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280.32KB ,
资源ID:74428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4428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第三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第三单元教案.docx

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第三单元教案1. 有一条合理的编排线索.先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再教学它们的表面积,然后教学体积,是一条符合知识间的发展关系、有利于学生认知的线索.把形体的特征安排为第一块内容,能为后面的表面积、体积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2. 加强了空间观念.教材一方面把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展开,在展开图里找到原来形体的每个面;另一方面又提供一些图形,把它们围成立体图形,感受图形的各部分在立体图形上的位置,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些活动中获得发展.3. 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处处能看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

2、结合,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后,收集这样的实物并量出长、宽、高或棱长;在做纸盒和鱼缸的实际问题中教学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用初步建立的体积容积概念比较物体的大小;用学到的体积单位计量常见物体的体积、常见容器的容量;灵活应用体积公式计算沙坑里沙的厚度、塑胶跑道的用料问题 1.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数学学习中多次把长方体、正方体木块作为学具,对它们的形状有了整体的感受.知道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物体是什么形状,这给学生学习本单元打下了基础.2. 本单元系统、深入地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以及体积单位的相关知

3、识,比以前的知识更加深入细致,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要重视探索体积公式的过程,关键是通过一系列操作与动手实践活动,理解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类比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降低学习过程中的困难.1. 通过操作、实践,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2. 认识体积、容积的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理解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3.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方法.5.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

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1. 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情境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

5、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感受到物体所占的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5课时探索图形 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第19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第13题和第68题.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6、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 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感知长方体的形体特征,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掌握求长方体总棱长的方法.3.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难点:学会求长方体的总棱长.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包装箱的过程.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体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

7、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板书:长方体的认识.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入手,从平面到立体,通过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直观认识,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1. 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认识长方体的面.师: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生: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面.2认识长方体的棱.师: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设计意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切、看、摸,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教学活动,在操作中直接感知面、棱、顶点的

8、含义,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作准备2. 出示例1.师: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学生汇报探究结果.1长方体有6个面.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4长方体有12条棱.5哪些棱长度相等?相对的棱6长方体有8个顶点.总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和讨论,我们知道了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3. 出示例2.师:拿出学具动手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做比较快,可以同

9、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师:我想知道做一个这样的长方体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了解到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相等.还认识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掌握了求长方体的总棱长的公式:总棱长=长+宽+高4. 1.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

10、感性认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得出总棱长的计算公式.2.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对总棱长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A类1. 长方体有个面,它们一般都是,也有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2. 长方

11、体有条棱,每相对的条棱算作一组,可以分成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3.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dm,宽是12dm,高是10dm,它的棱长总和是dm.B类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6长方形22. 124 3长宽高3. 148B类:12+10+54=108厘米教材习题教材第21页练习五1. 1长方形24cm9cm后面2长方形12cm9cm左面3上面和底面2. 20+30+404=360cm3. 1324条336. 90+552+224=378m7. 40cm=0.4m80cm=0.8m2.

12、2+0.4+0.84=13.6m 正方体的认识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第4、第9题.1.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正方体的概念.2.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明确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多媒体课件,正方体实物模型.师:当右面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生:正方体.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老师暂时先保密,相信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大家就都清楚了.设计意图:通过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

13、把正方体的特征化难为易,学生初步体会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投影出示例3.1. 探究正方体的特征.师: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面、棱、顶点.师:那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呢?请你也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师:请同学们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出示观察要点1正方体有几个面?有什么特点?2正方体有几条棱?有什么特点?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看、数、量、比的实践活动,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生学会学

14、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汇报:1正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都完全相同.2正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长都相等.3正方体有8个顶点.2. 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师:通过制作正方体,相信同学们一定对正方体的特征有了更深的了解,到现在为止,我们已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那么让我们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在组内交流观察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投影展示: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相等6个12条8个6

15、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师:说它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特殊在哪儿呢?让学生明确正方体是一个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师:现在我们之前的那个猜测,是不是得到验证了呢?如果我们画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该怎样画呢?板书展示:设计意图:通过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特征的比较,从而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铭刻记忆,融会贯通在这节课里,我们认识了正方体,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完全相同,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了解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

16、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和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和联系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让学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作铺垫.A类1. 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2.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3.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B类用72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相等 特殊

17、2. 12a723. 512=60厘米B类: 7212=6厘米教材习题教材第20页做一做1 8个2 略3 搭成的是正方体教材第21页练习五4. 正方体 10厘米6个9. C F D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教材第23、第24的内容及练习六第16题.1.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学习的精神.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

18、宽、高,迅速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这也是正确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关键. 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展开图、彩笔.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纸盒,课件出示像药盒、牙膏盒、鞋盒、酒盒等,工人师傅在制作这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设计意图:让学生尽早明确学习目标,把学生思想引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状态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师: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长方体,说说它有哪些特征.生: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边说边指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是

