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7.52KB ,
资源ID:758869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886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讲课稿.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讲课稿.docx

1、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讲课稿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月经不调【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病证。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房室不节,饮食劳倦,或受其他疾病的影响,均可引起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等方面的异常改变而出现病态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等。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月来两次,并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如仅提前三、五天,并无其他不适的,或偶尔提前一次者,都不属月经先期范围。【病因病机】 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原因是血热妄行或气虚不固两种。1血热妄行 嗜食辛辣或外感邪热致阳盛血热;

2、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热迫冲任,致经血先期而下。2气虚不固 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或忧思伤脾,使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以致月经先期而下;也可因产育过多或房室过劳,肾气不固,冲任失约而为月经先期。【辨证论治】1血分实热【临床表现】月经先期,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红,兼有面红唇赤,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法】清热凉血。【方药】清经散加减。药如生地、丹皮、白芍、玄参、地骨皮、青蒿、旱莲草、黄柏。经行有块加泽兰、丹参活血化瘀;乳房、小腹胀痛加川楝子、橘叶行气止痛;经量较多者酌加地榆、槐花、仙鹤草收敛止血。2肝郁化热【临床表现】月经先期,经量或多或少,色鲜红或紫,常

3、夹瘀块,经前乳房、胸胁或小腹胀痛,烦躁易怒,苔微黄,脉弦数。【治法】疏肝清热。【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药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丹皮、栀子、香附、炙甘草。经量少而有块者,加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有寒热往来者,去白术、白芍、加半夏、黄芩和解少阳;有潮热者,去柴胡,加青蒿、鳖甲清虚热。3阴虚血热【临床表现】月经提前,量少色鲜,经期偏长,兼见颧红面赤,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方药】两地汤加减:药如生地、地骨皮、玄参、白芍、麦冬、阿胶。虚热甚者,可加银柴胡、胡黄连;午后潮热者,加青蒿、鳖甲养阴清热。4气虚【临床表现】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稀,兼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食

4、欲减退,舌质淡,脉虚弱。【治法】补脾益气,固摄冲任。【方药】归脾汤加减。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当归、白芍、木香、甘草。经血不止者,加血余炭、龙骨、牡蛎收敛止血。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甚至每隔四五十天一行的,称为月经后期。如仅延后三五天,并无其他不适的,或偶见一次经期错后,而以后仍能如期来潮者,不属于月经后期范围。【病因病机】月经后期主要是机体营血不足或气血运行受阻所致。常见的气虚、血寒和气滞三种。1血虚 体质虚弱,或长期失血,或大病久病之后,阴血亏虚,冲任不足,经血不能按期来潮。2血寒 素体阳气虚弱,寒自内生;经期过食生冷,或冒雨涉水而外寒入侵。寒邪乘虚客于胞中,血为寒凝

5、以致月经后延。3气滞 情志不舒,气机不畅,气滞则血运不畅,冲任受阻,因而月经后期。【辨证论治】 (一)血虚后期【临床表现】经延后期,色淡量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肌肤枯涩,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益气。【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药如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白术、茯苓、远志、肉桂、炙甘草。若心悸失眠加酸枣仁、远志、五味子养血安神;潮热盗汗,舌红脉数者,去肉桂加女贞子、旱莲草、地骨皮养阴清热。(二)血寒后期【临床表现】经行后期,量少色暗红,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紧。【治法】温经散寒。【方药】温经汤加减。药如当归、川芎、赤芍、肉桂、吴萸、香附、

6、炙甘草、生姜。偏虚寒而兼见头晕腰酸,畏寒肢冷,舌淡脉细者,酌加熟地、艾叶、仙茅、仙灵脾等。(三)气滞后期【临床表现】月经后期,量少色暗,经前或经期乳房或小腹胀痛,胸闷不舒,精神抑郁,舌质不鲜,脉弦涩。【治法】行气解郁。【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药如柴胡、香附、枳壳、当归、赤芍、益母草、川牛膝、延胡索。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时而先期,时而后期,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亦称“经乱”。【病因病机】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发病是由于气血不调,冲任功能紊乱,以致血海蓄溢失常所致。主要与肝、肾的关系密切。1肝郁 精神因素引起郁怒伤肝,肝郁化火,迫血妄行,则月经提前。如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则月经后延。2肾虚

