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6.12KB ,
资源ID:75247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247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docx

1、最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教材分析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史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第一课的教内容,主要习近代中国的进步思想主张,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体会近代中国向西方习的发展变。二、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中国人民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联系必修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运用制表或列举

2、的方式,将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清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教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难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四、情分析 我们的生属于平行分班,生对必修三已进行系统的习,基本掌握思想文各时期的变和发展。本课所讲的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等思想家的思想相对系统条便于掌握,所以讲解时主要采取研究性习方式,教师主要提出问题,在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五、教方法1会用问题探究法、比较法、阅读法等习相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

3、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合作习和交流。2教手段:多媒体课件和案导3教环节:预习检查、设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习准备:预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初步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2教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课后延伸拓展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生的课下预习情况,了解生对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使教具有了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情景导入 图片:紫禁城的庄严肃穆 鸦片战争的炮火纷飞19世纪上半期,当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高歌猛进的时候,古老东方的中国依然恪

4、守着农业文明。东方古老刀矛与西方近代炮舰的拼杀掀起了东西方文明、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文明与野蛮的巨大撞击。在残酷的征服面前,古老的中国渐渐低下了妄自尊大的骄傲的头颅:近代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个过程中的主流思想又是什么?生归纳:向西方习。(三)教设计问题1:列举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思想界开始向西方习,探索救国之路的主要史实。教师投影人物插图。教师同时出示表格主要历程代表主张背景意义特点开眼看世界封建士大夫:林则徐、魏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西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关注世界;思想启迪。军事技术(器物层次)中为体西为用封建地主阶

5、级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中为体西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历程的第一步技术层次,付之实践。结果失败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早期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转中的资产阶级)王韬、郑观应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完整的论;没有付诸行动。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出现;西的传入等。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初涉政治制度层次,没有付诸行动。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实行变法维新。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

6、潮流。制度层次并付之于实践一、“开眼看世界”依表格顺序逐层、有重点地分析后生完成1、 代表:请同回忆,你了解多少林则徐?抗英、禁烟、开眼看世界(民族英雄)。2、 思想主张是重点:两本书的地位。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方法是向西方习;长技内容有三(军事技术);目的是制夷。(资料回放)3、 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背景简析。教师适当举例清朝君臣的无知4、 看眼看世界虽然阻力很大,但它开了向西方习之窗,产生了深刻影响-。5、 从林魏“师夷长技”看思想特点:军事技术(器物层次)。原因鸦片战争直接看到的是西方的“船坚炮利”过

7、渡:虽然没有真正的实践并且只停留在器物层次,但为中国早期的近代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二、“中为体,西为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提出了“中为体,西为用”分析填表:1、什么是“中为体,西为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决定“师-”2、代表:所做4项重大实践活动洋务运动3、为什么会形成洋务派,而且是清朝的势力派,甚至连晚清封建顽固派慈禧太后也支持洋务运动背景简析。4、结果原因回忆,意义分析:“中为体,西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甲午战争至少宣告的洋务运动在军事上的失败,但迈出了中国近代历程的第一步。

8、引导生分析为什么?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堂,是文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交流和习西方近代技方面,打开了窗口。洋务派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生。据统计,洋务运动期间共派出留生200多名。这些留生不但习到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知识,而且得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情况。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詹天佑、严复等。总之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

9、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6、 课本思考有人说:洋务派是林魏的继承者,是否有道?引出特点过渡:1、洋务运动30年有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甲午战争失败表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的道路,那是否意味洋务运动西方技术错了?没有,但远远不够2、早在洋务运动实施过程中,一批积极参与洋务或与洋务有密切联系的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洋务运动有不少弊病,认识到如果向西方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经济、文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论上的准备。我们称之为早期维新思想三、“维新变法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分析填表(简单处)1、 代表属于什么阶层2

10、、 他们在政治、经济、文上的主张实际上就是要求在中国进行变革维新,新在哪里?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这里指发展资本主义。3、 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70年代出现?原因4、 注意其两点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尽管如此,对康、梁维新思想有何影响?意义维新思想的发展过渡: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联系进论)已经属于名正言顺的什么阶级?2、与早期维新思想相比更具体、更系统。请生列举:反对封建专制。实行维新变法: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补充:1、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开办堂、著书立说-。 2、实践活动:戊戌变法-。3、19世

11、纪90年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习,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有了质的飞跃,其政治活动震撼中国大地,究其原因?4、维新思想推动下的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这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什么?展开:维新派提倡西,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批判封建主义旧,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他们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们奋起救国,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注入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站在历史长河的高度看,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

12、社会转变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尽管它在19世纪末的中国遭到了暂时挫折,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的强烈的冲击波,它留下的痕迹是永不磨灭的,是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的。小结鸦片战争后,从魏、林则徐,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习的过程,这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中国的近代逐渐从器物技艺走向社会制度的变革,并最终走向心,在依次递进中,中国逐渐融入世界近代的滚滚大潮中。(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由生整本节课的思路上交,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培养生构建知识络并对所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的能力。(五)发导案、布置预习。本节课,我

