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3.67KB ,
资源ID:75057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057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评论之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评论之变.docx

1、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评论之变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评论之变以17家媒体评论人访谈为基础的研究陈敏【本文提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17家媒体评论部的访谈,梳理出移动互联时代中国新闻评论界发生的主要变化:1.发布平台方面,微博式微,微信崛起;2.人员上,评论员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倾斜;3.版面方面,部分媒体取消评论周刊,并加强独家原创评论;4.评论环境方面,纸媒空间受限,自媒体言论勃兴。【关键词】 新闻评论 媒体转型 微信 微博 自媒体【中图分类号】 G212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我国网络入口、网民的阅读习惯等发生了重大改变,门户网站也越来越成为了移动互联时代的传统媒体。微博上“意见领袖”即“大V”群体的

2、活跃度明显下降,并出现部分向微信公号迁移的现象。而随着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扩大,“自媒体人”正逐渐取代微博“大V”并被赋予新的民间舆论场话语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内新闻评论界也发生了一些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包括评论布局从微博向微信及客户端的延伸,评论员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开设,传统媒体评论版面及评论队伍的调整等。2015年1月2月间,笔者通过电话、邮件、微信、QQ等方式,访谈了国内17家主要纸媒及网站评论部的负责人及评论员,以梳理新闻评论生产发生的变化,把握新闻评论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平台:微博式微,微信崛起移动互联网逐渐形成了新的内容生产机制和传播机制,微信公众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个人或机构都可

3、以利用这一平台,发表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内容,这让微信在社交工具之外增加了媒体色彩。1.传统媒体评论部基本放弃微博账号,转战微信公众号微博式微,微信崛起,是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一个重要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评论部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布局也发生了变化,不少媒体评论部放弃或是削弱了微博账号的运营,而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微信公众号上。微博方面:除了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长江日报重庆日报海峡导报河南商报燕赵都市报等7家从未专门开设过评论部微博账号的媒体外,另有8家曾开设过微博的评论部,都在2014年前后停止更新。只有2家媒体评论部仍坚持运作该部门的微博账号,分别是“新京报评论”,至今已发布微博近1万条,

4、有近9万粉丝,据了解,新京报评论部仍安排一个专职编辑负责微博账号维护;另有“凤凰网评论”,至今已发布微博近4000条,粉丝超过9万。微信方面,在接受访谈的媒体评论部中,有10家媒体开设了11种新闻评论类微信号,没有开设微信公众号的媒体有5家,分别是东方早报长江日报重庆日报羊城晚报燕赵都市报,主要原因都是人手不够,其中重庆日报表示近期准备投入人力开始做。而新快报虽已开设微信公众号,但久不更新、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此外,华商报早前开设过微信公众号“划伤评论”,但由于多种原因停止更新,直到2015年1月28日,华商报深度评论部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评论”再度上线,主推独家深度报道和评论作品。海峡导报则因为

5、报社本身没有评论部,只是在“知厦论坛”微信公众号中推出该报评论。从(表1表1见本期第37页) 中可以看出,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的媒体评论部大都安排专人予以维护,其中北京青年报专门成立了微信公众号“团结湖参考”编辑部,有六七个人参与运营;人民日报2013年即组建了新媒体评论室,目前日常也有六七个人参与微信公众号的维护。其他媒体则多是安排一两个人维护。至于微信公众号的订阅数,不少媒体视之为秘密,不便透露。这或许是因为微信公众号的粉丝规模较小。在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发布方面,多家受访媒体都表示,即使都由纸媒评论部出品,微信公众号评论与纸质版评论还是有差别的,需要为微信平台量身打造内容,突出原创,否则直接照搬

6、纸质版评论的话,传播效果会受影响。2.评论员开辟“自留地”:为多家供稿或兼职,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的评论部规模普遍较小(表2表2见本期第40页),他们往往将无法开设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原因归咎于人手不够,但与此同时,几乎每一家受访媒体的评论员都存在向其他媒体供稿的现象,另有部分媒体的评论员在高校、公益组织、智库兼职,或运营着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可以理解的是,媒体评论员向其他媒体供稿是长期形成的路径依赖,在新媒体平台没有如此火爆之前,评论员可以较为轻松地完成编版和写稿任务,有余力向外供稿,但随着微博、微信平台的兴起,传统媒体评论面临着转型挑战,此时有必要思考如何重新调配评论部人员力量,推动纸媒

7、评论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不同媒体对于评论员对外供稿和兼职的规定是不同的。比如晶报规定本报评论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向外供稿;华商报曾专门出台制度鼓励评论员向其他媒体供稿,认为这有利于华商报评论的品牌传播,也是同外界保持畅通交流的渠道;羊城晚报则同意本报评论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接受外部约稿,并允许评论员将某些在该报发不出的评论另投他处;人民日报评论员也可以给其他媒体写稿,但只能以个人身份,一般用笔名。兼职方面,华商报有制度规定,不允许评论员接受兼职;但羊城晚报同意并鼓励评论员在外受聘参加各种活动,如高校授课、担任评委、嘉宾等;南方都市报评论部则一直跟公益组织有比较紧密的合作,

