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7.29KB ,
资源ID:75055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055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精简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精简版.docx

1、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精简版高二历史会考复习提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关系;君主专制演变的过程、突出特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血缘纽带;等级制度;尚未集权 )1、分封制:对象: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统治。鲁?晋?、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体现演变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1、秦始皇建立:内容:确立皇帝制。(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天下独尊。)

2、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职责是 )、太尉、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地方: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作用: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元:。地方推行 制。明:朱元璋废丞相权;明成祖正式设内阁。 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标志:皇权加强达到顶峰 。3、选官制度经过: 、 、唐朝实行 制(标准分别是 、 、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大条约的名称时间、内容、异同;抗战胜利的时间、原因、意

3、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于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 北京条约;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对民族工业打击最沉重是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清政府放宽 限制;资产阶级发动 变法。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发动 革命,推翻 ,结束 、建立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 收复新疆;黄海海战(邓世昌、 战争)2、义和团运动抗击 侵略

4、。3、抗日战争:(1)主要罪行: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 、在 发动七七 事变;制造南京大屠杀,发动细菌战、毒气战。(2)全面抗战开始标志:七七事变。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南方)和八路军(北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有: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指挥者 )。敌后战场 彭德怀领导百团大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意义:第一次反帝侵略的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胜利根本原因是 领导 全民族抗日。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纲领,辛亥革命、新民主主

5、义革命的意义一、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1、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2、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目标:建立一个的理想社会。资政新篇: 洪仁玕,特点: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后者顺应世界潮流二、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领导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伟大的巨变)1、过程:1905年在东京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2、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瓦解;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以 为国旗;袁世凯窃取果实。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参议院制定)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2)政体:三权分

6、立的共和制;原则: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4)意义:性质特点: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进步性: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3、辛亥革命历史功绩:1、性质: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三、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5、41949、10、1,无产阶级领导第二次巨变)1、过程:开端是五四运动:1919年在 爆发;口号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时期: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民革命(1924 年至1927年)1、国共第一次合作:标志

7、: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体现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翻 军阀。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至1937年,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第一枪,建军节)、毛泽东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长征:1934年原因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克服的困难有;党内“左”倾错误;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物质的极度缺乏。胜利时间是 年10月,意义:保存了骨干,留下宝贵精神遗产。抗日战争:(1937 年至1945 年,国共第2次合作,取得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毛泽

8、东提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中共七大确立为指导思想解放战争:1946年至1949年, 坚持独裁内战。1947年战略反攻: 刘伯承、邓小平率部跃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1948年开始三大决战: 辽沈战役(最早)、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意义:推翻三座大山,结束半殖半封,中国人民 。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三大制度?宪法的特点?十一届三中全红的内容意义?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建立三大制度?人大- , 民族区域自治 )1、1949年9月召开的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 会议 (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国民党政府被推翻;确定国名、国旗、国歌;颁布共同纲领成为施政纲领 。2、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 1954 年召开的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特点(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 社会主义原则;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文革三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民主与法制被践踏。2、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指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的召开

10、。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 ,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进入 的新时期。3、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写入宪法。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个国家,两种 制度。)1、“一国两制”最早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实践:1997香港、1999澳门的回归。2、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是列强强占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核心(原则)

11、:“一个中国的原则;阻碍因素:国际反华势力 、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三通指 、 、 。1992年10 达“海峡两会”成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史称“九二共识”。专题五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国力、利益、地位)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年)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意义: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2、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了日内瓦 会议;3、

12、参加万隆会议(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即万隆精神)。二、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表现:1971年第 26届联大重返联合国。图片乔的笑,原因:美国霸权的衰落,中国地位的提高,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中美关系的缓和:由敌对走向逐步缓和;史称“ 外交”,“小球推动 ”。标志:1972年 访华,签订 公报(影响:结束敌对,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两国建交前提:承认唯一合法政府是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主题:和平、发展):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积极开

