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0.89KB ,
资源ID:737582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758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彭几剃眉彭几是一个喜欢崇拜名人的读书人。有一天,彭几初次看见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的画像,便连连拱手拜谒。接着,他对着画像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说:“一点不错,有大智慧的人,相貌也一定与众不同!回家之后,他拿起镜子照照自己的脸,捋捋自己的胡须得意地说:“我与他大致上是很相像的了,只是我这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这不要紧,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后来,他到庐山的太平观去游玩,看见了唐朝名臣狄仁杰的画像。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口中还念念有词:“宋朝进士彭几谨谒!”之后,他自然又对画像仔仔

2、细细地看上一番。这次却有些不一样。原来,狄仁杰的眉毛长得很长,眉梢一直插到鬓边;而他自己的眉梢却是向下弯的。回家以后,他就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好像正要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家人见了他那副怪相,不禁觉得好笑。这使彭几大为光火,他说:“这有什么可笑的?我没有耳毫,这是天生的。至于修剃眉毛,我是想让它向上生长,不要弯下来,就像狄仁杰一样,一直插向鬓边!”(选自中国趣味寓言故事3,译林出版社)(1)结合上下文,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拱手: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B.谨谒:谨慎、小心地拜见。C.光火:恼火,发怒。D.怪相:做出脸部奇怪样式的表情。(2)“这有什么可笑的?”这是一个_句

3、,彭几说这句话时的态度是_。 (3)文中的彭几看见了哪些名人的画像?看后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B(2)反问;非常生气(3)文中的彭几看见了范仲淹和狄仁杰的画像。看了范仲淹的画像后,彭几照镜子觉得很相像,只是自己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看了狄仁杰的画像后,他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4)我们在学习别人长处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事物的内容,而不要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然后再判断。(2)这句话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

4、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是反问句。(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B;反问;非常生气;文中的彭几看见了范仲淹和狄仁杰的画像。看了范仲淹的画像后,彭几照镜子觉得很相像,只是自己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看了狄仁杰的画像后,他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我们在学习别人长处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事物的内容,而不要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

5、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考查学生对反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哥白尼和老师较真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但是,只要和真理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一样会较真,直到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做客,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

6、兴地问:“孩子,又看什么书了?”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罢,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果有毅力的话,以

7、后研究吧!”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选自永远的坚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_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_(2).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太阳中心说是伽利略创立的。_太阳中心说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_太阳中心说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_太阳中心说是对地心说的否定。_(3).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句,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_ (4).短文在塑造哥白尼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答案】 (1)毕恭

8、毕敬;当仁不让(2)错误;正确;正确;正确(3)反问;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不能预示他的祸福。(4)C (5.你从哥白尼身上学到了什么?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错误,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 (3)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是

9、反问。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结合句子来分析。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毕恭毕敬;当仁不让;错误;正确;正确;正确;反问;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不能预示他的祸福。C;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

10、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什么是语言描写。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因染上“昏睡病”而死亡。科学家发现,舌蝇的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它对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往往视而不见。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肉食性动物的攻击。 又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又把我们的

11、天空渲染得更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尘埃还有过滤阳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博大的胸襟。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黑白_ 视而_一无_(2)照样子,写词语。 许许多多(AABB):_、_(3)尘埃的作用是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答案】 (1)相间;不见;是处(2)开开心心;高高兴兴(3)尘埃通过反射和散

12、射,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尘埃还能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较弱的蓝光,使天空变得蔚蓝、温柔。(4)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解析】【分析】(1)考查补写成语,只要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2)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相间、不见、是处 (2)开开心心、高高兴兴 (3)尘埃通过反射和散射,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尘埃还能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

13、下较弱的蓝光,使天空变得蔚蓝、温柔。(4)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点评】(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儿,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儿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

14、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里,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儿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儿怎么都不卖,竞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男孩儿兴冲冲地捧着这块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儿,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

15、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1)请写出本文的六要素。 时间:_地点:_人物:_起因:_经过:_结果:_(2)第2自然段中划线的字“总”与上文哪个词相照应?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3)第5自然段中的“竟”能否去掉?为什么?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 (1)有一天;孤儿院;男孩儿、院长;男孩儿总是悲观地问院长他的生命的价值;院长叫男孩儿把一块石头拿到不同的市场上去“卖”,结果石头的价钱越涨越高;男孩儿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2)“总”与“常常”相照应。男孩儿不|止一次地问,说明他对人生没有信心!(3)

