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46.82KB ,
资源ID:75730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730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生注意的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生注意的发展.docx

1、小学生注意的发展第七章 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特征 指向性选择一定的对象;集中性对事物深入清晰地反映 “ 一心一意, 不可一心二用”三、注意功能 第一,注意具有选择的功能 第二,注意具有保持的功能止 第三,注意具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四、注意的种类 依据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第二节 注意的一般规律 一、 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集中注意

2、某一对象时,常常伴随着特定的生理变化与外部表现: 1. 适应性动作的出现 2. 无关动作的停止 3. 呼吸轻微而缓慢二、注意产生的条件 一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条件 1刺激物本身的物理特点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 刺激物的比照 2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和兴趣 ;情绪情感状态 期待的事物 ;有机体状态 (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 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2对兴趣的依从性培养间接兴趣 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4. 对知识经验的依从性5. 对师生双向沟通的依从性6. 对个性的依从性性格、意志等 三、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定义:在同一时间内清楚把握的对象数量空间特性 早期研究

3、:黑豆实验请猜猜看: 黑豆的数量到达多少时开始出错?一千次实验的结果盘中黑豆到达5个时,报告开始出错;到8至9个时,错误次数不超过50%;多于8、9个时,错误率大增,且都 倾向于低估。结论:视觉的注意广度为七加减二。速示器:十分之一秒呈现速度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1. 注意对象的特点:对象集中,排列有规律2. 活动的性质与任务:任务多,广 度小3. 个体知识经验:经验多,广度大一目十行二注意的稳定性 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时间特性注意的动摇起伏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人的注意会不随意地离开客观事物,产生一种周期性起伏的现象,即注意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

4、2.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第一,对象本身的特点 内容丰富、特征复杂、活动并变化的事物第二,活动的目的任务目的任务越明确,注意越稳定 第三,人的主观状态活动者的积极态度和对注意事物的兴趣 三注意的分配 1. 指人把自己的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效率特性 “一心二用” 2. 注意分配依赖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活动的熟练程度同时进行着多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活动到达相当熟练或自动化的程度。 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有内在关系 “边弹琴边唱歌” 四注意的转移1. 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注意特征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不同 2.注意转移

5、的难易和速度,受以下因素制约: 第一,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第二,新事物的性质与意义 第三,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 注意的转移还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已有的习惯有关 第三节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及培养一、小学生注意的一般特点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转折期在 4、5年级儿童有意注意经历三个阶段:p132 言语指令出声内化2.注意更容易受直观形象事物的影响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二、小学生注意特性的发展 见教材133-139一小学生稳定性迅速发展 7-10岁20分钟左右; 10-12岁25分钟; 12岁以上30分钟。二小学生的注意广度不断扩大三小学生的注意分配平缓发展

6、四小学生注意转移水平明显加快 三、小学生注意的培养见教材139-144一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如新异性、活动性和强度,主体状态如需要、情感、兴趣和知识经验等二着重发展有意注意: 目的与任务;活动组织;兴趣与知识经验; 性格与意志品质三加强练习,促使有意注意向有意后注意转变四运用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思考与讨论: 如何根据注意规律有效组织教学1.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2.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3.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听课状态实验内容1.主要实验划消实验 注意集中指数第十四章 小学生的学习第一节 学生学习概述一、小学生学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面临最大的变化是什

7、么?为什么这种变化对小学生心理发展 起决定作用?为什么说此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 广义与狭义的学习广义动物和人狭义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标准的活动二、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是认识的一种特殊过程1. 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知识为主2.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学习3. 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影响学习效果4.学生学习是全方位的即:是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三、小学生学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1. 学习的社会性要求学习逐步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使小学阶段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2. 教学的要求教学在于逐步引导小学生掌握书

8、面言语,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过渡3. 集体生活的要求小学生的称号意味着他们开始成为参加社会集体生活的成员第二节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要度过他一生中最紧张的一段生活,孩子们不仅必须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还应当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因为那几年是道德、智力、情感、体力和美感等方面的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一、小学生的入学准备小学生入学需要哪些准备?1. 物质准备:学习用具2. 生理准备:脑力发展与骨骼发育3. 心理准备:P89-92学习态度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学习习惯入学前和入学后的不同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发展言语、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与创造力社会能力自主能力,情绪情感表现力,意志力、人

