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587.55KB ,
资源ID:73394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394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吸虫的基本构造及家禽吸虫的形态学观察.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吸虫的基本构造及家禽吸虫的形态学观察.docx

1、吸虫的基本构造及家禽吸虫的形态学观察吸虫的基本构造及家禽吸虫的形态学观察一、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寄生于畜禽体内常见吸虫的基本构造,并且能够在显微镜下或肉眼观察识别寄生于家禽体内的寄生虫的种类,寄生部位及中间宿主的种类,正确地诊断家禽的吸虫病。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病理标本、挂图或投影仪、解剖针、虫体染色封片、虫卵等。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一)虫体的观察对于虫体比较小的染色封片应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而较大的虫体染色封片应用放大镜观察。(二)虫卵的观察取洁净的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小滴虫卵保存液(内含有虫卵),在虫卵保存液上盖以盖玻片,置显微镜下一暗视野检查。必要时,

2、用解剖针轻轻移动盖玻片,以便能清晰辨认虫卵结构。四、注意事项1.观察虫体时一定要识别其内部结构;2.观察虫卵时要注意调节显微镜光圈的大小或灯的亮度,使视野的亮度适中。五、实验报告1.绘出卵圆前殖吸虫及楔形前殖吸虫虫体形态图。2.绘出卷棘口吸虫及虫卵形态图。附:参考资料一、吸虫的基本构造描述及插图吸虫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动物,包括单殖吸虫、盾殖吸虫和复殖吸虫三大类。寄生于畜禽的吸虫以复殖吸虫为主,可寄生于肠道、结膜囊、肠系膜静脉、肾和输尿管、输卵管及皮下部位。(一)、外部形态复殖吸虫具有扁形动物所有的主要特征。虫体多背腹扁平,呈叶状、舌状;有的似圆形或圆柱状;只有血吸虫为线状。虫体随种类不同,大

3、小在0.375.0mm之间。体表常由具皮棘的外皮层所覆盖,体色一般为乳白色、淡红色或棕色。通常具有两个肌肉质杯状吸盘,一为环绕口的口吸盘(oral sucker),另一为位于虫体腹部某处的腹吸盘(ventral sucker)。腹吸盘的位置前后不定或缺失。生殖孔(genital pore)通常位于腹吸盘的前缘或后缘处。排泄孔位于虫体的末端。无肛门(anus)。虫体背面常有劳氏管的开口。复殖吸虫通常区分为七种基本体形。1双盘类(distom)。 双盘类为最常见的类型,有一个口吸盘和一个位于腹面某处但不是后端的腹吸盘。如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等。2对盘类(amphisto

4、me)。 对盘类为大而多肌肉的吸虫,有一个前端的口吸盘和一个位于体后端的后吸盘(posterior sucker)。如鹿前后吸虫(Paromphistonum cervi)等。3单盘类(monostome)。 单盘类只有一个口吸盘而无腹吸盘。如纤细背孔吸虫(Notocotylus attenuatus) 等。4腹盘类(gasterosloHle)。 腹盘类口位于虫体腹面中部,肠呈囊袋状。如多形牛首吸虫(Bucephalus polymorphus)等。5分体类(schisotome)。 分体类体细长,雌雄异体,雄虫通常将雌虫抱在腹面的抱雌沟(gynaecophoric canal)内。如日本分

5、体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等。6全盘类(holostome)。 全盘类体分前后两部,前体含口、腹两个吸盘,有时并有黏附器(adhesive organ);后体含生殖腺。如优美异幻吸虫(Apatamon gracilis)等。7棘口类(echinostome) 棘口类基本上是双盘类型,但具头冠(head crown)和头棘,腹吸盘与口吸盘相距甚近。如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等。(二)、体壁复殖吸虫无表皮(epidermis),体壁是由皮层和肌层所组成,又称皮肌囊。无体腔,囊内含有大量的网状组织-实质(parenchyma),各系统的器官位

6、居其中。皮层(tegument)从外向内包括三层:外质膜(external plasma membrane)、基质(matrix)和基质膜(basal plasma membrane )。皮层借助一些通道与深埋肌层下的皮层细胞(tegument cell)相连。外质膜为单位膜,上有微绒毛(microvilli),外质膜的外面被有颗粒层外衣,成分为酸性黏多糖或糖蛋白,具有抗宿主消化酶及保护虫体的作用。基质内含有线粒体和分泌小体。分泌小体的崩解产物可能提供或部分提供酸性黏多糖,可形成新的外质膜,以代替因宿主抗体损伤的部分。皮层还有体棘和感觉器,体棘是由结晶蛋白所组成的,位于基质膜之上,感觉器为一种

