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42.98KB ,
资源ID:73582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582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老龄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老龄问题.docx

1、老龄问题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其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1、做实“个人帐户”,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改为“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目的就是为了迎接下世纪人口老龄化高峰时养老金支付的危机。基金累积制养老金拥有许多优势,它可以帮助正在走向老龄化的中国维持充足的存款率和良好的投资与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它能让劳动者分享经济改革成功的果实,并且拓宽和拓深中国的资本市场。 2、建立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 首先我们要建立和健全老年医疗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使老年人

2、及其家庭不致因为疾病导致个人及家庭经济危机;开展面向老龄化社会的教育,医学教育要兼顾人口老龄化有其对医疗保健需求的特殊性,在医学院校、护士学校的课程中增加有关内容,使医务工作者系统掌握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特点;要培养一批适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全科卫生工作者,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成员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另一方面,要注意面向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保健常识,护理知识,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措施,提高人群对老年身心特点的认识和一般保健护理知识。 其次要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措施。在逐步妥善解决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强调并重视老年人的文化养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使老

3、年福利、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卫生、老年体育等事业有一定的发展,为广大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条件。 3、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 对于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其好处至少有四:一是老有所为,于健康有益,延年益寿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二是能有效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愿量力的原则,鼓励和引导老年人从事教育传授、社会公益事业、社区服务和自我服务等活动。对于从事教育、科研、医务工作和有其他特殊专长的老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和需要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为他们继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有条件的老龄工作机构可帮助把退休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组织起来,让他们为企业界充当顾问,提供咨询服务

4、。三是变隐性就业为显性就业既不新增就业压力,又能客观反映我国从业人员结构及就业状况,实现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目标向提高总人口就业率目标的过渡,以促成整体国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进。四是有利于完善劳动力市场,根据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原则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发掘新费源,实现保费的潜在收入水平。 4、在农村实行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 未来的我国养老问题,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广大农村,由于家庭规模逐步萎缩,子女数量持续下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动态速度也在加快。由于农村老人数量极大,农民本身又有土地使用权,因此从主体来说,农村养老应以家庭为主,社会

5、为辅,提倡老人自养,树立自我养老意识。 对于农村“三无”老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子女依靠),继续实行“五保”制度。对于遵守国家生育政策而形成的独子(女)户、双女户,继续推行计划生育养老保险。 5、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 社区养老服务包括提供家务劳动、家庭医疗保健、老人照料、护理等,还包括在社区兴办老年食堂、茶室、托老所、老年病防治站、法律咨询服务站、以及各种老年文体设施等等。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系列服务,努力做到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居委会,有些大事也不出街道。 6、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 人口老龄化呼唤老龄产业。所谓老龄产业,就是

6、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和经济活动。市场专家指出,全国老龄消费者中每年有100亿的购买力没有实现,换句话说,老龄产业现今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我们缺乏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医护和服务人员;缺乏足够的养老机构;缺乏上门服务的保健机构,而这些服务产业和岗位将创造许多新的工作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再看看老年消费市场:老年人很难买到合适的服装鞋帽,老年食品也很少研究开发,老年药品、老年保健护理用品以及其他各种老年商品都处于匮乏状态。人口老龄化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从侧面看出国家的繁荣昌盛,经济的繁荣,社会安定有序,科技的发达,

7、生活条件的提高等等对中国和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展望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和意见: 121世纪我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是20世纪50到60年代高生育、低死亡的必然后果,与世界人口发展趋势一致。 2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从20世纪70年代起实施至今,使我国少生3亿多人,降低了21世纪中期老龄人口的数量,从而减轻了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 3成功的计划生育工作使我国的劳动力总量直到老龄化严重的21世纪30年代前后,仍可保持在总人口50以上,在21世纪20年代前劳动力总量最丰富时甚至可达总人口的65,目前仍有15亿以上的富余劳动力。因此,今后数十年内都是我国劳动力充沛的黄金发展时期。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

