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51KB ,
资源ID:73752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752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薯作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薯作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1、薯作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节 概述一、薯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栽培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2n=6x=90。为同源六倍体,旋花科、甘薯属、甘薯栽培种,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块根植物。在我国别名甚多,又称番薯、地瓜、红薯、红苕、山芋、山药、白薯、玉枕薯等。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全世界900万公顷,中国600万公顷。 马铃薯:属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栽培种有8个(2n=2x5x,x=12)。最重要的栽培种是马铃薯种(Solanum tuberosumL.),同源四倍体,含适应短日照的安第斯亚(andigen

2、a)和适应长日照的马铃薯亚种(tuberosum)及一个新型栽培种(Neo tuberosum)。在我国有20多种别名:荷兰薯、爱尔兰薯;土豆、地豆、土卵、地蛋、山药蛋;番芋、洋芋等,有些地区还称为黄独、番鬼慈姑等。而最为常用的名称在东北和华北大部地区多称为土豆,西北和西南地区多称为洋芋,山西和内蒙古一带多称为山药蛋,全国通称之为马铃薯。 全世界1000万公顷,中国500万公顷。1、薯类作物是高产作物,其它作物无法比拟甘薯:一般鲜薯15-16.5 t/hm2左右,高产者可达37.5 t/hm2 。据测算,成都平原的光温潜力每可达134.75 t/hm2 ,气候-土壤潜力也可达71.7 t/hm

3、2。马铃薯:一般单产可达15.0-22.5t/hm2,高产者可达75.0t/hm2以上。据测算,成都地区的光温潜力可达63.87t/hm2,气候潜力可61.1t/hm2。 主要原因:* 需能量少。产品器官形成过程简单,与开花无关。* 产品器官形成期长。长达100多天的结薯期,而稻麦仅40-50天。(甘薯140-150天)* 经济系数高,变幅较大。0-0.85;稻麦0.35-0.5较稳定。* 库的容积大。单薯数、单薯重变化大。* 生育期的弹性较大,用延长生育期可行。* 抗逆性强、再生能力强2、是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富含淀粉,蛋白质、食物纤维、多种维生素(VA、VB、VC)以及钙铁;甘薯茎尖为“蔬菜皇

4、后”。* 成为山区农民的主粮和饲料。欧、美人均年消费马铃薯80、58千克。* 可作食用、饲料、蔬菜、工业加工原料。如用淀粉加工酒精,加工成薯片薯条、粉条粉丝。* 出口创汇二、我国甘薯、马铃薯起源与区划(一)起源与传播 甘薯:中美洲。于明朝万历年间(十六世纪末叶) ,经东南亚至菲律宾群岛至中国福建、广东一带栽培最早,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等地传播。至今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 马铃薯:南美洲。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传入,中国,在18世纪中叶京津地区等地较早栽培,此后福建沿海和台湾,随后西南西北有马铃薯的大量栽培,而东北辽、吉、黑三省在清末20世纪初期起,才逐步有较大面积的发展。

5、 (二)区划 1、甘薯五大区北方春薯区 本区包括辽宁、吉林、北京等省、市,黑龙江省中南部,河北保定和陕西秦岭以北,山西和宁夏南部及甘肃省东南地区。5月中、下旬栽植,9月下旬至10月初收获。 黄淮流域春夏薯区 本区包括山东全部,河南中南部,山西南部,江苏、安徽、河南的淮河以北,陕西秦岭以南以及甘肃武都地区。春薯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栽植;夏薯于6月中、下旬,7月上旬栽植。收获期均为10月上旬至下旬。长江流域夏薯区 本区江苏、安徽、河南三省的淮河以南,陕西的南端,湖北、浙江全省,贵州的绝大部分,湖南、江西、云南三省的北部和四川盆地。以夏薯为主,也有部分秋薯和少量春薯。夏薯于4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栽培,

6、10月下旬至11中旬收获。 南方夏秋薯区 本区包括福建、江西、湖南三省南部,广东、广西北部,云南中部和贵州的一小部分,以及台湾省嘉义以北的地区。夏薯一般5月栽植,8-10月收获;秋薯7月上旬至8月下旬栽插,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收获。 南方秋冬薯区本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南部及沿海诸岛。秋薯于7-8月栽,12月或次年1月收。冬薯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栽种,次年3-4月收获。此外,尚有部分夏薯和春薯,夏薯5月栽,10月收;春薯3-4月栽,7月收,主要作育苗或饲料栽培。 2、马铃薯北方一作区 由昆仑山脉由西向东,经唐古拉山、巴尔喀拉山脉、沿黄土高原700-800m一线到古长城为南界的各省

