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1.13KB ,
资源ID:75126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126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学科常见病诊疗常规.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学科常见病诊疗常规.docx

1、中医学科常见病诊疗常规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示范第一节 感 冒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 2 痒或痛,咳嗽。 3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风寒证 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

2、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 病症: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证 病症: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证 病症: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 1

3、中成药 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 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参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2.2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参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3 外治疗法 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3.2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适用于风寒证。 疗效标准 1 治

4、愈:病症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病症减轻,实验室检查根本正常。 3 未愈:临床病症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比拟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第二节 咳 嗽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 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 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4 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增高。 5 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5、 6 肺部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或见斑片状阴影。 7 本病应注意与哮病、喘证、肺胀、肺痨及肺癌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风寒袭肺 病症: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咽喉痒,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例方:三拗汤合止嗽散。 2 风热犯肺 病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身热,汗出恶风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例方:桑菊饮。 3 风燥伤肺 病症: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枯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

6、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细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例方:桑杏汤。 4 痰湿蕴肺 病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那么憋减咳缓。常伴体倦,脘痞,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燥湿化痰,降气止咳。 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 病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痰鸣,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例方

7、: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 病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病症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例方: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7 肺阴亏耗 病症: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午后低热,颧红,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例方:沙参麦冬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1 咳嗽属热性者可口服橘红丸,每次服6g,每天服23次。 1.2 热咳者亦可选用蛇胆川贝液,每次服10ml,每天服3次。 2 中药针剂 2.1 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脉

8、滴注,每日2次。适用于外感风热、风燥及痰热郁肺者。 2.2 双黄连粉针剂3g参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外感风热及风燥者。 3 针灸疗法 可选用列缺、合谷、外关、尺泽、肺俞、曲池、大椎、太白,丰隆、太渊等穴位。 4.西药疗法 4.1 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 4.2 痰多者可选用祛痰药。 疗效标准 1 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两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 2 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 3 未愈:病症及体征无改变。第三节 眩 晕 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贫血、

9、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疾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那么仆倒为主症。 2 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 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4 应检查血压、血常规、心电图,或进展颈椎线摄片、脑血流图、经颅多普勒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做、检查。 3 应注意与中风、厥证、痫病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肝火上炎 病症: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例方:龙胆泻肝汤。 2 风阳上扰 病症: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

10、颤,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例方:天麻钩藤饮。 3 痰浊上蒙 病症: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例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4 气血亏虚 病症:头晕目眩,动那么加剧,遇劳那么发,面色 光,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例方:归脾汤。 5 肝肾阴虚 病症:眩晕日久,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例方:左归丸。 6 瘀血阻窍 病症: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

11、面唇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例方:通窍活血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1 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或生田七片,每次4片,每日3次。适用于瘀血阻窍证。 1.2 杞菊地黄丸,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证。 2 中药针剂 2.1 黄芪注射液30ml或生脉注射注液30ml参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气血亏虚证。 2.2 瘀血阻窍者,可酌情选用川芎嗪、血栓通、蝮蛇抗酸酶、丹参注射液治疗。 3 针灸疗法 可选内关、列缺、太冲为主穴,酌配三阴交、曲池、阳陵泉等穴,每日针12次。 4 西医疗法 4.1 高血压

12、病者可选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4.2 贫血者可适当输血,补充铁剂等治疗。 4.3 眩晕病症明显者,可选用镇静剂对症治疗。 疗效标准 1 治愈:病症、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根本正常。 2 好转:病症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 未愈:病症无改变。第四节 胃 痛 胃痛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部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中的胃、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胃脘部疼痛,伴有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 2 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 3 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阳性者,提示并

13、发上消化道出血。 4 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可发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等病变。 5 B超、肝功能、胆道X线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 6 本病应注意与真心痛、胃痞、胁痛、腹痛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肝胃气滞 病症:胃脘痞胀疼痛或攻窜胁背,嗳气频作,喜长叹息,遇烦脑郁怒那么痛作或痛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例方:柴胡疏肝散。 2 寒邪犯胃 病症:胃脘冷痛暴作,呕吐清水痰涎,畏寒喜暖、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例方:良附丸。 3 肝胃郁热 病症: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

