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18.09KB ,
资源ID:75552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552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docx

1、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课前预习】 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和等,可以,学习的方法并获得。 2.蜡烛是由和组成的

2、,是色,味,体(填“液”或“固”),溶于水(能或不能),质(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水(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越多。 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和。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支持燃烧(能或不能)。 5.查阅有关资料,实验探究有哪些步骤? 【情境导入】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1)关注_; (2)关注_; (3)关注_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

3、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层,最亮,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和。 4.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

4、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中考直通车】 6.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 (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 (填序号)。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

5、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 (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 “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7.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拓展延伸】 8.实验探究题

6、: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假设】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白烟是石蜡整齐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假设不成立。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

7、作业布置】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研究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和得出结论。 2.初步学会使用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前预习】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_ ,白色浑浊越多,说明_ 。 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是利用了该气体_或_的性质。 3.怎样收集一瓶空气?怎样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在收集呼出气体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在家中找一些替代品(如吸管、瓶子、盆子等),多习几次收集呼出的气体,直到操作熟练为止。你在练习过程中观察到当瓶中集满气体时,会出

8、现什么现象? 5.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生物课上所学的知识猜测一下,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1416。 1.实验目的:_ 2.设计实验方案:方法和步骤。 3.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并完成下表。 4.实验反思:(1)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什么? (2)比较含水蒸气多少的实验是否合理,你还有其它的实验设计吗? 【展示提升】 1.以上三组实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 2.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能概括出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环节吗?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

9、】 1.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 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A、 B、 C、 D、 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

10、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4.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氧气 【中考直通车】 5.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7.某化工厂周围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我们要对周围的空气进行检测时。 首先就要取用空气样品。请你想一想,你有哪些简单的取样的方法? 8.用右图所示装置,能否探究得出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如果能,瓶内应该装何种化学试剂?试剂装进后,又该怎样操作呢? 【作业布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