7、小囊,位于基质中,向外伸出纤毛,向内与神经末梢连接,因此,皮层亦有感觉功能。基质膜之下是由胶原纤维组成的基层(basement layer),肌肉可附着其上。基层下的肌层包括外环肌、内纵肌与中斜肌,是虫体伸缩活动的组织。基质与基质膜下的皮层细胞之间有细胞质相连。皮层细胞很大,有许多胞质通道与基质相通。细胞内有一个胞核,有发达的内质网、核糖体、吞噬体、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胞质内还有许多分泌小体。皮层是一个新陈代谢活跃的细胞单位,是寄生虫与宿主的生理生化的交互作用及缓冲层,具有分泌和排泄功能,气体可以经过皮层出于虫体内外,因此,相当一部分的O2和CO2的交换是通过皮层进行的。皮层与肠道一样具有吸

8、收营养的功能,吸收以葡萄糖为主的物质,也可吸收氨基酸,为吸虫摄取营养物的重要途径(图3-1)。(三)、内部构造1消化系统。 一般包括口、前咽(prepharynx)、咽(pharynx)、食道及肠管几部分。口除少数在腹面外,通常在虫体前端口吸盘的中央。前咽短小或缺。无前咽时,口后即为咽。咽为肌质构造,呈球状,也有咽退化者(同盘科Paramphistomidae)。食道或长或短,肠管常分为左右两条盲管称为盲肠(caecum)。绝大多数吸虫的两条肠管不分枝,但有的肠管分枝,如肝片形吸虫;有的左右两条后端合成一条如血吸虫;有的末端连接成环状如舟状嗜气管吸虫(Tracheophilus cymbium

9、),没有肛门。有些种类的肠非常退化,如部分异形科的吸虫,有逐渐过渡到以体表吸收营养为主的情况。吸虫的营养物质包括宿主的上皮细胞、黏液、肝分泌物(胆汁)、消化管的内含物及血液等。未被消化吸收的废物可经口排出体外(图3-2)。图3-2复殖吸虫成虫的形态1.口 2.口吸盘 3.前咽 4.咽 5.食道 6.盲肠 7.腹吸盘 8.睾丸 9. 输出管10.输精管 11.储精管 12.雄茎 13.雄茎囊 14.前列腺 15.生殖孔 16.卵巢 17.输卵管 18.受精囊 19.梅氏腺 20.卵模 21.卵黄腺 22.卵黄管 23.卵黄囊 24.卵黄总管 25.劳氏管26.子宫 27.子宫颈 28.排泄管 2

10、9.排泄囊 30.排泄孔图3-1吸虫成虫体壁结构1.体棘 2.角质层:2a.颗粒层 2b.外质膜 2c.基质 2d.基质膜 3.基层4.环肌 5.纵肌6.实质细胞 7.线粒体 8.脂滴 9.分泌小体 10.高尔基体11.细胞核 12.内质网 13.感觉纤毛 14.感觉囊 15.神经突2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发达,除分体吸虫外,皆雌雄同体。(1)雄性生殖系统。 包括睾丸(testes)、输出管(vas efferent)、输精管(vas deferen)、贮精囊(seminalvesicle)、射精管(ejaculatory duct)、前列腺、雄茎(cirrus)、雄茎囊(cirrus pouc

11、h)和生殖孔(genital pore)等(图3-3)。雄性生殖器官比雌性生殖器官发育早。睾丸的数目、形态、大小和位置随吸虫的种类而不同。通常有两个睾丸,圆形、椭圆形或分叶,左右排列或前后排列在腹吸盘下方或虫体的后半部。睾丸发出的输出管汇合为输精管,其远端可以膨大及弯曲成为贮精囊。贮精囊接射精管,其末端为雄茎,在这些结构周围围绕着一族有单细胞组成的前列腺。雄茎开口于生殖窦或向生殖孔开口。上述的贮精囊、射精管、前列腺和雄茎可以一起被包围在雄茎囊内。贮精囊被包在雄茎囊内时,称为内贮精囊(internal seminal vesicle:如肝片形吸虫等多种吸虫),在雄茎囊外时称为外贮精囊(exter

