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4.07KB ,
资源ID:75044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5044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急救护理学课程.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急救护理学课程.docx

1、急救护理学课程急救护理学课程自评报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救护理学教研室2008年5月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急诊医学和急诊护理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急诊护理工作是全部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医疗护理服务工作的前哨,为此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设了急诊护理学课程。本课程秉持“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护理理念,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吸取欧美等国家先进的急救护理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特有的教学模式,使得我们在国内急诊护理学教学水平中处于领先地位。一课程概况急诊医学在医学发展中仅有三

2、十多年的历史,急诊护理学是在急诊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中诞生的,她是急诊医学与护理学的一门边缘学科,随着我校护理学院的建立,急诊护理学学科也经历了由无到有,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为加快急诊医学学科建设,1992年中国医科大学在国内首次与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合作开展了急诊住院医师培训项目,CMB资助该项目80万美元,拟在五年内完成。该项目培训内容包括医学本科生、护生的急救医学课程计划;急诊医师培训计划;急诊护士的培训计划;急救医学的普及性教育计划。随着项目的进行,CMB又后续提供资助资金20万美金,使该项目资助资金达到共计100万美元。在该项目资金的资助下,我科先后派出8名医护人员赴美国学

3、习急诊医学实践模式进行师资培训。学成回国后在临床率先开展与国际接轨的急救分区模式,同时配备了高级心肺复苏全套先进的急诊教学设备及计算机、复印机、投影仪等先进的办公仪器设备,使我校急救医学教研室和急救护理教研室成为国内拥有一流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教学条件的教研室。此外CMB还同时资助40万美元用于我校附属第一院中毒防治控制中心的建设,在全国医院医疗卫生系统中亦属首创。这两个项目为急救护理学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急诊教学设备、良好的临床实践教学环境。同年由于护理学院的建立发展,把急救护理学课程纳入必修课成为必然,我科于1992年开始承担本科层次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由于当

4、时急救护理教学人员学历低,师资力量薄弱,此时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是靠医护配合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进行讲授的,由到美国参加过师资培训的黄建群教授等医生讲解急危重症及心肺复苏等课程的主体内容,由护理教师讲解有关急救护理学内容,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6学时。实践课时24学时。此阶段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医护分界明显,不能很好地融合现代临床护理与护理教育的理念,对培养21世纪的高护人才有不足之处。2002年急救护理学课程在吸取临床医学教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保留了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等突出急救特色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大量融入了临床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授课教师由高学历毕业的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担任,授

5、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以评判性思维方式,解决临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始终追踪国际最前沿的医学护理信息,不断引进国内外最新急诊护理学内容,运用美国急诊护理教学的先进理念与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急救护理学知识一直是国内外最前沿的急救护理知识与技能。急救护理学是一门急救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学科,在教学中实践课占有很大的比重。遵循“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护理理念,以“培养能力”为总体目标,为此急救护理教研室配备了先进的急救实验教学设备,以生动、直观的场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每学年安排24学时的实践课,与理论

6、课的比例为2:3,从而满足了培养21世纪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经过二十多年来教学方法的探索,急救护理学在我校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临床急救护理工作需求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直受到历届护理学生的青睐。在每年毕业前的学生高级选修课中,急诊科急救护理学专业都是接收学生人数最多的科室。在今后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工作中我们还要通过不断尝试与改革,为本课程的建设提高和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二教学队伍力量雄厚: 教师队伍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参与急救护理学教学的教师共12人,其中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5名,研究生学历教师2名,本科学历教师7名,大专学历教师4名。本课程已经

7、形成一支学历机构合理、师资配置完善、梯队建设良好、结构比例相对稳定的教学队伍。(一)课程负责人基本概况:课程负责人张波,1959年出生,主任护师,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科护士长。1989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的护理教育专业文凭课程获学士学位;1992年在CMB项目的资助下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接受急诊护理实践与教学培训九个月;1999年毕业于泰国清迈大学获护理硕士学位。社会任职:张波老师除了担任护理学院教学工作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管理工作外,还兼职多个学术团体职务:护理研究、现代临床护理杂志编委;辽宁省护理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沈阳市护理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

