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6.86KB ,
资源ID:75308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308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docx

1、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著三教平

2、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和实践中的整体会通。具体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三家,还是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虽有其各自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述方法和理论特征,然却又都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析。这也就是说,人们既需要分析地研究三家、三科、三学各自的特点,更需要会通地把握三家、三科、三学的共同精神。此外,如果说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等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对于这个文化整体来讲,其中的任何一家、一科、一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这一文化整体的特性

3、将发生变异,或者说它已不再是原来那个文化整体了;而对于其中的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来讲,则都是这一文化整体中的一家、一科、一学,且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又都体现着这一文化整体的整体特性。唯其如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管是研究那一家、那一科、那一学,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之所在,否则将难入其堂奥,难得其精义。 一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贲卦彖传曰: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

4、,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魏王弼对此解释说: 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 唐孔颖达补充解释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宋程颐的解释则是: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由以上各家的解释可见,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

5、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这里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是人们所讲的人文精神一语,无疑与上述人文一词有关,抑或是其词源。但人文精神一语的涵义,又显然要比周易彖传中人文一词的涵义丰富得多。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出现和展开显然要比人文一词的出现早得多,周易彖传的面世不会早于战国末,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远则可以追求至中国文化的源头,近也至少可以推溯到殷末周初。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 惟

6、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 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 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宋人邢昺解释说: 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 夫称贵者,是殊异可重之名。 其实,在孝经面世之前,荀子也已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观点了。他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人最为贵的道理。其后,在礼记礼运篇中,人们又进一步对人之所以异于万物的道理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如说: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

7、色而生者也。 这句话中鬼神之会的意思,是指形体与精神的会合。如唐孔颖达解释说: 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故云鬼神之会。 以后,汉儒、宋儒如董仲舒、周敦颐、邵雍、朱熹等,也都不断地发挥这些思想。正是有见于此,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认为,人虽是天地所生万物之一,然可与天地并列为三。如,老子书中就有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或作人字)居其一焉的说法,把人与道、天、地并列。不过,在老子书中,道还是最贵的。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老子相比,荀子对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强调得更为突出,论述得也更为

8、明晰。他尝说: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能参。 这里的参字就是叁(三)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以其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因而与天地并列为三。对此,荀子又进一步解释说: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分是分位的意思。在荀子看来,明分(确定每个人的分位)是使群(充分发挥人类整体力量)、役物(合理利用天时地财)的根本,所以他所谓的人有其治的治,也正是指人的辨物、治人的明分能力。同样的意思在礼记中庸也有表达,其文云: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9、,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按照传统的解释,至诚是圣人之德。孟子和中庸中都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中庸作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也就是说,人以其至诚而辨明人、物之性,尽其人、物之用,参与天地生养万物的活动,因而与天地并列为三。 汉儒董仲舒继承荀子思想,亦极言人与天地并为万物之根本。如说: 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 唯人独能偶天地。 唯人道为可以参天。 从荀子、中庸和董仲舒等人的论述中,应当说都蕴涵着这样一层意思,即在天地人三者中,人处于一种能动的主动的地位。从生养人与万物来讲,当然天地是其根本,然而从治理人与万物来讲,则人是能动的,操有主动权。就这方面

10、说,人在天地万物之中可说是处于一种核心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等,正是由对人在天地万物中这种能动、主动的核心地位的确认而确立起来的。 由此,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即:一是高扬君权师教淡化神权,宗教绝对神圣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一是高扬明道正谊节制物欲,人格自我完善的观念广泛深入人心。这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包含着一种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现代理性精神。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根植于远古的原始文化之中。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而考其起源,则与中国原始文

11、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以及祖先崇拜,以先祖为监临人世的上帝(此亦为天,天命之天)等观念,不能说毫无关系。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中天的含义是合自然之天与天命(先祖上帝)之天而言的。以后,宋明理学讲的天理之天,即是自然之天与天命之天的统合体。 人与自然之天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这里自然一词的含义,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的本然法则与状态)。道家思想中强调顺自然,这是人们所熟之的。如老子书中就明确说过这样的话: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也正是老子书中的这句话,长期以来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成是一种消极被动、因循等待的思想。其实,老子道家顺自然而不敢为(无为)的思想,有其相当积极合理的