8、部门评论员及北京的评论记者都有参加公益组织。评论员开设个人评论类微信公众号方面,在接受采访的17家媒体评论部中,北京青年报长江日报东方早报南方日报华商报海峡导报等6家媒体没有评论员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其他11家媒体都有,其中南方都市报最多,有5个;另有2家媒体的评论员开设了非评论类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在多家媒体评论部表示人手不够导致部门的微信公众号无法开办的情况下,评论员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却相对活跃,这显然说明,部门开设微信公众号之难背后远不仅是“人手不够”问题,而是有着其他复杂的原因:其一,很多媒体机构本身就不鼓励评论部开设微信公众号。评论意味着批评,意味着风险,媒体机构在审核纸质版评论之外,恐

9、无再多精力和意愿去承担网络评论的审查风险。特别是评论部微信公众号代表着所在机构的声音,网络发言一有不慎,波及面非常广,成为很多媒体的不可承受之重。如访谈对象D所说:“个人可以比较自由地写作表达。但是部门公号的各种审查监管都非常严格,代表机构本身,各方面都很谨慎。” 事实上,有的媒体评论部即使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也会注意在名称上和所在机构“切割”,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南方都市报的微信公众号就叫“有难度”。其二,多数媒体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有关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奖惩制度,导致开设及运营的动力不足。和传统评论版的编辑不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要在选稿、写稿之外,考虑新媒体平台的话语表达特色和传播机制,需要投入更

10、多的精力和用户互动,也需要评论员掌握更多的新媒体技能,这些人力物力上的欠缺,制约了媒体机构评论类微信公众号的开办。此外,有的媒体举机构之力集中打造APP,其中已包含评论板块,如东方早报的“澎湃”,这样的话,评论部单独再做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动力也不大。其三,对评论员个人而言,他们更愿意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言论,这样灵活度更高,也更有利于个人品牌的塑造。目前媒体并没有要求评论员像汇报个人微博账户那样向组织汇报个人微信公号,评论员微信公众号的言论风险自负,较少和单位挂钩,相比微博来说发言更为自由;而且,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评论员拓展新的增收渠道。访谈对象C认为:“这里面可以窥见传

11、统媒体所谓转型的困境。传统媒体原来积累的影响力,在微信传播中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作为机构本身,则反而成为累赘,最突出一点就是,在言论尺度上,它依然受制于机构,尽管比报纸稍微宽松一些,但远不如个人灵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微信公众号就是去机构化。”访谈对象G对此也表示认同,认为机构评论“受到的限制太多了,个人言说不需要考虑太多因素”。不过,相比个人评论类微信公众号,机构评论类微信公众号也有其自身优势,如文章品质较为稳定,资源相对充裕,发布周期有保证等。在言论主体极大丰富、多元,自媒体兴起的情况下,媒体机构通过评论发声仍有其意义所在,媒体评论部应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思考如何让机构声音、机构立场影响更多

12、的受众。3.自媒体人大量涌现,评论主体和评论标准日益多元化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评论员并不会特别去关注那些评论类公众号,在被问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个人或机构类评论类微信公众号(不限个数)时,有评论员直言:“这个没什么好推荐的,我觉得每个人因口味兴趣不同,关注的公号也有所不同。我个人喜欢稍微文艺一些、生活化一些、离热点远一些的公号。每天做时评已经离热点很近很近了,我希望生活能离新闻远一些。”(访谈对象H)在汇总被访谈对象推荐的机构或组织类微信公众号时发现,评论员们提及最多的是“团结湖参考”,共8次;其次是“侠客岛”,3次;“海运仓内参”“智谷趋势”“新京报评论”“沸腾”均被提及2次;其他如“人民

13、日报评论”“金台2号”“大象公会”“咋整”“识局”“媒体札记”“吴晓波频道”“央视新闻”“大家”“共识网”“有难度”“知厦论坛”“红辣椒”等均只被提及一次。而汇总被推荐的个人评论类微信公众号时发现,评论员们提及最多的是“旧闻评论”,7次;其次是“王五四”,4次;再次是“毒舌的毒”,3次。从上述汇总中可以看出:首先,开设时间越早的微信公众号,在影响力方面越有优势,因为它们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未出现之前,已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并在后续运营中相对稳定地保持了这种影响力,如“团结湖参考”、“旧闻评论”。其次,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抹平了个人运营和机构运营的差别,所有微信公众号都是平等地被“折叠”在微信用户的“订

