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1.15KB ,
资源ID:735179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517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4页.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4页.docx

1、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4页第一单元七彩桥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听:迎宾曲、唱着跳着走近你、送别、中国花鼓、丝绸之路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一组反映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作品,感受音乐超越语言、跨越国界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桥梁作用。从迎宾曲、唱着跳着走近你中,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情景,感受作品的象征意义;在中国花鼓、丝绸之路、送别的欣赏中,感悟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及魅力,理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元素对音乐创作的影响,理解音乐艺术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

2、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感受:1.欣赏迎宾曲、唱着跳着走近你1)播放步步高(广东音乐)片段,请学生说出曲名。2)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来自何处?播放迎宾曲,指名回答,说出理由再次听赏,感受两首乐曲之间的联系,自读P2介绍,了解迎宾曲的创作背景。3)欣赏唱着跳着做近你,感受歌曲的热烈欢快。2.师过渡:假如你是个没有到过广东,不了解广东的外国商人,听了刚才的两首音乐作品,你还对广东一无所知吗?广东给留下什么印象?指名说。师:而这所有的印象都来源于音乐,此时此刻,音乐仿佛成为了一座桥梁,一座广东与“外界”相互交流的桥梁,一座中国与世界相互交流的桥梁。有一句话这样说:音乐无国界。还有一

3、句这样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其实,要我们说:音乐是一座桥,一座超越时间、空间,让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认识、相互交流,拉近距离,增进友谊的桥。下面,我们欣赏一组中外结合的音乐作品,从中我们会对音乐桥的作用有更深的体会。3.欣赏中国花鼓、送别、丝绸之路1)师演奏送别旋律,师:这首乐曲你们熟悉吗?你感觉它的情绪风格怎样?2)师:这首乐曲原本是一首美国歌曲,那么它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这里我们要来了解一下“学堂乐歌”。简介“学堂乐歌”: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沿用1000多年的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效仿欧美建立起的新型学校。这类学校就叫做“学堂”,学校里的音乐课就叫“乐歌”科。当时的

4、音乐教育家李叔同、沈心工等人用我国民歌、戏曲或者是外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曲调,填上新的歌词,成为新歌在音乐课上教唱,这些歌曲就叫“学堂乐歌”。3)出示送别歌词,师:这就是教育家李叔同为刚才的这首美国歌曲,创作的新歌词。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觉得词和曲是否相融?4)完整欣赏送别,轻声跟唱,感受歌曲的意境。5)过渡:1923年,奥地利作曲家克莱斯勒到东方演出,先后访问了中国、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异国的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他创作了小提琴独奏曲中国花鼓。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两首克莱斯勒的作品,来猜一猜哪一首是中国花鼓?6)播放中国花鼓和爱之喜主题旋律,指名回答。7)完整欣赏中国花鼓,完成P6听

5、一听,连一连,理解音乐内容。8)过渡:说到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最早恐怕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播放丝绸之路)汉朝时,我国的丝绸出口到古罗马,从当时的汉朝首都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穿越戈壁、墩煌的茫茫大漠,途径印度等14个国家,最终到达地中海沿岸的古罗马,这条长达13000多公里的路途,历史上称“丝绸之路”。现在我们听到的就是日本著名音乐家喜多郎先生在1980年创作了著名的丝绸之路。9)完整欣赏,感受电子合成音乐与东方古典文化的交融。三.课堂总结:第2课时教学内容:采集与分享:音乐桥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听: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1.了解当代中外重大音乐交流活动的史实,充分理解“音乐是中外

6、文化交流的桥梁”的深刻内涵。2.通过欣赏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抒发“共同妆扮地球母亲”的美好愿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采集与分享:音乐桥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1师: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音乐一直是我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在近现代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更是不可替代的媒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外音乐文化都有哪些交流?2.介绍:中国民乐走进金色大厅、三大男高音唱响紫禁城音乐会、歌剧图兰朵的顺利演出、芭蕾舞剧在中国的发展3.总结: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三.欣赏手拉手,地球村播放手拉手,地球村,体会歌曲中的美好愿望。四.课堂总结:第二单元友邻多佳音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听:日本

