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69.36KB ,
资源ID:73735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735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

1、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长春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吴龙山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分别与小学和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相衔接,是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为有效指导和规范全市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依据2000部下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有关精神,参照201 2年5月由中国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网上正式公布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2版)相关内容,遵循吉林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下发的吉林省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结合我市

2、教学实际,制定本教学指导意见。望大家认真贯彻执行。 一、学科教学基本理念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

3、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初

4、步学会思考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二、学科课堂教学基本原则 (一)教学要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整体上,信息技术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分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的曰标,充实教学内容,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引导学生亲历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技术行为习惯。 (二)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时代特征信息技术教要要密切联系实际,结

5、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以及当地的社会发展,适度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或研究性课题,以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主动探究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教学中要尽可能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巾蕴藏的人文精神,要始终渗透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内化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三)教学要关注全体学生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应必备的基本素养。所有学生不论处在何种环境,不论其个人特征如何,都应该有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机会

6、,使其具有适应时代需要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多维度目标的主动建构信息技术课程既坚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建构,也强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信息意识、感悟信息文化、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主动建构,注重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培养;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的感悟与内化,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有关信息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网络

7、道德观念和责任心,养成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积极的反思,达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协调提升,具体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屯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

8、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六)教学内容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共七个模块,其中模块七为拓展模块。具体模块内容如下: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信息与信息的特征(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3)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模块二:计算机硬件基础与系统管理(1)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2)信息的数字化(3)常用进制及进制转换(4)信息安全模块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交流()嘲络基础知识(2)信息获取与共享(3)信息交流模块四:信息加工与表达(1)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2)制作演示文稿(3)图片处理(4)动画制作(5)声音信息的加工与表达(6)视频信息加工初步模块五:算法与程

9、序设计(1)算法(2)V13程序设计初步模块六:网站设计与评价(1)网站的基本结构(2)网站的策划与设计(3)网站评价模块七: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1)机器人简介 (2)机器人常用传感器 (3)机器人制作方法 根据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两个年段开设,每周不少于1课时,总课时不少于68课时。(七)教学要求1、明确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中要根据初巾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系来规划好初巾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以信息素养提升为核心日标提升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10、的核心目标,也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把软件操作看成是实现工作过程的基本方法,通过完成工作,让学生体验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所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3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要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三、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一)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从学校设备和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11、,步骤要恰当合理,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符合逻辑规律。方法要灵活多样;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性格、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情况。教学没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注意教学的针对性。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以及感知的规律。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分析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2、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知识基础j、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

12、分析。 3学习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4、信息资源设计与提供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受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5自主学习设计、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没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6协作学习设计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

13、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合作学习过程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由学生提出,教师进行指导,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主题事先未知。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应设计出使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多元评价方法。教学设计是非线性的过程,可依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创作与调整。提倡规范地进行教学设计,灵活变通的教学处理。(二)教学过程 1.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设计,支持学生的学习。 3、教学中注意应用“任务驱动”的思想和方法。 4强调“合作学习”的方式。 5重点针对学生的

14、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设计进行评价。 (三)作业要求选择恰当的作业内容,起到既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义能够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的视野和能力,作业布置要少而精,一般不要布置书面作业。1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多选择与学科学习相关的主题任务。 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4作业布置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四)教学反思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探索,积极开展教学反思。通过课后的反思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质量。教学反思的核心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价值观的理解与运用是否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

15、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反思的内容可以包括: 1教学过程是否顺利、协调地进行? 2教学过程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3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分析的典型事件? 4.如果再上一次这节课,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7 5、数学手段是否合理?教学媒体的运用、板书的设计与使用是否合适? 6、教学课堂管理方式是否恰当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反思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能提出本课的关键方面和重点,不能空洞、笼统,甚至不知所云。要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总

16、结和提升,而不是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五)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而富有兴趣地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2多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创作,促进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地学习。 3加强辅助学生学习的技巧,如:听说技巧、指导技巧、观察和监督技能、提问技巧、鼓励技能和干预技巧等,以更好地支持教师角色的转变,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其开发与利用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包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与人力资源。教学管理部门和信息技术教师应高度重视信息技

17、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1、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资源硬件资源是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物质基础。学校应配备符合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应注意信息技术设各的合理配置、合理使用和适时更新,应注意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出发,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一个更为开阔的背景和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同时也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更好的条件支持。 2、信息技术课程的软件资源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还有赖于丰富的教学资源、畅通的师生交流渠道和良好的软件环境的支持。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包括两类,一类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另类是非数字化的资源,如图书、报刊、教学录像