14、阅号”里,并按推送的先后顺序呈现,不像微博平台为机构用户提供认证或推广等服务。而且对很多网友来说,他们并不在意公众号背后是个人运营还是团队运作,他们更看重的是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内容、观点。再者,新媒体平台上,有关新闻评论的定义进一步模糊,很多文章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新闻评论,它们的言论尺度更大、个人色彩更为鲜明,更擅长使用图片、视频、漫画等手段增强说服效果。此外,评论人给出微信公众号的推荐理由,主要提及的几个因素是:1.观点的深度:有见识、有料、犀利、深入;2.观点的稀缺性:原创、独特、有非主流见解;3.表达的时效性:及时、第一时间表达观点,热点抓得准;4.表达风格:语言调皮,有趣,写法上有创

15、新;5.和自身的相关性:是自己所在部门主办的;6.传播的便捷性:适合微信朋友圈传播,文风贴合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习惯,能在快速浏览中帮助人拓展思想维度。二、人员: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倾斜从(表2表2见本期第40页)中可以看出,传统媒体评论部的规模并不大,除北京青年报长江日报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这四家媒体的评论部人员在10人以上之外,其他媒体的评论员和评论编辑人数均是个位数,最少的如海峡导报(没有评论部)、新快报评论部,均只有1名专职评论人员。这样的评论队伍规模,在完成日常纸质版的评论版面编辑和写作任务之外,确实很难再安排足够的人力将该媒体评论部的声音传递到互联网上。从2014年的情况看,传统媒体评论

16、部的人员流动情况总体比较平稳,有较大动作的是北京青年报评论中心新增2名评论员和2名评论编辑,专门服务于评论部的微信公众号“团结湖参考”。北京青年报评论中心2014年底因为评论周刊停刊,将原有的两个部门:每日评论编辑部和评论周刊编辑部,调整为每日评论编辑部和微信公众号“团结湖参考”编辑部。同样加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评论力量的是东方早报评论部,共调出3人去做新媒体项目“澎湃”,其中2人在“澎湃”做评论,1人做记者;羊城晚报评论深度部调出1人去报社的新媒体部;华商报深度评论部调出1人去做报社的APP。凤凰网评论部2015年也拟专门安排一人去做APP里的评论内容。传统媒体评论部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

17、是评论与深度报道的融合:羊城晚报和华商报分别于2014年、2015年初将报社的评论部与深度部合并,组成“评论深度部”和“深度评论部”。“评论”和“深度报道”这两个被视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主要竞争利器的融合,将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又会对评论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三、版面:评论周刊取消,原创评论增加纸媒评论版面有较大变化的主要是几家在评论领域有影响力的媒体,如东方早报自2014年3月起,将每天两个评论版改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一个版;南方都市报的个论版和众论版从原来各一个版缩减为各半个版,周日见报的评论周刊从8个版缩减为4个版,有时甚至更少。新京报和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周刊则分别在2014年初

18、和年底停刊,不过新京报的日常评论版由原来的两个版扩到三个版,其中周一到周五三个版,周六周日两个版。评论版面增加的还有晶报,每周多了两个整版的评论;新快报增加每周六一个漫评版;燕赵都市报每周二至周五,增加一个评论版。此外,凤凰网2015年拟重点打造凤凰评论,进一步加大原创评论力度。各媒体原创评论的增加是新闻评论生产中值得关注的现象,如新华每日电讯评论部逐渐放弃了新华社播发的“新华时评”等通稿,增加了约稿及原创评论比重,版面构成变为每天“7篇原创评论+1幅漫画”;凤凰网评论负责人更是提出“2014年是门户网站评论原创元年”,并于2015年初以“千字千元”的稿费标准在网络上张贴征稿启事。四、环境:纸

19、媒空间受限,自媒体言论勃兴面对笔者给出的“中国评论界发生的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什么?”这一开放式问题,多位访谈对象提到了纸媒空间的收紧,特别是时政领域的评论:“我觉得新媒体时代,对评论的需求不是少了反而是多了,但现在纸媒的评论很难适应网络传播的要求。无论是议题设置,还是话语尺度,都受到太多限制。”(访谈对象B)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很多评论员认为纸媒已经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评论文章,纸媒在告别评论,评论在告别批评:“用一个动词,逃离。最近两到三年,传统媒体在逃离传统评论,基于体制,基于市场传播等原因。评论人也在逃离。我个人感触很强烈,我们每天来稿邮箱有很多来稿。水平急剧下降,和20072010年(相比