9、际交往能力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学生学习动机包括学习意图、愿望、学习兴趣等一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逐步向比较自觉、远大的学习动机发展;从具体的逐步向富有原则性的、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发展;从不稳定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二小学生学习动机内容特点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可分以下几种:1. 获得好分数和好名次或为家长和教师的赞扬2.为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习3.为集体和组织的荣誉而学习4. 为个人的前途、理想、升学、幸福5. 为祖国建设、人民的利益小学生以前三种为多,还达不到为个人理想、前途,祖国、人民利益学习的层次。三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1、由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

10、动感兴趣到对学习内容或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感兴趣。2、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小学儿童的学科兴趣的分化时间一般从三年级开始,但还很不稳定。3、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感兴趣,对抽象观念和因果关系的兴趣初步发展。低年级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具体的事实和实际活动;从中年级开始,儿童才逐渐对反映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的抽象的知识产生初步兴趣。4、对通过游戏方法进行的学习活动的兴趣逐渐降低。中年级以后,游戏因素在儿童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这反映了从学龄前的学习向学龄期的学习转化的特点。5、儿童的阅读兴趣逐渐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童话故事、文艺作品到科普读物,并有强烈的模仿倾向。6、小学生在社会政治

11、生活方面的兴趣在逐步扩大和加深。从中年级起,开始逐渐关心身边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事件,并参加各种班队组织和活动。三、小学生学习态度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习态度初步形成的时期1、对教师的态度低年级小学生无条件地信任和服从教师,对教师怀有尊敬和依恋的情感,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从中年级开始,小学生逐渐以选择、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教师,更愿意接近思想作风好、教学水平高、对儿童耐心、公平的教师。 2、对班集体的态度刚入学的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体关系,班集体只是松散的团体从中年级开始,小学生初步开始了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服从集体要求,有了集体荣誉感。3、对作业的态度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

12、部分。随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对作业的态度逐渐重视起来,学会安排时间并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4、对评分的态度低年级小学生已经逐渐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但常常把分数绝对化,认为只有得高分才是好学生从中年级起,儿童逐渐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并树立对分数的正确态度,认为分数代表了学习的结果,代表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自学P86-87提高认知能力是基础学会智力活动掌握学习策略是关键学会学习结 语童年是人生的根基,是心灵成长的乐土是成人的精神故乡,是生命富有创造力的源泉;在对童年的回归里成人可以寻回爱、天真、单纯、神圣,可以感受到安宁与抚慰。在一切往事中,童年占据着

13、最重要的篇章第十二章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个体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内化社会价值标准,从生物个体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儿童融入群体与环境中的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小学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第一节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内容上看,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部分。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成分。从整体上来讲,自我意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

14、、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1. 自我认识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分析和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在正确合理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产生自信。2.自我体验 对自己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体验.个体对自己有价值感和重要感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尊 自卑 3.自我控制 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发动作用和制止作用。三、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1、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生理自我为主1岁前,分不清主体与客体,将自己与外部事物混同1岁后,自己的身体名字, 区分自我与非我18个月时的镜中自我确实认;2岁后

15、,“我、你、他”指称代词的使用。初生婴儿的意识是混沌的,没有明确的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基本没有自我意识,只有生理需求提示着我的存在。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自我感觉。如果婴儿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发展了。例如,知道自己推皮球,皮球就滚开了。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我是” “我要”“我有”等。这说明儿童已能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到抽象的飞跃,也说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2、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社会自我时期,显著受社会交往和社会文化影响,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发展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责任、作用的

16、认识。自我同一性问题3、主观自我时期青春期成人期,心理自我时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个性逐渐形成,发展个体独立性、自我理想和价值观等。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年龄呈现正相关,但发展速度各年级是不等速的。一年级到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尤为迅速的时期;三年级到五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平稳时期五年级到六年级时又会出现一个加速发展时期。五、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一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1.自我描述从具体、外部特征向抽象、内部特征转变 “我是谁”身高体重外貌喜好品质爱好交往2.自我概念具有情境性不稳定8-11岁,自己是善良的,因为我把东西借给同学用。自己是无能的,因为考试不及格。3.自我概念内容的社会

