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57.99KB ,
资源ID:74279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4279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docx

1、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1课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用图表现出白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儿种常见微生物。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教学准备:1、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2、 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教学过程

2、:一、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1) 学生观察水样(2) 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3) 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4) 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二、 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对着眼睛)物镜(对着标本)载物台(放置标本)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镜臂通光

3、孔镜座(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4轻拿轻放。三、 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1) 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2学生分组观察。(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2) 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1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2自主观察3汇报交流:说说白

4、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3) 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 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 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 等。运动的微生物川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 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4) 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四、 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1) 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2学

5、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2) 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利用用多媒体展示在各种环境屮存在的微生物。2做酸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3.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知识与技能1.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知道酸奶是有乳酸菌发孝而变成的;3.学会对有害细菌的预防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2.通过搜集资料,能更好的学习知识。3.关心科学和人类相关的社会问题。4.体验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

6、好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粉笔灰、黄豆、试验记录纸、纸杯。学生准备:做好的酸奶、课前收集的各种细菌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1.师:你们吃过酸奶吗?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谁能说?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醒学生回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 会有所发现)3.教会学生学习动手做酸奶的方法。(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1在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儿分钟。2消毒保温杯和勺子。(可用开水烫一烫)3待牛奶冷却到35C40C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 的酸

7、奶,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4保温8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4、强调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C-40C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白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不要存放太久。二、布置作业1.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2.为什么鲜奶会变成酸奶呢?回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下次交流.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组织学生开展酸奶品尝会1.师:上节课,同学们冋家后亲自做了酸奶(板书课题)。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亲自做的酸 奶,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要求:在酸奶品尝交流会上,你可以品尝其他同学做的酸奶,了解他是怎么做成的,并且要 选出你认为最好喝的酸奶。2.

8、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3.全班汇报并交流。4.质疑问难: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5.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二、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通过网络、书本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4.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5.民主评议小组研究情况。6.教师小结:(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2) 细菌的繁殖;(二分列繁殖)(3) 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7.模拟细菌的繁殖试验:介绍模拟细菌繁游的实验,并让学生说出试验屮各种物品

9、环节模拟的是什么?进行试验,试验到细菌繁殖到第八代。预测第二十一代细菌的数量。填写试验纪录,汇报实验后的结论和感受。8.讨论和交流:1.酸奶是怎样制成的。2.你能说出那些细菌有用、那些细菌有害?三、 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1.讲述:下面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你知道吗?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2.谈话: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3.学生看教材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4.提问: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5.学生交流。6.教师小结:病毒个头很小,有的病毒,儿千个拼接起来

10、才有一个细菌那么大。病毒单独 存在时,不会生长、繁殖,像一个没有生命的非生命体。然而,一但侵入其他生物的活细胞 屮,就能够生长繁荊,对生物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麻疹病毒等。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有的病毒,儿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那么大,所以,一般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6.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四、 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2.学生猜测。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 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握过手的同学。其实有些病菌的传播也是这个道理。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会使病菌沾到你

11、的手上?我们应该怎么预防?5.学生交流。6.谈话:除了皮肤接触以外,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病菌侵入人体?7.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病菌传播途径的资料。8.教师介绍儿种常见的病菌预防方法。板书设计: 2、做酸奶细菌病毒病菌教学反思:3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止、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 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 在课外做对比实验。2、 难点:凭借已有的

12、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 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教学准备: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1.通过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 见过没有?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先请 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 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3.学生汇报、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 所以叫它

13、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 状、蛛网状、絮状等4.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5.讨论: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其他物体发霉的条 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6.讨论:教材第9页表,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请补写 在表格的下方。课堂小结: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吗?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作业: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第2课时1.复习1.霉是不是就会在食品上发生?在其他物品上会发生吗?2.霉发生的条件有哪些?3.交流,根据实验说明霉发生的条件和温度、湿度、

14、空气和光线有关。2.根据发霉的条件说明应该怎样防止发霉1.隔绝空气。2.保持干燥。3.高温灭杀。4.低温保存。3.教师辅导学生学习霉的功过。1.可以用霉制止食品。2.制作药品3.霉菌会使物品损坏4.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4.学习科学家发明青霉素的故事。5.小结:应该怎样防止有害的霉发生?应该创造什么条件让有益的霉发生。教学反思: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能够绘制并描述简单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图;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能够设计游戏活动,解释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过程。知识与技能理解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