7、区。栽培面积较大,占全国马铃薯面积的50%左右,是我国马铃薯商品生产和种薯生产基地。马铃薯一年一熟。中原二作区 位于北方一作区南界以南,大巴山、苗岭以东、南岭武夷山以北各省。马铃薯春秋两季栽培,春作商品薯,秋作留种,多与其他作物间套作。南方二作区 即苗岭武夷山以南各省,马铃薯在水稻收后秋播或冬播,恰逢旱季,故必须灌溉。马铃薯在供应市场及外贸出口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西南一、二季作混作区 本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等省区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山区。马铃薯在本区为一季作与二季作并呈垂直分布,本区中高原和高寒山区,马铃薯多一季作。低山及平坝地区,利用冬闲地进行秋冬作。约占全国马铃薯面积的33%

8、,平均产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薯类科技发展概况(一)甘薯 育种上:利用南瑞苕和胜利百号选用了一大批适宜各大区生产需要和加工需要的优良品种,如徐薯18、南薯88等; 栽培上:研究并实施了蔓尖越冬、地膜覆盖等育苗技术;开展脱毒种薯生产和良种繁育;进行耕作改制、大田高产高效肥水运筹、高产数学模型的建立;优、健、高等管理技术研究和应用。 贮藏技术:发展和应用高温大屋窖等安全贮藏技术等。 但近年来:甘薯生产处于徘徊阶段,主要原因是甘薯产后加工业的滞后和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耕作栽培管理的粗放和产量的不高不稳。 今后:应加强专用型新品种的筛选和推广应用, 研究区域甘薯抗灾避灾高产高效栽培耕作技术,脱

9、毒种薯繁殖和应用技术,推动甘薯加工业(尤其是淀粉加工和乙醇加工)的发展,努力促进生产的发展。(二)马铃薯 50年代,主要是进行品种整理和筛选,确定播种期和总结群众经验以及防止退化留种等方面; 60年代,出现了很多马铃薯研究单位和进行专业研究。 1975总结并交流了滕县马铃薯与粮棉间间套作经验,并在留种和防止马铃薯退化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科研。 1985年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第八分中心。/近50年来栽培理论和技术发展:1、丰产长相的研究及其形态描述,群体结构与产量;2、高产形成与高产栽培,茎叶生长与产量形成,三段五期的发育规律与促控技术,源与库关系,高产因素的分析及综合农艺措施

10、数学模型的建立等。3、栽培技术进行了五大改进, 改低山留种为高山留种以及脱毒种薯生产利用并建立良繁体系;改薯块播种为催芽播种或小整薯播种;改多次施肥为重施基肥;改稀播平畦栽培为高垄双行密植;改露地栽培为地膜覆盖栽培。此外,还有抱窝高产栽培技术;丰产坑栽培技术;芽栽苗栽技术;赤霉素、生长素、多效唑、矮壮素、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使用化学药剂如萘乙酸甲脂、苯氨基甲酸乙脂或苯基甲酸异丙脂,以抑制发芽、延长贮藏期和减少烂薯等。总之,世界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正朝着:品种专用型多样化(分蔬菜型、食用及食品加工型和淀粉加工型四大类型)种薯及商品薯商品化 加工产业化栽培规范化等方面发展。第二节 育种栽培的生物

11、学基础一、形态与结构特征(一)根1、甘薯的三种根:细根、柴根和块根(1)细根:纤维根。吸收水分和养分(2)柴根:不良环境下形成(3)块根:大(250g以上);中(100250g);小(100g以下)纺锤形、圆筒形、椭圆形、球形、长方形等(N肥多、潮湿薯多扁长)。皮色(周皮色素):白、淡黄、黄、淡红、紫肉色(与蛋白质含量有关):白、淡黄、黄、 杏黄、桔红、带紫晕2、马铃薯的根:纤维根系初生根(芽眼根):幼芽基部近芽眼的聚缩节上。主要吸收根系。后生根:地下茎节。吸收养分和水分。(二)茎1、甘薯的茎(薯蔓或薯藤):分蔓长:短蔓(1m以下);中( 1.0-1.5m);长( 2.0-3.0m);特长(