17、性不断增加如爱国、守法,守纪律、孝顺、正直、老实,善于合作等二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自我评价制约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发展良好的自我评价对儿童极其重要。1.由顺从别人的评价向独立的自我评价发展2.从具体、外部行为评价向抽象、内在品质的评价发展全面、深刻性增强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加4.自我评价的能力低于对他人评价5. 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日益提高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指的是自我评价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儿童评价自己的行为时能同时列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小学高年级直至初中,这时的儿童能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过渡到对自己个性进行综合评价。三小学生自我体验的发

18、展1、儿童自我体验主要发生于4岁左右,愉快感和愤怒感发展较早,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发展较晚,随着年龄增长,由生理性需要体验向社会性需要体验不断发展。2. 提高小学生自尊感的策略1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2获得充分的社会支持3积累成功体验4掌握应对策略四小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1.中低年级外部影响下的自我控制他律由成年人指定可接受行为和不可接受行为成人奖惩;认知能力;人际信任;替代满足2.中高年级自我作为动因的自我控制自律 内控型王振宇等研究发现小学儿童的自我监控表现出低年级儿童的自我控制分数比高年级儿童高的现象。原因?低年级儿童容易受权威人物控制,他们的自我控制分数高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实际上是外部控制

19、的结果。而到了高年级,小学儿童的独立性增强,外在约束力减小,内在的自我控制增强,但这种控制力的发展是缓慢的,因而表现出自我控制分数下降。第二节 小学生的社会行为一、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帮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的行动,如助人、合作、分享等。随着年龄增长,在社会强化的影响下,亲社会行为逐渐增加。 一分享行为:5-7岁从自我中心出发,自己居先7-9岁按个人能力和成绩,分给有能力的人9岁开始同情和重视个体需要二互助与利他行为1. 随年龄增长,小学生的互助行为不断增加年级表现为互惠性互助动机, 4-5年级表现为利他性互助动机三合作与竞争行为多伊奇:合作目标竞争目标个人化目标(合作学习优于竞争学习和个人化学

20、习)1. 小学生的合作与竞争行为受外部指导和奖励的影响2. 在奖励的条件下和合作目标的引导下, 6-13岁的小学生都能较好地进行合作3. 团体奖励更有利于产生合作行为二、小学生攻击行为的表现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攻击 美国心理学家W. Hartup研究4-6岁和6-7岁的儿童,发现:在整个学前期,儿童的工具性攻击呈减少趋势,敌意性、报复性呈增多趋势。 张文新等1996研究小、中、大270名儿童的攻击行为,也得到类似结果。相对于幼儿时期,许多6-7岁儿童的攻击行为减少,言语攻击增多;男生多于女生;攻击行为有相对的稳定性三、影响小学生社会行为的因素见小学生心理学教材288-2931.生物因素2.社会认知

21、能力3.文化的影响4.家庭教育环境5.宣传媒介四、促进亲社会行为,控制攻击性行为策略1. 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2. 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时机儿童承担家务活越多,对家庭帮助越大,利他水平越高。3. 强化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4. 教会儿童掌握交往策略5. 提高社会认知能力6. 媒介正面宣传,树立良好榜样第三节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一、同伴交往 同伴关系是儿童除父母及亲属以外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儿童掌握社会技能,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同伴交往的频度和深度都进一步发展,关系是平等密切的。1. 小学生友谊关系的发展 友谊是伙伴与朋友之间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亲密关系。通过友谊,可以实现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

22、相互学习社会技能,并体验不同情绪情感,奠定人际交往的基础。 塞尔曼将儿童的友谊发展分为5阶段3-7岁,不稳定阶段。朋友与实利的物质属性及其临近性相联系。糖果 游戏同伴4-9岁,单向帮助阶段。强调他人的顺从。 顺从伙伴6-12岁,非实质性双向帮助阶段。有明显功利性特点。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12岁开始 ,友谊发展最高阶段。 稳定持久的友谊阶段。 儿童对同伴的依从性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曲线。研究者为:在3-6岁期间是不受同伴影响的,只是自己管自己,没有一个孩子按童龄组的判断改变自己的主张;7-10岁儿童有明显的依存性,一直是按同龄人一致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11-13岁