7、民歌樱花谣、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苹果丰收印度尼西亚音乐佳美兰、我的小花园马来西亚哈罗哈罗孟加拉民间音乐脚铃舞曲泰国故乡恋情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创造等音乐活动,接触日本、朝鲜、泰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借助音乐作品了解各国民族风情。2.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乐曲主题,体会他们鲜明的民族特点,能轻唱。教学重、难点:1.体验亚洲各地音乐的不同风格2.熟悉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主题旋律教学准备:PPT、CD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音乐欣赏,情绪体验:1.音乐游戏听赏竞答:课件出示图片、音乐,请学生猜猜国家名称、风景名称、作品名称。2.依

8、据学生猜出的顺序,分别欣赏音乐作品:*日本音乐樱花谣:多次欣赏,熟悉旋律,跟琴轻唱感受日本音乐独特的调式都节调式 3 4 6 7 1 、琉球调式 1 3 4 5 7 拓展欣赏四季歌、北国之春*朝鲜音乐 清津浦船歌:感受音乐形象清津浦港碧波荡漾,渔船乘风破浪、渔民辛勤劳动的情景。拓展观看朝鲜长鼓*印度尼西亚音乐佳美兰:佳美兰意思是“敲击”,现在指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历史悠久,传播广泛。 感受乐曲欢乐的气氛。我的小花园:感受印尼儿童活泼可爱的形象。拓展欣赏恰利利恰利*马来西亚哈罗哈罗:感受马来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孟加拉音乐脚铃舞曲:通过律动了解脚铃舞的轻盈、潇洒*泰国 故乡恋情:通过感受音乐沉

9、着稳健、详和安定的风格,了解“千佛之国”的泰国三.拓展欣赏: 师:除了以上的音乐作品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亚洲国家的音乐作品?四.本单元总结:师:亚洲有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陆地,有着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居住人口。亚洲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是世界璀璨艺术的摇篮。这一单元中,我们了解了亚洲各国独特的音乐风格,感受了他们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各国各不相同,又相似相近的民族风情。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到这就结束!第三单元北国豪情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准备:PPT、CD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唱:对花(河北民歌) 听:山村来了售货员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了解民族乐器唢呐。能够凭借标题,感受音

10、乐形象,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学唱河北民歌对花,感受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快乐,巩固学生对民歌形成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能够区分北方小调与南方小调的不同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1.认识民族乐器唢呐 (课件出示):民族乐器笛子、箫,说出乐器的名称, (再出示)唢呐 师:你认识这件乐器吗?你在什么场合见过这件乐器? 这件乐器叫唢呐,也叫“喇叭”、“大吹”,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常见吹管乐器。民间遇到喜庆、热闹的事情时,常会吹奏。 (播放乐曲山村片段)你认为唢呐的音色怎样? 唢呐的音色高亢、粗犷。 2.听唢呐独奏曲山村来了售货员 (课件出

11、示曲名),说说你对乐曲内容、情绪的猜测 师:乐曲内容分这7个部分,你能区分这7个部分吗? (课件板书)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 完整欣赏1遍,根据所给标题,感受乐曲描写了山村售货、购货的欢闹场面。 师:了解了音乐形象,我们下面来看看音乐情绪。这首乐曲有3个段落,3段节奏有很大变化,请同学们边听边将乐曲的7个内容分成3段。 完整欣赏乐曲,师生讨论,归纳。 (课件板书) 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3.师小结:山村是一首唢呐独奏曲。 三.学唱对花 1.过渡:你认为山村属于北方音乐还是南方音乐?为什么? (播放黄梅戏对花片段)说出曲名,属于北方还是南

