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0 ,大小:70.76KB ,
资源ID:73707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707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城市规划原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城市规划原理.docx

1、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第三节 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 母系社会原始群落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的居民点二、城市的形成 剩余产品产品交换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及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私有制、阶级分化城市产生城:以武器守卫土地,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三、城市的定义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一)城市与防御要求巴比伦城(Babylon)罗马营寨城提姆加得城(Timgad)中世纪城堡斯卡莫奇(Scamozzi)(二)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埃及卡洪城(Ka

2、hun)罗马庞贝城(Pompeii)(三)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隋唐长安城:元大都:(四)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内地沿江河城市或地区性中心城市 欧美城市发展的重点: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一)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二)城市布局的变化 (三)城市与环境 (四)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一)城市集中发展的同时,出现城市分散的理论和实践 (二)城市空心化现象 (三)城市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 (四)城市的辐射效应、城镇密集区的发展

3、(五)城市与环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信息社会的城市发展第三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1.人口职业的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变、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稳定阶段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 周礼.

4、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和米利都(Miletus)城。 罗马营寨城规划模式(提姆加得) 中世纪以防御为目的的城市规划模式 凡尔赛式轴线对称放射形式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Utopia)(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3)罗伯特.欧文的“新协和村” (Village of New Harmony) (4)傅立叶的“法郎吉” (Phalanges)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Garden Ci

5、ty)理论 恩温的(Unwin)卫星城镇理论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明日的城市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广亩城市” 雅典宪章(Charter of Athens) 马丘比丘宪章(Charter of Machu Picchu)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1930S,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居住区的“细胞”以小学来决定其规模外部交通不穿越居住区 小区规划理论:二战后在邻里单位基础上发展起来,由交通干道或其他天然或人工的界线作为居住区的界线 社区规划:1960S,将解决居住区的社

6、会问题提高到重要位置,规划师的责任重心多元化,给予了社会问题,尤其是社区中的弱者以更多关怀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其他有关城市规划的观点及理论 理性主义:系统、理性、控制论 城市设计:Kevin Lynch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界面、路径、节点、场地、地标 规划与社会公平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全球城(Global City)和全球化理论二、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一)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 向分析的广泛性、论证的严谨性、成果的弹性方面发展(二)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技术设计论证(各方面共同分析与合作

7、) 政府立法执行(指令性控制为主,同时引导) 组织开发经营(社会总效益与开发经营单位集体效益相结合)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一、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二、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一)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 向分析的广泛性、论证的严谨性、成果的弹性方面发展(二)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技术设计论证(各方面共同分析与合作) 政府立法执行(指令性控制为主,同时引导) 组织开发经营(社会总效益与开发经营

8、单位集体效益相结合)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任务 计划经济: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市场经济: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 现阶段: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编制城市规划应

9、遵循的原则 (一)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二)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 (三)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一)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二)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 (三)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2)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5

10、)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一)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 (二)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三)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四)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五)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 (1)现场踏勘 (2)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分析研究城市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 (1)城市勘察资料 (2

11、)城市测量资料 (3)气象资料 (4)水文资料 (5)城市历史资料 (6)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 (7)城市人口资料 (8)市域自然资源资料 (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 (10)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 (11)交通运输资料 (12)各类仓储资料 (13)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 (14)建筑物现状资料 (15)工程设施资料 (16)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等资料 (17)城市人防设施及其他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资料 (18)城市环境资料城市规划的层面 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

12、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广州城市发展战略:北优、南拓、东进、西并) 建设控制引导: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城市规划的阶段和步骤 一、确定城市规划纲要 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三、编制分区规划 四、编制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五、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 六、城市规划的审批课外参考书目 专著: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 华夏出版社 (3)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华夏出版社 (4)(法)柯布西耶. 走向新建筑 (5)(美)麦克哈格

13、.设计结合自然 (6)(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杂志: (7)城市规划期刊 (8)建筑学期刊 (9)中国园林期刊4 城市构成4.1 城市系统构成 概念: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 包括:城市社会系统构成、城市产业系统构成、城市空间系统构成、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构成、城市社会设施系统构成等等。4.1.1 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 政治系统构成 文化系统构成 人口系统构成4.1.2 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产品进行加工或再加工,变成人的技术成果体现出来的产品 第三产业:为人提供服务4.1.3城市空间系统构成 城市构成要素 城市集聚程度