12、nal seminal vesicle:如背孔吸虫Notocotylide)。还有不少吸虫没有雄茎囊(如同盘吸虫Paramphistomidae)。交配时,雄茎可以伸出生殖孔外,与雌性生殖器官相交接。(2)雌性生殖系统。 包括卵巢(ovary)、输卵管(oviduct)、卵模(ootype)、受精囊(seminal receptacle)、梅氏腺(Mehliss gland)、卵黄腺(vitelline glands)、子宫(uterus)及生殖孔(genital pore)等(图3-4)。卵巢的形态、大小及位置常因种而异。卵巢的位置常偏于虫体的一侧,卵巢发出输卵管,管的远端与受精囊及卵黄总管

13、(common vitelline duct)相接。劳氏管(Laurers canal)一端接着受精囊或输卵管,另一端向背面开口或成为盲管。有人认为劳氏管是一个退化的阴道。卵黄总管是由左右两条卵黄管(vitelline duct)汇合而成,汇合处可能膨大形成卵黄囊。卵黄腺的位置与形状亦因种而异,但一般多在虫体两侧,由许多卵黄滤泡组成。卵黄总管与输卵管汇合处的囊腔即卵模,其周围由一群单细胞腺梅氏腺包围着,成熟的卵细胞由于卵巢的收缩作用而移向输卵管,与受精囊中的精子相遇受精,受精卵向前移入卵模,卵黄腺分泌的卵黄颗粒进入卵模与梅氏腺的分泌物相结合形成卵壳。子宫起始处以子宫瓣膜(uterine val

14、ve)为标志,子宫的长短与盘旋情况随虫种而异,接近生殖孔处多形成阴道,阴道与阴茎多数开口于一个共同的生殖窦或生殖腔,再经生殖孔通向体外。图3-3 腹殖吸虫雄性生殖器官的末端构造 1.生殖腔 2.雄茎 3.射精管 4.雄茎囊5.前列腺 6.贮精囊 7.输精管8.子宫颈 9.子宫颈腺 10.子宫图3-4腹殖吸虫雌性生殖器官之一部分1.外角皮 2.劳氏管 3.输卵管、4.梅氏腺分泌物(厚壁)5.卵黄总管 6.梅氏腺细胞 7.卵 8.卵模 9.卵黄细胞 10.卵的形成 11.腺分泌物 12.子宫瓣 13.子宫3排泄系统。 由焰细胞(flame cell)、毛细管、集合管、排泄总管、排泄囊和排泄孔等部分

15、组成(图3-5、图3-6)。焰细胞布满虫体的各部分,位于毛细管的末端,为凹形细胞,在凹入处有一束纤毛,纤毛颤动时很像火焰跳动,因而得名。焰细胞收集的排泄物,经毛细管、集合管集中到排泄囊,最后由末端的排泄孔排出体外,排泄液含有氨、尿素和尿酸。排泄孔的括约肌司孔的开闭。排泄囊为圆形、管形、“Y”形和“V”形等。成虫排泄孔只有一个,位于虫体的末端,尾蚴之前各期幼虫的排泄孔均有两个,尾蚴到形成尾部后,排泄孔即合二为一。焰细胞的数目与排列,在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 图3-5 腹殖吸虫排泄系统1.焰细胞 2.毛细胞 3.前集合管 4.后集合管 5. 排泄总管 6.排泄囊 7.排泄孔图3-6焰细胞的结构1.胞

16、突 2.胞核 3.胞质4.纤毛 5.毛细胞4淋巴系统。 在单盘类及对盘类等吸虫中有类似淋巴系统的构造。由体侧24对纵管及分枝和淋巴窦相接(图3-7)。由于虫体的伸缩,淋巴液不断地被输送到各器官去,管内淋巴液中有浮游的实质细胞。淋巴系统可能具有营养物质的输送功能。没有明确淋巴系统的吸虫,实质间充满液体,到处流通,代替了部分或全部淋巴系统的作用。图3-8 吸虫的神经系统图3-7 殖盘吸虫的淋巴系统1.背淋巴管 2.腹淋巴管 3.中淋巴管 4.后中淋巴管 5.后淋巴管 6.后背淋巴窦 7.后腹淋巴窦 7.盲肠 5神经系统。 在咽两侧各有一个神经节,相当于神经中枢。从两个神经节各发出前后3对神经干分布

