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72.03KB ,
资源ID:75923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923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古建筑名词列表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古建筑名词列表模板.docx

1、中国古建筑名词列表模板中国古建筑名词列表中国古建筑名词列表1、 侧脚是指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 宋营造法式规定外檐柱在前、 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100, 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 而角柱两个方向都有倾斜的做法。2、 减柱造在古代木构建筑中, 减少部分内柱的做法。木建筑主要组件名称, 侧面简图如山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 面阔七间, 长为34米; 进深四间, 长为17.66米; 单檐庑殿顶。殿内设有一圈内柱, 后部设有”扇面墙”。3、 分心槽, 是中国古代建筑名词, 在营造法式有记载, 是指门屋建筑中, 用一列中柱将平面等分的做法。现存使用分心槽的建筑例子为河北蓟县独乐寺的山门。4、 副

2、阶周匝, 是中式建筑名词, 指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做法。此名词在中国宋代建筑著作营造法式有所用, 其实例可见于一些山西地区的古建筑, 如太原晋祠圣母殿、 曲阳县北岳庙德宁殿等。5、 升起( 生起) 为宋营造法式中词汇, 指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 由此檐口呈缓和的曲线的做法。6、 厢栱( 宋朝时称令栱) 是中国古代建筑名词, 为栱的一种, 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 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叫厢栱。在三种栱中, 较瓜栱短, 较万栱长。7、 叠涩是一种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 用砖、 石, 有时也用木材经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 或收进, 向外挑出时要承担上层的重量。叠涩法主要用于早期的叠涩拱,

3、 砖塔出檐, 须弥座的束腰, 墀头墙的拔檐。编辑 例子Gallarus Oratory, 一座位于爱尔兰的早期基督教教堂, 采用叠涩拱顶方法建造。8、 平板枋( 宋称普拍枋) , 是平置于阑额之上, 用于承托斗栱的构件, 有时会被画上彩绘。平板枋这种建筑结构最早见于唐, 至明清时, 变高变窄, 其宽度已窄于额枋。清代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卷十七工段营造录也有记载这种建筑技术。9、 昂是中国古代建筑一种独特的结构-斗栱结构中的一种木质构件,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 起杠杆作用, 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又有上昂和下昂之分, 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仅作用于室内、 平坐斗栱或斗栱里

4、跳之上。唐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中的批竹昂是现知最早的实例。上昂始见于宋代建筑的内槽铺作, 下端撑在柱头枋处, 上端托在内跳令栱之下。至明清, 带下昂的平身科有转化为镏金斗栱的做法, 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已丧失殆尽, 只起到装饰作用。10、 柱是建筑物中垂直的主结构件, 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在中国木建筑中, 横梁直柱, 柱阵列负责承托梁架结构及其它部分的重量, 如屋檐, 在主柱与地基间, 常建有柱础。另外, 亦有其它较小的柱, 不置于地基之上, 而是置于梁架上, 以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 再透过梁架结构, 把重量传至主柱之上。例如脊瓜柱或蜀柱, 是在梁架之上承托部分屋檐的重量。11、 栱是中国古代

5、建筑一种独特的结构-斗拱结构中的一种木质构件, 是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与建筑物正面平行的上弯弓形木1。现存遗物以汉代为最早, 已有矩形、 曲线形、 折线形以及曲线和折线混合型, 大概到了唐代才统一样式。宋代已有详细规定其用材制度。按大小分为:瓜栱( 短) 、 万栱( 中长) 、 厢拱: 长 按所在位置分为: 正心栱: 与建筑物表面平行, 在檐柱中心线上 o 正心瓜拱 o 正心万拱 外拽栱: 与建筑物表面平行, 在檐柱中心线之外 o 外拽瓜拱、 o 外拽万拱 o 外拽厢拱 里拽栱: 与建筑物表面平行, 在檐柱中心线之内 o 里拽瓜拱 o 里拽万拱 o 里拽厢拱 卯口: 拱正中与翘或昂相交处 升托:

6、 拱两端承托升子的部分 拱眼: 卯口与升托之间下弯部分 拱弯: 拱两端下部弯曲处。清代工程作法则例规定, 万拱的拱弯由三段直线构成, 瓜拱的拱弯由四段直线构成, 厢拱的拱弯由五段直线构成。 12、 正心瓜栱, 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名词, 指正出于坐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栱, 其第二层叫作正心万栱。正心瓜栱为瓜拱的一种( 另有里曳瓜栱和外曳瓜栱) , 因其位置于于斗栱中间位置而得名。13、 琴面, 唐代的额枋断面高宽比约为2: 1, 侧面做成略曲的弧线, 这种做法因其表面弧度类似于古琴的琴面, 因此称作琴面。另外在中国古代建筑中, 琴面又可指琴面昂, 是昂的一种, 指昂嘴做成如琴面一般突起, 琴面昂在唐代

