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8 ,大小:622.57KB ,
资源ID:733972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397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品学练考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rj.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品学练考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rj.docx

1、全品学练考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rj全品学练考 |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RJ)参考答案(练习册部分)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1A2B解析 铁为第四周期族元素,而磷为第三周期A族元素,钙为第四周期A族元素,碘为第五周期A族元素。3D解析 Li为第二周期A族元素,P为第三周期A族元素,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e为第四周期族元素,而Br为第四周期A族元素。4B5D解析 元素周期表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32,同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8、8、18、18、32,因此同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以是其中的连续两个或多个数字之

2、和,例如10、16、18、26、34、36、44、50、52、54、68、76、84、86等。6D解析 根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知D项正确。7C解析 记住86号元素为氡元素,即第6周期的0族,则可向左逆推三个族得83号元素的位置。8A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同族相邻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相差为2的只有H和Li,A、E的位置关系不符合H和L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9C解析 H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为非金属元素,A项错误;He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但不是金属元素,B项错误;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则该离子有3个电子层,可以为第三周期或第四周期元素,D项错误。10D

3、解析 第15列中含有氮元素,其氢化物为NH3,是碱性气体,A项正确;第2列元素为第A族元素,包括Be、Mg、Ca、Sr、Ba、Ra,均为金属元素,B项正确;第17列为A族,第一种元素为氟,原子序数为9,C项正确;短周期中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是铝,在第A族,D项错误。11C解析 第B族中包含锕系与镧系元素,共有32种元素,该族元素种类最多,故正确答案为C。12A解析 第三、四周期的同主族元素,若为第A、A族,则原子序数相差8,若为A族以后的主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相差18;第五、六周期的主族元素,若为第A、A族,则原子序数相差18,若为A族以后的主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相差32。13D解析 由

4、题意可知甲和丙分别位于第二、三周期,原子序数相差8,而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则乙的原子序数为8,是氧元素;由甲、丙两元素族序数之和与乙元素的原子序数相等,则甲、丙为第A族元素,分别为碳和硅。14D解析 若A、B为第二、三周期元素,nm1;若A、B为第四、五周期元素,nm11;若A、B为第六、七周期元素,nm25,综上分析,答案为D。15B解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时,要明确一、二、三周期是短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2、8、8种,四、五、六周期为长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18、18、32种,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16A解析 氢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错;部分非

5、金属元素存在正价和负价,其单质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错;C、Si对应的含氧酸均为弱酸,错;O的气态氢化物常温下为液态,错;NO2能与水反应生成NO气体,错。17(1)13(2)16S(3)K(4)NH4Cl解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其原子序数为13;(2)由元素周期表中规律可推知X应为16S;(3)19号元素为K,核外电子数比核电荷数少1,为K;(4)1号元素为H,7号元素为N,17号元素为Cl,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NH4Cl。18(1)OPCl(2)O第三周期A族Cl(3)H2O、H2O2H3PO4HClO4解析 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C的原子序

6、数分别为x81,x81,由x81x814x,解得x8。则A原子序数为8,B原子序数为15,C原子序数为17。元素符号A为O,B为P,C为Cl;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O、H2O2;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子式为H3PO4、HClO4。19(1)8327(2)11(3) 解析 (1)A族包括H元素和碱金属元素,共7种。(2)第四周期出现副族元素,A族和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1。(3)根据图示位置,Z为硫。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D2C解析 金属活动性强弱,与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和金属原子半径有关,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个数越少,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性越强,钠和

7、钾相比较,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由于钾原子的半径比钠原子的半径大(多一个电子层),故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而与物理性质无关。3D4B解析 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卤族元素单质的熔沸点应逐渐升高,A项错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项错误;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项错误。5B解析 取含三种离子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水,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下层呈橙红色的为含Br的溶液,下层呈紫红色的为含I的溶液,剩余一种为含Cl的溶液。6D解析 比较金属性的强弱不能看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应该看是否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如Ca的最外层电子数比Na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但Ca活泼,A项错误