14、肝理气、泄热和胃。 例方:丹栀逍遥散。 4 食滞胃肠 病症: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缓,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例方:保和丸。 5 瘀阻胃络 病症:胃痛较剧,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拒按,或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胃止痛。 例方:失笑散合丹参饮。 6 胃阴亏虚 病症:胃痛隐作,灼热不适,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枯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胃,和中止痛。 例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香砂六君丸、香砂养胃丸、胃苏冲剂、虚寒胃痛冲剂、胃乃安、三九胃泰、气滞胃痛冲剂等。 2 针灸疗法 可选足三里、中

15、脘等穴针刺、艾灸或穴位注射。 3 西医疗法 可根据不同疾病选用助消化药,制酸药,H2-受体阻断剂,解痉药等药物治疗。 疗效标准 1 治愈:胃痛及其他病症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 2 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病症减轻,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好转。 3 未愈:病症无改善,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无改变。第五节 黄 疸 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之气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病证。本病证包括阳黄、阴黄与急黄,常并见于其它病证,如胁痛、胆胀、鼓胀、肝癌等。西医学中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某些消化系统肿瘤以及出现黄疸的败血症等,假

16、设以黄疸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目黄、身黄、尿黄,以目黄为主。 2 初起有恶寒发热,纳呆厌油,恶心呕吐,神疲乏力,或大便颜色呈灰白色,黄疸严重者皮肤瘙痒。 3 有饮食不节,肝炎接触或使用某些化学制品、药物等病史。 4 肝脏,或脾脏,或胆囊肿大,伴有压痛或触痛。 5 血清胆红素直接或间接,尿三胆试验,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r-谷胺酰转酞酶,碱性磷酸酶以及B超,胆囊造影,X线胃肠造影等有助明确诊断。 6必要时作甲胎蛋白测定,胰、胆管造影,CT等检查,以排除肝、胆、胰等恶性病变。 7 应注意与萎黄、黄胖等病证相鉴别。 辨证论治 阳黄1 湿热兼表 病症:黄疸初起,目白晴微

17、黄或不明显,小便黄,脘腹满闷,不思饮食,伴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乏力,舌苔薄腻,脉浮弦或弦数。 治法:清热化湿,佐以解表。 例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消露消毒丹。 2 热重于湿 病症:初起目白晴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疸较重,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 ,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缺少,大便秘结,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例方:茵陈蒿汤。 3 湿重于热 病症:身目发黄如橘,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头重身困,嗜卧乏力,胸腔痞闷,纳呆呕恶,厌食油腻,口粘不渴,小便不利,便稀不爽,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或滑。 治法:除湿化浊,泄热除黄。 例方:茵陈四苓

18、汤。 4 胆腑郁热 病症: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壮热或寒热往来。伴有口苦咽干,呕逆,尿黄,便秘或大便灰白,舌红苔厚而干,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泄热化湿,利胆退黄。 例方:大柴胡汤。 5 疫毒发黄急黄 病症: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身目呈深黄色。壮热烦渴,呕吐频作,尿少便结,脘腹满胀疼痛,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或衄血尿血,皮下发斑,或有腹水,继之嗜睡昏迷,舌质红绛,苔黄褐枯燥,扪之干,脉弦数或洪大。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例方:千金犀角散合大柴胡汤。 阴黄 1 寒湿证 病症:身目俱黄,黄色晦暗不泽,或如烟熏,痞满食少,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19、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例方:茵陈术附汤。 2 脾虚证 病症:多见于黄疸久郁者。症见身目发黄,黄色较淡而不鲜明,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心悸气短,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濡。 治法:补养气血,健脾退黄。 例方:小建中汤或六君子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可酌情服用消炎利胆片、大黄 虫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 2 中药针剂 2.1 茵栀黄注射液3040ml,参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2.2 醒脑静20ml或清开灵注射液4080ml,参加10%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阳黄证。 3 针灸疗法 可取胆俞、太冲、合谷、期门、阳陵泉、内庭、大肠俞等穴位治疗。 疗效标准 1 治愈:黄疸消退,其它病症消失,相关实验室指标正常。 2 好转:黄疸及其它病症减轻,相关实验室指标好转。 3 未愈:黄疸不退或加深,实验室指标无改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