7、到宋代的建筑中较常出现。14、 移柱造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 将若干内柱移位, 增加或减少柱距, 以达到所需要空间和功能的做法。这种作法常见于宋、 辽、 金、 元时代的建筑中。在建筑史上, 一般认为是因为宋代的营造法式限制较少, 以致于建筑设计能有较弹性创造的空间, 才会有移柱造这样的手法出现。15、 都柱在秦、 汉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 有的厅堂平面中仅设一颗柱子的做法。都柱一名称后来也被借用来指称汉代科学家张衡所制作候风地动仪中间的一根上粗下细的铜柱, 是该仪器的中枢结构。16、 须弥座是中国、 日本、 朝鲜传统建筑和雕塑的基座, 宫殿、 寺庙、 塔、 华表、 石碑、 石狮子、 门墩都有

8、须弥座造型。须弥座平面一般呈方形, 上下宽, 中间窄, 即所谓束腰。须弥座周围一般见仰莲或伏莲装饰。须弥座源于印度佛教, 象征佛教世界中心的须弥山, 有独尊与稳固之意, 因此须弥座上经常雕刻有佛像造型和佛教故事。须弥座已被广泛应用于非宗教的建筑物上, 一般将座的四角及束腰等部位有雕刻( 其它部位也常有花纹装饰) 的石浮雕都划属这个范围。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就安装在碑身下须弥座的束腰上。17、 额枋又称檐枋( 宋称阑额) , 横架在檐柱头上连贯两檐柱的横木, 称为额枋。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 在上的称为大额枋, 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 称为由额垫板。1。额枋上置平

9、板枋。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 隋唐后才移到柱间。西方古典建筑中, 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18、 斗栱, 又称斗科、 欂栌1, 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 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 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斗栱按位置分为三类; 6。1. 柱头科; 在柱头之上的斗栱, 宋营造法式称为柱头铺作。 2. 平身科; 在柱间额枋上的斗栱, 营造法式称为补间铺作。 3. 角科; 在屋角柱头之上的斗栱, 营造法式称为转角铺作。斗栱由五种部件构成: 栱正心瓜栱栱: 形如弓, 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称为栱, 栱的中间有卯口, 以承

10、接与之相交的翘或昂, 栱的两端向上弯曲如弓, 其上安升子。按长短分为三种: 瓜栱、 万栱、 厢栱; 按位置分为正心栱、 外拽栱、 里拽栱: 瓜栱, 最短, 安置在斗栱最底层。 o 正心瓜栱: 宋营造法式称为泥道栱, 在檐柱中心线上, 与建筑物正面平行; 正心瓜栱与翘或昂相交, 下为坐斗, 上为两端槽升子、 正心万栱。 o 外拽瓜栱, ; 营造法式称为瓜子栱: 在檐柱中心线外, 与第二道翘或昂相交、 与建筑物正面平行; 外拽瓜栱之下为翘和翘外端的十八斗, 外拽瓜栱之上为昂、 栱两端三才升、 外拽万栱 o 里拽瓜栱, ; 营造法式称为瓜子栱: 在檐柱中心线内, 与建筑物正面平行。里拽瓜栱之下为翘和

11、翘里端的十八斗, 里拽瓜栱之上为昂、 栱两端三才升、 里拽万栱。 万栱, 中长, 安置在瓜栱之上。 o 正心万栱宋营造法式称为足材慢栱: 在正心瓜栱之上, 与建筑物正面平行。清式斗栱中, 在正心瓜栱之上, 只有一层万栱, 万栱之上承托一至六道重叠的正心枋, 直到正心桁。 o 外拽万栱宋营造法式称为单材慢栱: 在檐柱中心线外, 与建筑物正面平行, 外拽万栱之下为外拽瓜栱和两端三才升, 外拽万栱之上为三才升、 外拽枋。 o 里拽万栱宋营造法式称为单材慢栱: 在檐柱中心线内, 与建筑物正面平行, 里拽万栱之下为里拽瓜栱和两端三才升, 里拽万栱之上为三才升、 里拽枋。 厢栱, 最长, 只有外拽, 里拽