19、由6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那如果我们沿着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你们愿不愿意亲手试一试?生:愿意.投影展示:师:说一说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师:指着投影上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调动多个感官来更好地认识、理解表面积这一概念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师:你怎样理解表面积?生:指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6个面的总面积.师:说得太好了,那怎样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呢?投影出示例1

20、.师:请你们计算出做这个微波炉包装箱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小组合作,赶快行动吧!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计算.做完后,生汇报生1:我们先求上下每个面,长0.7米,宽0.5米,面积是0.35平方米;然后求前后每个面,长0.7米,宽0.4米,面积是0.28平方米;最后求左右每个面,长0.5米,宽0.4米,面积是0.20平方米;把6个面的面积求出之后再相加.生2:我们只找出3个面的长、宽,把3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再乘2.师:大家找到的方法都很好,结果是一样的.投影出示例2.师:接下来我们来研究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看上面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生1:正方体的表面积只需要一个面的长、宽,用一个面的面积

21、乘6就可以了.生2:我是用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表面积.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练后讲,让学生在积极尝试中培养探索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以及小组同学的互助合作中,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1. 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引入,还数学的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老师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既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又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2.电脑课件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同时动静结合的画面

22、使观察的重点更突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剪开、展开的实物课件及动手操作剪一剪、标一标、贴一贴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感知计算原理,建立表象,在动手操作中展开思维,发现并归纳出表面积的含义,从而明确概念.A类1.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表面积是.2. 用60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3.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4.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米4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体

23、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B类做一个长方体的鱼缸,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4元钱,至少需要多少钱买玻璃?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96分米384平方分米2. 1503. 252026204. 3305. 6216B类:862+642+84=176平方分米 1764=704元教材习题教材第23 页做一做第一个和第二个教材第24 页做一做0.750.5+0.751.62+1.60.52=4.375平方米教材第25页练习六1.2.周一对周四,周二对周末,周三对周五

24、.3. 18cm29cm25cm226cm2 6cm25cm2312cm26cm24cm24. 5040+4078+50782=18040平方厘米5. 1012+6122=384平方厘米6. 146466=12696平方厘米24612=552厘米552厘米=5.52米4.5米5.52米不够用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第27、第28页的内容及练习七第16题.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体会并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 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大小的概念,知道“体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掌握计量物体体积的单位,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25、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难点: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投影仪.师: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生:因为乌鸦把石子投到瓶子里,石子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就会涨起来.师:对,石子占据了空间,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分析乌鸦喝到水的原因,初步感受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1. 感知物体体积的大小.师:现在请大家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物体,比比谁的体积

26、大?谁的体积小?生:书包的体积比数学书的体积大,空调的体积比电脑的体积大投影出示下面的洗衣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生:洗衣机的体积比影碟机的体积大,洗衣机的体积比手机的体积大,影碟机的体积比手机的体积大;影碟机的体积比洗衣机的体积小,手机的体积比洗衣机的体积小,手机的体积比影碟机的体积小,在这里,洗衣机的体积最大,手机的体积最小.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寻找例子,感受物体体积有大小之分,感受概念来源于生活2. 体积单位的认识.师:课件出示两个长方体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呢?教师同时拿着两个长方体让学生看看学生猜想:有的学生猜左边的正方体的体积大,有的猜右边的长方体的体积大,也有的

27、猜两个物体的体积一样大设计意图:教材通过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发现不好比较,从而引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师:测量线段长短时,我们会经常用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测量一个物体的面积时,我们经常会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今天我们要测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我们应该用什么单位呢?体积单位师:那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呢?生:立方厘米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介绍字母表示法师: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cm3.板书:1立方厘米cm3师: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到底有多大?教师从教具中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展示给学生看.师:

28、那1立方分米到底有多大?师: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板书:1立方分米dm3.师:那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师: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记作m3.板书:1立方米m3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围一围,站一站,感受体积单位的大小,加深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明白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无关,只跟占有空间的大小有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概念以及体积的单位,知道了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

29、米.1. 利用学生熟知的乌鸦喝水的故事进行导入,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空间概念,然后设疑,杯子里的水面为什么会上升,自然地引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个概念.2.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拼摆、实验和想象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1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A类选用恰当的单位.1一台电冰箱的体积大约是1.2.2一部手机的体积约是33 .3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表面积是6,体积是1.B类组成下面各图形的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都是1立方厘米,你知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吗?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立方米 2立方厘米3平方厘米立方厘米B类:4立方厘米4立方厘米4立方厘米4立方厘米教材习题教材第28页做一做1. 长度面积体积说不同之处略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