业措施:均输平准、盐铁官营、告缗。3、唐朝中期以后的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4、明清时期的政策:坚持重农抑商,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海禁”)。5、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商品

30、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的落后。巩固练习:1、我国最早的职业商人产生在:( B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代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代2、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D )A、政府统一管理商业 B、对商人进行思想控制 C、发展经济的需要 D、驱使商人为政府服务3、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是在:( B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唐朝4、汉唐时期,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D )A、泉州 B、明州 C、杭州 D、长安5、下列与隋唐时期商业繁荣无关的是:( D )A、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凿 B、出现了闻名中外的大都会C、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D、集镇、夜市兴盛6、两宋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