16、不能。“竞”字突出了石头被传扬成“稀世珍宝”是出人意料的。(4)就算是再卑微的生命,也有存在的价值。在等待别人珍惜的同时,首先要学会自我珍惜。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照应句。解题思路引导: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3)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

17、,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1、有一天2、孤儿院3、男孩儿、院长4、男孩儿总是悲观地问院长他的生命的价值5、院长叫男孩儿把一块石头拿到不同的市场上去“卖”,结果石头的价钱越涨越高6、男孩儿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 (2)“总”与“常常”相照应。男孩儿不|止一次地问,说明他对人生没有信心! (3)不能。“竞”字突出了石头被传扬成“稀世珍宝”是出人意料的。 (4)就算是再卑微的生命,也有存在的价值。在等待别人珍惜的同时,首先要学会自我珍惜。 【分析】(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

18、作时会运用。(3)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讲故事的人和羊(节选) 从前,有一位国王,身边有一个讲故事的人。只要国王躺下休息,他就得给国王讲五个故事。这对日理万机的国王来说,简直是最舒服的休息和莫大的享受。 一天晚上,国王上床后久久不能入睡,那天料理的一些大事老是萦绕在他的脑际,使他无法平静。于是,他命令讲故事的人比平时再多讲几个。那个人多讲了三个故事。国王不满地说:“你尽给我讲些短的,我倒很想听一个比较长的故事。快讲吧,讲完你再去睡觉。” 讲故事的人开始说了:“从前有一个挺富的农夫,带着上千磅的钱币,到集市上买了两千只羊。他赶着

19、这许多羊回家,途中经过的一条河因暴雨而上涨了。他寻找着带羊过河的办法,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只小船。船太小了,每次只能带一只大羊或两只小羊过河。这个农夫便开始将羊儿一只接一只地摆渡过河。” 刚说完这句话,讲故事的人便当着国王的面睡着了。国王马上摇醒他,要他把这个故事讲完。讲故事的人说:“陛下,这条河相当宽,而船又很小。这里总共有两千只羊,得先让这个农夫将所有的羊都送过河去,然后,我才能告诉你,后来农夫和羊的情况如何了。”国王只好罢休,同意讲故事的人回去睡觉。(选自欧洲寓言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舒适_环绕_处理_允许_(2)“日理万机”在文中指的是_,现在多用来形

20、容_。 (3)国王不让讲故事的人去睡觉的原因是什么?_后来为什么又让了呢?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答案】 (1)舒服;萦绕;料理;同意(2)国王每天要处理纷繁的政务;工作繁重或者工作非常勤奋;(3)国王不让讲故事的人去睡觉的原因是那天料理了一些大事,使他无法平静;后来又让了是因为讲故事的人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故事里的农夫要把两千只羊摆渡过河,才能继续讲后面的发展。(4)我们做事情要适可而止,不可做过了头。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2)词语理解的考查

21、。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舒服 萦绕 料理 同意;国王每天要处理纷繁的政务;工作繁重或者工作非常勤奋;国王不让讲故事的人去睡觉的原因是那天料理了一些大事,使他无法平静;后来又让了是因为讲故事的人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故事里的农夫要把两千只羊摆渡过河,才能继续讲后面的发展。示例:我们做事情要适可而止,不可做过了头。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

22、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6 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左右。(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答案】那一次我真惭愧每当想起那件事儿,我的脸就红得像苹果。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是出奇地冷,凛冽的北风在外面呼呼地刮着,听着都让人害怕。地上都冻像铁块一样硬梆梆的。早上第二节课

23、后,该去冬季长跑了。我怕冷,也怕跑步,真不想去。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忽然一个念头蹦入我的脑海:前天,有个同学说自己肚子疼,老师不是没让她跑步吗?不如,我也试试这一招。广播里响起了集合的音乐,同学们照例出去排队了。我坐在位置上,左手放在桌子上,右手捂着肚子,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时地哼哼。老师走过来,见我一副痛苦样子,便关切地问:“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肚子疼。”我无力地点了点头。“要不要打电话让你家长带你去医院拿点药吃?”“不用了,今天早上刚吃过,还是有点儿疼。”“那你今天就别去跑步了,以免再受凉。”说完,老师走了出去。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