17、干背、腹和侧面。向后延伸的神经干,在几个不同的水平上皆有神经环相连。由前后神经干发出的神经末梢分布于口吸盘、咽及腹吸盘等器官。在皮层中有许多感觉器。有些吸虫的自由生活期幼虫,如毛蚴和尾蚴常具有眼点(eye spot),具感觉器官的功能(图3-8)。二、家禽体内常见吸虫1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uolutum)。 虫体粉红色,长叶形,向腹面卷曲,两体侧平行。大小为7.612.61.261.60厘米。头领发达呈肾形,宽0.540.98厘米,具有头棘39枚,左右腹角棘各5枚密集,排成二列,内侧列3枚,外侧列2枚;左右侧棘各6枚排成单列;背棘15枚,其中外侧列7枚,内侧列8枚,前后相互

18、排列。头棘1081362838微米。体表棘自头领之后开始分布至后睾丸。口吸盘位于体前端亚腹面,呈圆形,0.230.340.230.32毫米。腹吸盘位于体前1/4部处,圆形,直径0.851.18毫米,较口吸盘大3.5倍。前咽长0.090.18毫米,咽椭圆形,0.2160.2700.1680.260毫米,食道长0.540.78毫米,两肠支沿体侧伸至虫体亚末端。睾丸两个呈长椭圆形,前后排列,前睾丸0.811.180.450.72毫米,后睾丸0.811.360.450.75毫米。从睾丸前缴通出输精小管,向前伸在子宫部汇合为输精管,经腹吸盘右侧通入储精囊,储精囊位于腹吸盘与肠分支之间,呈曲颈瓶状,外包以

19、阴茎囊,阴茎囊呈横向或纵向椭圆形。储精囊前接屈曲管及肌质性的阴茎,通至生殖腔,生殖孔开口于阴茎囊的前端。卵巢呈圆形或扁圆形,位于虫体中央稍前方,向后通出输卵管接卵模,外围有梅氏腺。输卵管中部通出一条弯曲细长的劳氏管,后部与卵黄总管相衔接。卵模后通弯曲的子宫,迂迥弯曲上升行走于卵巢与腹吸盘之间,末端经腹吸盘背部开口于生殖孔。无受精囊,在于宫中可见有精于频频游动,推知子宫兼有受精囊的功能,称为受精囊子宫。卵黄腺前自腹吸盘的后方开始,沿两体侧向后分布至虫体亚末端,虫体后都两侧的卵黄腺不伸至虫体中央汇合。卵黄腺由许多不正形的卵黄滤胞组成,接卵黄管在卵巢之后汇合成卵黄储藏囊,通入卵模。子宫甚长,内含有多

20、数虫卵。卵椭圆形,1141266472微米,前端具卵盖,后端有皱褶。排泄囊呈长管状,位于睾丸的后方,排泄孔开口于虫体末端,两侧分出多数不规则的侧枝,前端接左右两条集合管,呈波浪状弯曲上升,至咽外两侧折向体后方,于排泄囊左右各分为三文排泄管,一支伸至体前部,一支伸至体中部和一支到体后部,各再分出小排泄管至终末焰细胞。下降排泄管中具有纤毛,活体时不断摆动,使排泄物进入集合管到排泄囊,排出体外(图3-9)。 图3-12日本棘隙吸虫成虫与头冠放大图3-11接睾棘口吸虫成虫与头冠放大图3-10宫川棘口吸虫成虫与头冠放大和虫卵图3-9 卷棘口吸虫成虫与头冠放大和虫卵2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

21、miyagawai)。 虫体长叶形,黄色,两端钝圆,腹吸盘后两体侧近平行,大小为8.61 8.41.622.48厘米。头领发达,宽0.921.32,具有头棘37枚,前后两排相互排列,左右腹角棘各5枚密集,10511232微米,其余27枚等距离排列,1081262838微米。体表棘自头领之后开始分布至前睾丸,棘呈扁长圆形,在颈部分布最密,排列整齐,外观如鳞片状、腹吸盘之后逐渐稀朗。口吸盘位于体前端亚腹面,0.360.520.360.56,腹吸盘位于体前部1/5处,0.981.400.981.32。食道长0.800.98,两肠支伸至虫体亚末端。睾丸位于体后部,前后排列,前睾丸0.881.380.9