23、儿童就不向7-10岁的孩子那样依从别人。 说明同伴的影响发展呈倒马鞍型,两头低,中间高。幼儿园儿童最少依从,7-11岁最易依从,而再大一些的儿童甚至成人在依从性上居中 。 研究说明,友好、亲社会、有反应和积极交往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强使儿童更容易被同伴接纳,更受同伴欢送。大多数情况下,受到同伴赞扬和喜爱都能强化儿童的交往行为。2. 小学生同伴团体发展班集体二、同父母的关系 接受拒绝;限制允许两个维度说明儿童与父母行为图P309父母的影响机制教导;强化; 榜样;慰藉父母同儿童的关系接受;拒绝; 控制;放任三、师生交往1、小学生对教师态度的情感成分较重低年级对教师的态度处于权威认知阶段,从三年级开始,

24、儿童不再无条件服从。 2、小学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列翁效应因教师向学生传递不同性质与程度的期望而导致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发生相应变化的教育现象 教师因素人格、态度、学生因素性别、身体特征、家庭背景环境因素 思考题1.浅谈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2. 如何促进师生关系3.小学生攻击行为的表现与矫治4.说明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第十一章 个性心理下第一节 能力概述 一、何谓能力、才能、天才v能力指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v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结合v天才是能力的高度发展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一联系:v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学

25、习程度。二区别:v1.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v2.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只有到达熟练程度,借助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三、能力分类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v一般能力指不同种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思维、创造力等。v一般能力在认识活动中的表现称做智力。v智力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最高表现是创造力。v特殊能力指在特定领域中具有的能力,如音乐美术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三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v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言行举止,引起与之相类似行为活动的能力。v创造能力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想

26、和事物的能力 v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二者相互联系。模仿能力中一般都含有创造性因素,而创造能力的发展又需要一定模仿能力作为基础 四、能力的结构与测量一能力的结构v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v智力可分成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特殊因素。G因素是不同智力活动中所共有的因素,S因素是在某种特殊智力活动中必备因素 v2. 瑟斯顿的群因素 v 7个不同的因素群: 语词流畅W 语词理解V 空间能力S 知觉速度P 计算能力N 推理能力R 记忆能力M 智力是由以上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它们之间的不同搭配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的智力结构 3、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内容操作产物内容包括:视觉、听觉、

27、符号、语义、行为;v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评价v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蕴含v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立方体。由于内容有五种,操作有五种,产品有六种,一共可以得到556=150种的结合。每一种结合代表一种智力。v各种智力都可以用不同的测验来检验,如给被试一系列4个字母的组合,PIAS FHKY、DSEL等,要被试将它们重新组合成熟悉的单词,如FISH、PLAY、DESK等,在这一测验中,智力活动的内容是符号,操作为认知(理解),产物为单元。4.卡特尔的智力型态论流体智力是指以生理活动机能为基础的、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v晶体智力是以经验为基础

28、的后天习得的能力,它与个体的文化知识、经验积累有关.v前者在中年后下降,后者随人的一生发展不断上升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1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是一组能力而不是一种能力,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v2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独立的方式存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智力类型 反映该智力的任务v言语智力 读书、写论文、语词理解v逻辑数学智力 解数学题、逻辑推理v空间智力 找方向、看地图、放置物品v音乐智力 唱歌、作曲、音乐作品欣赏v身体运动智力 跳舞、打球、协调性活动v人际智力 理解他人行为、动机和情绪v自省智力 认识和改变自己的能力v自然智力 对自然界的认识6.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v斯腾伯格于1985年出版了超越IQ一书,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v 斯腾伯格认为智力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不同文化条件下判断智力行为的标准不同,但相同的智力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是相同的。v智力不但与一个人所处的外部社会文化条件有关,也与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有关,个体的经验则是实现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 (1)智力成分理论智力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v知识获得和保持和运用;对工作过程的计划、控制和决策2智力情境理论智力与环境v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3智力经验理论智力与个体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