8、增加就业,不会发生经济发达国家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4人口多、土地少、资源相对缺乏仍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尽管日本人均耕地只有7分,但劳均耕地却有13亩,远远高于我国。因此,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扶养老人的各种需求,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5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未来扶养老人的社会能力的提高,应从培养高素质人口着力,采取各种措施使我国从人口数量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为此,我国应采取稳定低生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口,完善经济、社会制度,提高服务、保障能力,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统筹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发展。 6我国各个地区人口差别

9、巨大。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生率已低于死亡率,从1993年起即进入人口自然负增长阶段,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达到世界最长寿国家的水平,个别区早在10多年前老人比例已接近14。同时,也有少数省份人口仍然十分年轻,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人口零增长。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在人口及其相关的政策上不宜一刀切,应当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 7我国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迅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影响将反映在社会结构及功能、人际关系及代际关系、家庭内经济流动、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这些变化也会对老龄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政府应当相应地在社区建设、养老保障、医疗体制、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适当的安排。 8老

10、年人不仅需要社会的扶养,同时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我国许多老人年老志不衰,仍然在各个领域继续作贡献。老人的知识、经验、威望、品德、能力等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提倡“老有所为”是我国特有的老龄工作方针之一,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尊重,仍应继续作为我国老龄工作的重要方针。 9近年来,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的观念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提出,将健康老龄化作为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在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的比例属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或缓解,则其老

11、龄化过程或现象就可算是健康的老龄化,或成功的老龄化。为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社会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努力,也需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我国在这方面应当大有作为,努力为世界提供范例。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但是老龄化问题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处理的好,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处理不好,则可能成为制约因素。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

12、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 所以目前还是青壮年占的比例高但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未来会趋向严重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 世界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资料2002年世界人口老龄化动态 作者: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徐 勤 出处:中国老龄协会网站 1.老年人口规模 2002年,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06亿,并且正在以比总人口快得多的速度递增。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

13、年人约有2亿,1970年达到3亿,2000年达到6亿。据联合国估计,2020年将达到10亿,2050年,全球将有近20亿的老年人。在19501970年的20年内,老年人口增加一个亿,而20002020年的20年内,老年人口增加4个亿。在19702000年的30年内,老年人口在3亿的基础上翻一番,而从20202050年的30年内,世界老年人口将在10亿的基础上再次翻一番。在1950-2050年,全球人口将平均每年增长0.87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将平均每年增长2.38个百分点。 2002年,世界绝大多数老年人口生活在亚洲(54%),欧洲(24%)其次。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4亿,占世界老年

14、人口1/5(21.34%),占亚洲老年人口2/5(39.7%)。2050年,据联合国估计,亚洲老年人口将增长到近63%,而欧洲比例(11%)将减少一半,与非洲(10%)和拉丁美洲(9%)接近。 未来50年,老年人口的地区分布将发生显著变化。2002年,六成(62.55%)老年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地区,到2050年,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老年人口将达到八成(79.88%),半个世纪提高17个百分点。 从2002年到2050年,非洲老年人口将从4221万上升到2.05亿,增加3.9倍;亚洲从3.38亿将上升到12.27亿,增加2.6倍;欧洲从1.48亿将上升到2.21亿,增加50%;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从4

15、368万将上升到1.81亿,增加3.1倍;北美洲从5232万将上升到1.19亿,增加1.3倍;大洋洲从425万将上升到1099万,增加1.6倍。 2.人口老龄化程度 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2002年,在全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68个已进入“老年型”。目前,世界每10个人口中有1个老年人,预计到2050年,每5个人中有1老年人,到2150年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发达地区的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发展中地区,2002年,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5(20%),而发展中地区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8%,最不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意大利人口老龄化程度居世界之最,老年人