15、位是细胞,细胞有不同的形状、人小和功能;知道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最早观察到细胞,从而使人类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一细胞;知道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2、 难点: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教学准备: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人体表皮切片、图片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1.提问:你们见过建房子吗?建房子大概需要哪些材

16、料?小时候,你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2.提问:如果把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比做搭积木,那么搭建 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3.学生思考、交流、推测。怎样证明我们的推测是止确还是错误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做实验来进行验证。二、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1.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2.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3.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是否看到了一个神秘的生命世界?4.学生汇报、交流。5.教师提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6.学生汇报。7.教师带领学生小结: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

17、子实际上是 一个近似的t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Z间 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三、 指导学生认识细胞的有关知识1.请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11页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细胞?它 们的形状、大小一样吗?2.教师带领学生小结: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不同 的形状和功能。3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一一细胞,关于细胞知识,你们还知道些什么?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2页的资料一一胡克发现了细胞)5.提问: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6.教师指导学生小结: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8、生 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 亡引起的。四、 拓展活动:模拟白细胞杀死入侵的病菌1.讲解: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受伤的 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当病菌被 消灭以后,炎症也就消失。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2.分组模拟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游戏。(选定儿个学生扮演“病菌”,三四个同学为一组手牵着手扮演“白细胞”,然后“捕捉”病 菌,把它包围起来),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教学反思:2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

19、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反而曲折的过程。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现象,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不迷信权威;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一些人们不断认识地球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融儿千年的历史进程于一瞬。 由教师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地球仪、黑板、粉笔头,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学生收集有关人类探究地球的历史资料。教学活动建议:课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20、千年历史,充分调动他们的想 象力,体会典型的历史片段,理解前人的不懈努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是儿个科学故事,我们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其所然还要帮助他们理解其所以然。因此,本课教师准备一些直观教具,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例如借助地球仪、黑板我们可以让学生理解麦哲伦航海的意 义,借助地球仪和粉笔头,可以模拟在海边看远处归来的航船的情景等等。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疑,导入新课1.谈话:提问:“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呢? ”激发学生的兴趣。2.学生讨论,交流。二、 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1、介绍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谈话:古时候的人们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还不了解,但是他们也在不断地观察,不断

21、地研究 学习,所以人们慢慢地学握了很多的本领,比如学会用火,炼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很多 人肯定也在想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到底有多大呢、它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知道他们对地球形 状最初的解释是什么吗?2学生讨论,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3课件播放“神话中的地球”。4谈话:神话故事其实也反映了古时候的人对大自然的一种认识,因为条件限制,他们不可 能弄清楚地球的真实面貌,那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种没有依据的“猜想”,是对地球 不科学的解释。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实越来越多,比如肯希腊学者亚 里士多德看到了月食的情况后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于球体的,下面我们也来看一看。5课件播放“月食过程”,提

22、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推想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吗? 你有什么疑问?6教师乂补充说明东汉张衡对地球形状的猜测。7提问: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球形的, 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说明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科学,不断用来 修正猜想和探究。2、 介绍当人们看到船身逐渐消失在海平而下的事实以后,对地球形状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猜 想。1课件出示“海边归帆”,提问: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顶部,再逐渐看到船的上半部, 最后才能看到船的全部?2学生讨论交流。3利用地球仪和染色的粉笔头演示,模拟海边帆船归来的情景并讲解其屮的科学道理, 课件播放“麦哲伦航海

23、探险”,介绍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4理解地球可能是圆的猜测产生的基础,小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实际上就是一次科学实验, 他在证明地球是不是真的是圆的,这次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在事实面前人们信服 了,开始逐渐接受这个观点。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员在空中亲眼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1介绍前苏联,美国和屮国的航天事业。(课件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现在人们已经 可以进入太空,从宇宙屮观察地球,再次证明“地球是圆球形的”观点确实是对的。2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为什么要一直向西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什 么?3学生讨论交流。4.谈话:不过,人们对地