7、 体质素虚,肾气不充,生育过多或房事不节,损伤冲任,肾气失守,封藏失职,则月经先期。若精血亏虚,则月经后期。【辨证论治】 (一)肝郁【临床表现】经期或前或后,行而不畅,精神不舒,胸闷不畅,乳房、胁肋及少腹胀痛,舌苔如常,脉细弦。【治法】疏肝解郁,和血调经。【方药】逍遥散加减。药如柴胡、当归、赤芍、枳壳、郁金、青皮、陈皮、延胡索。(二)肾虚【临床表现】经期或先或后,量少色淡,伴头晕耳鸣,腰部酸痛,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沉弱。【治法】补肾气,调冲任。【方药】定经汤加减。药如当归、白芍、熟地、山药、茯苓、菟丝子、柴胡、香附、荆芥炭、川断。月经过多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超过正常,或行经时间延长,总

8、量增多者,称为“月经过多”。【病因病机】月经过多主要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所致。有气虚、血热两种。1气虚 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久病体虚,脾气不足,统摄乏权,冲任不固而月经过多。2血热 素体阴虚,内热偏重,或过食辛辣助热之品,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热伏冲任,迫血妄行,而致月经量多。【辨证论治】一般以量多色淡质稀,气短懒言者属气虚,治宜益气摄血;量多色深质稠,面红口干者属血热,治宜清热凉血。(一)气虚 【临床表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色淡红,质稀薄,面色白,气短懒言,心悸怔忡,舌淡苔薄,脉缓弱无力。【治法】益气摄血。【方药】归脾汤加减。药如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白芍、炙甘草、酸枣仁、茯神、升

9、麻、荆芥炭、煅龙骨、煅牡蛎。(二)血热【临床表现】经来量多,经期延长,色深红或紫红,质偏粘稠,腰腹胀痛,心烦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治法】清热凉血。【方药】清经散加减。药如生地、丹皮、白芍、黄柏、地骨皮、茯苓、青蒿。另可酌加栀子、知母、阿胶、艾叶加强清热凉血之功。月经过少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总量减少,称为“月经过少”。【病因病机】1血虚 久病或失血之后阴血亏虚,或脾虚生化之源不足,血海空虚而月经过少。2血瘀 多因肝郁气滞,或寒客胞宫,经脉阻滞,血行不畅而经量减少。【辨证论治】(一)血虚【临床表现】经量过少,不到一、二日即净,色淡质稀,面色萎黄,头

10、晕心悸,目花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虚细。【治法】补血通经。【方药】四物汤加味。药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鸡血藤、枸杞子、阿胶、杜仲、牛膝。(二)血滞【临床表现】经血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稍减,舌质暗,脉 沉涩。【治法】活血行瘀。【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药如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香附、枳壳、益母草、川牛膝。月经不调为妇科常见病,辨证主要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来区分寒、热、虚、实。一般来说:月经先期量多,色深质稠者,属血热;先期色淡质稀者,属气虚;先期量少,色红质稠者,属虚热。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者,属气血两虚;色淡质稀,小腹冷痛者,属虚寒;色暗质稠,腹痛较剧而喜暖者,属实寒;色紫有块者,属血瘀。其治疗大法:血热者宜清热凉血;虚热者宜滋阴清热;属寒者宜温经活血;气虚者宜补气摄血;血虚者宜益气养血;气滞者宜疏郁和血;血瘀者宜活血祛瘀。但须注意清热不宜大苦大寒,以免过寒留瘀;祛瘀不宜破血,以防络伤出血过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