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81.81KB ,
资源ID:74337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4337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有资产管理课件教案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有资产管理课件教案讲义.docx

1、国有资产管理课件教案讲义国有资产管理讲义(30学时)参考书目国有资产管理概论 马海涛国有资产管理 程思公共财产管理 丁学东国有资产管理教程 魏杰本讲义采用的教材 国有资产管理新论 毛程连著前言本教材的国有资产管理理论体系(1)确定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2)确定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目标与具体方法(3)把握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规律性问题(4)把握国有企业的规律性问题本教材的组织体系与内容基本经济理论体系(1)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2)基本的公共财政理论(3)企业理论具体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1)盈利性国有企业管理问题(2)国有资产结构调整问题(3)非盈利性国有企业管理问题(4)国有事业单位管理问题(5)公共

2、行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问题(6)环境和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问题(7)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本书的主线是:通过内部配置结构的调整,来优化提升国有资产的整体效率第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第一节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与国有资产管理学1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产生了现代经济学。这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要求。这时要求的政府是“廉价政府”,财政学也由此产生。2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学在政府制度和企业制度上的研究丰富了经济学的内容。即财政学也发展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了政府制度应有的作用方向,二是现实中政

3、府政策生成的客观性,而这为国有资产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国有资产管理是财政的一部分。企业制度理论为理解和判断国有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及其应有的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3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成本收益”分析,国有资产管理必须树立这样的思想。第二节 经济研究的基本要素、框架与国有资产管理学经济研究的基本要素:一、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个人的经济动机内容主要是极大化个人的物质利益的。在实践中,把什么资产归属于国有资产,这些国有资产又如何动作,都是许许多多“经济人”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二、经济制度 在社会中绝大部分人所遵循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称之为制度。经济制度目的是在处理经济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以及

4、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协调经济发展中人们的共同力量,改造自然,实现人们之间的经济公平。1市场制度,主要特征在于通过货币媒介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和收入的分配。2政府制度,它的特征就是通过非货币的政治强制力的方式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和收入的分配。现在的经济意义上的政府制度往往也被称为公共经济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是从属于政府制度的,是政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3企业制度,由于我国现有国有资产存量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以国有企业的方式存在的,因此,对企业制度的深入研究是我国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处理一个经济问题上使用多种经济制度工具的时代,就被称为混合经济时代。经济制度的具体作用一般认为是配

5、置与分配。三、经济决策众多个人的经济决策通过一定的集体决策机制的汇总又会形成某些公共的决策,当公共决策的范围大到整个国家的时候,这一经济决策就成为国家的经济政策。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决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方面,同样具有客观性。四、经济目标与经济结果 经济学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基于全体人民的经济利益为着眼点的,通常认为包含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的内容。1效率,人们在生产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所要表明的是人们如何能够更好、更节约地利用自然来更有效地满足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2公平,是指如何对一个社会所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更为合理的分割,以使得更多社会成员感觉精通这种分

6、割是合理的。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式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同样不可偏离上述的效率与公平的目标,五、经济评价 对于现实中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的合意性进行判断即经济评价。经济分析框架图即分析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基本工具。第三节 财政学与国有资产管理学财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经济主体行为政府制度-经济目标结果之间的关系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国有资产管理学又是财政学的一个分支。财政学家对政府制度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对政府收支的考察来实现的。财政收支中的一部分是为了形成国有资产或者是为了管理好存量的国有资产而发生的,通过对这一部分财政收支的研究,

7、有助于我们把握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改进。不排除政府中除财政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也会有一些自收自支的收支活动。这就是大财政与小财政之分。以整个政府的收支作为我们考察的基础。同样,国有资产形成和管理中所形成的费用收支也并非完全通过财政部门发生的,但这并不影响国有资产管理学是财政学的一个分支的实质。第四节 资产与国有资产一、资产经济学中的资产概念引导人们要注意的则是全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二、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是该国全体人民通过国家机构来拥有的资产、体现着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国有资产是一个庞大的资产系统,考察它的变化,必须全面地来看,而不能孤立地、零散地来看。国有资产是社会公共资产的一部分

