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6 ,大小:717.68KB ,
资源ID:73790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790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地理要点解析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23doc.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地理要点解析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23doc.docx

1、高中地理要点解析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23doc高中地理要点解析必修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学习目标】 1地球的宇宙环境 能够说出天体系统及层次。 能够说出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并落实在地图上。 能够举例说明和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能够描述太阳辐射的概况,说明和解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能够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的运动 能够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并能在地球自转运动图上标注和识别。 能够联系所学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解释、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能够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并能在地球公转运动图上标注和识别 能够联

2、系所学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解释、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 能够识别、描述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空间位置特点。 能够识别、描述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空间位置特点。【要点解读】1重、难点透析(1)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

3、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是“考纲”的重点要求。(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但是,为了说明对地球的影响,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3)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包括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从昼夜的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层层推进;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主要通过读图来分

4、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和五带。(4).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2易错辨析(1)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是学生易混淆的。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5、。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2)地球的普通性: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质量体积相似。 3知识整合(1)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2)太阳

6、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通讯; 对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

7、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4)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下图111所示:图11-1(5)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重要特点外部圈层大气圈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水圈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生物

8、圈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内部圈层地壳在横向上,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地幔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地核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黄赤交角 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6)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学法指导】 1. 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太阳系大行星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以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2. 了解太阳辐射的特点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探究太阳活动对地

9、球的影响,要通过分析太阳外部结构图上相应的太阳活动,例如黑子和耀斑、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3. 用地球公转示意图、黄赤夹角示意图或演示实验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归纳季的递变规律。 4.通过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简图,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从空间范围上认识自然环境。第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学习目标】 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能够识别、描述常见的矿物如铁矿、石油、天然气的基本存在形式,并举例说明。 能够识别、描述岩石的成因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及其代表性岩石。 能够运用文字、图像等解释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的转化。2.地球表面形态 理解地质作用的分

10、类,能够解释和区分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能够 联系所学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解释具体的地理现象,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等。 通过比较、概括等对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语言、图像进行表述。 知道和理解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地理概念,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道和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大气环境 能够识别、描述大气的垂直分层,并说明对流层、平流层、高空层的主要特点。 能够 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基本原理等,说明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 能够 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 能够对影

11、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进行解释、推断。 对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和发展变化规律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语言、图像等进行表述。 知道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的地理原理,能够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知道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分析南亚季风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语言、图像等进行表述。 应用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的基本原理,分析东亚季风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新的情境中进行合理解释、推广。 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面的概念,并对成因、分布及运动变化规律等有理性认识。 应用 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基本原理,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新的情境中进行合

12、理解释、迁移。 4. 水循环与洋流 能够再认或识别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描述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基本特征。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能够提出证据、进行解释。 应用洋流及其分布规律,说明相关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联系所学的地理概念,解释、论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点解读】1重、难点透析 (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根据“考纲”的要求,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涌浸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

13、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等。(2)地球表面形态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3)大气环境 大气受热过程 从“考纲”要求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考纲”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14、第二,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下垫面辐射(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气压带和风带 “考纲”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对于三圈环流中

15、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热带季风气候中的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等。 常见天气系统天气

16、图是用来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考纲”所要求的天气系统简易天气图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在此不作要求。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气旋、反气旋天气。应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 (4) 水循环与洋流水循环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考纲”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

17、水循环。水循环环节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a.联系四大圈层、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b.促进物质和能量交换;c.对生态、气候、地貌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洋流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考纲”舍弃了关于海洋水自身性质的内容(如温度和盐度),只关注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之一洋流。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考查的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18、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第三,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一般不必对洋流的成因进行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也不进行考查。第,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但是为了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需要,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2易错辨析(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关系:太阳照大地(太阳短波辐射)、大地暖大气(地面长波辐射)、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

19、)。例如, 晚上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易出现霜冻;晚上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温度高。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图1-2-2或图1-2-3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图12-2 图12-3(2)气候的成因 东亚季风的成因、风向比较地区季节风向形成原因特征东亚冬季西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寒冷干燥夏季东南季风高温多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

20、响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状况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热带季风气候位于亚洲南部,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风全年高温,旱、雨两季(3)关于寒、暖流的区分:从温度影响看,使洋流流经海区温度升高者为暖流,温度降低者是寒流。从流向看,从高纬向低纬方向者为寒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度者为暖流。从洋流流经等温线的弯曲看,可组成向各种凸凹者为暖流,向低纬凸凹为寒流。3知识整合 (1)物质循环 (2)板块构造学说: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运

21、动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火山、地震多分布于此。板块张裂处形成裂谷和大洋中脊;碰撞处形成褶皱山系、岛弧和海沟。板块相对移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举 例边界类型张 裂形成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生长边界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海沟、岛屿、海岸山脉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消亡边界(3)、地质作用分类:按其能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类型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太阳辐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重力、化学作用使地表变得

22、平坦 内力作用: 背斜:岩层上拱、中心岩层是老岩层储存石油、天然气;建隧道地质构造 向斜:岩层下弯、中心岩层是新岩层有水 断层:岩层错位大型工程避开断层注意:背斜成山:岩层上拱,形成山岭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顶部受到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容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外力作用 向斜成谷:岩层下弯,形成谷地内力作用 向斜成山:槽部受到挤压,岩层变结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外力作用作用因素举 例流水作用(季风区典型)流水侵蚀作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流水沉积作用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入海口)风力作用(西北地区典型)风力侵蚀作用风蚀洼地、风蚀蘑菇、戈壁风力沉积作用黄土高原、沙丘、外力作用:(4)、热力环流图12-4

23、 图12-5 竖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高温上升,低温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水平运动方向:高压吹向低压.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如图所示。(5)大气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速越大。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影响风速。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之间成约45夹角。(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6)气压带、风带 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1-2-6所示。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

24、南移。其移动规律如图1-2-7所示。图1-2-6图1-2-7(7)常见的天气系统 冷、暖锋面与天气冷锋与天气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却过程中成云致雨。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暖锋与天气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在暖锋上,暖气团沿冷气团主动地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春、夏季,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分类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控制气团气温气压阴晴阴晴风控制气团气温气压阴晴冷锋暖气团高低晴阴雨大冷气团低高晴暖锋冷气团低高晴阴雨小暖气团高低晴低压(气旋)、高压(反气

25、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气压状况气流状况中心气流天气状况举例低气压气旋上升阴雨台风、飓风高气压反气旋下沉晴朗秋高气爽(8)洋流分布的规律 洋流的分布以定向风形成的风海流为基础,注意大气环流与风海流的空间分布关系。空间分布:以风海流作为主体。1 中低纬度,副高中心,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北中高纬,逆时针向。 南半球中高纬是西风漂流。(9)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对象影 响举 例气候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

26、流的影响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则受上升流的影响海洋航行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海洋污染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油轮发生泄漏【学法指导】 1. 运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如地壳运动形成的褶皱、断层,流水、风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地形。3.运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

27、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特别要注意气流的运动方向。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如对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6.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 、“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等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学习目标】 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能够说出其要点。 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自然地理环

28、境的整体性,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等方法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准确解答、论证地理问题。 应用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说明同类地理现象,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主要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进行解释、区分,说出主要自然带的名称。 【要点解读】 1重、难点透析(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自然环境是由气候、水文、岩石、地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考纲”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的对象,但是综合来看,生物(尤其是植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因为生物(尤其是植物)对于地理环境

29、具有指示作用,各自然带也都是以植被名称来命名的。(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不同影响。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例如,流域综合治理体现了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而因地制宜则体现了对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认识。(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各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考纲”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易错辨析(1)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