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2.50KB ,
资源ID:75839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839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下.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下.docx

1、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下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一、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2.文艺界的三次批判:(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3)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想。二、“文革”文学思潮1.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在上海发表,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2.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

2、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3.文艺创作“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小说一、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1.5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小说创作丰收,主要作品:赵树理三里湾,高云览小城春秋,曲波林海雪原,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梁斌红旗谱,周立波山乡巨变,杨沫青春之歌,冯德英苦菜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吴强红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欧阳山三家巷,草明乘风破浪,柳青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欧阳山苦斗,姚雪垠李自成,浩然艳阳天2.杜鹏程保卫延安,小说

3、塑造了中共高级将领彭德怀的形象,后随着对彭的批判而遭禁。3.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4.曲波林海雪原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5. 都市文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6.“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7.周立波,湖南益阳人,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50年代初被苏联授予“斯大林文艺奖”。山乡巨变写集体化道路的必然性,刻画众多人物形象,如动摇落后的中农(盛佑亭,绰号“亭面糊”)8.李双双小传为李准赢得广泛声誉,小说背景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二、柳青 梁斌 杨沫等1.这一时期能代表时代主流特征而包容着复杂性的小说,以柳青创业史、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为代表。2.柳青创业史这部小说要

4、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主题先行)3.梁斌的革命历史小说红旗谱由三部长篇构成:红旗谱、播火记、风烟图,主要人物有:朱老忠、严志和、冯兰池。4.姚雪垠李自成获茅盾文学奖。5.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在1959年被改编成电影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篇,风靡全国,还被翻译介绍到东南亚,也大受欢迎。主人公为林道静,是一部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改造的小说。三、另一种探索1.从50年代开始,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方纪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罢和路翎朱桂花的故事、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作品受到批判。2.“干预现实”的小说主要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写人性人情的作品有宗璞红豆、陆

5、文夫小巷深处和平原的颂歌、刘绍棠的田野落霞和西苑草、邓友梅在悬崖上、丰村美丽。3.1962年8月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上,邵荃麟提出了“写中间人物”的主张。4.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发表不久被指责是“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和趣味”。5.路翎洼地上的“战役”写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姑娘之间一段无法实现的爱情悲剧。6.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其中有官僚主义气息的刘世吾这一形象对读者形成了冲击。7.丰村美丽写的是婚外的恋情。8.宗璞红豆是描写恋爱与革命关系的代表性作品。9.陆文夫小巷深处叙述一个旧时代的妓女如何开始新的生活的心路历程。10.茹志鹃短篇小说集百合花(写战争年代生活的短篇小说)是她的成名作。11.

6、陈翔鹤,原是五四时期浅草沉钟社成员。他的陶渊明写、广陵散曾引发过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小高潮。第三章 五六十年代诗歌戏剧散文一、五六十年代诗歌概述1.三个诗群:(1)建设诗群(由社会主义大建设歌唱者形成):阮章竞、李季;(2)行吟诗群:艾青、闻捷、方纪;(3)政治抒情诗群(这一时期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贺敬之、郭小川。2.1958年经毛泽东提倡,掀起一场新民歌运动,出版了红旗歌谣(郭沫若、周扬作序),诗坛掀起新民歌风。3.1966年以前,值得一提的叙事诗,有艾青黑鳗,闻捷的复仇的火焰,李季菊花石、杨高传,田间的龙门、丽江行、佧佤人4.这一时期中国新诗的代表人物是郭小川。(1)1955-195

7、6年间,他“以一个宣传鼓动员的身份”,写下了一批以致青年公民为总提的楼梯式诗,包括投入火热的斗争、沿着社会主义的轨道飞奔、向困难进军等。(2)1962年,他以甘蔗林青纱帐一诗,向自己也向他的同时代人发出“换回自己的战斗的青春”的号召。(3)郭小川在诗体建设上有一定贡献。在投入火热的斗争等“致青年公民”的诗中成功采用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并作多种尝试与探索:在将军三部曲中采用散曲体,在厦门风姿等诗中采用辞赋体,在白雪的赞歌等诗中采用半格律体,在致大海中采用自由体,在海岸哨兵等歌词中采用宋词节奏的自由格律体,秋歌采用信天游民歌的变体。这种探求形成了他颇为独特的“郭小川体”。二、五六十年代戏剧概述