8、,而非全部。根据国有资产的类型,我们可以分为:1企业性国有资产(1)盈利性企业中的国有资产(2)非盈利性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自然垄断行业的企业不应以盈利最大化为企业运作的目标。2非企业性国有资产(1)环境与资源性的国有资产(2)事业单位中的国有资产(3)履行国家基本职能的政府部门中的国有资产第二章 政府制度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第一节 规范研究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分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的“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与“坏”提出判断。规范分析的首要任务是针对经济运行的目标提出一个最优化解,也就是效率

9、与公平两大目标。有三种不同的公平状况1起点公平,所有的社会成员在竞争的起始点上处于完全相同的资源占有状况,起点公平也被为禀赋公平。禀赋就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原始的资源占有状况,它既包括一个人的出生时拥有的财产,也包括他自身的体力和脑力,还包括社会关系等其他无形的但有利于他在竞争中比他人占优的资源。2规则公平。规则公平是指在竞争的过程中每个人所被要求的竞争规则是一致的,不允许对某些人给予特别的照顾,而对另一些人设置特别的障碍的情况发生。3结果公平。结果公平是指在竞争的终点上,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经济成果是一致的。对经济制度作规范研究的模式一般是首先设定一个能够达致最优化经济目标的规范性经济制度

10、模型,即设定最优化理论规范标准。第二,将现实中的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与之相比较。第三,对现实中的经济过程各个方面的合意性从绝对和相对的两个方面作出判断,明确改进方向。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范围国有资产在规范的意义上应包括下述的内容:1从效率的角度来看,纯公共品就应归属与国有资产,许多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品也可作为纯公共品来处理,有些物品属于混合产品,根据不同的提供方式来确定国有资产的形成范围。政府还负有提供优值品的任务,为此,同样需要政府掌握相应的国有资产,2从公平的角度出发,政府应拥有一部分社会资产,以便完成社会保障等任务,所以政府还应将社会保障一类的资产应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之

11、中。第七节 实证研究实证分析就是关于确定经济的运行“是怎样”的研究,它探讨的是经济活动的客观性。没有规范研究,就会失去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同样,没有实证研究,不把握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性,我们的主观努力也无法成功。从实证研究的内容看,可分为两类,一类实证研究所要确定的客观事实基本上是通过我们的观察、感知所能够直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更复杂一些,可能还包括一些经过技术处理的统计数据,这一类研究统统称为经济实证研究。另一类实证研究则是通过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直接感知所不能直接完成的,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来回答这些现象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根本原因,需要经过科学的抽象和科学的思辨才能够得到。这一类实证研究

12、我们称之为理论实证研究。进行理论实证研究的一般方法是首先通过某些合理的“假定”,将研究对象中所包含的一些次要矛盾过滤出去,从而产生一个类似于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室环境”,以便更加清晰地对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假设,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纯净化了的、能够集中反映事物的主要矛盾的经济模型,通过对经济模型的仔细分析和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经济表象后所隐藏着的经济活动的规律性。从实证分析的时间顺序上来看,实证分析研究又可以分成事前的实证分析、事中的实证分析和事后的实证分析。事前的实证分析指的是当某些经济结果还没有出现时,我们可以凭借现有的客观事实基础去合理地预测将要发生的事实的客观内

13、容,我们有两条实证分析的途径,一是进行比较简单的经验分析来进行预测,另一条就是通过对经济活动内部各要素运行规律性的分析来得出预测的结果。事中的实证分析是指对目前正在发生的经济事实进行客观的分析以确定其状况,这要求我们对经济问题必须全面、深入地来观察。事后的实证分析有助于我们从以往的经济活动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第九节 财政政策和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国有资产无非是在财政收支流量中形成的一部分存量资产,不论是国有资产的增量的形成还是存量的管理都决定于财政的客观活动。一、财政政策概述1广义财政政策与狭义财政政策限于财政预算收支之内或财政部门(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

14、财政部门)的其他相关收支活动所体现出来的财政政策,是狭义财政政策。广义财政政策所涉及范围除财政当局权力所及之预算内外收支之外,还应包括货币政策、公共管制政策等。在这里强调两点:其一,经济学中政府的概念是人微言轻一种经济制度理解,不等同于政治学中的政府概念。其二,公共管制政策可能由行政与立法、司法部门中的各具体事务部门分别实施,但这些差别都并不影响我们对广义财政政策所作的前述界定。2宏观财政政策与微观财政政策,狭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即财政部门的经济活动据以依据的政策,其着眼点在于对宏观经济变量-总供给、总需求与经济增长速度等-造成某种预定的影响。着眼点在经济中的微观因素-主要就是经济人动机、经济制