24、球的认识也并没有停留在原地不动,科学家还在不停地研究,使 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5课件介绍地球的形状资料。(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形)三、 认识地球有多大1.谈话: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很大的,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吗?2.学生回答,猜测。3.看教材第16页资料,了解地球的有关数据。4.提问:你知道我们这里到无锡有多远吗?坐汽车大约要多久?我们无锡到南京有多远? 坐汽车大约要多久?出示屮国地图观察图上的无锡到南京有多反。再观察地球仪上的川国有 多大?想象地球有多大。四、 拓展活动: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 有多大?2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25、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地球表面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地形;知道地图是依据地形而来的;知 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过程与方法: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能够描述家乡 地貌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屮的重要意义;感受到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秀美壮丽;渗透地图制 作的科学方法;体验到动手做科学的乐趣。教学准备: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地图、地球仪、托盘、撒、沙、泥土、石块、小树 枝、苔蘇、小亭子、小桥。教学活动建议:本课在认识地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宏观上总体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

26、地貌,感受白然的神奇。再通过亲手制作地表模型, 更深刻的知道整个地球的地形地貌。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学生汇报课前查找的祖国秀丽山河的资料。师生归纳各种地形的特点。2、 教师边播放各种地形的图片,边讲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非常复杂的,也正是这些复杂 的地形交错在一起才造就了大自然屮许多秀美的风光,下而是老师查找的一些风景图片,我 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二、 制作地表模型。1、谈话:看了这么多秀美的景色,老师和大家感觉一样,觉得真是太美了,于是,亲自动 手做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大家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2、 (展示教师作品)讲述:组内同学商量一下,你们准备做一个什么样

27、的地表模型?想用什 么材料来制作?3、 分组做地表模型。要求:小组之间协调分工,由每组的材料员统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的马上送回, 允许到别的小组去取经。学生分组制作活动。讲述:刚才,我们各组按各自的想法做了一个地表模型,做得怎样呢?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 下。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学生谈参观感受。三、 绘制地形图1、 谈话:地表模型虽然直观形象,但有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它最适合放在固定的位置上, 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可以怎么做?(绘制地形图)那么这个地形图该如何画呢?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表模型,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优点和不足。3、 讲解绘制地形图的要求:将玻璃板盖在托盘上,再将胶片放在玻

28、璃板上,按下面的地形 便可画出地表的整体轮廓来。那么,不同的地形你们都想怎么来表示?具体都用什么方法表 示,你们小组自己来定,不过要在下面加上说明。4、 学生分组绘制地形图。小组展示汇报。教师出示屮国地形图与学生绘制的地形图进行对 比,并讲解:我们制作的过程与标准地形图的制作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地 形图的制作是很复杂的,要求更是科学、严谨,如果大家有兴趣知道的话,老师给大家提供 儿个网址,大家有时间上网看看。四、 总体认识地球表面地形1、 谈话:我们刚才画的就是地图,当然要按照地面的地面的大小来画,但是没有这么大的 纸,就算有也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测绘人员观测了地形以后按照比例缩小

29、才能制成地图或地 球仪。2、 出示地形地球仪和世界地形图。观察交流:你对地形地球仪和世界地形图的观察,你读 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地球表面的水陆分布。并引导学生解释“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使 学生能够概括性地记住地球地貌的总体状况。加深对地图的认识,体会地图用途。3、 说明描绘地貌的手段在发展。教材展示了两幅不同科技水平的图片,一幅是从飞机上拍摄的航拍图,还有一幅卫星相 片,表面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前进,而且是向着高精度, 精细化前进。五、 拓展活动:活动一:将公园的实景图画成地图,注意找准“北”的方向。活动二:说说什么地方要用到地图,体会地

30、图的用途。活动三:利用地图找“宝”,学会用地图。(可以作为课后活动)3地球的内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彖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2、 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科学知识: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分别装有水、细沙、小石头的黑色胶卷盒若干。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录像。火山、 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也可以为录像)。优美的音乐一段学生准备:煮熟的鸡蛋、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教学过程:一、 游戏导入:1、 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 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2、 学生讨论3、 学生实验:(注意在实验屮要及时记录你所得到的信息,然后依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 盒子里可能是什么?)4、 学生汇报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能提示学生完整的表达)二、 了解地球内部构造1、 过渡提问:刚才同学们说盒子里的物体的时候,都用到了 “好象”这个词,说明大家对 这个实验的结果还不能肯定,这仅仅是一个猜测而已。地球也象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 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你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2、 学生汇报。(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彖和判断。)3、 看相关录像:科学家们乂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并了解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呢?我们 先来看一组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