8、茶馆等1.戏曲、戏剧、歌剧是中国当代戏剧的三大主要剧体。2建国后的第一次戏曲变革发生在1949-1957年间,变革内容和最后成果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这个时期大批话剧工作者加盟戏曲队伍,使现代戏剧理论逐渐在戏曲界传播,给戏曲融入了新的基因。戏曲的推陈出新使传统剧目的整体水平(主要是思想内容方面)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十五贯是这一时期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典范。3.【问答】京剧现代戏对传统形式的变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2)采用写实布景,使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曲中施行,戏曲情节的集中性增

9、强,使原来以时空不固定为原则的文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3)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时流行的阶级斗争理论提炼生活与刻画人物,突出不同的鲜明个性,这种现代人物的描写方法与写实布景相结合,引起对程式化动作的重新选择或创造,彻底突破传统的表演体制;(4)歌剧和交响乐的经验被引进,具有变现力的新唱腔、新版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被创造出来,原来“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4.“第四种剧本”:(1)1957年6月,黎弘(刘川)在当时南京日报上发表评论布谷鸟又叫了,题目叫做第四种剧本。(2)作者首先批判了当时极为流行的三种公式化、概念化描写工农兵的剧本,然后提倡忠实的描写生活、真正写人的“第四种剧

10、本”。在布剧之后,有洞箫横吹(海默)、还乡记(赵寻)、归来(鲁彦周)、葡萄烂了(王少燕)等。(3)“第四种剧本”最为突出并最值得肯定的成就:勇敢地突破当时许多作家都不敢、也难以逾越的“人性”、“人道主义”禁区,大胆地描写“人”,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并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塑造出了一批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5.茶馆(当时未被列入“第四种剧本”):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精品,不仅是老舍戏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茶馆的艺术特色】:(1)茶馆的艺术构思时独特的,生动而洗练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

11、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2)茶馆在艺术构思上使用侧面透露法。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考虑主题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选取北京普通的一个大茶馆使三教九流的人物同时聚集在一起,具有象征意味,是大中国的一个窗口,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3)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编剧的一人一事法,采用人像展览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舞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观众面。(4)茶馆在艺术结构上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以清末至国民党统治崩溃前的近代历史为纵线,以特选出来的三个时代的生活做横截面,具有史与事结合、虚与

12、实结合的优点。(5)茶馆中每一幕都要穿插描写一件怪异的事。如第一幕,穿插写庞太监娶老婆;第二幕突出描写两个逃兵准备共娶一个老婆的故事等,这些事件的荒诞性与怪异性,增添了其悲喜剧色彩。(6)茶馆是一部悲喜剧,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与人物的喜剧、幽默性格与剧作家的讽刺笔法,让作品产生了独特的悲喜剧风采。(7)茶馆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主要使用了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也有在人物间偶然碰撞出的火花中刻画人物(第一幕中秦仲义与庞太监在对待戊戌变法的态度上发生冲突)。(8)老舍精心选择人物某几个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光点,进行简洁的刻画,不重整体介绍,而重棱角的表现。如秦仲义的一生,作者只选择了他一生中三个闪光

13、点在王力发面前的财大气粗,在庞太监面前的狂傲不羁,败落后的自悲自悼来刻画人物性格。6.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共创作三部历史剧: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还改编了白蛇传、西厢记(均为京剧本)。(1)关汉卿是田汉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2)谢瑶环(13场京剧)是田汉最后一部新编历史剧,也是田汉最后一部剧作。该剧是田汉由陕西地方戏碗碗腔的女巡按改编而来的,女巡按是根据清代剧作家李十三的万福莲改编而成。在改编过程中,田汉对原作进行了重大修改:一是“把骂武则天的改为肯定武则天,却对她做一定批评;二是将喜剧改为悲剧;三是浪漫主义的结尾。三、五六十年代散文概述1.杂文的短暂复苏:(1)第一