12、5m以上)。茎和茎节色:绿、紫、绿中带紫。 具有根原基和腋芽:根原基茎蔓上部多于中部多于下部。并发育为不定根。腋芽发育为分枝。2、马铃薯的茎:分地上茎、匍匐茎和块茎。(1)地上茎:地上茎是由块茎芽眼中抽出来的枝条。具有顶端优势。一般早熟品种植株较矮小,茎较细,分枝较少而节位较高。中、晚熟品种植株高大,节间长,茎较粗,分枝较多。(2)匍匐茎:马铃薯地下茎为未伸长节(8节左右)上的腋芽伸长所形成的侧枝为匍匐茎。顶端节间约8节左右呈钩曲状。匍匐茎具有横向生长的习性,入土不深。匍匐茎早熟种较短,晚熟种较长。早熟种的匍匐茎层次约6-7层,而能结薯的仅基部3-4层;中、晚熟品种的匍匐茎层次有9-12层,而

13、能形成块茎的有6-8层。一般匍匐茎成薯率为50-70%。如覆土不够和高温多湿或氮肥过量等而露出地面变为地上茎。(3)块茎:由匍匐茎顶端分生组织的极度缩短的伸长节间积蓄大量养分缓慢膨大而成的变态茎。块茎芽眉上部凹陷处,即为芽眼,每个芽眼里由一个主芽和两个以上的侧芽所组成。发芽时,主芽首先萌发,侧芽呈休眠状态,如主芽受到损害时,则侧芽萌发。芽眼在块茎上呈螺旋状排列,基部稀、顶端密,其排列次序和地上茎的叶序相同。块茎与匍匐茎连接的部分叫脐部,另一端叫顶部。一般把小于50克的薯块称为小薯,50-100克大小的称为中薯,大于100克的称为大薯。块茎的形状有园、椭园及长形等;皮色有白、黄、红及紫色等;肉色

14、有白、黄、浅红及紫色。(三)叶1、甘薯的叶:不完全叶,有三种类型。2、马铃薯的叶:单叶,后出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四)花、果实和种子1、甘薯:单生或丛集聚伞花序,似牵牛花。各种颜色。雄蕊5枚,异花授粉、同群内(16个群)杂交也不结实。北纬23度以北一般不开花,须诱导开花。2、马铃薯:分枝聚伞花序,五角形。各种颜色。雄蕊5枚,自花授粉。低海拔一般不开花。二、繁殖方式与生长发育特点(一)繁殖方式种子繁殖:高度分离。块根块茎繁殖:甘薯生产中普遍应用薯块萌芽长苗,然后剪苗直接栽插大田,或剪苗先在采苗圃繁殖后再剪苗栽插大田。马铃薯直接繁殖。薯块直播繁殖 利用小薯直接播种于大田。此法又分为两种:一是小薯直播

15、后,自身膨大成大薯,北方称“窝瓜”;另一是小薯浅播,母薯大半露出土表使之木质化,以控制自身膨大,促使母薯上不定根膨大成子薯,称“窝瓜下蛋”。直播薯因用种量大,切块易受病菌侵染,生产上甚少应用。茎蔓繁殖 利用春薯田剪取蔓苗栽插秋、冬薯田,夏薯田剪取蔓苗栽插秋薯田,秋薯田剪蔓尖于苗圃繁殖,越冬后再剪苗栽插大田。蔓尖苗床越冬育苗在华南冬暖地区应用较为普遍,但连续多年藤蔓育苗栽插会降低生活力,导致种性退化和产量降低。近年来,通过分生组织培养法于试管内剪单叶节快繁或脱毒微型薯剪尖繁殖优良品种的脱毒苗,再栽插网室中繁殖原原种薯应用,效果极好。叶片繁殖 利用带叶柄叶片,或单叶带节栽于大田(均称叶插法)。这种

