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5.72KB ,
资源ID:74619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4619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海底泥沙运移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海底泥沙运移分析.docx

1、海底泥沙运移分析第五章 海底泥沙运移分析海洋水动力条件尤其是风暴浪作用下,不仅强烈地搬运泥沙造成海底的冲刷和淤积, 而且也可能成为某些不利因素发生变化的诱发因子。本章主要涉及在海洋水动力条件作用下, 海底泥沙的运移情况以及可能成为海洋工程 构筑物的不利因素进行粗浅评价。拟从两个方面讨论海底泥沙的运移:其一,在不同尺度 的波浪作用下海底沙产生净运移的范围;其二,应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判定在水动力综 合作用下海底泥沙的运移趋势。5.1波浪作用下海底泥沙运移范围当波浪对海底的作用增强到一定程度时, 海底泥沙被掀起从静止状态离开床面转为运 动状态,其起始值为泥沙起动的临界值,但被起动的泥沙并不产生净移

2、动,而只有当波浪 作用继续增强到某一程度以后,泥沙才沿波浪作用方向产生净移动(搬运) ,其值即为泥 沙运移的临界值,通常用水深表示,故称为泥沙运移的临界水深。其含义是,若某部位的 这一临界水深大于该部位的实际水深时,表明该部位的泥沙会产生净运移,反之亦然。波 浪作用下海底泥沙的起动和运移的影响因子较多,从大的方面看,对确定的部位则主要取 决于波浪参数;对确定的波浪参数则取决于地形(水深)和泥沙条件。5.1.1计算式波浪作用在海底的水质点运动速度和作用力存在着周期性振荡, 所以海底泥沙颗粒被 掀起后只作来回摆动,只有波动水质点运动速度达到某种程度以后,泥沙颗粒才由来回摆 动(运动)转为向波浪作用

3、方向的净运移, 也即泥沙随水流搬运。 日本佐藤根据试验认为, 当波浪水质点水平分速(Um)达到泥沙颗粒起动流速(Uc)的2倍时,泥沙才产生净运 移,其表达式为:Um = 2Uc=n H/Tsinh (2n Dc/L )式中,H、T和L为波浪的波高、周期和浅水波长,Dc为泥沙产生净运移的临界水深。该式求得的是泥沙产生净运移的临界值。 从式中可以看出当波浪参数确定时, 某部位 泥沙是否产生净运移取决于 Uc,很显然Uc值愈大,Dc值就小,泥沙产生净运移的水深范 围变浅;或者若要求某一水深范围内的泥沙产生净运移,就需要大的波浪参数。渤海湾区 内海底泥沙多偏细,因此相应的两个问题需考虑,其一,细颗粒泥

4、沙间存在粘结性增强了 泥沙的抗剪强度,其起动流速比非粘性泥沙要大得多,因此对未密度泥沙的Uc是从图5.1上取值,代入式中后得到未密度泥沙净运移的临界水深 Del;其二,与粗颗粒泥沙不同的是细颗粒泥沙堆积于底床后,在外力和重力作用下随时间有一逐渐密实过程,不论其程度 如何,要掀起这部分泥沙所需要的作用力或拖拽力都比未密实泥沙要大得多,因此对这部 分泥沙的Ue是从图5.2上取值,代入式中得到密实泥沙净运移的临界水深 Dc2。5.1.2计算参数波浪:渤海湾区海域内,在通常情况下波浪尺度较小,因此波浪对海底作用产生显著 效应的只能是大浪过程。从工程考虑,选用不同的重现期的波浪参数以代表不同尺度的大 浪

5、条件。依据选用的平台观测站的位置,将渤海湾区不同重现期的波浪参数值列于表 5.1中。表5.1 不同重现期波浪参数值水文观测站站位(N. E)参数波浪重现期(年)110255010038 24 35H1/103.75.65.96.26.5CFD23118 47 27T6.98.68.89.09.338 59 05.69 H1Z102.54.75.25.55.9CFD5118 47 48.31 T5.57.88.18.58.838 39 29.792 H1Z102.34.75.35.76.1QK18117 57 37.6896 T5.47.78.38.58.8泥沙:在泥沙条件中,粒径是一个重要参数

