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安排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 第二单元除法主要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时间主要内容:认识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等。 第四单元乘法主要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连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小数主要内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小数;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第九单元
2、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母小于10)计算。(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一单元旋转与平移主要内容: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第六单元测量主要内容:在测量较长的距离中认识千米;认识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认识毫米。 第八单元面积主要内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分米、米),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掌握长方形、
3、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五单元统计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四)实践活动(全册共安排4个主题活动)气球装饰方案安排在第二单元“除法”之后,是综合应用找规律和除法计算等知识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班级开联欢会,制定“气球装饰方案”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并利用学过的除法知识推断某个气球的颜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投沙包这个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五单元“统计”和第六单元“测量”中间,既是统计知识的实际应用,也是“测量”内容学习的开始。活动
4、中,通过估测和实际测量自己投沙包的成绩,统计、交流测量活动的过程,以及计算每组的平均成绩,既加强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了测量的方式和策略,为学习下一单元的测量知识做铺垫今天我当家该活动是结合生活中的小数知识设计的。活动中,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购物、统计一天中家庭消费支出情况、交流当家庭小主人的感受等活动的过程,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一方面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关心父母、关心家庭的责任感。铺地面此活动是结合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知识设计的。通过地砖选择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数学计算与现实
5、应用的联系。二、数学课程的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分析教材。编排特点:本册教科书充分体现全套教材的特点和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1、重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6、,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如第三单元“时间”的内容设计。教材改变过去先学年、月、日,再学24时计时法的安排顺序,而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大家非常熟悉的、每天都用到的“电视节目报表”来认识24时计时法。再如第74页充分利用学生已认识商品标价的知识背景认识小数。这样的数学学习,不是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而是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提高。第二方面:选择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如第一单元对旋转和平移现象的了解,教材都选择了学生熟悉的事情。第10页,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时,结合把月饼装盒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剩下的月饼虽然不够装一盒,但也需要一个盒子,进而理解数学计算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和灵活运用。第5
7、4页选择“亮亮家这一个星期丢几个塑料袋”的数据统计,学习求平均数的方法。利用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这一学生有真实感受的事情,通过“求出的3个是亮亮家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吗”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第三方面: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习变为生活。如第33页,从今天算起,到六一儿童节还有多少天;第68页,测量自己的橡皮的厚度。2、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如“时间”单元所选用的 “香港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都是真实的事情;再如“测量”单元所选用的万里长城、马拉松赛跑全程等的长度都是真实的数据。
8、第二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标准关于“解决问题”的目标之一。本册教材除注意让学生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外,还特别安排了三个“解决问题”的知识模块,即“除法”单元的“30个人在宾馆安排住宿”的问题,“时间”单元的“参观计划”的问题,“乘法”单元的“旅行团出行、玩、吃”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研究、讨论问题,制订、交流解决问题方案的素材,培养优化意识。3、重视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数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亲身做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如第1页,了解生活中的旋转
9、现象,首先设计了让学生做风车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绕“中心一点”旋转有了亲身的体验;第83页,在亲手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了解一般的比较方法;第86页,在同桌合作,自己选择测量单位测量课桌面面积的过程中,体验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第89页,请几个人站在一张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上,感受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等等。第二方面:在操作过程中,学习建构数学。第92页,在全班同学用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操作、交流、整理、讨论中,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第102页,在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的过程中,认识简单分数。4、重视探索活
10、动和发展数学思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讨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第21页,结合乘除法计算设计学生野炊用多少个碗的问题,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条理性。第59页,结合平均数设计了“一个身高是1米40厘米不会游泳的人,在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合理性。第二方面: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册教材,一方面结合学习内容,设计探索规律的活动。如,第22页“气球装饰方案”的实践活动,首先就要探索气球的排列规律,然后才能解决方案中的其他问题。另一方面,设计“探索乐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册教材专门安排了两次