8、;Ag虽然拥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也是1个电子,但其金属性却弱于只有3个电子层的Na,B项错误;不应该比较从酸中置换出H2的多少,而应该比较置换出H2的难易,C项错误。7C解析 不能通过得电子数目的多少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通过得电子的难易判断;熔、沸点不能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8B解析 物质结构决定其性质。氟、氯、溴、碘原子在结构上的差异,是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而结构上的差异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9B解析 金属钾比金属钠的活动性强,钾与水反应时比钠与水反应时剧烈,因此钾与水在烧杯中反应时需要加玻璃片盖住。10C解析 酒精与水互溶,A项错误;卤素单质如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

9、ClO,Cl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B项错误;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D项错误。11B解析 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从金属锂到金属钫,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越来越复杂,可以产生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12C解析 因X、Y是元素周期表中A族的元素,若X的电子层数多,则说明X比Y的非金属性弱,A项错误;B项事实说明Y比X更活泼,错误;C项,根据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判断,X2与H2化合更容易,说明氧化性X2Y2,则非金属XY,C项正确;D项判断依据错误,应根据最高

10、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13D14A解析 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氯气向上扩散,通过NaBr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Br2,处棉球变为橙色;未反应的氯气和生成的溴蒸气继续向上扩散,遇到KI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碘遇淀粉变蓝,处棉球变成蓝色;多余氯气及少量溴蒸气、碘蒸气,向上扩散遇到NaOH被吸收变成无色溶液, 处棉球为白色。15(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试管烧杯胶头滴管(3)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BBr22NaII22NaBrC2K2H2O2KOHH2(4)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而下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16(

11、1)113450 (2)2、4、6(3)H2OH2SH2Se(4)H2SeH2SH2O(5)2H2SO22H2O2S17(1)Rb、Cs、Fr(2)Rb碱金属元素的单质按Li、Na、K、Rb、Cs的顺序活泼性逐渐增强(3)Rb的氧化性比Na的小,不易被还原解析 (1)在碱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中,Li、Na、K的密度都小于1,Rb、Cs、Fr的密度都大于1,故该元素可能是Rb、Cs、Fr。(2)碱金属元素的单质按Li、Na、K、Rb、Cs的顺序活泼性逐渐增强,因此可以根据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得出该元素为Rb。(3)Rb和Na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因此要制备它们的单质,需要把Rb和Na从其

12、化合物中还原出。由于金属单质还原性越强,其阳离子氧化性就越弱,越不易被还原,因此单质Rb比单质Na制备得晚。第3课时核素1B解析 由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 Rn的中子数为22286136,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1368650。2D3B解析 已知阳离子An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xn,故其质量数为2(xn)。4A解析 根据题意,X原子的质子数为(AN),1个HmX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为m(AN)个,则a g 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Nm) mol。5氧原子的质量数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过氧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氧原子的个数氧元素的化合价解析 中16表示氧原子的质量数;8表示氧原

13、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2表示过氧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2表示氧原子的个数;1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6C7C解析 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只有C项符合。8A解析 考古时利用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故A错。9A解析 分别为H、H、H,互为同位素,质量数不同,但是化学性质相同。10B解析 钛的五种同位素的中子数依次为24、25、26、27、28,A项正确;钛元素只有1种,5种同位素就是5种核素,5种原子,故B项错误,C项正确;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介于4650之间,D项正确。11B解析 该微粒的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AZ,电子数为Zn。12A解析 两种微粒的核电荷数不同,而核外电子数

14、相同,因此只能为原子(稀有气体)和离子,例如He和Li、Ne和O2等;或离子和离子,例如O2和F、Na和Mg2、F和Al3;或分子与离子,例如H2O与Na。13B解析 阳离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由题意知ambn,则abmn。14B15B解析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它的各种天然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百分组成计算出的平均值,A错,B对;若碳12原子的质量为w g,则此原子的质量为g,C错;m、n大小关系不确定,无法得出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D错。16B解析 1 mol 16O原子的质量近似等于16 g,A项错误;某一核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