13、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新型区域合作( 2001年在上海办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推动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开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远交不如近邻)。列举“和而不同”的例子?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开启西方 )1、根源: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海洋文明);小国寡民的城邦。基本特点(直接民主)2、梭伦改革奠基(前594年“解负令”;最能体现中立的是财产等级制度;陪审法庭、四百人会议)、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五百人会议、陶片放逐法);伯里克里是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民享有均等参政机会,轮番而治)。评价:开西

14、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局限性:就民主的范围而言:众多的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抽签选举 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三、罗马人的法律(核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影响: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法学的渊源)1、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颁布于前509年。特点:重视证据。2、从公民法到 法(原因:贵族与平民斗争,疆域扩大,居民成分复杂)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代议制是间接民主)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特点:国王“统而不治”虚君,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是权力的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1、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确立君主立宪制。(目的:为限

15、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意义:以法制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2、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什么作用: 从人治转向法治,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它保证社会有了宽松、和平的环境,为英国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1、内容:确立联邦制;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立法权归国会(参议院、众议院=调和大小州的矛盾);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最突出的特点:“分权与制衡”的原则)2、评价:(1)性质地位: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进步性:三权分立,避免专制,维护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马克思主

16、义诞生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二、法国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伟大尝试。失败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三、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1917年十月革命在彼得格勒胜利(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说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特点:通过中心城市暴动夺取政权(中国是农村 )。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形成两极格局。=美苏两大阵营对抗,中国“一边倒”1、原因: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 ”的提出经济上提出援助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

17、立北约(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1955年苏联成立华约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德国分裂 、古巴导弹危机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冲击两极格局,使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1、欧共体的形成(经济一体化组织): 1967年成立,1993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是: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形成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经济的多极化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2、日本的崛起: 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重视教育。3、中国的发展壮大: 4、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1961 年诞生。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三、走向

18、多极化(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 ) 当今格局:“ 一超多强 ”1、苏联解体(实质是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外因: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标志是199年阿拉木图宣言 的签署;它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崩溃。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家庭手工业与农业 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 农业 。基本特点是 ;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唐朝出现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谓之天府”。二、手工业:1、表现:时间最长应用最广是丝织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商

19、西周是 文明, 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技术。陶瓷业:唐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清出现粉彩瓷器。三、商业:1、唐长安坊与市分开;宋代 经济发展出现最早的纸币“ ”;东京突破 时间 、空间 限制;明清时期出现会馆和商帮(其中最为强大的是 徽商 、晋商)。城市发展的新特点是江南出现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四、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 ” 政策,出现于战国(商鞅变法);消极影响(明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积极影响是:有利于: 。 朝 “海禁”,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含义?);消极影响:使中国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中国日渐落后于世界。专

20、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何时开始瓦解?标志?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时间、原因、特点。一、兴起(产生):1、时间19世纪60.70年年代 ;地点:分布在上海 、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近代含义机器生产。代表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2、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男耕女织的经济开始瓦解,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二、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 后(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创办 、属于

21、 性质的企业。2、原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的推动。3、影响: 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 和 。三、进一步发展(被称为 短暂的春天 ,“黄金时代”)1、时间: 一战期间(或民国初年); 2、原因:外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无暇东顾 内因(四个):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近代产业革命的精神就是:追求 。)3、特点: 分布在沿海;轻工业为主,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最大的新式工业是 4、结果:一战过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认识:民族工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是:在半殖半封的中国

22、,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双重压迫。启示:民族工业的出路在于: 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 专题三 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时间、名称、意义、启示(农村发展的主要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对农业 、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方式:自愿、和平、公司合营)的完成使生产资料 转变为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共八大提出的任务是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 变为先进的 。二、曲折发展的二十年(19561966-1966年)1、主要失误:1958年开展“大跃进”(大炼钢为中心)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3、 ”原因: 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左倾错误)。1960农村纠左的八字方针是 。文革十年动乱 2、启示:经验教训:必须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关心人民利益。三、新时期1978以来: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出实行 改革开放的决策)。意义?(背诵)1、改革:从 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和四川省开始;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意义: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推动 改