15、度、经济决策、经济结果和目标-给予影响,我们称之为微观财政政策。两者可能是矛盾的,即扩张财政可能是微观上非效率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来的经济学与财政学发展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就是“从长期来看,着眼于宏观的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宏观经济的失衡是经济中深层次矛盾引发的一种表象,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必须在宏观经济处于可判别性极为明显的严重失衡状态(如西方世界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下进行,才是有理由的,在一般情况下,即便要对宏观总量加以干预的话,也应采取审慎的“微调”政策,而慎用“逆对经济风向”的政策。狭义财政政策不仅能对总量起调控作用,更能通过针对性的支出与收入政策对中观的结构问题

16、与微观的制度、配置与分配问题起作用。财政政策在这一侧面的作用定义为微观财政政策。3财政政策的规范性与实证性。财政政策的规范性体现为目标是效率与公平。财政政策的实证性则说明了在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面临着客观的制约,当然,在一个更高级的层次上,财政政策还有能力对不合意的经济制度环境加以改善,并通过这样的一种改善,为短期的政策创造更好的政策动作环境。财政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其在实际运行中产生的客观结果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就说明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之间总会或多或少地存有某种程度的偏差。财政政策的运行结果是有其可判别性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对政策的生成和动作环境有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的认识。如果我

17、们能够准确地回答政策是如何生成的问题,那么现实中可能出现的财政政策的备选方案就明了了;如果我们又能较好地预计到各备选方案的可能效应,那么再结合规范分析,各方案的优劣也将得到判明。财政政策规范性与实证性的矛盾还表现在公共品上,政府提供公共品同样需要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对比以及由此决定的政府制度的能力限度。二、宏观财政政策1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中观与微观。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的范围只在于国民生产总值、总就业水平、总价格水平、总投资水平、总储蓄水平、总消费水平、国际收支状况等这样一些总量指标的分析上。微观经济分析集中在经济学中四个最基本问题上,即经济主体行为的基本假设,经济制度运行的基本机理,包括市场制度

18、、财政政府制度、企业制度等。经济活动的目标与结果是什么,对目标与结果的合意性的评价。有关经济结构,如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归属于中观经济分析。2传统宏观经济分析理论的重大逻辑缺陷。仅考虑效率问题时,政府制度往往不如市场制度表现得那么好,即存在政府缺陷。3宏观财政政策的制度效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又都普遍地进入到一个收缩经济制度中过分地扩张的计划政府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去,转而再一次强调市场制度的作用,就是一个证。如何保证不因临时的宏观财政政策而导致不良的制度效应(旧体制的复归),是我们在运行宏观财政政策时所必须仔细斟酌的。一个好的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

19、对经济制度的改善施加影响,从而持久地对微观、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起作用。4宏观财政政策手段。在当今财政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即使把注意力集中于对宏观变量的影响方面,也往往可以通过比较迂回的途径以达到目标,而不是简单地只有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减少平均税率等手段直接地影响宏观总需求。在分析有关宏观财政政策的问题时,不探讨宏观财政政策的微观效应是不行的;那些注重于通过改善微观和中观的经济环境从而最终水到渠成地产生良好、持久的宏观效应的财政政策手段很可能比那些直接针对性地改变总量的财政政策手段对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更为长期和根本性作用。三、财政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制约条件1宏观经济 经济状况的正常与否,往往首先通过

20、宏观经济指标得以反映。宏观失衡是中观与微观失衡的表象,微、中观失衡是宏观失衡的原因。这有助于确定财政政策的目标选择与手段选择。2中观结构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导致宏观问题,结构问题又大都可归为制度方面的问题 3制度问题。制度问题既是财政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制约性因素,同时,又应该是财政政策的一个着眼点。值得注意的是,着眼于短期的狭义宏观财政政策不仅可能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还可能会带来某种类似计划体制下旧制度形式的复归,这是不能不予以重视的。4技术、资源条件。公共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重大小,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大致的正相关关系。5地域差异性。面积狭小,全国性公共品数量较多,地域差异性大