8、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教学工作:自1993年起承担“急救护理学”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平均每学年48学时,为两届“现代复苏技术与急救护理新进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科研工作:承当与参与中国医科大学校级课题二项,为应用寻证医学改进临床护士心肺复苏技术培训模式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是PBL在护生急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参与者。主编与副主编全国高等医药学院规划教材5本,参编教材10余本,发表第一作者文章共计10多篇。(详见精品课程申报表)研究生工作:自2001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急救护理,到目前为止,研究生5名,已有2名毕业。(二)主讲教师1.代颖:

9、1974年出生,硕士学位,主管护师,讲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长,199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护理工作,2006年于中国医科大学获护理学硕士学位。连续5年来承担护理学院、高职学院的“急救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每学年平均教学时数36学时以上,参与实施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为“应用PBL教学法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能力的研究”的课题项目负责人,参编教材2本,2003年于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青年讲课教师比赛中获“优秀讲课教师”称号。2.刘翠华:1966年出生,主管护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承担“急救护理学”教学工作,每学

10、年教学时数36学时以上,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2006年选为辽宁省护理学会第八届急诊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评为中国医科大学高职技术学院优秀教师。3. 其他:刘淑英,王玉菊,吴晶,钱红,均为主管护师,具有丰富的急诊护理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多年来承担“急救护理学”的部分教学工作,深受学生欢迎。(三)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及成效培养措施:青年教师是教研室发展的后备力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着教研室的发展前途,近五年来,我们加强对本课程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并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取得了实际效果:1.制定相关要求,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 2.为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安排教学经验丰

11、富、学术水平高的老教师进行“传帮带”工作,如指导教案的书写、备课的方法、讲授的方法以及文献查询充实授课内容等。通过老教师对年轻教师业务上的指导,使一批年轻的教师健康成长,提高了教学质量。3.每位青年教师必须经历“准备-实践机会(辅助)-独立实践-理论-再实践、理论”的成长过程。首先,给青年教师创造机会,如在带教前由资深教师个别辅导,先承担实践课辅助教学,确认其具备熟练的实践教学技能后再逐步过渡到独立承担实践教学课;其次,经过1-2年实践课教学后选拔优秀者承担课堂教学。在理论授课前,进行授课技巧培训,观摩听课,再经过试讲,评议合格后才能向学生授课;最后组织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邀请课程负责人、院、

12、系督导组专家评价与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4.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进修提高,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各地及院内组织的师资技能等培训或进修学习,为承担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5.培养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吸收青年教师参与教材编写、教学科研,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6.大胆使用人才,培养教学秘书、科研秘书,提拔科室骨干力量,促进人才的发展。取得的成效:1.年轻教师层次不断提高:代颖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李欧等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得到提高:2007年选派高雅竹参加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

13、一医院组织的操作技能培训,并且于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3.科研水平得到提高:代颖硕士毕业论文“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能力的研究”收入CNKI全国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数据库中,并且在读研期间参与急救护理学(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年2月 第一版)的编著工作,同时为临床诊疗技术手册(辽宁技术出版社 2005年1月 第一版)的译者。4.2007年急诊科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评为“优秀临床带教科室”。5. 刘淑英2007年被中国医科大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评为“优秀教学秘书”三教学内容丰富创新(一)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定位:急救护理学属于护理学专业中临床阶段中的课程,是在学

14、生掌握人体各系统基本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快速发现与判断问题并能够以娴熟的技能迅速解决问题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护理理念,热爱护理专业,爱岗敬业,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的责任心,有慎独严谨的品行,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良好的护士仪表、举止、语言、态度和职业情感。2.知识目标:具有“生命第一,时效为先”急救护理理念,具备较扎实的急救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具有主动求知和继续学习的能力。3.能力目标:掌握急救的基本技术、技能;能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尽快地转化为

15、护理专业实践能力;具有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评估服务对象的病情、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将掌握的专业技术转化为从事临床急症护理的职业本领。(二)理论课程设计思想及教学内容 设计思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口结构日趋老化,疾病谱正在发生转变,急重症病人无论在数量及严重程度上都在日益增加,在此发展趋势下,我们保持急救护理学教材的基本内容结构,在此基础上调整部分课程内容,重点放在“急”字上,以突出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及急救技术配合应用的特色,并结合欧美等国家急救护理教学先进理念,建立了更具特点、更趋合理的新的教学内容框架。 教学内容安排(36学时)理论课程名称学时数急诊分诊2学时心搏骤停与心脑肺复