15、近似等于其质量数,所以B项正确;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O、17O、18O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含量乘积后加和,近似与(16a%17b%18c%)相等,C、D两项错误。17C解析 H、D、T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故A、B项错误。LiH、LiD、LiT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故D项错误。18(1)1同位素(2)22(3)1He19(1)A、B(2)A(3)B(4)A、B(5)D(6)A(7)E(8)D、E20(1)123(2)111(3)632(4)111解析 (1)三种氢气分子H2、D2、T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4、6,则相同状况下(H2)(D2)(T2)

16、246123;(2)由于是同位素组成的单质,质子数之比为111;(3)质量相同时,质子数之比为632;(4)由于同位素组成的原子数目相同的单质,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因此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也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21(1) He2(2)C(3)HOHH2O解析 (1)这是原子物理中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推翻了原子是一个“实心球”的假设,从而确定了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粒子是质量数为4、中子数为2的2价离子,根据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可求出粒子的质子数为2,所以应该是He元素,粒子的表示式是He2。(2)金原子可表示为Au,另外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3)本题涉及的

17、内容具有前沿性,它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原子的主要构成粒子及其电性关系。构成反物质的原子称为反原子,反原子与原子的不同之处就是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荷性质恰好分别相反,氢原子失去带正电荷的电子形成阴离子H,氧原子和氢原子各一个构成的原子团获得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形成阳离子OH,二者之间的反应可表示为HOHH2O。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B解析 在离核较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A项错误;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B项正确;氦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C项错误;任何电子层作最外层时,所容纳的电子均不超过8个,D项错误。2C解析 第n电子层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能容纳的

18、最多电子数应为8,与n1层相同,则n1层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也为8,故n1层为L层,n层为M层。3C解析 对于稀有气体Ne,L层电子数为8,其族序数为0。4B解析 原子的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18。5C解析 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8,所以次外层电子数只能为2,即最外层电子数为236,核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68。6C7A8D解析 由题意知: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少5个,那么肯定是B原子M层上多了2个电子,而且A元素原子的L层未排满,所以得两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B:,即A为N,B为Mg,A、B构成Mg3N2,即B3A2。9C解

19、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反映微粒的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和核外各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目,C对。10C解析 硫原子的核外共有16个电子,分三层排布,各层电子数为2、8、6。11A.Si硅BB硼CF氟DNe氖12A解析 A项表示He,B项表示Li,C项表示C,D项表示Na。13A解析 S的核外电子排布为,Mg的核外电子排布为,Cl的核外电子排布为,Be的核外电子排布为,只有A项符合。14A解析 根据X的原子结构特点,其可能为碳或磷。当X为碳时,Y为氧,形成的化合物为CO或CO2;当X为磷时,Y为氯,形成的化合物为PCl3或PCl5。15C解析 A项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有H、Li、Na;B项中可以是He、B

20、e、Mg;C项中只能是Be;D项中F无正化合价。16(1)Ar(2)S2(3)K(4)Cl17(1)HOAlSK(2)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H2O解析 由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知B为O,D为S;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知C为Al;A和E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且核电荷数都小于20,知A为H,E为K。根据各元素的性质可解决(2)题。18(1)NHOHNH3H2OH3OOH2H2O(2)Ne、CH4(合理即可)(3)Na、Mg2(合理即可)解析 先列出常见的10电子粒子,对照分

21、析找出其转化关系。(1)分子:Ne、HF、H2O、NH3、CH4。(2)阳离子:Na、Mg2、Al3、NH、H3O。(3)阴离子:F、O2、N3、OH、NH。其中发生信息模式的反应分别为OHNHNH3H2O,OHH3O2H2O,故A为NH,B为H3O,C为OH,D为H2O,E为NH3。19(1)原子(2)ArClS2KCa2(合理即可)(3)Al(OH)33HAl33H2O解析 (1)当xy10时,x10y,说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应为原子;(2)当y8时,应为有18个电子的粒子,所以可能为氩原子、氯离子、硫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3)y3时为铝原子、y7时为氯原子,其最高价氧