11、“探索乐园”活动。第50页,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设计了探索乘法中的一些特殊数的运算规律;第96页,在面积单元,设计了探索图形排列规律的内容,发展学生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5、多种方式呈现多元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1)结合所学内容,介绍有关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如第66页,结合行程问题的学习,介绍我国铁路提速的情况;第69页,结合毫米的认识,介绍微米和纳米等。第二方面:选择合适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首先本册教材注意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事情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如,第14页某单位给“爱心小学”赠书;第40页“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浪费水的问题。其
12、次,把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练习题的材料。如第45页教材选编了一篇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文章,让学生估计这篇文章的字数;第117页,选择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复习统计知识的素材。最后,结合有关内容还在兔博士网站和知识窗中介绍一些资料和信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24时计时法。认识小数和分数。2、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技能。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运算。3、感受平移、旋转的现象,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4、对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数学思考:1、能用语言
13、和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在对平移、旋转现象的认识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1、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2、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在他人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四、谈策略第一来谈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六点:1、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3、具有课程
14、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4、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5、要充分认识“评价”的重要意义,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6、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具体做法是:(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谈评价策略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一方面结合教学过程,考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是否掌握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书中相关练习情况来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主要通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看学生是否能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数学活动过程来评价,考查学生是否能积极
15、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去,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是否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是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第 一 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旋转与平移本单元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三维要求)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的作用。物体或图形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旋转现象。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不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平移现象。旋转和平移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非常熟悉的现象,因此,教材先引导学生了解旋转和平移现象,再认
16、识图形的平移。单元目标(三维目标)1、 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2、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单元教学重难点正确判断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本单元课时安排(包括练习、复习课)第一课时:认识旋转与平移现象第二课时:简单图形的平移认识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内容:P1-4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
17、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教学难点: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教学课时:1课时 媒体手段:风车、课件预习作业: 1、预习书P1-4,标注你认为重点的地方;2、收集生活中有关旋转与平移的现象,并记录下来。教 学 流 程学生活动教 师 活 动二次备课 生:喜欢。 思考: 风车是怎样转动的呢? 学生通过玩和观察之后,回答要点是:风车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或倒着)转动的。 让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通过观察思考后,用简单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旋转的定义全班同学自己再动手且思考、自学、交流后得出:书是沿着一个方向做平行
18、移动的,所以书本等物品的运动是平移。生:玩滑梯、电梯、拉动窗户的玻璃窗、小孩推积木等。生:电梯上下移动。生:左右移动生:平移就是物体上下、左右、前后或倾斜的运动,只是位置变了,但没有转动。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你们喜欢看大风车节目吗? 师:同学们,你们会做小风车吗?(师拿出已做好的风车)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小风车吧。 教师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二、新课教学 (一)旋转 1研究、观察转动现象 学生玩一下自己刚刚做好的风车,可以在室内走动,也可以用嘴吹动小风车,让它转起来, 课件出示风车图,显示中间点。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风车的转动我们就称为旋转,就是物体绕着
19、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现象。 2说一说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为什么它是旋转现象?指一指这些物体是绕着哪一个点怎样旋转的?(课件出示第 1、2 页“说一说”中的示图) 生:转转车、水龙头开关、杂技中的转盘子、风车等。 3小结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说出旋转现象的特点: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 (二)平移 1认识平移现象 接下来老师来表演几个动作,请同学们猜猜看这些现象叫什么。表演开始:师从书包里取出一本书,再把它推进去;把数学课本从讲桌的左边移到右边。 2说一说 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课件出示教材第 3 页“说一说”中的图。师:图中电梯在怎样移动? 师:电梯的门怎样
20、移动? 。 依次说出三幅图中的物体是怎样移动的?我们说了那么多的平移现象,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到底什么是平移?平移现象有什么特点? 3小结 平移的特点是什么:位置变了,但没有转动。 在学习旋转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平移现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总结平移的特点,对平移有更深刻的理解。三、课后练习巩固 练一练 1、2、3;说说玩好陀螺的小秘密。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给予适当的肯定、评价或补充。 板书设计 认识平移与旋转平移:上下左右的运动,不改变方向旋转:改变方向的运动(如风车) 课后反思 及总结 图形的平移教学内容:P5-7教学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