16、苏4学时创伤与急救2学时急性腹痛2学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学时急性心脏衰竭和冠状动脉综合症2学时严重心律失常2学时高血糖危象2学时甲状腺危象2学时中枢神经系统急症2学时呼吸系统急症4学时机械通气2学时急性中毒2学时有机磷中毒2学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学时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1学时(三)实践课程设计思想及教学内容 设计思想: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是急重症护理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基于以“培养能力”为总体目标,向国际看齐,建立高效率的急重症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利用齐全的实验模型(如气管插管模型、心肺复苏模型、心电监护、除颤仪等),通过教师分小组示教(每位教师带教10位学

17、生)、指导每位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自评与互评、实验室开放、老师提问等,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来达到实验教学目的。通过危急重症抢救情景设计、小组作业和讨论形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的整体综合急救能力。教学内容安排:急救护理学的实践部分共有10项操作,总学时为24学时。具体内容和相应的学时数如下:实践课程名称学时数急诊护理管理4学时、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的应用4学时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4学时心电图机、心律失常识别、输液泵4学时整体抢救与配合4学时急诊个案护理4学时四教学条件优越(一)教材及相关资料理论使用教材1.张波主编 急救护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 2.周秀

18、华主编.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参考教材1.王一镗主编 急诊医学第三版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62.王佩燕主编 急诊医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2005年国际心肺脑复苏指南 配套实验教材:护理部与急诊科自编讲义急救护理基本操作,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使用。此配套实验教材简明、易懂,有助于学生学习。(二)实践教学环境急诊科配有专用教室一间,教室里配有各种教学设施,有CMB项目资助的全套初级与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教学设备,包括多功能心肺复苏模拟人2个、心肺复苏模拟人2个,气管插管模型4个、危险性心律失常计算机演示仪器2台、心电图机5台、心电监护仪、输液泵

19、、呼吸机、除颤器、负压吸引器等仪器若干台。(三)临床教学环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为培养高级医疗护理技术人才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其急诊科为“急救护理学”的主要的临床教学基地。1拥有良好的教学、管理、基础和科研条件,完善的整体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急救护理学的临床实践活动,机会充足,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和全面照顾病人的能力;2拥有充足的病员和丰富的教学案例资源,能充分满足本课程学生课间见习和临床实习的需要;3拥有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与医疗设备,所开展的新型医疗技术以及相应的护理实践,能及时补充和拓展本课程中相关内容,可保证“急救护理课程”的实践

20、环节,并对急救护理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有相应的促进作用;4拥有高水平的临床师资,临床带教教师均具备较高的临床急救护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及人格特质,能够满足学生的临床见习与临床实习需要,能保证“急救护理学”的临床教学质量。(四)图书馆馆藏资源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14年,其前身是1892年始建的辽宁医学院图书馆和1911年创办的满洲医科大学图书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本馆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全国医学文献资源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被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和辽宁省技术监督局认定为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图书馆设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和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各一个

21、,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全面的利用馆藏电子资源、网上资源和教育培训的条件,并可为校内学生提供各类网上文献信息服务与技术指导,其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国医学图书馆的领先水平,在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服务水平和管理上已达到全国高校图书馆一流水平。图书馆建筑总面积达15000m2,设有书刊阅览室8个,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阅览室各一个,网络教学实验室一个,现有阅览座位913个。电子阅览室便于学生上网浏览、查阅各类文献资料,尤其可检索利用校园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多媒体阅览室设有多媒体计算机40台,磁带录放机32台,学生既可上网查阅、浏览文献,也可阅览各种VCD、DVD教学资料,便于学生开展自学。8个书刊阅览室分别

22、是社科阅览室、社科借阅室、科技阅览室、科技借阅室、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和参考咨询室,便于学生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截止2004年底藏书总量达82.3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25.10万册,拥有大量的的护理学基础的参考书籍,并收藏生物医学专业期刊6537种,现订期刊1531种(其中外文期刊611种),其中包括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理研究等。目前订购的外文全文数据库有Springer、OVID、ASP、BSP、Proquest Medical Library,中文全文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CNKI)、重庆维普(VIP)、万方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全文图书等。收藏检索数