20、),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写得很好的人,不写了,稿费也罢,管制也罢,情况非常明显。”(访谈对象G)“我不认为在当前话语环境下,过去那种强调批评精神的时评还有多大存活空间,现在有的多数也只是口水化表态化的时评了,不专业,没文本,太水了。现在纸媒有影响力的评论比较少说实话,这已经不是时评时代了,政治环境和媒体环境都严重不适合时评了,从某种意义讲,批评是言论的最高贵的灵魂,而我们很多人在选择告别批评。”(访谈对象I)与纸媒评论空间收紧、版面萧条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媒体言论的勃兴,很多评论员都注意到了过去一年发生的这一变化:“注意力资源进一步从PC端向手机端转移,媒体融合是大势,新媒体评论是最大

21、的亮点。”(访谈对象A)“中国评论界去年最值得关注的现象,或许是微信评论的崛起,其原因和微博式微、微信崛起的原因相关联。”(访谈对象J)相应地,自媒体言论的勃兴也在多个方面对整个新闻评论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在表达效率和言论尺度方面,一方面新媒体从整体上冲击了传统媒体评论,“微信公众号已然变得更专业更及时,而且领域越来越细分,尺度也越来越大,让(传统)媒体的表达边界变得越来越窄”(访谈对象D);“线上观点市场已经十分繁荣,传统媒体继失去信息供给的优势之后,进一步失去观点市场的优势地位”(访谈对象P);另一方面,新媒体中的中央媒体又对地方媒体形成进一步的冲击,“侠客岛等微信号利用央媒得天独厚

22、的优势,以及特有的言论口径,成为言论的源头,其他媒体是比不了的。这一两年主要是反腐工作,央媒掌握舆论的源头,很多不能提的提法,要通过他们的嘴过滤才能说出来”(访谈对象E)。当然,自媒体言论在尺度方面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宽松并不意味着它的失控,有评论员注意到了相关的管理措施正在向新媒体平台延伸,“(传统媒体的)转型应该是一种折中式的转型,因为舆论环境是没有变化的,不可能让你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受任何约束。需要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在新媒体形态之下的评论和管制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最终可能是一种折中的。”(访谈对象K)五、地位:新闻评论不复当年之勇在回答“2014年您心目中的年度评论”这一问题时,多位被

23、访者慨叹很难有哪一篇评论承受得起如此荣誉:“年度评论,还真没印象。流水线的生产,很难产生什么特别令人关注的评论。”(访谈对象B)“没有。评论不再复当年之勇,不再能够以一篇文章产生巨大的现实影响力,这就是我说评论越来越无力的原因。作为一个从业人员,一年看过的评论文章无数,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没有哪篇文章能给自己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没有想到它会衰败得如此快,且如此彻底。”(访谈对象C)“年度评论?很难想起有哪一篇堪当此誉,动静最大的是澎湃新闻发刊词,但影响力好像仅限于媒体人内部,尤其是传统媒体中人,且褒贬皆有这或许是整个舆论场的价值观已经多元化的缘故。”(访谈对象J)对于年度评论评选所持的消极

24、态度,一方面是情理之中,另一方面或也说明,在价值观多元、舆论场声音复杂的时代,确实很难有某一篇评论能够收获一致的好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力了。而在由凤凰网资讯中心评论频道组织发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八大高校新闻学院院长亲自评选的“2014年影响中国的十大评论”中,虽然有媒体官方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评论也首次正式参评,但最终选出的十篇评论仍以刊发在纸媒评论版的文章为主;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传统言论重镇的南方报业集团旗下媒体发表的评论无一入选。六、结语本文通过对国内17家媒体评论部的访谈,概要梳理了中国新闻评论界发生的主要变化,包括新媒体平台上微信公众号兴起、自媒体言论勃兴,传统媒体言论

25、空间收紧、评论员通过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加速转型等。基于上述观察和发现,本文认为,未来对中国新闻评论的研究,可在进一步分析传统媒体评论部和评论员转型的基础上,增加对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的访谈,思考新媒体环境下评论主体、话语表达、言论尺度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如何共同作用于舆论的形成,以及深入研究言论表达与线上社会动员、线下网民行动之间的关系。陈敏/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本文受到中山大学桐山基金项目(编号:54500001),以及中山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6300009)的资助。注释:李未柠: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2014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分析报告,新华网2014年12月25日感谢以下媒体评论部的评论员接受访谈,他们是北京青年报张天蔚、东方早报沈彬、长江日报刘林德、重庆日报单士兵、凤凰网高明勇、海峡导报庄华毅、河南商报王攀、华商报曹旭刚、晶报赵周贤、南方都市报苏少鑫、南方日报周虎城、人民日报李浩燃、新华每日电讯易艳刚、新京报王彦飞、新快报张凯阳、燕赵都市报陈方、羊城晚报张齐(按媒体机构的拼音排序)。按照被采访对象接受访谈的顺序,本文将17位访谈对象按字母A-Q的顺序进行编号。熊志:2014年影响中国的十大评论揭晓,凤凰网2015年2月11日来源:新闻记者,2015年第5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