12、方? 师: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北方的“对花”河北民歌对花 2.学唱歌曲 初听歌曲,熟悉歌词 轻唱歌曲,提出有困难的乐句,教师指导 完整演唱,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气氛 3.讨论:如何变换演唱形式,使歌曲更加有趣? 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北方音乐的风格特点。 完成P21/连线。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听:掏洋芋(山西民歌)、蓝花花、革命将士出征歌(陕北民歌) 动:我的创造:续编旋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2.通过旋律续编,培养乐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掏洋芋、续编旋律: 1.齐唱

13、河北民歌对花 指名说,对花是什么地方的民歌?你觉得民歌有什么特点? 师:民歌形成于劳动人民生产劳动过程之中,有明显的生活气息,曲调有明显的地方特点,歌词内容多与劳动生活有关,衬词较多。 2.导入: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山西民歌掏洋芋 3.初听歌曲,区分衬词,说说歌曲演唱的内容。 4.复听歌曲,跟读念白部分,轻唱歌词,感受歌曲的诙谐风趣,富有生活气息。 5.分声部演唱 6.分析歌谱 听旋律,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4个) 观察歌曲前2乐句的开头部分,有什么发现?(开头部分相同) 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怎么样?(完全相同) 歌曲的结束音在哪个音上?(la)开始音呢?(还是la) 7.续编旋律 1=C2/4 6

14、612|3532|3|3| 6612| 三.欣赏陕北民歌革命将士出征歌、蓝花花 1.师:唱完了山西民歌,我们再来看看陕西。陕西位于我国中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根据地就在那里。下面,我们欣赏一首重新填词的陕北民歌革命将士出征歌。 2.初听歌曲,提问: 歌曲的速度怎样?(进行曲速度) 歌曲的情绪如何?(威武雄壮的) 3.复听歌曲,跟着唱 4.过渡:接下来,我们去认识一位陕西姑娘蓝花花,了解一下,在她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5.初听歌曲蓝花花,了解歌曲主要内容。 6.熟悉歌曲主旋律,跟唱 7.欣赏钢琴变奏曲蓝花花,听一听主旋律出现了几次? 乐曲结尾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四

15、.课堂总结: 连线 蓝花花山西民歌 掏洋芋河北民歌 对花陕北民歌(陕西北部)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唱:唱得幸福满山坡 听:跑旱船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唱得幸福满山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之情,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 2.在欣赏跑旱船的过程中,尝试用秧歌步参与“跑旱船”的表演,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歌曲唱得幸福满山坡 1.(课件出示丰收的场景),提问:你看到怎样的景象?想象此时此刻农民们的心情怎样? 2.听歌曲范唱,熟悉歌词 3.学唱歌曲,重点练习切分音和后倚音。 完整演唱,表达出农民们的喜悦之情。 三.欣赏跑旱船 1.过渡:欢庆丰收、欢庆

16、节日的时候,民间会有哪些民俗习惯? 2.初听跑旱船,介绍“跑旱船” 3.学走“秧歌步”,跟音乐表演 四.课堂总结: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拓展欣赏:中国北方民歌 内蒙民歌:森吉德马、嘎达梅林 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玛依拉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河北民歌:小放牛 山西民歌:走西口、绣荷包 陕北民歌:绣金匾 西藏民歌:格萨尔王、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光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中国北方民歌的分类,加深对北方民歌豪爽、高亢风格的认识。 2.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音乐眼界,丰富学生的歌曲储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介绍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师:

17、请同学们完整听赏一组同一风格区的音乐作品,然后概括这一风格区音乐作品的特点。 草原风格区:蕴涵游牧民族粗犷的气质,苍劲有力。 新疆风格区:受西域影响的音乐风格,活泼欢快。 东北风格区:直白、豪爽的风格 西北风格区:高亢的风格 三.本单元总结: 本单元,我们通过欣赏、演唱,了解了我国北方音乐的大致分类以及作品的风格。北方民歌如同北方人民一样,粗犷、高亢、豪爽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歌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思想、精神凝聚而成的艺术成就,它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传承于民间,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领略朴实无华、风格多样的中国民歌。第四单元丝竹流韵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准备:PPT、CD第1课时教学内容

