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4 新课标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4 新课标题 号123456答 案D邰丽华虽然是残疾人,但我们不可刮目相看,因为,由她领舞的舞蹈千手观音的确不错。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下仅教师要为人师表,家长还应该做孩子的表率。B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C春天的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D加强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非亭午夜分(从) 林寒涧肃(寂静) 落英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B叶徒相似(只)亭亭净植(植树) 臣之妻私臣(偏爱) C竭其庐之入(用尽)呼尔而与之(表修饰)死亦我
2、所恶(厌恶) D薄暮冥冥(迫近)朝晖夕阳(光辉) 微斯人(非 如果没有)6.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唧唧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是自己的作息时间。.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A 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38分)7.请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4分,要求书写正整、规范、美观)按装 粗犷 针砭 凑
3、合 迫不及待 蜂涌而至 娇生惯养 因地制宜 大肆渲染 充耳不闻 趋炎附势 变本加利 心心相印 乌烟漳气 8.根据提示,补写各句式填写课文原句(10分、16,每题1分,78,每题2分) (1)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不求闻远于诸侯。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4)靡不有初, 。 (5) ,则孤陋而寡闻。 (6)我寄愁心与明月, 。 (7)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时,遭到藏族恐怖分子的无理阻挠,他们这一行径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强烈谴责。这也正如孟子所说的: , 。 (8)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不要以为乱扔一片纸屑
4、,乱吐一口痰,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只要同学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为自己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请用你所学过的一句名句劝说这些同学: , 。9.阅读赵师秀的约客完成下列三题 (6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2分) (2)请赏析“青草地池塘处处蛙”在表达手法上的作用。(2分)(3)试分析“敲”“落”在诗歌中的妙处?(2分)10.情境口语交际 (5分)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幅漫画有何含义。 (2分)可怜天下父母心 (2)假如你是画中的“小树”,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3分)
5、11.名著阅读 (5分) (1)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猛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 ,作者是 。(2分) (2)读完名著西游记,同学们一致认为,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他们师徒四人缺了谁都不成。请仿照对唐僧和沙和尚的评价,将对孙司空和猪八戒的评价补充完整。(3分) 唐僧,虽然软弱无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品行端正有坚定的信念; 孙悟空,虽然 ,但他 ; 猪八戒,虽然 ,但他 ; 沙和尚,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他任劳任怒,甘心当如后勤。12.综合实践活动 (5分) 初三(1)班班委会研究决定,以“讲文明,树新风,迎奥运”为主题,出一期校刊。假
6、如让你负责出这一期校刊,请完成下列工作:(1)围绕主题为本题校刊设计哪些栏目?(2分) (2)在这一期“我主办校刊”的实践后,你有了哪些收获?(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 13 题)(11分)陶侃惜谷晋书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2分)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醉翁之意
7、不在酒 D去国怀乡15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2分)译文: 。 16. 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4分) 。 (二)阅读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一文,完成(17-21题)(15分)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
8、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
9、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还有笛
10、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 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 (有删改)17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3分)18第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3分)19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0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21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三)阅读乡村的泥土一文,完成
11、(22 -26 题) (17分)乡村的泥土 (1)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是乡村的灵魂,它是上苍送给乡村最好的礼物。 (2)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都是一一安排好了的,谁也离不开谁。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 (3)我曾仔细观察过父亲的那双手,粗糙得跟老树的皮没有什么两样,骨节粗大,十指变形,没有一个完整的指甲。这双手曾在土地上扒挠了八十多年,豆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曾留下他的手印,甚或每一个土团都曾感受过
12、他的手温。一次重病使他的右手致残,无法再扶犁耕地,挥镐掘土后,我劝他把家里的那几块地让给别人做,他咬咬牙艰难地作出了决定。但他执意要留下一小块自己做,说闲着也是闲着,种不动地,哪怕到地里站一站,蹲一蹲,在田埂上坐一坐,弯腰扯几把草,心里也好受些。父亲留下的这块地顶多只有三分,春天种了玉米,接着又种了一茬芝麻。夏天我回豆村时,发现他和母亲蹲在白花花的日头底下,一个吃力地翻着土,一个用槌棒敲打着土坷垃。目睹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一涌一涌的。于是我就跟他们说,这地不能再种了,要是热出个好歹,不值得。父亲一边敲打着土块,一边说,再种最后一茬。母亲也附和说,再种最后一茬。这样的话,他们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
13、五次了,每次都没有兑现。季节一次次地向前延伸,父亲的庄稼也跟着一次次地向前延伸。其实我心里是清楚的,只要父亲和母亲不倒下,这“最后一茬”就得一次次地向前延伸。 (4)我们与土地和庄稼每相遇一次,都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庄稼来了一茬又一茬,又被我们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每迎来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希望;每送走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充实。在这一次次的迎送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微笑着走进泥土。试想,如果没有它们一茬又一茬地陪伴着我们,我们的一生该是多么苍白啊! (5)播种的时候,我常常攥着种子遐想,这些种子去了泥土里之后,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村庄里来了,就像一个个日子。尽管它们
14、会给我带回更多的收获,但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一茬一茬的庄稼绿了,一茬一茬的庄稼黄了,似乎都是转瞬之间的事。收割也是如此。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6)躁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直到把所有的庄稼都送走了之后,这才坦然无忧地躺下来,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吧。22作者为什么说“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23第(3)段中的“再种最后一茬”这句话,父母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为什么“每次都没有兑现”?(4分)24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25阅读第(6)段,从哪里看出土地的“坦然无忧”?并说说土地坦然无忧的原因。(4分)26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4分)(四)作文:(60分)请你以“校园,我从这里起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紧扣题意行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题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