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03.45KB ,
资源ID:73761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761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关系简单实证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关系简单实证分析.docx

1、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关系简单实证分析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关系简单实证分析 一、金融发展理论简述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是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论述各种金融变量的变化及金融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 西方学者很早就有关金融发展问题的论述,但系统全面的金融发展理论主要是在20实际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 较为系统阐述金融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经济学家是约瑟夫熊彼特。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货币、信贷和利息等金融变量对经济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熊彼特的启发下,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开始重视金融因素。如英国经济学哈

2、罗德与美国经济学家多马50年代以后,索罗、米德等经济学家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但这些模型没有单独研究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斯泰因将货币分析与实务分析结合起来,强调货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非中性,认为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来影响经济中的实际变量。托宾将货币作为变量引入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模型,试图寻找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凯恩斯的储蓄等于投资、储蓄越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就越大的观点,托宾从论证货币促进储蓄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角度,证实了货币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托宾还认为货币与其他各种资产的存量与收益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整个经济增长的原因和

3、结果。政府可以借助货币政策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通过利率的变化改变货币与真实资产的相对吸引力,从而改变真实资产的投资量,最终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和经济运行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经济增长的有一个黄金期,其金融体系也逐渐完善起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却一直发展缓慢、金融制度落后,因此西方经济学界掀起了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的热潮。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在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落后、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并试图寻找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较早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其中最早的当属斯坦福大学的格利和爱德华肖,

4、他们在现有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发展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随后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独创性的研究。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与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的先后出版,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金融发展理论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和完善,掀起了7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但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国家多次爆发金融危机,这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新思考,因此80年代中期以来

5、又掀起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热潮,在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更是有了新的突破。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为了反映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他主张从比较它们的金融结构入手。他总结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的一系列指标。其中金融相关比率,即金融资产市价总值与国民财富的比例,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一国金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结构的关系,是衡量金融结构最基本的指标。用表示一定时期内金融活动的总量,用表示该时期经济活动的总量,两者之商就是金融相关率,但是决定金融活动总量的因素相对复杂,不能用现成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表示。为了全面反映的性质变化,戈德史密斯从众多因素中选择了五个要素作为决定的指标,即非金融部门的发行的

6、金融工具、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国际金融活动发行的金融工具三个流量指标和新发行乘数及价格调整系数两个存量指标。从上述金融相关比率的构成指标可以看出,一国金融相关率的高低是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如何选取变量来衡量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很难有个统一的认识,本文在考虑了数据的可得性及代表性等方面的因素后,选取了,GDP,股票市价总值, /GDP,股票市价总值/GDP,五个指标来说明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关性的问题。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表一为中国近十年来的有关数据,因为上文提到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相当复杂,目前理论及实务界虽然有些较为统一的指标衡量,但是没有一个指标非常具有代表性,给予

7、研究人员一定的自我选择的空间。值鉴于此,并考虑相关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作者选取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的发行总量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取/GDP的值作为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本文不讨论金融发展的宽度)。对于发展成熟如发达经济体而言,在考虑金融的发展水平时,若不考虑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往往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也会很高。我们作为一个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1990年上交所成立),发展的程度也较低,但是我国经济的增长率在90年代也经历了高速的增长,因此90年代资本市场的数据不具有很强的说明性,股票市场是衡量资本市场发展

8、水平很好的指标,鉴于此,本文选取1999年到2009年的股票市价总值作为衡量证券市场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取股票市价总值/GDP的值(证券化率)作为衡量证券市场发展水平的指标。本文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时间M2GDP股票市价总值贷款M2/GDP市价总值/GDP1999119897.989677.12647193734.31.34 0.30 2000134610.399214.64809199371.11.36 0.48 2001158301.9109655.243522112314.71.44 0.40 2002185007120332.738329131293.91.54 0.32 200

9、3221222.8135822.342458158996.21.63 0.31 2004254107159878.337056178197.81.59 0.23 2005298755.7184937.432430194690.41.62 0.18 2006345603.6216314.489404225347.21.60 0.41 2007403442.2265810.33271412616911.52 1.23 2008475166.6314045.41213663033951.51 0.39 2009606225340506.92439393996851.78 0.72 表一图1图2三、与