22、01.24,边缘分为24个浅瓣。后睾丸0.981.420.921.38,边缘具有35浅瓣。阴茎囊位于肠分支与腹吸盘之间,呈椭圆形0.580.840.260.56。卵巢类圆形位于虫体中央,0.420.580.580.81。卵黄腺自腹吸盘后缘开始分布至虫体末端,睾丸后方的卵黄腺至虫体中央汇合。子宫长而弯曲,内含有多数虫卵,卵大小951045866微米(图3-10)。3接睾棘口吸虫(Echinostoma paraulum)。 寄生于家禽和野禽肠道。虫体长叶形,大小5.57.51.861.92mm。头领具有头棘37个,左右腹角棘各5个,其余27个前后两排等距离相互排列。体棘自头领后开始分布至腹吸盘后

23、缘。两睾丸位于虫体中后部,中间凹陷呈“工”字形,前后相接排列,卵巢位于睾丸前,卵黄腺自腹吸盘后方开始,沿体侧分布至体末端,两侧卵黄腺中央不汇合(图3-11)。4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 成虫小,呈长椭圆形,大小为1.031.380.360.45厘米,在腹吸盘处虫体最宽。头领发达,具有头棘24枚排成二列,背部中央间断、头棘35457微米,体表棘自头领之后开始分布至虫体亚末端。口吸盘位于体前端亚腹面,腹吸盘位于体中横线的前缘,两肠支伸至虫体亚末端。睾丸类圆形,位于体后1/3部处、前后相接排列,阴茎囊位于肠分支与腹吸盘之间,卵巢位于腹吸煮后缘左侧。卵黄腺自腹吸

24、盘后缘开始分布至虫体末端,睾丸后方左右的卵黄腺至虫体中央汇合。 子宫短,内含少数虫卵,虫卵大小为62644245微米(图3-12)。 5曲领棘缘吸虫(Echinoparyphium recurvatum)。 寄生于鸡、鸭、鹅等小肠。虫体长叶状,大小为2.55.00.40.7mm。体前端向腹面弯曲。头领发达,有头棘45个,其中腹角棘各5个。睾丸呈长圆形或稍分叶,前后相接排列。卵巢呈球形,位于虫体中央。卵黄腺在后睾丸后方向中央汇合。子宫短,内含少数虫卵(图3-13)。6似锥低颈吸虫(Hypoderaeum conoideum)。 寄生于鸭、鹅、鸡等禽类小肠、直肠和盲肠。虫体肥厚,头端圆钝,腹吸盘处

25、最宽,腹吸盘向后逐渐狭小,形似圆锥状,大小为7.3711.01.101.58mm。头领呈肾形,有头棘49个,左右腹角棘各5个,密集排列。腹吸盘发达,口腹吸盘之比为1:6。咽椭圆形,食道短。睾丸呈腊肠状,位于虫体中横线之后卵巢类圆形,位于睾丸前。卵黄腺滤泡大,自腹吸盘后缘开始至虫体亚末端,在睾丸之后两侧不汇合。子宫长,含虫卵多(图3-14)。7光洁锥棘吸虫(Petasiger nitidus)。 寄生于鸭及其他禽类肠道。虫体呈长椭圆形,大小为1.521.760.530.56mm。体棘自头领后起至腹吸盘前缘。头棘19个,左右角腹棘各4个,粗大,排成二列,其余11个较小,排成一列。腹吸盘位于虫体中部

26、。两睾丸呈椭圆形,斜列于虫体后部。贮精囊椭圆形,位于肠又与腹吸盘之间。卵巢位于腹吸盘后方,卵圆形。卵黄腺发达,自腹吸盘前缘开始分布至体末端,在睾丸后方相汇合。子宫短,内含虫卵少(图3-15)。图3-15光洁锥棘吸虫与头冠放大图3-14似锥低颈吸虫成虫与头冠放大和虫卵图3-13曲领棘缘吸虫成虫和虫卵8前殖吸虫。 前殖吸虫种类很多,分类上属于前殖科Proshogonimidae的前殖属Prosthogonimus。寄生在家鸡、鸭、鹅、野鸭及其它鸟类的直肠、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偶见于蛋内。较常见的有下列五种:卵圆前殖吸虫,透明前殖吸虫,楔形前殖吸虫,鲁氏前殖吸虫,家鸭前殖吸虫。(1)卵圆前殖吸虫