18、:听: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动:露一手认识“江南丝竹”中的演奏乐器教材分析:欢乐歌:江南八大曲之一,旋律明快流畅,起伏多姿,表达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紫竹调:“紫竹调”是沪剧曲牌之一,由江南山歌、小调,经过长时间演化而逐步形成的,与江南丝竹的风格极为接近。卜算子.咏梅:这是一首由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旋律中融入了昆曲的元素,全曲舒展激昂,既有江南音乐的甜美、婉约的风格,又不失迎风奥霜的刚劲气势。小巷风韵:歌曲以苏州评弹的曲调为基础,并插以短小具有苏州评弹典型特点的间奏,从而赋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勾勒出江南古城粉墙黛瓦、垂柳轻舟的秀美画卷。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欢乐歌、紫竹调、卜

19、算子.咏梅、小巷风韵,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知识。感受民间戏曲与歌曲的完美结合,初步了解昆曲和苏州评弹这两种地方曲艺,激发学生对家乡江南悠久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感受“江南丝竹”:1.欣赏紫竹调欣赏乐曲,说出乐曲的情绪风格、主要演奏乐器。揭示曲名,简介“紫竹调”2.介绍“江南丝竹”: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以及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主要乐器有笛、箫、笙、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3.师:下面我们来欣赏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欢乐歌。欣赏欢乐歌,留心听以上几种乐器的音色。4.完成P31/露一手三.欣赏、拓展“昆曲”、“评弹”1.师:江

20、南的地方戏曲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 生回答(黄梅戏、越剧、昆曲等)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昆曲。2.简介昆曲: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是一种融诗、歌、舞、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3.听赏昆曲牡丹亭选段【皂罗袍】4.欣赏卜算子.咏梅4.简介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弹词的总称,产生于苏州,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5.听赏苏州评弹笑中缘6.欣赏小巷风韵四.课堂总结:第2课时教学内容:唱:水乡歌儿多教学目标: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了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导入

21、:1.播放欢乐歌(片段)请学生说出乐曲的名字、类别。说出乐曲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巩固对民族乐器的认识。三.学唱体验:1.复习四年级时学唱的忆江南,说出歌曲的名字师:在你的印象中,江南是什么样的?回忆语文课文水乡歌,想一想:水乡(湾)多,(船)多,(歌)多。师:今天我们来学唱歌曲水乡歌儿多2.听范唱,说出此时水乡孩子们的心情怎样?在歌词中,找到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丽景色。3.学唱歌曲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反复听唱,指导有困难的乐句。完整演唱歌曲,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的形象。四.课堂总结:师:水乡是美

22、丽的,水乡孩子是幸福的。课后找一找歌颂水乡的音乐作品。第3课时教学内容:听:外婆桥、姑苏风光拓展:吴文化教材分析:姑苏风光(大九连环.码头调):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的一段,整套大九连环是用5首江南流行的时调联结而成的民歌套曲,歌唱了江南名胜苏州一年12个月的美妙景致和风情民俗。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具有民谣风格的歌曲外婆桥,感受水乡孩子眼中家乡的变化,心中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2.通过欣赏姑苏风光,感受苏州方言的独特腔韵,品位吴越音乐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外婆桥:1.全班齐唱水乡歌儿多,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孩子的细腻、羞涩的性格。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

23、水乡孩子还有什么样的特点?2.欣赏外婆桥,学生跟音乐轻唱,然后回答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水乡孩子活泼可爱的个性,以及去外婆家的迫切心情。3.跟音乐轻唱歌曲三.欣赏姑苏风光1.简介歌曲:2.初听歌曲,留心歌词的读音。说说歌曲赞美了什么?3.复听歌曲,轻声哼唱。四.拓展了解吴文化1.跟音乐轻声演唱姑苏风光,说出曲名2.师:苏州是江南有名的古城,古代时称为“姑苏”,苏州一带地区称为“吴”,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这一带的传统文化吴文化3.简介吴文化:物质层面有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美轮美奂的丝绸苏锦,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