13、们习了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那么,通过这一课的习我们基本了解了近代思想发展的历程。下节我们将习新文运动,课下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了解新文运动发展历程及内容,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 必修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前预习案一、预习目标预习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初步了解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和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或者思想。二、预习内容(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 2代表林则徐(1)成就 (2)地位 魏 (1)成就 (2)地位 (2)中为体,西为用1背景 2代表 3目的 4

14、主张 5实践 6影响 (3)维新变法思想1 出现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 (2)代表 (3)主张 (4)评价 2发展康梁维新思想(1)代表康有为 思想内容 思想特点 思想影响 梁启超 严复思想 三、提出疑惑同们,通过你的自主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案一、习目标1、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解“开眼看世界” 新思想产生的原因。2、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综合评价“中体西用”思想。3、识记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4、了解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人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重点:从开眼

15、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二、习过程新课导入:材料一 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材料二 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 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讨论,老师整:说明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过渡: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

16、颜面尽失,不得已向蛮夷之邦英夷,屈辱求和。这场战争给古老的中国带巨大的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率先惊醒,开始摆脱与西方隔绝的状态,逐渐走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历程。讲授新课:探究一“开眼看世界”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相关内容找出看眼看世界的背景、和代表及其主张材料1: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材料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叙1、背景 2、概况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问: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3、意义(影响)明确了向西方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

17、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提问:你觉得早期先进的中国人冲破藩篱,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全面吗?通过这个设问,是生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林则徐、魏等只是引导了人们关注世界,而没能付诸实施。探究二、中为体,西为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朝政局内忧外患。材料1:所谓 “体”是指事物的主体本质;“用”是指由主体派生,或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张之洞(洋务派)说:“中为内,西为外。中治人心,西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材料2:“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

18、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语材料3:京师同文馆旧址(图)自主习:结合材料一、二和教材,概括“中为体、西为用”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质、根本目的。合作探究: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教材和所知识,综合评价“中为体、西为用”思想。(模块链接:必修2 第2单元第1课第29页。回顾洋务运动的内容及评价)探究三、维新变法思想 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面问题自主习:1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19、的背景有哪些?背景: 合作探究 :2 早期维新派为何会从支持洋务派到与之分道扬镳?在洋务运动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洋务派仍坚持“中体西用”也不面对现实,早期维新派则从“中体西用”转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教师强调:在深认识洋务思想及洋务运动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早期维新派必然要从洋务派中分裂出。早期维新派在思想启蒙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之后,影响更深远更猛烈的维新思潮将西东渐推向新的高潮。3 归纳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 经济思想 文思想 政治思想 4 评价: 探究四 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背景设问:有哪些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 生讨论得出结论:帝国主义

20、侵略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 梁启超 严 复 (三)反思总结 生填写表格,进而探究。人物著作思想(四)当堂检测1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价值的论外衣将西方的政治论和实践中国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说2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表现在 ( )A军事技术方面 B历史地方面 社会制度方面 D思想文方面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

21、“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 A林则徐 B魏 孙中山D洪秀全 2洋务派与维新派的相同点有 ( )习西方以自强 师夷长技以制夷 变革封建制度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 维护清朝统治A B D 3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志是 ( ) A林则徐的四洲志 B魏的海国图志洪仁玕的资政新编 D徐继畲的瀛环志略4曾国藩在奏折中称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人民的反抗 B抵抗外侵略 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的统治5下列表述对洋务派“中为体,西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习西方先

22、进技术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6康梁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 )提出了相对完整的论体系 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A B D7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材料二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魏材料三 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那

23、些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巨大的世界吧!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吞并这些星球。看到它们这样清楚而又那么遥远,真使我感到悲伤。” (19世纪末)罗德斯材料四 “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19世纪末)吉卜林材料五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请回答:(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2)材料三、四和材料五有何联系?(3)材料四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和康有为看分别是什么?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9 材料一 诚能大小增修,讵非军国交便?战舰有尽,而出鬻之船无

24、尽,此船厂之可推广者一。火器亦不徒配战舰也,战舰用攻炮,城垒用守炮,况各省绿营之鸟铳、火箭、火药,皆可于此造之。此外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车、自火、自转碓、千斤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以前民用,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海国图志材料二 中为内,西为外,中治身心,西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张之洞劝篇材料三 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何至坐视彼族越九万里而群逞

25、披猖,肆其非分之请,要以无礼之求,事无大小,一有龃龉动辄称戈,显违公法哉!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者也。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校;校之立,在变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请回答:(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他是怎样的背景下提出这种思想的?(2)材料二中的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是什么?在此种思想指导下,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他们提出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郑观应的说法对吗?在当时的中国能设立议院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当堂达标1 B 2 A课后练习1 A 2 3 A 4 D

26、 5 6 7 D材料题8 (1)变:由鄙夷到师夷。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中西方联系扩大。(2)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日益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面对民族危机,康有为主张变法维新。(3)西方的技术和西方的政治制度。说明:习西方由技术(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9 1)魏。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2)洋务派。“中为体,西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3)不对。郑观应的思想虽然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尚未形成完整的论体系,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封建势力还很强大,更没有付诸行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