27、(P.evatus)。 虫体扁平,梨形,体表有小刺。大小为3612毫米,前端较狭小,后端较钝圆。新鲜虫体呈鲜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口吸盘呈椭圆形,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大于口吸盘约一倍,位于虫体腹面前三分之一处。盲肠两枝,其分叉处位于口、腹吸盘之间的中央处附近。睾丸两个,呈长椭圆形,不分叶,位于虫体后半部。卵巢位于腹吸盘的背侧,卵黄腺位于虫体两侧,子宫蟠曲于睾丸和腹吸盘的前后。生殖孔开口于口吸盘的左侧。虫卵小,椭圆形,棕褐色,壳薄,一端有卵盖,另一端有小刺,大小为222413微米(图3-16)。(2)楔形前殖吸虫(P.cuneatus)。 呈梨形,大小为2.897.14 1.73.71毫米。休表

28、被小棘。口吸盘的大小为0.320.500.300.48毫米。腹吸盘的大小为0.540.810.520.81毫米。咽呈球状,大小为0.140.200.140.22毫米,盲肠末端伸达虫体后部1/5处。睾丸呈卵圆形,大小为0.520.970.300.60毫米。贮精囊越过肠叉。卵巢有3叶以上。卵黄腺自腹吸盘向后,伸达睾丸之后,每侧78簇。子宫越出盲肠之外。虫卵222813微米(图3-16)。(3)透明前殖吸虫(P.pellucidus)。 呈椭圆形,体表小棘仅分布在虫体前半部。大小为5.869.02.04.0毫米。口吸盘近圆形,大小为0.630.830.590.90毫米。腹吸盘圆形,直径为0.770.

29、85毫米。盲肠的末端伸达虫体后部。睾丸呈卵圆形,大小为0.671.020.480.79毫米。贮精囊呈旋曲的戽状,伸达肠叉的位置。卵巢有3-4叶,位于腹吸盘与睾丸之间。卵黄腺起自腹吸盘的后缘,后端终于睾丸之后。子宫越出肠管的外侧。虫卵大小为25291115微米(图3-16)。图3-16前殖吸虫的成虫1. 卵圆前殖吸虫 2. 透明前殖吸虫 3. 楔形前殖吸虫 4. 鲁氏前殖吸虫 5. 家鸭前殖吸虫(4)鲁氏前殖吸虫(P.rudolphi)。 呈椭圆形,大小为1.355.751.23.0毫米。口吸盘0.180.39 0.200.36毫米,腹吸盘0.450.770.450.80毫米。咽0.160.17

30、0.130.18毫米。食道长0.26毫米。睾丸位于虫体中部的两侧,大小为0.40.50.240.27毫米。贮精囊伸过肠叉。卵巢分为5叶。卵黄腺前端起自腹吸盘,后端越过睾丸,伸达肠管的末端。子宫分布于两盲肠之间。虫卵大小为24301215微米(图3-16)。(5)家鸭前殖吸虫(P.anatinus)。 呈梨形,大小为3.82.3毫米。口吸盘0.330.44毫米,与腹吸盘的比例为l:1.5。咽0.130.15毫米。盲肠的末端在虫体后1/4处。睾丸大小为0.270.21毫米。贮精囊戽状,伸达肠叉与腹吸盘之间。卵巢小,有5叶,位于腹吸盘与睾丸之间。卵黄腺每侧有7簇。子宫环不越出肠臂。虫卵大小为2313

31、微米(图3-16)。 五种前殖吸虫的检索表: 1 子宫蟠曲在腹吸盘前后均有卵圆前殖吸虫 仅仅在腹吸盘后有子宫蟠曲 2 子宫蟠曲少家鸭前殖吸虫 子宫蟠曲较多 3 腹吸盘与口吸盘的大小相等透明前殖吸虫 腹吸盘比口吸盘大得多 4 子宫蟠曲越出两盲管的外侧楔形前殖吸虫 5 子宫蟠曲局限于两育管之间鲁氏前殖吸虫 9禽后睾吸虫。 禽后睾吸虫包括后睾科的后睾属(Opisthorchis)、次睾属(Metorchis)、对体属(Amphimerus)及支囊属(Cladocystis)吸虫,寄生于禽类的胆囊和肝胆管内。在我国家禽体内已发现12种后睾科吸虫,其中以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台湾次睾吸虫(M.taiwanensis)、鸭对体吸虫(Amphimerus anatis)和鸭后睾吸虫(Opisthorchis anatis)分布较广,对禽类危害最严重。(1)东方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