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38.01KB ,
资源ID:73377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377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docx

1、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第2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2012洛阳统考)古代中国的名门望族多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该现象()A反映了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B是“工商食官”的表现C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D反映了重农抑商观念的弱化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古代一些名门望族通过经商壮大实力而后改以当官扬名,这种“以商致富,以官守之”的做法不能反映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也不属于官营工商业的表现。这只能说明当时的人们轻视商人和商业,不利于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故选C项。答案C2临淄的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汉武帝时主父偃称:“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这反映了当时的临淄()A农业发达

2、 B商业发达C牧业发达 D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的临淄人口众多,商业发达,超过长安。“市”是买卖场所,租金过千金。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3“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动辄肩挑车载,民苦转贸重。”这种现象最早得到解决是()A明清时期广泛使用黄金、白银B元代货币制度的变化C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D春秋战国时期黄金、白银开始用做货币解析中国古代用贵重金属铸钱,但运输不便,因此北宋在商业发达的四川,商人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故选C项。答案C4(名师原创)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当时,汴

3、河穿城而过,西由黄河给水,东入淮河,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聚。当时经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于()A华北平原 B关中平原C太湖平原 D塞上江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各地的物产及地域方位。其中A、B两项基本以小麦为主,不产稻米,D项是宁夏平原,无法通过黄河与汴河通航,稻米产量也极小,只有C符合条件,产稻米多,且通过大运河与汴河相通。故选C项。答案C5(名师原创)明代中期的汪海原为贩丝客商,经常到日本卖丝,家资巨富,但因是非法经营,家产多次被没收,人也几度坐牢,最后汪海被逼得弃商成为海盗,汪海由经商到成为海盗与古代中国的什么政策有关()A重农抑商 B海禁C限制资本主义萌芽 D官府管“市”解析

4、从材料可知:“汪海是明代中期人,从事往日本贩卖丝绸”,这一行业明显违反了明清实行的“海禁”政策,故多次遭到官府的打击,应选B项。答案B6(名师原创)1782年,江苏常州府李百万有织机13张,每年纳税130两白银,后又购得织机15张,政府却要李百万多缴税额300两,李百万找官府讲理,官府又以李百万的“织机过多”为由,只允许他再添7张织机,且新增税额300两不变。以上不能说明的是()A政府严格限制机户的规模B政府对机户征收重税C明王朝的经济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封建王朝不支持机户的发展解析从时间“1782年”可以看出是清朝时期,故C项明显错误。答案C7(名师原创)如果你生活在明代末年,你可

5、能见到的现象包括 ()内阁大臣坐八抬大轿上下朝人们争相阅读小说西游记人们在冬天穿棉布衣服织户张财雇佣了20个人织布A BC D解析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设立了内阁,故可能;明代中期的小说家吴承恩写了西游记,故可能;棉布在元朝即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故可能;明代中后期了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可能。所以正确选项为D项。答案D8(名师原创)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江苏人徐东升为避战乱赴东南亚经商,数十年后回国,却发现自己已“有家难回”,在这数十年的经商中,自己已多次无意之中犯“法”,应处“绞”类严刑。徐东升所犯之“法”可能是()A清顺治颁布的“海禁令”和“迁海令”B元代实行的“重农抑商”法令C朱元璋宣布的“通

6、番禁令”D汉武帝颁布实行的“盐铁官营”法令解析由题干时间“元朝末年”可知“数十年后”应是明王朝已建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对“通番者”实行“绞”类严刑。答案C9(名师原创)1824年山西商人雷履泰创立了“日升昌”票号,不久分号遍布全国,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当时山西商人显赫一时,这最能说明()A商人成为独立的社会群体B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实力雄厚C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商业竞争加剧解析从材料中的“山西商人”“汇通天下”等方面可以看出“山西这一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故选B项;A、C两项明显不正确,D项不能在材料中看出。答案B10(2012长江联考)

7、“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他们也追求效用最大化。”照此观点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最合理的是()A该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最大化B它是古代帝王明智的选择C它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必然选择D该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解析任何政策都有其适用范围。“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后期则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故A、B两项错误;该政策最早由商鞅变法时提出的,而中国古代社会包括夏、商、周及以前的社会,故D项错误;只有C项是正确的。答案C11(名师原创)“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清代徽商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商业活动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如果他们到天津办货,他们应住在()A草市 B酒楼C会馆

8、 D旅馆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明清商帮的兴起情况,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天津是北方最重要的大商埠,有徽商设立的会馆,故胡雪岩要住会馆。答案C12(2012东北三校联考)明朝中期以后,所谓“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大多出现在私营手工业中,其主要原因是()A官营手工业不关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B私营手工业生产受政府限制较少C私营手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高D官营手工业极力排斥雇佣关系解析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的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与市场的联系密切,雇佣关系较为突出,故选C项。其余A、B、D三项与题干不符,应排除。答案C13(名师原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

9、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限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一直比较低下,唐代也没有改变,故A项不符合题意。会馆出现于明清时期,故排除B项;明清时期,“海禁”政策实施,故排除D项;草市产生于南朝时期,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答案C14(2012宿州一模)据资料统计:自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

10、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由于“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商品经济不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发展缓慢,从而没有能够产生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故选A项。答案A15(2012大同测试)明代沈思孝曾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居室之法善也。其人以行止相高,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私藏。”这段材料

11、主要说明了()A晋商主要靠专卖权致富B晋商组织的发展出现新特点C晋商经营的票号业相当发达D晋商中出现了雇佣关系解析根据材料看,可知晋商一人出本钱,众人共同经营,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是过去从未出现过的,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纪卷十二材

12、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有何区别。(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4)请简要评价上述政策的危害。答案(1)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2)明朝是为了防止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3)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导致的。(4)危害: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3、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7(2012山西四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凌蒙初材料二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明清史散论材料三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的肚中塞沙,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和家谱等。明清史散论材料四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

14、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选择其中的一种经营现象结合明清的社会背景加以评析。答案一明清时期的商业诚信问题。第一种经营现象:诚实守信、注重信誉。背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和晋商;社会上轻视商人的观念也有所改变,一些商人遵守文化传统,合法经营,赢得了良好的信誉。评价:这种经营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形成诚信经营、顾客至上、重视产品质量与服务的商业文化氛围。(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均可得分)答案二明清时期的商业诚信问题。第二种经营现象:掺假造假、骗取钱财。背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和晋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更加热切,但部分人缺乏应有的文化素质和相应的法制观念,投机钻营,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评价:这种经营现象有损商人的形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两种答案均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