16、方法使入土部分发生的不定根膨大成薯块。因生长期较短,薯块较小,目前多用于良种的加速繁殖。(二)生长发育特点1、甘薯 发根缓(还)苗期:新根长出(3-7d),新腋芽抽出。栽后15-20d,吸收根系形成并分化块根。 分枝结薯期:分枝到封垄。薯重约占最高薯重的10-15%,茎叶鲜重占30-50%,栽后20 -25d分枝和结薯数固定。促茎叶早发快长,分枝又早又多。 茎叶盛长、块根膨大期: 栽后35-80d,块根重达总重的30-40%。其中有一个薯蔓平衡期,即T/R比值为1的时间,过此期后以块根生长为主。 块根盛长、茎叶渐衰期 栽后70-130d,薯重积累量一般占总重量的50%左右。防早衰。/2、马铃薯

17、:出苗到茎叶枯黄的天数为生育期。早熟(75d内),中早熟(76-85d)、中熟(86-95d)、中晚熟(96-105d)和晚熟(105d以上)5种。 块茎萌发和出苗期:萌芽到幼苗出土。播后30-60d,涉及休眠和生理年龄问题。 幼苗生长和匍匐茎的伸长:出苗到孕蕾。出苗后20-30d,早熟品种7-8片,晚熟品种10-13片。此期末开始块茎形成。出苗7-15d,匍匐茎陆续发生并逐渐横向生长。 块茎形成和茎叶生长 (孕蕾-开花初)现蕾后10-15天开始开花,至主茎出现9-17片叶,植株开始开花,块茎直径3cm时结束,历时约20-30天。早熟品种的块茎形成时期,较中熟品种早4-5天,比晚熟品种早10-

18、15天;在苗后50-60天,正值盛花期和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前后, T/R比值等于1,早熟品种出现的时间稍早于中、晚熟品种。 块茎的增长和茎叶繁茂(盛花至茎叶衰老)盛花时期是分枝生长达到高峰,地上部重量达最大值以及块茎增重的最大期。终花期后,地上部茎叶开始逐渐枯黄,重量下降,直至收获。高产地在茎叶生长高峰期的叶面积指数以3.0-4.5为最适宜。在栽培上,采取适宜措施,促进群体叶面积的发展和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叶片净光合生产率,就能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淀粉积累与成熟(茎叶衰老至茎叶枯萎) 开花结果后,茎叶生长缓慢直至停止,植株下部叶片开始枯黄,进入块茎淀粉积累期,此期块茎不再膨

19、大,茎叶中贮藏的养分继续向块茎转移,淀粉不断积累,块茎重量迅速增加,周皮加厚,但茎叶完全枯萎,薯皮容易与薯块剥离时,块茎充分成熟,逐渐转入休眠。此期特点是以淀粉积累为中心,淀粉积累可以持续到茎叶完全枯死之前。因而,应防止叶片早衰,也要防止后期后期水分过多和氮素过多,贪青晚熟,降低产量和品质。淀粉产量的高低与品种有关,同时与膨大盛期的茎叶生长量和茎叶效率有关以及光、温、水有关。块茎的形成原因:* 细胞学:最初是匍匐茎顶端末节和次末节之间的伸长节间髓部薄壁细胞首先恢复分裂活动,产生形成层,迅速进行幅射状分裂,使髓的体积大大增加,迫使维管束环向外弯曲,继而皮层、韧皮部及木质部的薄壁细胞也变为形成层,

20、与髓的增粗活动相配合,不断分裂和增大,并开始不断积累淀粉。与此同时匍匐茎顶端钩曲部份伸直,密集的伸长节间也逐渐发育为块茎上的茎轴,从而形成幼小的块茎。* 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以及乙烯含量的变化有关,且与其比例有关。以及水杨酸* 光周期有关* 光合产物的积累 生理年龄 * 概念:指块茎作为种薯栽培时的生理状况,以及栽培后植株在田间生长过程中所表现的 年龄状态 。 * 指标:用芽条数及其发育程度来表示。可划分为: 生理幼龄:没有萌芽的休眠块茎。 生理少龄:只具一个顶芽发育的块茎。 生理壮龄:具5-6 个短壮芽块茎。 生理老龄:具多数衰老细芽的皱缩块茎。 (三)生理生态特点1、块根块茎的形成