21、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课时:1课时 媒体手段:课件预习作业:1、 读书P5-7,标注你认为重点的地方,记录所遇到的问题。2、 准备方格纸,有条件的同学试着画一画;3、 记录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上课解决。教 学 流 程学生活动教 师 活 动二次备课 生:旋转、平移 生举例 学生拿出方格纸自己操作,小组交流。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 学生自己
22、画一画,交流。 学生自由尝试探索解决平移的方法。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你还记得它们吗?你能具体说一说什么现象是平移吗?(播放生活录像:电梯向上运行、推开拖式玻璃窗、拉抽屉等场景)。看来同学们对平移和旋转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果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又该怎么做呢?让我们来做一做吧。 二、自主探索 (一)在方格纸上平移 1做一做 (1)师:把纸片从 A 处向右平移到 B 的位置,移了几个方格。 教师演示课件,讲解演示正确操作过程。(2)把纸片从 A 处向下平移到 C 的位置,移了几个格?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指名学生演示,教师适
23、当给予正确指导讲解。 2想一想: 同学们,请你认真想一想,如果把纸片 A向左平移到 D 的位置,移了几个方格?同学们自己动手移一移,你想的和做的一样吗?教师演示课件讲解。 (二)课堂提升 1出示问题:(1)画出向左平移 2 格后的正方形。(2)画出向上平移 3 格后的三角形。学生自己试着画一画,再交流。 2教师提出蓝灵鼠的问题:你还能画出向其他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吗?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出示课件)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平移实物:自行车、鸭子、汽车更清晰地掌握平移的过程。(二)小动物吃食物。(出示课件) 内容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另外,平移的方法很多,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
24、平移路线。如:小羊先向下平移 3 个格,再向左平移 3 个方格可以吃到草,还可以先向左平移 3 个方格,再向下平移 3 个方格也能吃到草。 (三)先判断,再涂色。(出示课件)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了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先判断,再涂色。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四)(出示课件)学生自己先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展示。 交流时,可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格;也可以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个同学展示自己平移后的图形,另一个同学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的格数。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即将结束,你们学的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同学们动脑筋
25、想想,在生活中怎么应用平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及总结 第 二 单元整体备课本单元教学内容除法本单元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三维要求)本单元教材的设计思路仍然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和素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方法。单元目标(三维目标)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3、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4、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难点商中间有0、末尾
26、有0的除法。本单元课时安排(包括练习、复习课)第1课时(P8P9),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第2课时(P10P1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第3课时(P12P1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除法第4课时(P14P1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O的除法第5课时(P16P1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O的除法第六课时(P18P19),解决问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 教学内容:P8-9教学目标:1.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
27、法教学重点:探索计算的过程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书写格式教学课时:1课时 媒体手段:课件预习作业:1、 读书P8-9,试算2、 试着口述计算方法。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备课学生可能会说到: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买的什么书,共花了多少钱。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付钱的。生:李老师带150元去买课外书。 生:书店里的科普读物每本6元。生:趣味数学每本5元。生:看150元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就是看150元里有多少个5元。生:因为一本趣味数学5元,150元里有多少个5元,就能买多少本。生:把150看作15个十,15个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也就是30。生:想乘法算除法。因为305=150,所以15
28、05=30。 生:1506生:不能生:大约20多本。因为每本科普读物比每本趣味数学贵1元,所以,肯定不够买30本。生:能买25本,因为买10本花60元,买20本花120元,还有30元,能买5本。学生按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理解算理。生:用25乘6,看是不是等于150。生:用25乘6等于150就算对了。生:用算出的本数乘每本的单价,如果得150元,就算对了。生:单价数量=总价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读课外书,老师也知道许多同学都到书店买过书,谁愿意把你买书的事情给大家说一说。 2.让学生读书,然后交流从题中得到的数学信息。 师:看来,不少同学都有买书的经历,今天我们就
29、一起解决一个买书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页,看图并读一读文字,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二、解决问题 1.150元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1)提出“150元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的问题,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师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为什么用除法。然后,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如果学生把“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呢?”也说出来,教师可给予积极评价,并直接进入自主学习本环节,否则,教师提出问题。2)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的口算方法。2.150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1)教师提出“150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的问题。先讨论1506能不能直接用口诀求商,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大约能买多少本。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2)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师:同学还了解到李老师提出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帮助李老师看一看:150元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呢?谁能列出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1505=师:为什么用除法?师:那么,150除以5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算完后,请举手告诉老师。师:同学们,如果李老师用这150元全都买成科普读物,能买多少本呢? 怎么列式? 师:刚才,计算150除以5的时候,我们用口诀“三五十五”计算的,现在计算150除以6,能不能直接用口诀计算呢?师:请同学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