14、次复苏: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以后,把复兴散文作为该报副刊改革的措施。这期间做出突出成绩的是:徐懋庸和王任叔(巴人)。徐懋庸打杂新集(后因反右未能出版),巴人出版了遵命集,编定了点滴集。(2)第二次复苏:1962年5月,人民日报副刊开辟“长短录”专栏,改杂文专栏由杂文家陈笑雨(“马铁丁”三作家之一)主持,邀请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为特约撰稿人。此间,邓拓的燕山夜话、吴南星(吴晗、邓拓、廖沫沙之集体笔名)的三家村札记,在北京市委的机关刊物前线上先行推出。2.新时期以来,关于十七年散文名家,评论界有杨朔、秦牧、刘白羽“三大家”之说,也有杨、秦、刘、吴(伯箫)“四大家”之说。(1)杨朔结集的

15、有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和生命泉。“杨朔模式”:作者借鉴古典诗文的意境,“总要象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构思上寓大于小、寓远于近,意境上比兴取义、象征比附,结构上峰回路转、卒章显志,这些是杨朔散文的显著特色,成为当时人所称道、进人所诟病。(2)秦牧散文以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当时读者所欢迎。(3)刘白羽代表作红玛瑙集,代表着他散文创作的风格。(4)吴伯萧代表作北极星,代表着作者在本时期创作的最高艺术水平。第四章 本时期台港文学(一)一、台湾文学概述1.赖和的小说把现实主义与时代精神、本土环境相结合,为台湾新文学树起了第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开创并确

16、定了台湾现实主义与乡土文学的传统。2.1925年,张我军出版了乱都之恋,这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3.1960年现代文学杂志的诞生,标志着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现代文学的创办者有白先勇、王文兴、李欧梵等。4.60年代以后,留学生文学大为兴盛,於梨华是成就较突出的一位,代表作有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5.70年代活跃的乡土派作家主要有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杨青矗、李乔、洪醒夫、宋泽莱等。二、小说 白先勇等1. 欧阳子的代表作:魔女是一篇现代心理分析力作。2.王文兴是最有争议的现代派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家变。3.六七十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台湾小说家是白先勇、陈映真、黄春明。4

17、.孽子是白先勇至今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独特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5.1964年将军族的发表,标志着陈映真的创作出现重大变化开始由现代主义走向现实主义。6.如果说陈映真是乡土文学的旗手,黄春明则是乡土文学的重镇。黄春明以其对乡土小人物命运的强烈关注,被誉为小人物的代言人。三、香港文学 刘以鬯等1.在香港文坛中,刘以鬯以反传统著称。他的小说被称为“实验小说”。代表作:1963年出版的酒徒。四、通俗小说 金庸等1.在台湾言情文学大潮中,琼瑶(湖南衡阳人,原名陈喆)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我是一片云、庭院深深等。她的小说情节

18、结构大致是言情文学传统的“钟情遇阻、冲突回归、团圆”的模式,笔下人物带有浓重的理想化色彩。2.台湾武侠小说的开拓者是郎红浣,他的古瑟哀弦等作品以清代社会为背景。3.50年代后期,台湾武侠小说“三剑客”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登上了“武坛”。4.【问答】上述诸作家对60年代的武侠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1)善于继承前人武侠遗产,并加以创新,开一代风气。(2)在思想观念方面,与民国旧派武侠小说有明显差异,现代气息加重,开始注入西方现代观念。(3)在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方面,除了继承传统的技巧和手法外,还引入西方的心理描写、意识流等。(4)卧龙生的“复仇”模式、司马翎的“杂学综艺”