21、,则地方公共品数量多。如何完善地方公共品提供的相应决策程序既是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也是解决地方公共品及私人品合理配置的关键。6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一方面对投资和消费的状况起作用,从而影响财政政策对资源配置情况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对社会公平状况的一个反映。7现有财政制度。现有的制度一旦形成,同样也就成为影响财政政策生成与执行的一个外部条件。如何较好地配置公共品与私人品,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机会成本比较,而公共决策程序的效率将对此的取舍产生影响。怎样更好地形成政府经济行为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与监督机制也是财政政策制定与贯彻的关键之一。财政政策的运行环境也构成财政政策达成目标的路径,通过对这

22、些中介的作用,财政政策将努力地去达到自己的规范性目标。四、我国财政政策的着眼点1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不均衡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与宏观失衡。2财政政策应着眼于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完善给予压力与动力。财政政策无论对何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都应一视同仁。3财政政策应有利于完善市场制度的建设,减少市场的交易费用。4审慎推进公共投资。保持社会产品恰当的公私比例。在经济紧缩的时期,暂性的宏观调控需要和比较长期的高效率经济发展要求之间保持适当公私比例可能会产生矛盾,这就同样要求我们在财政收支上应长期以收支平衡原则为主,慎重对待扩张性财政政策。5应大力完善转移支付与社会保障制度6鉴于我国地域差异性较大的特征,应给予各级地方政

23、策以规范性的地方财政投融资权力。7不断推进政府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一个高效、民主的财政决策体制。以上财政政策的着眼点与我国未来的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发生密切的关系。国有资产管理首要的问题就在于正确确定国有资产管理的战略布局,而这从根本上取决于财政政策的。将一部分竞争性行业中的国有资产通过资本市场予以削减,而相应增加国有社会保障基金的数量。第三章 企业制度与国有资产管理在我国,国有独资企业及含有国有股份的企业中存在的国有资产占国有资产总量相当的比重,因此有必要了解和把握企业制度理论,并运用于对实践问题的分析中。第一节企业制度1企业制度经过古典企业阶段和现代企业阶段,古典企业是所有者、管理者与工人三

24、者合一,自动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2生产力发展后,古典企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许多产业要求越来越高的规模经济水平,而且要求形成的规模经济的速度高或起始就要有规模经济,这使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不可能实现,必须通过资本集中的方式即股份制才可能实现。要么通过政府制度安排实现资金规模与速度,实践证明,在私人品上,政府效率低于市场制度与企业制度的组合。二是现代企业所需知识不是一个人能够掌握的,它需要一个团队来共同完成,这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造成客观上的不可避免,企业效率的高低在整个管理团队,更甚在于企业机制,即发挥所有人的智慧的(民主)决策机制。3从古典企业制度走向现代企业制度是收益大于成本的过程,但同时存在

25、内部人控制现象,即管理者侵占所有者的权益。研究现代企业制度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设计出一种恰当的机制尽可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4现代社会仍存在大量的古典企业组织形式,这在于企业要求的规模与技术方面。许多东亚家族企业的失败证明,只有公开化和民主监督的公司制度,才是现代企业制度理想化的发展目标。5在研究模式上,对于古典企业,无需将企业这个“箱子”打开,而作为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来处理即可。而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分权效应的存在,在企业内,活动着许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不同的个体,正是由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这些个体各自寻求的目标是不相一致的。因此,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有必要将企业这个“箱子

26、”打开来,将现代企业作为一个制度的框架,通过研究在这个框架下活动的个人,或由这些个人组成的利益集团的行为,来探讨如何通过制度的改进尽可能地使得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集团行为符合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方向。第二节 企业制度的目标一、效率1对竞争性企业而言,只能能够很好地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就是在最好地帮助社会实现效率的目标。因为通过“看不见的手”的机制,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率将达到最优化。前提是企业遵守竞争的界限。2如果企业从社会的整体利益着眼,势必使得社会利益主体之间所作的贡献和收益产生不均衡,这不符合经济效率原则,企业的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组织。3政府在公共品和混合品方面比企业制度更有优势。4存在一个市