16、口比例达到25%,其次是德国、希腊、日本24%,瑞典也达到23%的高水平。 到2050年,发达地区总人口中老年人口将占1/3(33%),但是,发展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更加迅速,其比例也将上升到19%,但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老年人口比例仅上升到9%。届时,西班牙将成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老年人口比例达到44%,其次是斯洛文尼亚、意大利、日本,老年人口的比例增长到42%。 3.人口高龄化 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龄化。19502000年间,世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加5倍,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60岁以上人口的平均速度(2.2%)。1950年,世界上有0.1

17、4亿高龄老人,占老年人总人口的6.7%。2000年,高龄老人的人数达0.69亿,大约占老年总人口的1/3(11.4%)。到2050年,高龄老人的人数约3.8亿,占老年人总数的1/5(19.3%)。发达地区的高龄老人比例从1950年的8.9%增长到2000年的16.0%,2050年,每4个60岁以上老年人中,就有1个将是高龄老人(28.6%)。发展中地区从1950年的4.8%增长到2000年的8.6%,2050年将进一步提高到17.0%。 目前,北欧人口高龄化程度最高,60岁以上人口中超过80岁的人达到20%。西欧其次,达到17%。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挪威(24%),其次是瑞典(23%),美国(21

18、%)、巴巴多斯(21%)、英国(20%)和丹麦(20%),高龄老人在60岁以上人口中均达到或超过1/5。2050年,西欧将是人口高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60岁以上人口中,将有1/3(33%)的人是高龄老人,北欧(31%)和南欧(30%)仅次于西欧。届时,欧洲的瑞士、亚洲的日本和新加坡都将成为高龄老人最多的国家,高龄老人比例高达36%,德国(35%)、英吉利海峡群岛(34%)和意大利(33%)高龄老人的比例将也高达30%以上,即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3人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百岁老人在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1975年以前,世界上的百岁老人不足千人。2000年,世界百岁老人达到18万,其中发达地区

19、的百岁老人大约占1/4(14.1万),发展中地区仅有4万百岁老人。预计2000-2050年,百岁老人将以平均每年5.94%的急剧增长,人口规模将增长15倍,达到321.9万,其中发达地区的百岁老人达到218.4万,发展中地区将达到103.5万,占世界百岁老人的1/3。 4.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 全世界的寿命将得到显著延长。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从1950年的29岁提升到当前的66岁。存活到60岁的人中,男性人口预期有17年的寿命,女性人口预期可以再活20年。然而,各国之间死亡率的差异是非常大的。2002年,在最不发达国家60岁的男、女性人口预期再活15岁和16岁,而发达国家60岁的男、女性人口预期分别

20、达到18岁和23岁。 对于男性老人来说,日本的老年人预期活得最长,60岁的预期寿命有27岁,较世界平均水平高7岁。其次是法国-26岁,预期寿命达到25岁的国家有:瑞典、西班牙、比利时、瑞士、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的瓜德罗普岛及马丁尼克。 对于女性老人来说,绝大多数国家的差异不大,与世界平均水平最多高3岁,60岁的预期寿命达到21岁。 世界老年人口中,男性的预期寿命比女性低,性别差为3岁,发达地区(5岁)较发展中地区(3岁)差异大。最不发达国家的性别差异仅为1岁。在卡塔尔,男女性之间的预期寿命没有差异。女性的预期寿命与男性的预期寿命最多相差6岁,欧洲有4个(爱沙尼亚、拉托委亚、斯洛文尼亚和法国),

21、还有1个在非洲,是留尼汪岛。 5.老年人口的性别构成 老年人口中的大部分是女性。由于女性的预期寿命较男性长,在老年人口中每100个女性有81个男性,在高龄部分,每100个女性只有53个男性。发达地区的这一比例(性别比-每100个女性有71个男性)较发展中地区(每100个女性有88个男性)低,因为发达地区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较大。 老年人口性别结构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东欧老年人口的性别比很低,只有68,最低水平属于拉托维亚,仅为51,即老年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为1:2。东欧的俄罗斯(53)、白俄罗斯(54)、爱沙尼亚(55)也接近这一比例。而不少国家的性别比水平超过100,甚至高达200以上。阿拉