6、。在同样级配组成的泥沙中,泥沙粒径的 不同,直接影响到Ue值,也必然影响到De值。现选用粒级组成中频率最多的众值粒级, 以代表泥沙中主要组成部分的运移状态。水深:波浪在传播过程中,随着水深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也影响 De值。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水深部位分别进行计算各计算部位的水深及其相应的泥沙粒径参数可参见表 5.2和5.3。5.1.3计算结果将不同重现期的参数,不同部位的水深及其泥沙条件分别代入计算式中,得到不同的 De1和Dc2。对于De2只选用25年、50年和100年一遇的波浪条件。将计算结果,统计和归纳为渤海湾区内未密实泥沙的净运移临界水深( De1)(表5.2 )和 密实泥沙的净运移临界水

7、深(De2)(表5.3 )。同时,分别绘成相应的泥沙运移临界水深分布图,即图5-3至图5-7 (Del)和图5- 8至图5- 10 (D。从图中可直观看出不同重现期的波浪作用下的海底泥沙产生净运移的范围。表5.2 泥沙移动临界水深(m( Del)计算水深(m粒径(mr)波浪重现期(年)1102550100250.12-0.0110- 1820-2622-3924 - 4126 - 44240.10- 0.0113- 1422-3423- 3824 - 4025 - 42220.11-0.0113- 1921-3022-3323 - 3525 - 38200.07- 0.0315- 1925-2

8、928-3429 - 3631 - 38180.07- 0.0110- 1320-2721-3022 - 3223 - 34160.04- 0.0112- 1818-2620-2821 - 3022 - 31130.15- 0.0215- 1822-2923- 3224 - 3425 - 36120.04- 0.0111- 1716-2318-2619-2720 - 28100.125- 0.016- 1613-2615-2916-3117-3290.03- 0.0213- 1418-2020-2121 - 2321 - 2380.01612141516表5.3 密实泥沙移动临界水深(m (D

9、计算水深(m粒径(mr)波浪重现期(年)2550100250.12-0.0111-2512 - 2613-28240.10-0.0111-2513- 2613-27220.11-0.0111-2212- 2313-25200.07-0.0321-2321-2422 - 26180.07-0.0110-2011-2212-23160.04-0.0110-2011-2111-22130.15-0.0214-2014- 2115-23120.04-0.019- 1810- 1910-20100.125- 0.018- 189- 1910-2090.03-0.0212- 1512- 1613- 168

10、0.017885.1.4几点认识5.141 De 值代表的仅是泥沙中主要组成部分的运移临界水深De代表的是在波浪作用下海底产生泥沙净运移的临界水深,与实际水深比较,可确定泥沙产生净运移的水深范围。当 De小于实际水深(h)时,表明该部位泥沙中的主要组 成部分没有产生净运移。但有两点需要指出:其一,泥沙虽没有产生净运移,但泥沙可能 已被掀起而呈运动状态,被起动的泥沙仍可被海潮流所挟带;其二,反映的是泥沙级配中 主要组成部分(众值粒径)没有出现净运移,但粒径大于众值粒径的泥沙因起动流速小而 可能已产生了净运移。相反当 Dc h,粒径小于众值粒径的泥沙也可能没有产生净运移。 因此,当Dev h时,并

11、不代表当地泥沙绝对没有产生净运移。虽如此,但其结果仍具有代 表性,它代表在不同尺度的大浪作用下,海底泥沙中主要组成部分产生运移的范围。5.1.4.2海底松散泥沙的净运移( Dc1)从图 53 至图 57 可以看出, 渤海湾区内泥沙运移总的情况, 在渤海湾中部是波浪 作用下泥沙运移很弱的地区或相对稳定区。波浪作用下海底泥沙产生运移较为强烈的地 区,主要是在渤海湾南部至老黄河口地区和曹妃甸以北近岸地区,其次是渤海湾西部的局 部地带,在这样的地区泥沙受到波浪的强烈扰动,同时产生较强的泥沙搬运。一年一遇波浪参数, 这是较为常见的, 每年都能出现一次最大的大浪过程 (图 53), 此时在渤海湾南部近岸地

12、带产生一定强度的泥沙运移,而在滦河口以北地区也可能产生一 定的泥沙运移。在渤海湾其他地区, Dc1 值与实际水深之间差值较大,没有产生泥沙的净 运移,但多数地区海底泥沙能被起动处于运动状态,为海潮流的搬运创造了条件。十年一遇的波浪作用下泥沙产生净运移的范围迅速扩大(图 54),泥沙运移较强的地区是在曹妃甸及其以北近岸区和渤海湾南部地带,其次是渤海湾西部的局部地区。渤海 湾中部是海底泥沙运移甚弱或泥沙运移不活跃的地区。二十五年及其以上一遇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运移(图 55至 57),其临界水深值分 布格局与十年一遇波浪作用的情况类同,只是范围有所扩大。5.1.4.3海底密实泥沙的净运移( Dc2)这