18、片等。良好的软件环境要求学校配备教学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如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多媒体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网络服务软件等);建立完善的教学环境管理制度。3、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的资源,义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工具。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就是用好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引导教师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资源。校本教材的编写应当以新课程观、新教学观为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对教学的引/J!作用。教材的编写应当以本规程所提出的目标和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师要把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辅助教学较件、网上教学资源、学生作

19、品等进行积累、整理、保存、交流、共享,逐步建立起校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资源库。(1)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发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网站等。并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收集、整理、选择、使用优质教学资源,满足教学需要。应充分利用省、市、区(县)教育资源网平台,结合校园网,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环境。 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让学生参与资源建设过程中学习,同时也可作为学习评价的内容。 (2)积极对已有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对已有课程资振,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第二次开发,

20、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使之有利于解决重点、难点,有利于拓展。县(市)区进修学校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集成各学校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课件,开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使用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3)专题网站建设各县(市)区、各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专题网站的研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专题网站的建设可以有多种模式:如把网站建设与资源库的建设结合起来,直接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把专题网站建设成为学生学习交互的平台,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平台。网站的建设为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创建信息丰高 。容健康、运用方便的网络环境。(七)校本教研的实施建议加强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完善省、市、县(市)

21、区、学校四级教研网络建设;鼓励教师听课、交流和研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与评价改革实验,探索学科教学与评价的新方法:提高教师专、世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促进校际间课程资源的共享。 各学校应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认真组织实施新课程。要以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广大教师要树立信息技术学科意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研究实施方案,创造条件,制定计划,落实新课程,推进课程正常实施。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教研机构组织的教研活动。四、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一)学生评价 1评价原则(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活动过程,分析

22、学生的典型作品,全面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信息技术解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3)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造实践 评价要正视个别差异,对不同起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予以认可和鼓励。 2评价的实施 (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体现学生在学习

23、过程中的表现。可由教师、自我、小组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分别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工具有效分析、处理信息和表达相关问题答案的能力;对活动过程中相关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等。 (2)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要强调对教学和学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防止仅仅把评价当成对学生甄别或选拔的手段。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内容包括是否具有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是否其有操作和使用信包技术工具的能力;是否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评价手段上,要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操作、社会实践、过程性

24、评价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别要注意结合学生社会实践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学生整个学习情况的片面做法。(二)教师评价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及教学水平,要积极组织开展吼各种形式体现的教学过程评价活动,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如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 应当充分体现课程评价对教师教学及其改革的调节功能,指导信息技教师科学认识课程评价的各项结果,合理地设计和调节教学过程与方法。八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软件例如FLASH有一定了解,

25、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学生家庭条件较差,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生只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最新长春市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

26、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信息安全与道德、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其中图像处理为本学期的重点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四、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安全与道德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学会使用FLASH处理图片。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

27、用习惯。教 学 进 度周 次时 间内 容18.26走进动画世界29.2创意绘图39.9逐帧动画49.16练习59.23简单运动69.30形态变幻710.14练习810.21随心而动910.28魔法遮罩1011.4练习1111.11美妙音效1211.18互动响应1311.25练习1412.2综合实践制作动画贺卡1512.9练习1612.16测试学 生 成 绩 单学科:信息技术 学期: 班级:八年一班学号姓 名学号姓 名1赵晨宇26佟佳璇2王健峰27裴欣茹3张梓然28郭富胜4孟令宇29王鑫伟5张 瑞30候田财6李治桥31张 旭7曲红炀32徐明芮8徐 齐33张新悦9白 宇34肖雨桐10李贺然35李红旭11潘雨涵36崔 浩12栾 贺37王靖凯13王斯源38王 崭14贾 月39王子锋15刘凤淇40赵桂宇16梁继文4117康 悦4218季佳强4319张 健4420杜 鹃4521代鑫露4622陈 洋4723白 宇4824白祥宁4925艾美娇50学 生 成 绩 单学科:信息技术 学期: 班级:八年二班学号姓 名学号姓 名1宋健搏26刘美旭2滕浩廷27刘资含3辛东錡28张郁淇4柴浩29季佳欣5张桐30刘思宇6杨春旭31胡蕙薪7付凯文32李娇洋8孟祥凯33刘晓彤9孔欣宇34刘晓宇10王志豪35刘畅11昌金泽36孟令雪12张大伟37卢嘉祺13朱鑫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