24、革。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土地改革 、农业集体化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 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采取的政策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本 。2、开放:从设立 经济特区开始。四个: 广东福建的深圳 、珠海、汕头、厦门。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进一步开放的标志。与近代开放对比:格局基本相同: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再到内地 ;B、本质不同:近代是被迫开放;今天是主动开放。3、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是:1992 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

25、典型特征是中西合璧 、土洋并存 。近代男子的服饰从长袍马褂 到流行西装和中山装(孙中山设计,特点是中西合璧),女子以旗袍为主;变化的原因有外来思想文化(欧风美雨)的影响、政治(辛亥)革命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近代工业的发展等。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2、新式的交通工具有电车、自行车、火车 、轮船、飞机等(优势:机械动力取代人力、畜力,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影响:进一步打破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各地联系和交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三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一、经济全球化

26、开始于新海路的开辟:哥伦布 发现美洲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加强了各地的联系,在欧洲引起 革命,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美洲四种作物: 可可、马铃薯、烟草、玉米 )二、殖民扩张:“海上马车夫”是荷兰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针对 ,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是 。殖民主义的罪恶表现:野蛮掠夺 、屠戮、不平等贸易、贩卖黑奴。三、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取代手工,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农业国向 转变。)1、从 国, 业开始, 改良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 2、交通工具发明有 。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列强为商品输出场所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殖民扩

27、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两个中心:德 、美。开始的标志是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主要成果:电的广泛运用;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汽车和飞机(动力来自内燃机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新通信工具的发明:电话和无线电报;(发明者分别是?)3、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极大提高生产力,使人类进入 “电气 时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通讯手段和交通工具的进步等。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实质、特点、内容、影响; 一、19291

28、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于美国爆发;从金融业,开始特点:时间长 、范围广 、破坏性强 。影响:(看材料)。胡佛经济政策: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二、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1、主要内容:从整顿银行业开始通过农业调整法调整农业生产;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矛盾、稳定社会、摆脱危机)。2、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影响: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最主要变化:加强国

29、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知识经济和第三产业兴起。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列宁的两次探索?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目的、内容、影响、启示;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材料)、弊端、影响。与罗斯福、邓小平比较。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主要措施: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3、评价:积极性:适应了战时需要 ,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引起政治经济危机。二、1921年,新经济政策:1、背景: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长期战争的破坏。)2、主要内容: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3、根本目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0、4、评价:调动工人农民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启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水平 ;遵循经济规律;关心农民利益。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标志:1936 年通过的苏联新宪法 1、主要内容: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2、评价:在前期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政权的巩固,1937年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问题: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 ,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企业缺乏活力,苏联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照般这一模式。三: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1、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玉米运动)。

31、2、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重点在军事工业。3、戈尔巴乔夫改革背:倡导民主化、公开化,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1991年 。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不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启示: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需要自我完善。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 区域集团化和 经济全球化 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哪两大趋势?举例说明。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应对措施。一、二战后世界性经济组织(三大支柱)是 ,提供长期贷款的是 。 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元等同于黄金)。二、当今世界三大区域集团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体现了区域集团化趋势。典型:欧洲走向联合原因(材料)、过程(1951?1967?1993?1999?)、特点、从欧共体到欧盟性质发生什么变化?影响(区域化、全球化、多极化)?二、经济全球化根本推动力是科技的发展;表现:1、世界贸易组织( WTO):成立于1995年,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中国于2001年加入。2、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发达国家主导的,对发达国家有利,发展问题、环境污染 、恐怖组织活动盛行等等;3、对待全球化的态度:全球化的趋势是无法改变和阻挡的,因为它是社会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