13、部分泥沙的运移情况见图 58 至图 510。对于二十五年一遇的波浪条件,在滦 河口附近的近岸地区,渤海湾南部的近岸地带,能产生强度不大的泥沙运移,其次在渤海 湾西岸的局部地带也可能出现泥沙运移。 在 100年一遇波浪作用下, 曹妃甸以北近岸地区, 渤海湾南部近岸地带,可产生较强的泥沙运移,其次在渤海湾西岸的局部地区,亦能产生 一定强度的泥沙运移。而渤海湾中部区不产生泥沙的净运移,成为相对稳定区。5.1.4.4在海潮流参与下的海底泥沙运移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波浪较小, 因而海潮流是经常起作用的动力条件。 海潮流作用与波浪作 用的不同之处,一方面是海潮流一旦起动了泥沙,即可被水流挟带搬运;另一方面对于

14、往 复流来说,泥沙搬运导致海底的冲或淤,也即泥沙净搬运取决于涨落潮流的历时和流速的 不对称性程度及余流值大小。渤海湾区北部海区(CFD5为代表),落潮流(NE大于涨潮流(SW,平均峰值流速 51cm/s,实测最大海流流速达 83cm/s (方向69),平均流速37cm/s。南部海区(5m以 深)最大涨潮流速(WNW为95cm/s,最大落潮流速(ESE为76cm/s。老黄河口近岸区 落潮流速(NW大于涨潮流速(SE,最大流速在15.5 17.5m等深线间为150cm/s以上, 在5 15.5m等深线间为100 150cm/s。西部海区(以QK8为代表),涨潮流(W大于落 潮流(E),实测最大流速

15、(275)为80cm/s,平均为32cm/s。从图5.1可知,其最大流 速可起动粒径为0.005 3mm的泥沙,若以平均流速考虑,仍可起动运移粒径0.05 0.05mm 的泥沙,说明当海潮流速达到平均流速时,大部分海区海底泥沙均可被起动随流搬运。因 此,在波浪尺度较小或者虽为大浪作用但海底泥沙移动临界水深小于实际水深而泥沙没产 生净运移的海区,海潮流却成为泥沙运移的主要动力因子。在大浪作用方向与海潮流方向一致或交角较小的情况下, 波动水质点水平速度与海潮 流速呈某种程度的叠加,增强了水动力条件的作用强度,使波浪作用产生的海底泥沙净运 移的范围得以扩大。也就是说,在波浪作用不能产生泥沙的净运移地

16、区,若泥沙已被起动 时,仍为海潮流所挟带而发生搬运。或者说,当海潮流已能起动挟带泥沙的地区,由于波 浪作用的参与,从而增强了泥沙搬运的强度。在波浪作用方向和海潮流方向不一致或交角 较大的情况下,泥沙的搬运情况比较复杂,在总体上作用强度有减弱的趋势。5.2应用中子活化分析判定海底的泥沙运移应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判定海域泥沙的运动方向和相对强度, 是近期发展起来的示踪 泥沙运动的方法。 这类方法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通过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制成元素示踪砂, 现场投放,相隔一定时间定点采样,对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获得示踪元素的分布及其 含量,然后进行计算处理;另一种是对现场采集的样品,直接进行中子活化分

17、析,获得样 品中的诸多元素及其含量,然后进行计算处理。5.2.1分析方法中子活化分析是一种核分析技术, 它是用一定能量和流强的中子轰击底质样品, 测定 由核反应生成的放射性核衰变时放出的缓发辐射,或直接测定核反应中放出的瞬发辐射, 获得样品中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对其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 对泥沙运动状况进行分析。不同站位采集的样品中, 各种元素的含量是有差异的, 这和泥沙的搬运和聚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将不同站位样品中相同元素进行对应比较,若比值大于 1的元素的个数超过元素数的一半(50%)时,可认为大多数元素的去向代表了泥沙运动方向,其比值的平 均值大小代表泥沙运移的相对强度。在渤海湾区选

18、取21个站的样品,经处理后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每个站样品均测得 34个元素及其含量值。鉴于海域范围大,故划分为 3个海区,在界限上的站位分别参与相 应海区的计算和处理。区内各站的比值平均值归纳于表 5.4至表5.6。将3个海区的平均比值统计表进行分 析和必要处理,统一绘成图 5- 11,图上标明各站位之间泥沙运移的关系,比值平均值大 于和等于1.4的均标出数字。表5.4 1区 各站间对应元素比值大于1的平均比值站号M1- 1M 1M4- 2M5- 1M5- 2M6- 1M7- 2M7- 4M8- 3M8- 5M 1M3- 11.311.12M4- 21.461.401.341.21M5- 11.