12、一面,这在以后的道家著作中有着充分的展开。如在淮南子一书,对道家的无为思想就有相当积极合理的论述。如说: 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故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也。 这三段话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绝不是什么消极被动、因循等待,而是在排除主观、私意的前题下,主动地因势利导,即所谓循理因资地去举事立功。这也就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 功成事

13、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种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思想,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也是极为强调和十分丰富的。前面我们曾提到荀子关于人与天地参的思想,以往人们都以此来强调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殊不知荀子的人与天地参思想或如人们所说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恰恰是建立在他的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所以,他在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的结论之前是这样来分析的: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 而紧接着夫是之谓能参后,则又再强调说: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

14、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最后,荀子总结说: 圣人清其天君(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正其天官(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备其天养(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天政(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养其天情(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以全其天功(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 这里一连串的天字,都是强调其为自然之意。荀子认为,人只有顺其自然,才会懂得什么应当去做,什么不应当

15、去做,才能掌握天时地财,利用万物。又如,前引中庸唯天下至诚,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一段,同样也是强调只有尽人、物的自然之性,方能参与天地之化育。儒家把大禹治水的智慧看成是顺自然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有为和无为在顺自然原则中的统一。孟子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是极有启迪的。他说: 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作者,为其凿也。如作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作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朱熹非常赞赏孟子的这一论述,他的注释发挥了孟子的思想,且有助于我们了解孟子这段话的精义之所在。现摘引朱熹部分注文如下,他说:

16、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故者,其已然之迹,若所谓天下之故也。利,犹顺也,语其自然之势也。言事物之理,虽若无形而难知,然其发见之已然,则必有迹而易见。然其所谓故者,又必本其自然之势。 禹之行水,则因其自然之势而导之,未尝以私智穿凿而有所事,是以水得其润下之性而不为害也。 愚谓,事物之理,莫非自然。顺而循之,则为大智,若用小智而凿以自私,则害于性而反为不智。 以上所引都十分明确而概括地表达了儒家顺自然而与自然之天合一的基本观点。 三 人与天命之天合一的中心是疾敬德。这一观念,大概起源于殷末周初。尚书召诰中有一段告诫周王要牢记夏、殷亡国教训的文字,很能说明这一点。其文曰: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我

17、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有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这是说,夏、殷之所以灭亡,主要是由于他们不敬德,因此,周王如要永保天命的话,就一定要疾敬德。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是周初人的一种共识,也是以后儒家论述天人合一的一个中心命题。我们在尚书一书中,随处都可以翻检出有关于因不敬德而失天下的记述。诸如说: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

18、,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反道败德,这是有苗失天下的缘由。 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只若天命。 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祗。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

19、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有夏昏德、夏王灭德作威、夏王弗克庸德,这是夏失天下的缘由。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缅冒色,敢行暴虐,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大勋未集。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 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古人有言曰:抚我则后,虐我则雠。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雠。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歼乃雠

20、。 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 弗敬上天,降灾下民,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暴殄天物,害虐烝民,这是殷商失天下的缘由。 这种自周初以来形成的以德配天的天人合一观中,无疑地其伦理道德色彩大大超过其宗教色彩。 天子受命于天,然只有有德者方能受此天命。何谓有德者?孟子在回答其弟子万章问及尧舜相传一事时,有一段论述是很值得思考的。孟子认为,天子是不能私自把天下传给他人的,舜之有天下,是天命授予的,尧只是起了推荐的作用。那么,天又是如何来表达它的意向的呢?孟子说,天不是用说话

21、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舜的行为和事绩的接受来表示其意向的。具体地讲,就是: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这里所谓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显然只具有外在的礼仪形式的意义,而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才具有实质的意义。由孟子所引泰誓一语可见,人意是天命的实在根据,天命则是体现人意的一种礼仪文饰。 这种天命根据于人民之意愿,人民比鬼神更根本的观念,发生于周初,至春秋时期而有极大的发展。泰誓中,除孟子所引那一句外,也还说过这样的话: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

22、之。 而在尚书皋陶谟中说: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 孔安国释此句之义,最能体现天命以民意为根据的观念。他说: 言天因民而降之福,民所归者,天命之。天视听人君之行,用民为聪明。 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民所叛者,天讨之,是天明可畏之效。 至春秋时期,这方面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下摘引几条人们熟知的左传中的材料,以见其一斑。 季梁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