21、与膨大 块根的形成与膨大 =初生形成层次活动+次生形成层活动 初生形成层次活动与块根形成薯苗发根后约10天左右,先在初生韧皮部内侧与原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分化成为弧形的初生形成层,随后又在原生木质部外端的中柱鞘细胞分化发生形成层,并使形成层弧段连接起来,成为围绕原生木质部的初生形成层环。成环的时间约在发根后15-20天。从初生形成层开始分化到形成层环完成,是决定块根形成的时期。根据观察初生形成层活动强弱仅是幼根发育的一个内在条件,决定根形态转变的另一重要内在条件为中柱细胞木质化程度。次生形成层活动与块根膨大甘薯栽插发根20-25天以后,除初生形成层继续活动外,先后在原生木质部导管内侧、次生木

22、质部导管内侧和中央后生木质部导管周围,以至中柱薄壁组织中,先后发生为数众多的次生形成层。次生形成层产生的贮藏薄壁组织等远比初生形成层多。形成层活动不断形成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以及大量贮藏薄壁组织,使块根膨大增粗。形成层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块根膨大增重最迅速时期。由于次生形成层在块根各部位分布不规则和活动强度不一,导致块根各部位发育的差异:隆起或凹陷甘薯块根的膨大,主要依靠形成层分裂活动薄壁细胞数目的增加,其次依靠薄壁细胞体积的增大。(2)块茎的形成与膨大(前已述,此略)2、块根块茎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温度甘薯:见表马铃薯:见表大量研究指出,马铃薯栽培以7月等温线为21或较低的地区

23、最为适宜,若7月温度过高,则多作春秋两季栽培,若夏季高温期过长,只宜作秋、冬季栽培。(2)光照甘薯叶片的光饱和点为30000-40000lX,光补偿点6000lX。萌芽阶段强光促进萌芽及幼芽生长。但抑制不定芽萌发,故萌发阶段种薯不宜外露。出苗后强光下薯苗生长快而壮。弱光下易成嫩弱苗。甘薯块根膨大过程需晴朗天气,如遇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则块根产量及块根出干率降低。且光照时间短有利于开花。甘薯不耐阴蔽,否则结薯推迟而减产。马铃薯强光下:块茎形成较早,产量和干物质含量较高,但后期植株易早衰。弱光会使茎叶徒长,延迟块茎形成,削弱抗病力,降低产量。日照长度:每天日照超过15小时,植株茎叶生长繁茂,匍匐茎大

24、量发生,但块茎产量下降;每天日照12-13小时,植株虽较矮小,但块茎形成较早,且产量较高。早熟品种对日长反应不敏感,晚熟品种敏感。前期处于长日照下,形成强大的同化器官和较多的匍匐茎,后期使之处于日照渐次缩短的条件下,有利于块茎形成和膨大,可望获得高产。 高温、长日和弱光对马铃薯地上部生长有利;而较低温度、短日照和强光照,则有利于块茎形成。/(3)水分甘薯:生长期间60-80%。薯块萌发时:最大持水量80%左右为宜。水分适宜先长根后长芽;干旱遇高温,先长芽后发根;若床土过湿,引起烂薯。出苗后:保持最大持水量70-80%为宜。水分不足和过多易形成弱苗。生长前期:土壤持水量低于50%薯苗发根还苗缓慢

25、,茎叶生长差,甚至大量死苗。且易形成柴根。生长中、后期:土壤干旱,块根膨大缓慢而减产。雨水过多,易使茎叶徒长,影响块根形成、膨大和降低产量与品质。生长后期:如田间积水,块根会腐烂,发生“硬心”。马铃薯马铃薯生长期中:0-40厘米土层内土壤湿度以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最适宜。幼苗期间: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10-15%,干旱将会延迟出苗和结薯。现蕾至开花期: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60-70%。早期的水分协迫,引起块茎尾部淀粉的耗竭,导致两端半透明糖化或浆状,其淀粉含量低而还原糖含量高。块茎形成膨大期间:如干湿失调,块茎时长时停,容易形成次生块茎和畸形薯。盛花期以后,需水量逐渐减少,特