14、 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结构要素:(1)节点 由于城市实体空间功能的不同而导致某些实体空间成为居民的集聚地点,形成城市的节点(如:中央商务区、交通枢纽、工业区等)(2)梯度 节点导致城市核心区形成,通过城市经济效益和土地价格的影响,客观上形成有核心向外缘的空间梯度。(3)通道 由于空间梯度的存在,节点之间形成通道。(4)网络 节点与通道组成城市空间的网络系统(5)环与面 由网络的边界构成不同的环,由环生长各具特色的面城市社会区和城市功能区。城市集聚程度 1. 人口与活动高度聚集,市场交易频繁 2. 城市是周围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中心 3.城市系统中的各种“流”体现为:人口和物质从分散向集中高

15、密度集聚,能量从低质向高质、高强度运转,信息从无序向有序积累,货币在流通中增殖等四个方面城市空间形态: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诸活动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集聚,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态: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诸活动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集聚,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形态(1)城市群 概念:由一组相对独立的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系统被称为城市群(settlement grouping)。 特征: 1.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中心区 2.城市群被其外部的边界所包围 3.各城市(C1,C2,C8)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2)城市链 城市群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

16、建设,城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相互之间通过环(loop)、树(tree)和星(star)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城市链(urban chain)(3)大都市区(metropolis) 特征:一系列小居民点围绕一个巨中心区分布。 根据外围小居民点与中心区联系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紧密型、过渡型和松散型三种形态(4)彗星式大都市(cometic metropolis) 是一种特例的大都市区形态,新增长区集中在一个增长轴线上发展,形成类似于“彗尾”的空间形态(5)带状大都市(bands metropolis) 在核心区形成对称的两条发展轴线,在空间上呈带形发展5 城市用地及其形态分析 5.1 城市用地的概念

17、 5.2 城市用地的属性 5.3 城市用地的价值 5.4 城市形态的概念 5.3 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形态 5.1 城市用地的概念: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包括:1.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 2.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3.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设用地5.2 城市用地的属性: 1. 自然属性 即土地各自具有的自然环境性能的附着与不可变更的特性,它影响到城市用地的选择、城市土地的用途结构以及建设的经济性等方面 2. 社会属性 城市的土地已依附于一定的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利,或公有或私有。 3. 经济属性 土地自身具有价值;土地在利用过程中能以

18、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土地的用地性质改变可造成价值差异。 4. 法律属性 土地是不动资产,具有明确的法律属性5.3 城市用地的价值1. 使用价值 在土地上可以施加各种城市建设工程,用作城市活动的场所。 城市用地的形状、地质、区位、高程,以及土地所附有的建筑设施等状况,将影响土地使用价值的高低2. 经济价值 土地作为商品或某方面权利的有偿转移而进入市场。以地价、租金或费用为表现形式城市中心区位地租和土地利用空间组织形式关系城市土地空间竞争 城市土地的最终使用是根据该地段与城市中心可达性而决定的 城市土地区位优劣差异所带来的使用价值的不同,产生了不同区位的土地级差收益。 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这

19、种级差收益转化为级差地租,从而使城市物业空间布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城市土地空间竞争 城市土地的最终使用是根据该地段与城市中心可达性而决定的 城市土地区位优劣差异所带来的使用价值的不同,产生了不同区位的土地级差收益。 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这种级差收益转化为级差地租,从而使城市物业空间布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5.4 城市形态 概念: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各构成要素(包括物质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的空间分布模式,它包括了空间组合的具体的物态环境和反映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抽象的结构模式城市形态的两个层面 1. 公众层面: 城市使用者通过有形的物态环境和无形的城市公共活动去认识和理解。 2. 专业层面: 城市空间结构,功能

20、分区,交通系统,规模与效率5.5 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形态 1. 区位理论 (1)农业区位论(杜能) (2)工业区位论(韦伯) (3)城市区位论(克里斯塔勒)2.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传统: (1)同心圆模式 (2)扇形模式 (3)多核心模式 现代: (1)迪肯森的三地带模式 (2)塔弗的理想城市模式 (3)麦吉的殖民化城市模式 (4)洛斯乌姆的区域城市模式 (5)穆勒的大都市结构模式6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6.1 城市与自然环境 6.2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6.3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6.1 城市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对城市的作用: (1)对城市职能发挥的影响 (2)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3)对城市

21、工程的建设经济等的影响6.1 城市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对城市的作用: (1)对城市职能发挥的影响 (2)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3)对城市工程的建设经济等的影响工业时代城市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1)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 (2)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不利城市大气环境 (3)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 (4)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水质性缺水工业时代城市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1)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 (2)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不利城市大气环境 (3)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 (4)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水质性缺水6.2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1. 地质条件(1)建筑基地 (2)滑坡与