12、, 没有正心。营造法式称为令栱。 o 外拽厢栱: 安装在最上层的昂翘的最外端, 由十八斗承托; 外拽厢栱之上为两端三才升、 外拽枋, 垂直方向耍头。 o 里拽厢栱: 安装在最上层的昂翘的最里端, 由十八斗承托; 里拽厢栱之上为两端三才升、 里拽枋。 编辑 翘弓形木, 与建筑物表面成直角, 因此也和栱成直角的, 称为翘。翘的形式和功能和栱相同, 惟方向与之垂直最底层的翘伸出最少, 往上的翘, 伸出逐层增加。宋营造法式称翘为华栱, 无论长短。 搭角闹翘: 角科上由正面伸往侧面的翘。 斜翘: 角科中在45度角的翘 佛宫寺释迦塔的下昂编辑 昂斗拱中在中心线上前后伸出, 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称为昂,

13、宋营造法式称为下昂, 其功能与翘相同, 形式不同。 搭角闹昂: 角科上由正面伸往侧面的昂。 斜昂: 角科中在45度角的昂。 编辑 斗坐斗斗: 斗栱中承重的方形木块, 承托横竖两个方向的重量, 上开十字卯口。 坐斗, 又名大斗: 宋营造法式称为栌斗。坐斗在全攒斗栱最底层, 承托全攒重量的斗状方木块, 开十字卯口 十八斗: 宋营造法式称为交互斗, 在翘昂两端, 承托上层栱昂交叉点、 栱翘交叉点, 十字卯口。 编辑 升升, 也称升子: 栱与翘或昂交点之间, 栱的两端与上层栱之间的斗状方木块。升只承托一个方向的重量, 只开一字口。 槽升子; 在正心栱两端, 承托上层栱或枋。宋营造法式称为齐心斗。 三才

14、升; 在各种外拽栱、 里拽栱的两端, 承托上层栱或枋。宋营造法式称为散斗。 编辑 斗口斗口是平身科坐斗的卯口, 是清式建筑中的基本度量单位。例如正心瓜拱的长度为6.2斗口, 高为2斗口, 宽为1.25斗口, 坐斗长宽各为3斗口, 高2斗口。两组斗拱的间距为10-12斗口。编辑 形式宋营造法式铺作图按昂翘数目分类7 单昂斗栱 单翘单昂斗栱 单翘重昂斗栱 重翘重昂斗栱 重翘重三昂斗栱 按出踩的多少分类; 单翘( 三踩) 品字斗栱: 里外各支出一层。 五踩重翘品字斗栱: 里外各支出二层。 七踩三翘品字斗栱: 里外各支出三层。 九踩四翘品字斗栱: 里外各支出四层跃层式住宅 . w7 o$ . K( L

15、跃层式住宅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颖住宅建筑形式。其特点是: 有上下两层楼面、 卧室、 起居室、 客厅、 卫生间、 厨房及其它辅助用房, 上下层之间的通道不经过公共楼梯, 而采用户内独用的小楼梯连接。跃层式住宅的优点是每户都有较大的采光面; 通风较好, 户内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较大, 布局紧凑, 功能明确; 相互干扰较小。在高层建筑中, 由于每两层才设电梯平台, 可缩小电梯公共平台面积, 提高空间使用效率。但这类住宅也有不足之处, 户内楼梯要占去一定的使用面积, 同时由于二层只有一个出口, 发生火灾时, 人员不易疏散, 消防人员也不易迅速进入。 B! j5 o ?# r5 E$ e复式住宅( 加了阁

16、楼) # j5 B5 e |8 |1 * d复式住宅是受跃层式住宅设计构思启发, 由香港建筑师李鸿仁创造设计的一种经济型住宅。仍每户占有上下两层, 实际是在层高较高的一层楼中增建一个夹层, 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层式住宅(李氏设计为3.3米, 而一般跃层式为5.6米)。复式住宅的下层供起居、 炊事、 进餐、 洗浴用, 上层供休息、 睡眠和贮藏用, 户内设多处入墙式壁柜和楼梯, 位于中间的楼板也是上层的地板。一层的厨房高2米, 上层贮藏间高1.2米; 一层起居室高2米, 上层直接作为卧室的床面, 人可坐起但无法直立。复式住宅的经济性体现在: 平面利用系数高, 经过夹层, 可使住宅的使用面积提高5070%。户内的隔层为木结构, 将隔断、 家具、 装饰融为一体, 又降低了综合造价。上部夹层采用推拉窗及墙身多面窗户, 通风采光良好, 与一般层高和面积相同的住宅相比, 土地利用率可提高40%。 ( 3 g4 G$ L + 因此, 复式住宅同时具备了省地、 省料、 省钱的特点。复式住宅也特别适合于三代、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居住, 既满足了隔代人的相对独立性, 又达到了相互照应的目的。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