26、别是生育后期块茎逐渐成熟时,若水分过多,影响块茎膨大和干物质积累,严重时还可导致田间烂薯和贮藏期烂薯。 (4)营养* 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一些微量元素如铜、锰、硼、镁、钼、钙等不同程度地加速马铃薯植株的发育,增强植株抗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马铃薯氯离子浓度在100mg/kg以下为适宜浓度,大于570mg/kg为致害浓度(谭宗九等,1998)。* 氮素缺乏使植株矮小,叶面积剧减,植株基部叶片易脱落。* 磷素缺乏,淀粉的积累减少,产量减低,块茎,皮层和髓部都产生锈斑,降低利用价值。* 缺钾,植株节间缩短,变成密集丛生,叶面缩小,暗绿色,后期呈古铜色,叶缘枯死卷曲,地下部匍匐茎缩短,块茎细长,

27、根长衰弱。第三节 薯类遗传育种一、主要性状的遗传与应用(一)块根块茎遗传 薯形双亲同一薯形杂交,F1代出现双亲的薯形占多数,最高达78.85%。 薯皮色双亲薯皮色平均指数与F1平均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亲子间平均指数很接近。随着紫色素的加深其遗传力加强。 薯肉色:遗传比较复杂,色素高者传递力强一些。多种色素出现可能是返祖现象。(二)产量1、甘薯 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特征: F1 代广泛分离,存在加性和非加性效应;易受环境的影响因而遗传力较低,组合有高产 高产,高产 中产的。也有报道亲子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早代具有较低的遗传力,早代选择宜慎重。 薯块产量与块根粗蛋白的含量无相关;粗蛋白的含量与

28、薯肉色成显著的正相关;薯块产量与纤维含量、干率或粗淀粉呈显著的负相关,通过随机集团杂交可以达到目的。 2、马铃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F1代、无性系与亲本产量成正相关,可以用高产高产组合。但超亲组合仅1.5-1.6%;块茎重量的遗传力 较为稳定(较之薯数)。(三)品质1、淀粉(干率):是薯类作物产品的主要内在指标,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亲子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甘薯存在加性和非加性效应;马铃薯易受环境的影响,淀粉变异率8-30%。2、甘薯中的胡萝卜素:白色对橙肉色倾向为不完全显性,受六个起加性效应的等位基因控制,数量性状遗传,桔肉色与胡萝卜素含量成正相关,且与双亲成正相关。附:加

29、工用马铃薯选育1、外部质量长椭圆形、薯片用直径40-60mm,薯条用50mm;生产淀粉的皮肉色浅皮光而薄、芽眼浅又少,糖和蛋白质及纤维素含量少。2、干物质含量:油炸食品和干制品22-25%,略煎炸食品20-24%,淀粉加工25%以上。3、含糖量:炸薯条不超过0.4%二、育种原理与方法(一)育种特点品种性状的稳定性(营养器官)品种的杂合性。甘薯是近亲繁殖的多年生作物,不易近亲繁殖,个体是高度杂合的,自交易衰退,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两者对家族充分评价,选择效果是好的。有性与无性的结合。(二)育种程序与试验方法:1、开花诱导问题:甘薯首先可在海南岛冬繁杂交制种并再选种;也可诱导开花制种。一般以牵

30、牛花、雍菜、月光花、茑萝或以当地自然开花的品种作砧木;结合短日照(8h 左右)、环状拨皮、嫁接等方式。另多施磷钾肥、干旱条件以及赤霉素等可诱导开花。2、育种程序:甘薯常规育种(breeding program)采用“五圃制”,属株系法。即: 1st season:亲本品种(或种)杂交 2nd season:实生系圃或预选圃(产量) 3rd - 4thseasons: season:复选圃、鉴定圃或初级鉴定圃、品系比较预试圃或中级鉴定圃 5th - 6thseasons:品系比较圃或高级鉴定圃 7th - 8thseasons:区域试验 9thseasons:生产性试验 品种审定马铃薯常规育种程序 breeding program1st season: 杂交2nd season: 实生系种植3rd season: 选单株, 15-20% 选择. 4th season: 株系鉴定,每个单株薯块种4株.10-15% 中选.5th - 6thseasons: 田间鉴定,1个重复20 或 40 株。 测定产量、块茎特性、抗性测定 7th-9thseason: 3重复品系鉴定. 测定产量、抗性、块茎性状和加工品质.10th-12thseason: 区试. 省级5-9 点;国家级区试按熟性和生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