27、场制度与企业制度的互相比较与替代问题。企业的实质无非是将原先经由市场制度连接的一些经济利益主体改由企业制度来进行连接。经济过程由市场还是由企业来连接决定于采用何种组织形态能够更有效率地完成经济任务。5科斯用交易费用的概念来说明。市场买卖与企业内部连接在本质上,都存在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实际利益交换,在市场上以货币交换形式进行,在企业以实际分配多少体现。6市场交易的费用包括:搜寻成本。为寻找对象的各种差旅费用、电脑网络、电话、业务培训、人员花费等。谈判成本。比如股票发行交易,存在巨大的承销费、律师费、审计评估费用等。还有为减少直接交易费用而建立的标准化交易合约方式,如证券所、期货交易所、金卡工

28、程、金网工程等。这些为更好达成交易的成本同样应计入谈判成本。履约成本。要保证合同的执行要有经济仲裁部门、经济审判部门、经济警察部门及会计师、律师等。7企业内部交易费用表现为建立一整套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人员来确定企业中的利益主体所应获得的份额。如果在企业内部管理层与一般工人双方就劳动合同发生矛盾,而不能达成谅解,那么就要诉诸企业外部的仲裁如法院、公安及律师、会计师等。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在该方面的费用越大。8是通过市场方式还是企业方式连接的交易行为取决于市场选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随着时间或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所做的选择也会发生反反复复的变化。要使企业高效,一要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尽可能减少企业交

29、易费用,同时,要站在企业外,看此类经济事务究竟应该采取市场制度还是企业制度来处理。二、公平,可分为起点公平、规则公平与结果公平。1按资分配,虽然不公平,可通过公有化改进,但实践证明效率不高,可通过所得税、遗产税、转移支付来调节。2按劳分配,虽然公平,由于信息不充分,经营者职工与所有者股东存在利益竞争,但存在一个适度激励机制。实现双赢如图所示,工资水平为OB时,实行按劳分配,企业业主利润最高。3均等分配,在目前的社会物质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点仍需时日。4结果公平,一是国有化有负面影响,二是人天生不同5就企业内部而言,生产资料公有化,按劳分配。但都受客观条件制约。三、公平与效率1如果以某种方式改进公

30、平将会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寻找一个能改进公平而不造成效率的损失或较少地招致效率的损失的方法。2对企业的公平与效率的目标,不应仅仅限于企业内部来考察,而应将其放在整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与其他经济制度作一个更大范围综合比较和考察。当公平与效率不能两全时,更多关注效率改进,只有提高了生产效率,才为公平解决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第三节 产权与企业治理结构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路径归结为“明晰并保证产权”。产权是经济利益主体获得某种经济利益的权利,所有权强调的是被法律规定的所属关系,而产权强调的则是实际的经济利益。产权在当代经济分析中被广泛使用,是因为法律上所规定的拥有某种经济资源的权利和实际上通过对这种经济

31、资源的利用而获得的实际利益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脱节。产权概念正是经济利益分析中的核心问题。2通过对现实中的产权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贡献状况的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判断一个经济实体的效率状况,一个有效率的经济应使用该经济主体的各利益主体所作的贡献与所获得的收益相对称。3产权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一定是实物的占有上。事实上存在或有的产权。4科斯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对产权、交易费用及经济效率的关系有精辟的分析,如图所示,假设一个人拥有一块草地与另一人拥有一群羊。发生了羊吃草的情况。P87有说明。设养羊者放弃吃草的边际成本为MC1,养草者赎买草的边际收益为MR2,则均衡点为A,赎金价格为P1,羊吃草

32、的数量界限为Q1。如果草的产权归养草的人,则货币由养羊者向养草者支付,而在上例中,则是由养草者向养羊者支付。5根据上述可知无论产权如何安排,就整个社会效率而言,其效率没有遭受损失,在两种情况下,都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使得资源的利用达到有效率的均衡点上,所不同的只是收入分配情况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可说,当交易费用为零时,产权如何界定是不重要的。6对工厂污染一事,将产权定义在居民一方,同时又有足够有效的法律机构对居民的权利加以保护的话,那么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将要比产权定义在工厂那一方的情况下小得多。7即便初始的产权的界定有不合理之处,通过有效的、自愿的交易,将会有助于外部性问题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非效率状况的消除,促进社会效率的实现。也就是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