22、伯联合酋长国(287)、卡塔尔(265)、科威特(212)的老年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与东欧相反,超过2:1。 6.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口,丧偶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然而,多数男性老人有配偶,甚至在75岁以上人口中有配偶的男性老人数量超过鳏夫人数。男性老人较女性老人更可能有配偶。2002年,世界78%的男性老人有配偶,相比之下,仅有44%的女性老人有配偶。多数无偶老人的主要原因是丧偶。妇女更可能在失去配偶的情况下生活,因为她们活得更长,而且比她们的丈夫更年轻。 最不发达国家男性老人中有配偶的较多,达到85%。最少的是拉丁美洲的巴巴多斯,仅有54%的男性老年人有配偶。 最

23、不发达国家女性老人中有配偶的比例较低,仅为40%,中非的这一比例为35%。老年妇女中,有配偶的比例最低的是尼日尔,仅有25%的妇女她们的丈夫还在。大洋洲的老年妇女中几乎一半的人有配偶(49%)。最幸运的是马其顿的老年妇女,丈夫还在的人达到60%。在高龄组,寡妇人数超过有配偶人数。印度尼西亚和南朝鲜的资料显示,75岁以上女性的丧偶率超过80%。一些其它国家,这一比例超过75%。多数发达国家的丧偶率低于70%。1985年,日本的这一数字是78%,相比之下,75岁以上的男性的这一比例是28%。 7.劳动年龄人口潜在的抚养负担 人口学用“潜在支持比”指标反映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它是计算每1个65岁人口相

24、应的15-64岁人口数,以表明劳动年龄人口潜在的抚养负担。1950年至2002年,世界人口的潜在支持比已经跌落,每个老年人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从12个下降到9个,并在继续跌落。到本世纪中叶,潜在支持比将下降到4,即每个老年人相应4个劳动年龄人口。潜在支持比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对于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这种制度中,当前的劳动人口负担当前退休人口的退休金。 发展中地区的潜在支持比处于较高水平(12),到2050年将下降到很低的水平(5),发达地区目前的水平已经很低了(5),到本世纪中叶,将进一步下降到更低的水平2。最不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高达17,再过半个世纪,只下降7,达到

25、10,大大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水平。 8.法定退休年龄 在发达地区,半数以上国家的男性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及上,而对于女性而言,多数是55-59岁。在发展中地区,退休年龄标准往往低于发达地区,一般男性为60-64岁,对于女性,都在64岁以下。地区退休年龄标准的差异可能反映了地区之间人口预期寿命的差异,在发展中国家,预期寿命较低。 丹麦、冰岛和挪威有最高法定退休年龄,男女性均为67岁。这些都是北欧国家,那里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比较高,如后两个国家60岁男性预期寿命达到21岁,女性达到24岁。法定退休年龄最低的要属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男女性均仅为40岁,太平洋的基里巴斯和南非的斯威士兰定为50岁。

26、 9.老年人口的经济活动状况 在发达地区,趋于有较低的老年工作者的参与率。60岁以上男性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占21%,相比之下,在发展中地区,这一比例达到50%。在多数发达国家,10%的老年妇女是经济活动人口,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达到19%。发展中国家有较大的老年劳动参与率是由于在那里退休制度的覆盖面十分有限,并且只能提供很小一部分退休金收入。地区之间,老年人口的经济活动状况差异很大。在最不发达国家,男女性老年人口均有很高的劳动参与率,男性达到74%,女性也达到42%。 在匈牙利,男女性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均很低,分别只有2%和1%。比利时、奥地利、法国及荷兰的老年人参加经济活动的比例也很