19、161.491.331.331.531.461.261.20M5- 21.591.291.151.331.17M6- 11.26M7- 21.461.161.23M7- 42.131.751.501.201.471.771.631.301.21M8- 32.311.791.671.671.761.54M8- 51.961.581.341.281.531.431.22表5.5 U区 各站间对应元素比值大于1的平均比值站号M8- 3M9- 1M9- 2M10- 1M10- 2M11- 2M1-4M10- 4M9- 4M8- 31.82M9- 11.191.171.40M9- 21.271.111.

20、081.121.091.141.30M10-11.241.521.101.121.50M10-21.281.131.061.081.161.041.1231.47M11-21.201.091.161.41M11-41.301.121.061.111.121.48M10-41.191.021.051.35M9- 4表5.6 川区各站间对应元素比值大于1的平均比值站号M7- 4M8- 5M9- 4M9- 5M9- 6M10- 4M7- 41.251.151.191.191.47M8- 51.56M9- 41.131.091.081.24M9- 51.101.091.52M9- 61.111.43M

21、10- 41.081.061.42522 关于局部海区的数据处理渤海湾海域周边有不少河流输沙入海,在海域内复杂的水动力条件作用下,泥沙经历 着复杂多变的搬运、沉积、再搬运、再沉积的过程。水动力条件作用较强的地区,泥沙运 动比较活跃,水动力条件作用较弱的地区,流沙运动不甚活跃。在渤海湾区内就存在着这 一不同的水动力环境。元素以各种形式迁移,有些元素溶于水中迁移,更多的元素赋存于 沉积物中随沉积物搬运而迁移,沉积物的分异作用进行得越好,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集中也 就越明显,也即元素的分布受粒度的控制,黄河口区和滦河口区元素的分布也说明了这点。在附图5- 11中空出的海区为细粒物质沉积区(U区),这一海

22、区北动力条件的作用相对较弱,利于元素的富集,各站元素含量多高于周边样站(参见表 5.5 ),这是粒度效应造成的。因此,在这海区内的站位没标记出泥沙运移方向 ,其周边各站与之的关系用虚线箭头标明。5.2.3渤海湾区内海底泥沙的运移状况从表 5.4 至表 5.6 可以看出各区内, 各站之间泥沙运移情况, 有的站与其他各站的对 应元素比较的比值,多数大于 1表明这些站的泥沙以各种形式向外运移,如U区的 M8- 3站和 M114 站等。从图 511可以看出渤海湾区内泥沙运移状况有以下几点。523.1泥沙的主要聚集点,即相邻站位的泥沙向该站汇集,如I区 M11、M6- 1和M3- 1站;U区的M1 4站

23、等。5.2.3.2 3 站等。5.2.3.3M3 1 站, 等。5.2.3.4泥沙的主要扩散点,即泥沙向相邻站位运移,如I区的 M2 1、M5-2、M8泥沙运移方向单一或者比较集中,反映出泥沙运移的主体方向,如I区的泥沙向NE方向运移,但强度小;U区的 M1 2站,向SE方向运移,强度中等泥沙运移的相对强度,从图 5 11可知,大部分平均比值小于 1.4,总体上表明泥沙运移的相对强度较小,平均比值大于或等于 1.7 的泥沙运移相对强度大的较少, 主要是M1 1站方向SE M7 2站方向SE M8-3站方向NE等。5.2.4几点认识5.2.4.1利用天然沉积物(含悬沙)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方法,

24、对泥沙运动进行 分析,不完全同于示踪砂方法。自然状态下元素在迁移过程中的分散与富集所涉及的影响 因素较多。从这次尝试的情况以及已有的应用情况看,用这种方法分析大范围的浅海海域 内的泥沙运动状况,难度较大或者还需要做一些相应工作,但应用于近岸海区或范围较小 的浅海海域,并对一些环节进行必要的改进,其效果还是好的,且简便。5.2.4.2海底沉积物的分布,是在相当一个时间段内泥沙经受水动力条件反复而综 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对底质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得到的泥沙运移状况, 代表着一种趋势, 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样品采集时的季节性特点。根据沉积物分布特点和水动力条件, 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处理,在图 511