19、模式、诸葛青云的“才子型”风格,成为60年代台湾武侠小说的三股潮流,带动了大批武侠新秀。5.与上述作家相比,古龙的成就更高,影响更大,位居台湾武侠小说家之首。(1)1960年,古龙(熊耀华),出版了第一部武侠小说苍穹神剑。20余年间他共出版武侠小说71部,计二千余万言。(2)古龙在作品中输入大量的现代观念、情绪和现象、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使古龙作品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语言编码,形成了鲜明的现代品格:在“武”与“侠”两者的关系上,古龙明显地表现出重“侠”轻“武”,追求“功夫在武外”的效果。大量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心理、观念,如重视个体的地位,追求个性自由。受到了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文

20、化思潮的影响,在作品中渲染现代社会皮普遍存在的孤绝感。在文体上创新,最突出特点是将推理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引入小说,形成武侠推理小说。 古龙还成功地借鉴了影视表现形式。6.高阳的历史小说取得骄人的成绩,中国时报称高阳历史小说“部部脍炙人口,兼及史实与趣味,质量之丰美,堪称现代历史说部第一人”,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大致分为6大系列:(1)宫廷系列;(2)将相系列;(3)红曹系列;(4)商人系列;(5)青楼系列;(6)侠士系列。7.武侠小说是香港通俗文学的第一大门类,自1954年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启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武侠小说在短时间内迅速兴盛。8.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共出版35部武侠

21、小说,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悲剧较多。9.在香港通俗文学中,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是两支劲旅,科幻小说以卫斯理(倪匡)最著名。10.【*】金庸(查良镛),50年代后加入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写作电影剧本绝大佳人、兰花花、午夜琴声等。1958年后,陆续创办明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明报晚报,成为香港著名的文化人。1955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至1972年底“封笔”,共出版15部武侠小说,1982年推出金庸作品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除越女剑以外的14部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1)金庸小说创作法治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书剑恩仇录和碧

22、血剑。陈家洛是金庸塑造的第一个武侠人物形象。 【成熟期】从1957年雪山飞狐开始,至1964年倚天屠龙记为止,金庸创作进入成熟期。射雕英雄传以大手笔的气势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地位,被奉为武侠经典。 【高潮】1956年,金庸推出天龙八部、侠客行,将武侠小说创作推向高潮。天龙八部是一部充分显示金庸博大精深学识的武侠精品。笑傲江湖以悬念的方式结构情节,故事编排独具匠心。鹿鼎记是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是最为奇特的一部。(2)金庸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金庸的三部巨著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对应;此外,金庸还将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方面,如琴、棋、书、画、医、相、卜

23、、巫及山、水、花、草等等,一起融入作品。(3)金庸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金庸突破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肯定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4)金庸小说塑造了极为丰富的人物形象。传统武侠以情节取胜,而金庸注重写人性:同样是女侠,黄蓉、小龙女、骆冰、任盈盈、殷素素、李文秀各有其个性;同样练“降龙十八掌”,郭靖与乔峰性格命运各不相同;同样是反面人物,慕容复、段延庆、花铁杆、左冷禅、岳不群各有其可恶表现;还有夏雪宜、林平之、谢逊、韦小宝等性格复杂、亦正亦邪的人物。(5)金庸小说在武功描写方面别具匠心:一)将武功雅。每一招都有美妙动听、充满诗意的名称,如杨过“黯然销魂掌”。二)在武功中凸现人

24、性,武功成为人物性格的外化形式。如郭靖、乔峰瞪大英雄使的是威猛无比充满阳刚之气的“降龙十八掌”。三)在武功中融入哲学精神。作品主人公常常道法自然,妙参人生,才练就绝世武功。(6)在艺术形式上,金庸小说有独特的风格。将传统文学的结构、语言与西方文学技巧巧妙结合,吸取古今中外其他通俗小说的艺术经验,小说语言将古典与现代相融合。(7)金庸的武侠小说突破了雅与俗的界限,受到社会各层次欢迎,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原创性不足;二是塑造的侠士形象彼此间相雷同;三是金庸小说有时缺乏遵循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情节。第五章 本时期台港小说(二)一、新诗 余光中 郑愁予等1.余光中、洛夫、痖弦、郑愁予、叶维廉、杨牧等是成