23、也,依人而行。 进而一些思想家更明白地宣称妖由人兴、吉凶由人。如: 申繻对曰: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何谓弃常?晋伯宗在回答晋侯的话中,有一段可为说明。伯宗说: 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 所以,当宋襄公问周内史叔兴关于陨石于宋五和六鷁退飞过宋都二事是何祥也,吉凶焉在时,叔兴表面应付一下,退而则告人曰: 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 而晏婴对齐侯欲使巫祝禳彗星之灾时,则进言曰: 无益也,只取诬焉。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 由此,人事急于神事,民意重于神意的观念深殖于中国传统文化

24、之中,并成为历代圣贤、明君无时不以为诫的教训。礼记表记中尝借孔子之口,比较了夏、商、周三代文化的不同特色,其中在述及周文化特色时说: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 周文化这一近人而远鬼神的特色影响深远,以至当季路向孔子问事鬼神之事时,孔子相当严厉地斥责说: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而当孔子在回答樊迟问知时,则又表示说: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务民之义是人有其治的具体体现,人之治如果搞不好,鬼神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说,只有懂得近人而远鬼神,把人事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好它,才能称之为知。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中

25、,把政权看得比神权更重的文化上的根源。 四 礼起源于祭祀,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礼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则是越来越富于人文的内涵,乃至最终成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之一。礼通过祭祀,从消极方面来讲,是为了祈福禳灾;而从积极方面来讲,则是为了报本。报什么本?荀子的论述是十分值得注意的。他说: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把君师之治作为礼之本,一方面是以礼制形式来落实人与天地参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是使礼包含了更多的人

26、文内涵。礼字在论语一书中凡七十四见,然除了讲礼如何重要和如何用礼之外,对礼的具体涵义没有任何表述。即使当林放提出礼之本这样的问题,孔子也只是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仍然只是如何用礼的问题。孟子一书中礼字凡六十八见,其中大部分也是讲如何用礼的问题,只有几处稍稍涉及到一些礼的具体涵义,如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指仁、义)是也。荀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学的奠基者。荀子一书中礼字凡三百余见,全面论述了礼的起源,礼的教化作用,礼的社会功能等等,尤其是突出地阐发了礼的人文内涵。如,他对礼的起源的论述,完全抛开了宗教的解释。他说: 礼起于何也?曰:人

27、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据此,在荀子看来,礼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在上文提到过的明分,或者说别。所谓别或明分就是要使社会形成一个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的伦序。荀子认为,确立这样的伦序是保证一个社会安定和谐所必需的。所以他说: 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毫无疑问,荀子这里所讲

28、的礼,充满了宗法等级制度的内容,是我们今天要批判、要抛弃的。然而,我们也无法否定,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一定的伦序,否则这个社会是无法安定和谐的。因此,荀子关于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从而达到群居和一的理想,也还是有值得我们今天批判继承的地方。 荀子阐发的礼的人文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从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常常是把那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纳入到礼制中去,而不是使礼制作为宗教的一种仪规。试举一例以明之。如,荀子对于人问雩而雨何也?回答说: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则典故。雩原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求雨仪式,荀子在这里虽然明

29、确表示了犹不雩而雨也的意见,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仪式,只是认为不应当把它神化。换言之,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礼的仪式,荀子认为还是有意义的。请看荀子紧接着此问后所阐发的一个重要论点,他说: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这里所谓的文,是文饰的意思,相对于质朴而言,礼为文饰之具,文为有礼的标志。荀子这段话的主旨,就是强调要把救蚀、雩雨、卜筮等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仪式作为一种具有人文意义的礼仪来看待,而不要把它作为一种求助于神灵的信仰仪式去看待。 人们常常把荀子的这段话与周易观卦彖传中的圣人以神道设教说联系在一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通常人们对神道设教的解释,则似乎并不符合其原义。按照一般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借神道以教化百姓。把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的神字,与上述荀子天论中百姓以为神的神字,看成是相同的意思。其实,这里有误解。观卦彖传的圣人以神道设教一句中,神道是一个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