25、 上反映出的是各样站之间泥沙交换或运移的关系,从 平均比值大小反映出泥沙运移的相对强度。渤海湾区大多数样站的泥沙交换活跃但运移强 度较弱(比值小于 1.4),且在一个站位上泥沙运移的强度在各个方向上也是不一样的。根 据每个站的泥沙运移情况和平均比值关系,可以大体看出泥沙的主要扩散区(带)和主要 聚集带(点)。5.2.4.3各海区内泥沙运移的主体方向,在曹妃甸及其以北地区,泥沙主要运移方 向是北偏东和东偏南;在渤海湾西岸泥沙主要运移方向为偏东和南偏东;在黄河口泥沙主 要运移方向是北偏西和北偏东;在湾内还存在偏南和偏东方向。各海区泥沙的主要运移方 向,与其海潮流以及波浪状况是基本吻合的。5.2.4

26、.4渤海湾区中部及其湾口地带,各站未具体标明泥沙运移方向及比值平均值, 但从计算所得的结果可知,各样站之间存在泥沙交换,而且元素含量多高于周边样站。前 述可知,这一带水动力条件的作用较弱,为一有利细粒物质沉积的环境。元素随泥沙搬运 的分异过程中受粒度控制,细粒沉积物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集中很明显。为此,与周边样 站泥沙运移关系用虚线箭头示意。5.3海底泥沙运移的分析及其评价在渤海湾区内,由于地形和水深的影响,在不同海区的波浪和海潮流特征存在差异, 周边输入海域的物质源的分异作用过程也存在差别。因此,在不同海区的泥沙运移状况不 完全相似。现主要依据不同重现期的波浪作用下海底泥沙运移的临界值,结合水

27、动力条件 和泥沙中子活化分析结果,对渤海湾区内泥沙的运移状况进行简略分析。5.3.1 海底松散泥沙的运移状况海底松散泥沙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 非粘性泥沙和粘性泥沙的作用过程是不完全一样 的。对于粘性泥沙,存在着颗粒间粘结力和泥沙絮凝作用的影响,在沉积过程中存在逐渐 密实过程,在未完全压实之前,将其视为松散沉积。在曹妃甸及其以北近海地区和渤海湾南部条带区为波浪作用下泥沙运移的活跃区, 物 质趋于粗化,在图 511 上反映出泥沙为多向扩散。泥沙运移的主要方向,在曹妃甸及其 以北地区为北偏东和东偏南, 在渤海湾西部为东和东偏南, 在渤海湾南部为偏西和北偏东, 在黄河口地区为北偏西和北偏东,湾内存在着

28、偏南和偏东方向。在湾口中部深水区,由于 波浪作用较弱,海潮流速不大,有利于细粒沉积物的沉积,所以是个以细粒物质为主的沉 积区,泥沙不易被搬起而运移。5.3.2海底密实泥沙的运移状况对于粘性细粒泥沙, 在海底堆积以后有一逐渐密实过程, 其抗剪强度也随之不断增大。 在粗粒组分的泥沙中因含有一定量的细粒 组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密实作用,抗剪强度 也相应增加。所以,这部分泥沙运移状况有别于松散泥沙的运移。对密实的泥沙的起动和 搬运,现主要依据图 58至图 510做如下分析:5.3.2.1从图 58 可知,在 25 年一遇的波浪作用下,在大清河口、滦河口附近的 近岸区密实的泥沙可产生净搬运。在渤海湾南部至黄河口地区的近岸地带,若适逢中潮型 以上海潮流情况下,这部分泥沙也将产生净搬运,在渤海湾西部的局部地点,也存在着产 生净运移的可能性。5.322 在50年一遇波浪的作用下,在曹妃甸及其以北的水深 20m以浅地区,渤海湾南部水深12- 13m以浅的地带,以及渤海湾西部局部地带,海底密实泥沙能产生净运移 (图 59)。5.3.2.4在100年一遇波浪作用下(图5- 10),在曹妃甸及其以北的水深 22m以浅地区,渤海湾南部水深15m以浅地区和渤海湾西部的局部地带,海底密实泥沙能产生净运 移。5.3.3初步评价5.3.3.1海底松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