25、就突出、深具代表性的诗人。2.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著述丰富,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余光中一向被视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他的诗歌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余光中不断开拓创新,在现代和传统、中国和西方之间走出一条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3.洛夫,1948年考入湖南大学外语系。1959年开始创作石室之死亡。4.郑愁予在台湾诗坛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梦土上是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二、戏剧 姚一苇等1. 姚一苇:被称为“暗夜中的掌灯者”,是一位学者型剧作家,在大学主讲戏剧理论。代表作:红鼻子。2. 马森:花与

26、剑是戏剧中富哲理意味的剧作,花象征爱,剑象征恨。三、散文 梁实秋等1.梁实秋,主编新月月刊,1949年赴台,长期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1)梁实秋又是杰出的翻译家,他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部戏剧37种的翻译工程,加上他翻译的莎氏三种诗集,汇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出版,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罕见。(2)最能显示梁实秋文学成就的是他的散文创作:骂人的艺术(第一本散文集),结集出版了谈徐志摩、清华八年、秋室杂忆、西雅图杂记、雅舍小品续集等20余种,涉及小品、杂感、游记、回忆录、读书札记诸文体。(3)梁实秋的散文基本上属于学者型散文,涉及内容丰厚,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描摹了形形色色的人生世态,表现了清雅恬

27、淡的人生情趣。 追忆昔日人事,状写故乡风物。 追求一种充分享受人生的艺术。2.张晓风(江苏铜山人),60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处女作地毯的那一端1967年获中山文艺奖散文奖。第六章 1977-1989文学思潮 从1976年10月至1989年的文学思潮发展演变,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苏、80年代前期的文艺争鸣与文艺思潮、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一、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1.1979年10月30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2.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对一系列有关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的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1)文

28、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2)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二、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1.引起对西方现代派文艺大讨论的,是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的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2.徐敬亚在1983年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题为崛起的诗群一文。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1.以下几个重要的论争事件和焦点问题,让我们看到80年代后期文艺思潮的变化和流程:(1)1985年和1986年,被人们称为“方法年”、“观念年”。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点话题。(2)从1984年到1987年,围绕文学主体性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3)从1985年就初露端倪的寻根小说创作,引发了文学的文化寻根热。2.早在80

29、年代初期的拨乱反正中,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曾引出修改或重写文学史的话题。1988年前后,文学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第七章 80年代小说一、80年代小说概述1.刘心武:短篇小说班主任,最早通过艺术形象来揭露“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累累伤痕,尤其是给青年一代(塑造青年学生谢慧敏形象)的心灵造成的毒害。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2.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由此得名。3. 茹志鹃:在50年代曾以百合花蜚声文坛,于1979年2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被视为“反思文学”的起

30、步性标志。4.反思文学最后的延宕阶段,出现了两部喜剧性的总结“文革”的作品:王蒙的名医梁有志传奇和张宇的活鬼。5.在反思文学的思潮中,有的作家突破了单纯的政治或社会视角,描写中国社会各阶层人的悲喜剧,代表作家主要有陆文夫、张洁、谌荣等:(1)张洁代表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祖母绿(2)谌荣代表作:人到中年(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等奖): 小说成功塑造了陆文婷这个中年职业女性的形象。 小说的成功还突出体现在对秦波这个“马列主义老太太”的典型形象的刻画。 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做出了积极探索。 人到中年中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敏锐和关切,在谌荣后来的小说中得到延续和发展。6.蒋子龙1976年发表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1979年发表成名作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7.高晓声1980年发表陈奂生上城。8.贾平凹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热情洋溢地肯定了改革给农村青年思想感情、爱情婚姻等带来的可喜变化,腊月正月较为冷峻,作品中的韩玄子是一个小农经济意识的中国小知识分子,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