24、落了地,大功告成,不由一阵窃喜。第二节语文课,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同学们也异常活跃,一个个手举得高高的,抢着回答,生怕老师看不到。平时,我也是个“积极分子”,一时竟忘了自己“生病”了,忍不住高高举起手来。答完了问题,不禁洋洋得意。老师不失时机地来了一段:“同学思维敏捷、声音洪亮。更为难得的是她今天身体不舒服,我们大家要好好地向她学习!”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的脸蹭地就红了,火辣辣的,老师的表扬仿佛是一个巴掌正抽在我的脸上。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就脸红到脖子根。因为惰性发作,我撒了谎,欺骗了所有人。而老师的关怀和表扬,同学们的问候和情谊,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的心。

25、我想,今后,再也不能做这种荒唐的事了。【解析】【详解】作文标题“那一次,我真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另一半由作者来补上。补什么呢?一般来说补你最熟悉的内容,最有趣的内容,最有教益的内容。生活中如“快乐”“激动”“惊讶”“后悔”“惭愧”“坚强”“勤奋”“执着”“自信”“勇敢”“豁达”“成熟”“谦虚”“善良”“骄傲”等都可以,这就是要求作者去写事。选取值得回忆的“那一次”。我真是写自己的感受,应该是在这次事件中,我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或者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这是一篇典型的叙事作文。【点睛】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形式。由于它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

26、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所以考生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对于考生来说,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的灵活度要大得多,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考生。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7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字数不少于5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答案】我们是一家人家人,是什么

27、?家人是幸福的来源,是永恒的爱的存在,是会为你付出一切的人阳光的一天,很适合出去游玩吧。我和姐姐约定好一起去别人家玩。刚要出发的时候,姐姐望了望天空,对我说:“今天可能下雨,你最好带上雨衣雨伞。”“那么好的天气,怎么会下雨呢?别担心啦。”说完我便跑出门外去。但姐姐为了以防万一,顺手带了身雨衣。在别人家玩了许久,姐姐看了看天空布满了乌云,发觉快下雨了,于是我们就回家了。因为我们是步行来的,所以会花很长时间才能到家,尽管我们加快了速度,也还是没有雨来的快。当我们走到半路,已滴下了滴滴雨点,不久便下大了。我害怕被淋,只能把唯一的希望随着目光投向姐姐手中的雨衣,但我转头又想:雨衣只有一个,而我们有两个

28、人,怎么办?我不想自己被淋,也不想让姐姐被淋正当我苦恼时,姐姐把雨衣披在了我身上,我扭头一看,姐姐正笑着,眼中充满了关怀:“千万别被淋着啊,不然你感冒了妈妈还要说我,我可不想惹麻烦。”我也笑了,姐姐就是这样,明明对我很好却不愿说。“那你怎么办?”“反正离家又不远,走那么一两步就到了。”“但雨很大啊”我说,姐姐打断了我的话:“好了好了,你再磨蹭一会天都晴了。”说完姐姐向家的方向跑去。我三步并做两步跟上姐姐。在雨中,只能看到我们奔跑的身影。这就是家人,其乐融融,和和睦睦,我曾问过姐姐为什么对我那么好,她说只因我们是一家人【解析】【详解】作文标题“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29、,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要用具体事例表现家庭的亲情、温暖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我们”用第一人称,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长辈的关怀、教导,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深情,家庭成员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家庭成员之间化解矛盾和误会写作时要突出真情。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这篇文章的重点应放在叙事上,通过对事情的叙述,表现出家人之间的浓浓真情。当然“一家人”还可以指一个班级,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这样的思路写出来更有突破和深意,更易拿高分。【点睛】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

30、抓关键词,找准题眼法。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2、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3、填补标题法,添加语素法。有些命题作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方法来审题。4、虚题实做法,化大为小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难以把握。对这类题目,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了不起”的意思是:不平凡,(优点)突出。重大:严重。请自拟一个包含“了不起”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文体;(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答案】了不起的她在一座散发着“血腥味”的充满惨叫声的房子里跆拳道馆里面,梦魇萦绕着我和另外一个与我遭受同样处置的女生。“啊!”我疼得倒抽凉气,那声痛的呻吟是我无声的求饶,教练看了看秒表,冲我吼道:“才一分钟!”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