27、低,男性为5-7%,女性为1-4%。乔治亚、卡塔尔和文莱的妇女到了60岁就已经不再有经济活动了。 怎么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中国?关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压力的问题。老龄化势必增长,这是探讨该问题的前提。所谓的老龄化潮退去的研究较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老龄化将持续增加(新老龄人口涌现,高龄人口生存率随着医疗进步持续上升),为此老龄化基数只会越来越大,并无退去之说。(日本已经进入超高龄老年社会,这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计划生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口增长。但是对于人口结构而言,却是造就了高压力的一代。中国现行的劳动者肩负着赡养全社会老人,抚养下一代的双重压力。中国的人口结构呈现倒三角的状态,其实是

28、有极大的风险的。为此,国家和社会必须完善社会保障才能使得社会有序发展。数据请参照中国统计年鉴,抚养比和赡养比,在人口大类里面。人口人在持续上升,请参照六普数据,比较权威和全面。人口的预测大多是统计学方法或者是时间序列,由于口径不同,结果有小幅差距。华师大人口学有细致研究。人口老龄化是从人口结构谈起,并非是反映人口压力的指标。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常住人口数据如下:北京市:1961.24万人 天津市:1293.82万人 河北省:7185.42万人 山西省:3571.21万人 内蒙古自治区:2470.63万人辽宁省:4374.63万人吉林省:2746.23万人黑龙江省:3831.22万人上海市

29、:2301.91万人江苏省:7865.99万人浙江省:5442.69万人安徽省:5950.05万人福建省:3689.42万人江西省:4456.75万人山东省:9579.31万人河南省:9402.36万人湖北省:5723.77万人湖南省:6568.37万人广东省:10430.31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万人海南省:867.15万人重庆市:2884.62万人四川省:8041.82万人贵州省:3474.65万人云南省:4596.62万人西藏自治区:300.22万人陕西省:3732.74万人甘肃省:2557.53万人青海省:562.67万人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4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

30、181.33万人现役军人:230.00万人难以确定常住地:465.00万人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人口负增长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历史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在世界人口总数中占有很高的比率,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率一般在2030之间。公元200年正值东汉末年,接近人口低谷,出现了10左右的最低比率。而1850年是本世纪前中国人口的高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高达35左右。 西汉初的人口估计在15001800万之间,在武帝初的元光元年(前134年)增加到约3600万。武帝中期开始,人口出现了多年的停滞和负增长,到末年(前87年)下降至3200万。此后增长恢复,到西汉末年(公元2年)达到约6000万的高

31、峰。此时西汉不计西域都护府辖地的领土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4&127;.63(人平方公里,以下同);则武帝初的人口密度估计在10左右,绝对低于此数。因此,从总体上说,西汉的扩张与人口压力毫无关系,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开疆拓土的行动发生在人口远非最多的阶段,而在人口接近高峰时非但没有再采取任何扩张领土的举措,反而会有所收缩。 西夏和金灭后,境内的人口锐减至1000余万,仅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弱,是中国人口史上罕见的浩劫。灭宋14年后的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境内的人口总数仅6000余万,只有13世纪初的一半。当时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大片土地荒无人烟,亟待垦复。所以,元朝建立后对高

32、丽、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日本、缅国(今缅甸)、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侵略,只是蒙古军队好战传统的继续,境内的人口只是为统治者提供了兵力而已。元朝的人口峰值估计约8500万,远不如宋金合计,而且元朝期间的人口增长也比较缓慢。蒙古西征与元朝对各国的侵略战争客观上留下了一些中国移民,但都是出于战争或控制的需要,或者是战败的结果,并非积极主动的人口迁移。而迁入中国的中西亚、欧洲移民数量更多,以后大部分在中国定居。 但明朝的人口却在不断增长。经过明朝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的移民,14世纪末的人口已经回升到7000万以上。与户口统计数上的停滞和倒退相反,实际人口始终在持续增长,到17世纪初突破2亿大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新记录。 明清之际的天灾人祸、特别是持续多年的战争,使中国人口又一次遭受巨大的损失。实际上,在康熙二十九年,全国人口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