24、文化层面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4.在音乐声中,将图片与文字对应(写在作业纸上)五.课堂总结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歌曲外婆桥,感受到水乡孩子对家乡的热爱。欣赏了歌曲姑苏风光,感受了苏州方言独特的魅力。下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第4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采集与分享:赞美家乡的歌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作业纸一张教学目标:1.了解吴越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优秀音乐作品。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写

25、出你所听到的音乐作品名称。写出江南丝竹乐器的名称和分类。三.分享赞美家乡的歌师:你还知道哪些赞美家乡的歌曲?四五.本单元总结:师:这一单元,我们感受到与上一单元北国豪情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江南丝竹的婉转流畅,水乡歌谣的天真活泼,昆曲表演的清新优美,苏州评弹的生动细腻在去年锦绣江南的基础之上,再次领略了江南音乐作品的特点与魅力。 北方音乐的豪迈粗犷、南方音乐的温柔婉约,构成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希望它成为你们永远的朋友。第五单元:连绵白桦林编写意图:本单元以“连绵白桦林”为题,展现东欧的异国风情: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绵延万里的白桦林,这里弥漫浪漫的气息,荡漾着民族觉醒的涛声。看天鹅湖上了掠影,升

26、腾美丽的幻想。教学目标:通过演唱、听赏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俄罗斯民歌故乡、克罗地亚民歌蓝色的雅德朗,让学生感受这几个国家民族音乐的风格,并在“节奏回应”、“旋律创编”、“设计演唱形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进一步走进音乐世界,领悟音乐语言的特点。通过欣赏波兰舞曲、跳蚤之歌、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感受多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兴趣。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准备:PPT、CD第1课时教学内容:唱:跳吧!跳吧!听:波兰舞曲(肖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播放四小天鹅舞曲(片段),请学生说出曲名、曲作者以及国籍师:本单元,我们将开始东欧音

27、乐之旅。二.学唱跳吧!跳吧!:1.乐句创编出示乐谱:2/4 3 3 | 5 5 | 5 4 4 | 5 4 4 |2/4 2 2 | 4 4 | 4 3 3 | 4 3 3 |画出两句的旋律线,找到他们之间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再编一句新乐句。2/4 1 1 | 3 3 | 3 2 2 | 3 2 2 |老师为这3句加一个结尾句:2/4 5 5 | 6 7 | 2 1 1 | 2 1 1 |完整唱4句乐谱。2.揭示曲名跳吧!跳吧!3.听歌曲范唱4.学唱歌曲,教师指导。注意重音的演唱。完整演唱全曲。三. 欣赏波兰舞曲:1.出示肖邦肖像图片,师:你知道这位作曲家是谁吗?是哪国人?(肖邦/波兰)肖邦

28、(1810.3.1-1849.10.17)浪漫乐派的著名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其父为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自幼深受波兰民间音乐的熏陶,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登台演出。12-19岁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5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在此期间染上肺病,1948年赴伦敦演出时,病情恶化,回巴黎不久逝世,享年39岁。师:下面,我们来欣赏肖邦代表作波兰舞曲的第一乐段。2.听波兰舞曲第一乐段,思考:这一乐段表现怎样的音乐形象?师:这一乐段表现了一群威武雄壮的波兰勇士,身着铠甲,腰佩战刀,雄赳赳地大步向前的形象。3.简介波兰舞曲这首乐曲作于1838年,别名军队,这是由于曲中的第一、二两主题的旋律,具有极为豪放、勇敢的军队性格之故。这是肖邦所写的最华丽、最灿烂的波兰舞曲之一。 传统的波兰舞曲就是以风格雄浑、豪放而著称的,显示出波兰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在这首波兰舞曲中更是集中体现了这一点。欣赏这首波兰舞曲时,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波兰的勇士们,那强健的体魄、豁达的胸怀、深刻而动人的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