10、GDP关系的分析 由图1和图2可知我国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和GDP都有着显著而稳定的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119897.9亿元稳步增长到2009年的606225亿元,GDP从1999年的896771稳步上升到2009年的340506.9亿元,虽然十年间,和GDP总量都快速稳步扩张,但总量都一直高于GDP总量,而且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总量与GDP总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我国近十年来与GDP的相关系数为0.9897,这表明两者呈现显著地正相关性。图3图3为与GDP的比值,本文用该指标衡量金融市场的深度,由图可知,我们近十年来的金融深度不具有很明显的增长趋势

11、,倒是可以用经济周期性来一定程度的解释,但这样的解释与谈儒勇在1999年发表的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问中的分析有悖,他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由于货币当局会减少货币供应量,而经济增速又较快,因此以与GDP比值衡量的金融深度指标应该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较小,在经济增长较慢时较大。但是由图3的情况与此分析不符,在1999-2000年以及2007-2008年两个期间,金融深度较低,但是这两个期间分别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们的经济增速都相对较低,按谈儒勇的分析,金融深度应该比较高才对,可我国近十年来的情况不是这样的。这主要是因为央行发行货币增加流动性主要考虑一下五个因素:市

12、场现货币供需总量、市场货币周转率、未来货币供需缺口、外国对本国货币储备、以及外币在本国的替代总量、冗余货币量,而以上五个因素中的指标和经济的发展情况不是具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在我们国家,央行发行货币较大程度上还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M2的总量也不能很好的反映经济的运行情况。四、证券市场发展和经济发展关系 国外学者在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有何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强度如何等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一些人认为在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另一些认为股票市场存在由于提供了流动性并能分散风险,因此使人们的储蓄动机下降,从而股票市场发展可能不利于储蓄进而经济的增长。在这两种观点中,第一种

13、观点占主导地位,但在两者的关系强度方面也存在着分歧,莱文和泽尔沃斯(Levine and Zervos ,1996;1998) 以及阿切和约万诺维奇(Atje and Jovanovic ,1993) 等人认为在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而哈里斯(Harris ,1997) 则认为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较弱,并且在统计上不是很显著,他还特别指出,在欠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至多是非常弱的,而在发达国家,股票市场活动水平确实有助于解释人均实际GDP 增长率。尽管我国的股票市场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很快。那么,我国股票市场的这种发展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

14、本文选取近十年间的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图4图5图6由图4和图5可知,我们近十年来股票市场以股票市价总值衡量的发展水平不具有明显的规律可循,而GDP却呈现出很明显的稳定增长趋势。在2006年以前我国股票市价总值都再5万亿元左右徘徊,2007年的股票大牛市,股票市价总值暴涨至32.7万亿,而2008年股票的大熊市,股票市价总值又暴跌至12.13万亿,这样的走势很难说是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有较大的关系,尽管股市暴涨暴跌,但GDP依旧稳步上升。我们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股票市价总值与GDP总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我国近十年来股票市价总值与GDP的相关系数为0.7650,这表

15、明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结合图6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以股票市价总值与GDP的比值衡量的我们经济的证券化率也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此,补充说明,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实际计算中证券总市值通常用股票总市值来代表。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因此它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一国或地区的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越重要。在主要发达国家,证券化率(股票市价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1995年,美国、日本和英国的证券化率分别达到95.5%、83.5

16、%和121.7%。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证券化率一直在50%以下徘徊,2007年股票市场的大牛市使得证券化率突然飙升至125%,2008年有戏剧性地跌破40%,这样的大起大落与GDP的稳定上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用证券化率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程度,并试图用股票市价总值和GDP的关系来从证券市场这个方面来说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及其大小,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与前文所述及的认为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或是正向或是方向的关系相同。这一方面是因为股票市场是一个资金推动的市场,在平稳运行时,一定程度上,也许能反映经济体的运行情况,但一旦受到某一利好或利空消息影响,随之而来的“羊群效应”就会让股市变得疯狂,涨跌不是因为经济,而是因为钱很“寂寞”,受不了诱惑。五、结论 撇开变量选取的局限性,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近十年来以 来衡量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以GDP来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而以 和GDP比值衡量的金融深度不具有很明显的规律。另外,我国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证券市场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的相关性,与国外学者所持有的主流看法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不符。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近十年间,我国以股票市价总值衡量的证券市场发展水平和以GDP总量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可能还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