22、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和高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20(1)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2)N2O5(3)NHOH(4)NH4NO3解析 (1)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容易得出X为H、Z为O,再根据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得出Y只能为N;(4)N、H、O三种元素形成的盐只能是铵盐。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1C解析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O、F除外),负价由4递变到1,故选C。2B解析 A项,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错误;B项,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

23、子数呈现由1到8(第一周期氢和氦由1到2)的周期性变化,正确;C项,同周期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从1价递增至7价,错误;D项,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稀有气体除外)呈现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错误。3A解析 B项中F没有正化合价,C项中S和Se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D项中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减小。4C5B解析 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增强,形成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A、D项正确,B项错误;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C项正确。6B解析 X、Y、Z具有相同电子层数,

24、则为同一周期,根据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顺序,则非金属性强弱为XYZ,B对;由于非金属性:XYZ,则离子的还原性:X3Y2Z,D错;由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故原子序数:XYZ,A错;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稀有气体除外)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XYZ,C错。7(1)NaNaFNH3HFHClO4(2)SFHFH2SS8C解析 A项中原子半径大小为PSCl,B项中原子半径大小为NOF ;D项中原子半径大小为KNaLi。9D解析 四种物质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位于A族和A族,阳离子半径最大的是Cs,阴离子半径最小的是F,所以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CsF。10B解析 中微粒半径应

25、为S2ClKAl3;中离子还原性应为S2IBrCl;中非金属性ClSPC,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应为HClO4H2SO4H3PO4H2CO3;错,故选B。11D12D13C解析 依题意,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依次为Z、Y、X,故原子半径按此顺序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14B解析 主族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故错误,正确;氮元素的氢化物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错误。15A解析 首先由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然后根

26、据元素周期律知识确定:原子序数YXZW;原子半径XYWZ;最外层电子数ZWYX;金属性XY,还原性W2Z。综合以上分析选A。16A解析 由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可知B为氧元素,与B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E只能是硫元素;由元素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A、C所在主族必位于第A族左边,且C位于氧元素的下一周期,即第三周期,D位于C的右边。B、E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4,与C、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则C、D的原子序数只能为11和13,即C、D为Na和Al,A与C同族,且原子半径最小,A只能是氢元素。稳定性H2OH2S,B项错误;Al3有2个电子层,而S2有3个电子层,故Al3半径小于S2半径,C项

27、错误;NaOH的碱性强于Al(OH)3的碱性,D项错误。只有A项正确。17B解析 A项,由mXa与nYb电子层结构相同,即电子数为m的X原子失去a个电子后与电子数为n的Y原子得到b个电子后电子数相同,列式为manb,A项错误;B项,由X2和Y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X、Y必在同一周期,且X在Y的左边,非金属性Y比X的强,根据“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形成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即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B项正确;C项,若X、Y形成的简单离子均为阳离子或均为阴离子,则必为同一周期元素,若形成的简单离子一个是阳离子一个是阴离子,则必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该选项错误;D项,由X、Y都能形成氢化物,则均为非金属

28、且位于同一周期,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X在Y左边,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nYHmX,该项错误。18(1)SiAr(2)KF(3)Al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H2O(4)在KBr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如溶液呈橙色,则证明Cl2的氧化性大于Br2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以推断相关元素。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角。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为Al,Cl和Br的单质氧化性强弱可以通过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比较。19(1)Al(OH)3OHAlO2H2O(2)Na2S(3)HClO4H2SO4(4)S2ClNaA

29、l320(1)关闭活塞b,向试管d中加入适量水浸没进气管下端管口,用酒精灯微热试管c,若观察到试管d中产生气泡,停止加热,试管d中进气管下端形成一段水柱,并保持稳定,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2)稀硝酸碳酸钙硅酸钠溶液(3)产生气泡,固体溶解产生白色沉淀CaCO32HCa2CO2H2O,SiOCO2H2OH2SiO3CO(4)硝酸具有挥发性,随CO2进入到试管d里,干扰CO2与硅酸钠溶液的反应在c、d试管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21(1) (2)三A(3)Al(OH)33HAl33H2O(4)HClO4(5)SO2、SO3解析 由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知A为Mg,B为Al,C为S,D为Cl,E为O,则B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A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