22、崩塌(3)冲沟 (4)地震 (5)矿藏 2.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1)水文条件 (2)水文地质条件 3. 气候条件(1)太阳辐射 (2)风 (3)温度 (4)降水与湿度 4. 地形条件6.3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用地条件差,不适于修建的用地7.1城市用地的分类7.2 城市用地的构成居住用地的组成: 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绿地居住用地分类:居住用地的选择: 1、有良好的

23、自然条件:高敞、干燥、空气流通、水质清洁 2、选择安全的地方:特别注意避开地质灾难 3、注意自身与周边环境污染的影响 4、注意与就业区的相对关系 5、注意留有发展余地居住用地的选择: 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高敞、干燥、空气流通、水质清洁 2、选择安全的地方:特别注意避开地质灾难 3、注意自身与周边环境污染的影响 4、注意与就业区的相对关系 5、注意留有发展余地 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自习): 居住用地的分布: 居住用地的组织与构成(预习)工业用地 布置工业区的必要性1、工厂散置,使城市脏乱不堪,难于管理,工厂集中便于管理。2、工厂间有一定联系,置于一起便于配合生产3、专业分工,提高劳动效率,要求

24、工厂集中教学内容: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主要内容:一、居住用地二、工业用地三、公共设施用地四、仓储用地五、城市绿地六、城市郊区用地1、居住用地1)居住用地的分类(1)住宅用地(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道路用地(4)绿地3)居住用地的选择: 良好的自然条件 注意用地自身及用地周边的环境污染影响 注意居住工作、居住消费之间的关系 注意适宜的用地规模和形状 考虑建设的可行性与效益 有面积概念,留有发展余地4)居住用地的分布方式:A 集中布置 B 分散布置C 轴向布置2、工业用地 布置工业区的必要性:1)工厂散置,使城市脏乱不堪,难于管理;工业区将工厂集中起来,便于管理。2)工厂间有一定联系,置于一起

25、便于配合生产。3)专业分工,提高劳动效率,要求工业协作,也要求工厂集中。工业区布置的基本要求:(一)综合要求:1)用地形状和规模2)地形要求3)水源要求4)能源要求5)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要求6)工业特殊要求7)其他要求(二)交通运输要求1)铁路运输2)水路运输3)公路运输4)连续运输(三)环境污染问题的要求1)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2)防止废水污染3)防止工业废渣污染4)防止噪声干扰 总体来说,运输量大的工业对水源要求也大,反之,则对水源要求小;有污染的工业对环境要求不高,而无污染的工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高。 上下班交通、时间等影响城市规划,成为城市工业成本之一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工业

26、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1)平行布置2)垂直布置3)混合布置工业用地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1)工业包围城市2)工业区与其他用地交叉布置3)群体组团式布置3、公共设施用地 从使用性质分:1)行政办公类2)商业金融业类3)文化娱乐类4)体育类5)医疗卫生类6)大专院校7)文物古迹类8)其他类(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 从服务范围和居民使用频率分:1)市级2)居住区级3)小区级(二)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 分级布置 一般中等城市重点规划市级和居住区级,大城市中居住区级公共设施在分区规划时进行布置1)公共设施的项目要合理配置,使需要的居民均能成套得到2)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3)和整

27、个交通系统规划一起考虑4)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5)与城市景观组织起来6)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7)充分利用城市原有的基础(三)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 需特别注意的主要公共设施1)在城市中有着重要地位的2)有大量交通集散的3)建筑体形大,形象突出的4)有重要纪念价值的城市公共中心的组织与布置 广州城市中心发展历程:南越王宫殿白鹅潭(西关)南方大厦越秀区(东山区)天河区4、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的涵义:是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作用1)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2)有利于环境保护3)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适环

28、境心理4)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5)增加城市经济效益6)有利于城市防灾城市绿地规划布置的原则 1)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本地系统。通过绿地的系统规划与布置,促进人、城市和自然的融和与共存,优化城市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提高城市营运的机能,保护地域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维护和保障城市生态机制的良性运作,增强城市的自然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能。 2)构筑城乡一体,联结区域的关联环境,各种功能绿地合理分布 3)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绿地的分布兼顾共享、均衡和就近等原则。 4)结合城市用地自然条件分析,因地制宜(水链) 5)塑造城市景观,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充实和体现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绿地的规划布置 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态大绿化环境 建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文献导读:王绍增,李敏. 2001. 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生态机理研究(上). 中国园林. (4):5-9王绍增,李敏. 2001. 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生态机理研究(下). 中国园林. (5):32-36 例:印度昌迪加尔开放空间系统教学内容: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战略”: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