23、据库有1990年以来的SCI光盘数据库、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医学近期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等。以上资源均可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五)网络教学环境我校建立了校园网站、教育技术中心网络和网络教育学院网络,速度为100.00 mbps,教学内容可上传到校园网。我们积极参与网络教育学院网络教学,目前已经举办了6期网络教学。其中网络教学中的网络电视教学已经覆盖山东、浙江、甘肃、辽宁和广东五省的三十多个城市,近期学员已达到1800余人。登录我校教育技术中心网站,可以查

24、看急救护理学网络电视教学的影像资料。网址为: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先进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急救意识,讲授急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训练急救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综合急救能力,因此我们不断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课程目标,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了下列改革:(一)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先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

25、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应用PBL教学法,教师根据病情可能发生、发展的规律,应用临床思维来启迪、引导学生,学生经过课前为解决问题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并适当查阅文献、课外资料,同学间针对教师布置的思考题相互发表见解并激烈讨论等精心准备,课堂上又通过自述事例、每位学生发言及回答他组学生的提问及老师的引导等一系列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从而化理论为实践,促进了学生多项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急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选用“急性心肌梗死”模拟病例,让学生对其进行病情评估,并且对所应采取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生在课堂中踊跃发言,勤

26、于思考,增强了学生课堂主体意识、师生间的沟通、同学间的协作、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2.小组轮转法:小组轮转法是急救护理学实践课中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它采取分别将带教老师和学生分为A.B.C.D四个小组,四个小组分别由不同的老师讲解不同的临床技术操作,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对应的每组同学讲解操作技术并监督学生熟练完成操作练习,所在这一组的学习完成之后,再转入另一个小组进行新的内容的学习和练习,这样像车轮滚动式的转动,循序渐进地完成A.B.C.D四个小组的学习过程。 在急救护理学实践课程中采用小组轮转法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节省更

27、多的教学时间,把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课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由带教老师进行监督,对操作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给予指正, 保证了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准确掌握, 使学生的操作技术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熟练,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得到了学生很好的反馈效果。3.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根据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并在其问题教学法的基础上创立的实用主义教育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它是有目的地解决问题的设计。在急救护理学中,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心脏骤停、多发创伤等急症进行紧急处理场景仿真展示。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是: 授课前一周,将每班学生随机分成六组,每组平均4-5人。教

28、师将要学习课程的题目告诉学生,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提出学习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提出要求:最好每组同学选择不同的内容,跳出书本的限制。每组同学自己设计,制订计划。上课时,让每组同学展示自己选择的内容,实施拟订的计划。实施时,同学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运用具体的材料,选择讲解、角色扮演等不同的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提醒、暗示、建议和鼓励。 最后进行效果评价。评价时,我们采取了自评(小组同学首先进行自我评价)、他评(由其他各组同学进行评价)和教师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运用设计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急救护理学是

29、一门应用性学科,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及自学的能力是护理教学的关键。而设计教学法注重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过程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也提出很多问题。设计教学法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设计教学法的过程中,由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决定学习目的、内容,并在自行设计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它使抽象、乏味的被动学习变成积极寻求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愉快经历。4.启发讨论式教学法急救护理学涉及范围比较广,覆盖知识面比较多,各种危重症是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对于这样的课节,在讲授

30、时我们采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如在个案护理实践课中,以小组作业形式,教师引领学生到实际病人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综合分析,找出问题,结合理论讲授内容,查阅各种文献,积极讨论,辅之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得到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再给学生们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老师进行补充归纳,并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活跃了学习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针对具体急诊病人提出紧急处理措施或主动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的方案。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的综合急救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也使他们对急救护理学的今后继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1、。(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选择记录和储存教学信息的载体,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对学生的感官最有效刺激的信号,为学生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体现其直观性、生动性、动态性、交互性、可重复性、针对性等特点,并注意在多媒体教学中设计真实的情景,设计学生的反思过程和表述过程等,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时,采用声像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方法,从多角度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与除颤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兴趣,提高注意力,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此外,也由于医学知识飞速发展,急救仪器设备日新月异,单纯的教科书内容很难与时代同步,而网络教学课件在教学大纲为基础的同时,课程内容随时更新,穿插本学科新技术、新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三)上课规模与教学效果多年来我们承担护理学院、高职学院、网络教学学院、成人教学等多个层次的急救护理学教学工作,平均每个层次每学年的学时数均在36学时之上,每学年各个层次学生总人数合计900人左右。带教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给学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