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88.87KB ,
资源ID:73325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325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1、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最早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品种有 小麦水稻玉米粟 A B C D 2我国古代历史上,铁制农具的逐步推广和使用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4右图所图示犁耕法主要流行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隋唐 5小农经济的

2、基本特征是 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产品主要满足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B C D 6以下各项水利工程,修建于汉朝以前的是 A龙首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7下列各项中,有助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的因素有 土地归国家所有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经济大量兴建水利工程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 A B C D 8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 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

3、供精品 9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10至今仍被奉为珍品的青花瓷器主要出产于 A唐朝南方瓷窑 B北宋五大名窑 C明朝宣德年间 D清朝乾隆年间 11下列我国古代丝棉麻三种织物消费量比例的根本改变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下列手工业在我国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制瓷业丝织业冶铁业棉纺织业 A B C D 13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同时,当时社会经济的其他的重要现象还有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城市贸易打破坊和市的界限 C传统的“重农抑商”逐渐废止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14下列时代,商业主要由官府控

4、制的是 商朝西周春秋战国 A B C D 15下列关于“交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首先出现于四川地区 C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由北宋中央政府发行 16安徽地区的商人群体兴起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7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 A打破了坊市界限 B商业繁荣 C出现了“夜市” D手工业发达 18“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19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

5、大港是在 A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0以下各项,体现了井田制度实质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大道即隐,天下为家”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21实行均田制的时期包括 A东汉和西汉 B东汉至唐朝C北魏至唐朝 D宋朝和明朝 22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维护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 B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D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23汉朝和明清相比,“重农抑商”政策中相似之处是 重要商品由官府垄断经营禁止商人长途贩运贸易限制城市商业

6、的时间和空间对民间商业加征重税 A B C D 24“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地主兼并小机户的现象严重 明清工商业者热衷于土地兼并 官府的政策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 25清代商人地主“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导致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造成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政府崇本抑末,限制手工业生产 影响海外贸易,导致闭关政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1分,第28题8分,第29题12分,第30题9分,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早期的中国文明发祥于黄土地带。黄土之吸水犹如

7、海绵,黄土的高孔隙型的强毛细管吸收力,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为农作物所摄取。因此,黄土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然而,只有在有充足水分时,才能产生这种作用。 黄土与冲积土的天然肥效的优越性,如果没有水利灌溉系统,就不能发挥出来。但是,一个地区一旦不受宠于统治者,就被忽视和放弃,直至遭到土壤肥效衰竭和生产力迅猛下降的命运。中国文化发祥地的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在过去10个世纪里,经济上不断出现倒退现象,与当时的统治集团更加重视具有经济重心地位的长江流域的开发,从而忽视了陕西地区的灌溉事业有关。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请回答: (1)从自然条件上看,为什么

8、中国的古代农耕文明最早起源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2分) (2)为什么汉唐时期关中地区是我国最发达和最富饶的地区之一?(4分) (3)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地区的经济逐渐衰落下去?(4分) 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

9、致功力。 旧五代史周太祖纪 材料三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 材料四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董煟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 (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 (2)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诸因素。(4分) (3)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内在矛盾。(分) 28(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冬,有司言:“县官(国家,下同)

10、用度太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不左国家之急”“诏禁民敢私铸铁器,煮盐者没入其器物。”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 材料二郡国多不便于县官所作铁器苦恶,价贵,或强令民买之 杜佑通典食货十 材料三令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间疾苦,教化之要。皆对曰:“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盐铁酒专卖机构),毋与天下争利,示以俭节,然后教化可兴。”御史大夫桑弘羊则以为:“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往者豪强之家,得管山海之利,采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皆放流之人,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相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今纵人于权利,罢盐铁以资强暴,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

11、不制,并兼之徒奸形成矣。盐铁之利,佐百姓之急,奉军旅之费,不可废也。” 杜佑通典食货十 结合材料简述汉武帝时期采取的盐铁政策,并说明它的利弊。(8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卷30 材料二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卷46 材料三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 王

12、符潜夫论卷1 请回答: (1)概括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3分) (2)政府推行这样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结合史实说明政府是否达到了其目的?(5分) (3)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 30(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15731644年)的72年,从葡萄牙、西班牙、墨西哥、日本等国输入中国的白银达到一亿西元以上。这个数字仅指海舶输入申报之数,至于走私或私人带来还未计算在内。巨额的白银输入是以巨额的商品输出为条件的 又据统计,从康熙三十九年到乾隆十六年(17001751年)的51年间,从西欧各国进口的白银达到6 800多万元。 彭

13、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清统一台湾以后,曾开放海禁,并于广东澳门、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和江南云台山设立海关,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但后来由于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廷又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下令封闭其他口岸,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不需要从外国输入大量商品而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强盗在中国沿海各地的种种侵略活动,也不能不引起清廷的严密注意和防范。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三在欧洲盛行重商主义,重视现金的时代,英人认为这(贸易逆差)是国家的巨大损失,即发现鸦片大有销路,遂全力以赴。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4、(1)简要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形势的主要原因。(3分) (2)清政府对于对外贸易采取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分)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对华贸易的形势持何态度?采取了什么对策?(3分)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历史教师中心同步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同步解析与测评必修2解题技巧示例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解题技巧】要对本题做出正确解答,关键要掌握好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的意义,这样就能准确做出判断。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5、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而“私田”正是本题的入手点,抓住这一点,展开去想,就能很容易地做出解答。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导致私田的产生,而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改变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这也就意味着井田制的瓦解和地主阶级的兴起,可判断A、B两项是其影响。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旧贵族的矛盾越来越深,要求政治上的变革。由此可知D项“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也是影响之一。井田制瓦解,当然不会对周王室的统治有什么帮助,所以C项不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

16、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环挺身而去。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

17、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解题技巧】材料题要从问题出发,带着问题来分析材料,有了明确目的才能更好地提炼有效信息。这道题的两问都是要从材料中概括信息的,不是那种从材料还要回到课本中的题,难度相对较低。但要注意,概括信息时应该全面而简洁。 试题的答案是:“(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第(1)问,应从商人、货物、扬州的商业地位等方面来回答,在材料中表现为“多富商大贾”“百货”“列置邸肆”“商贾如织”“扬一益二”等。第(2)问,应从扬州的地理位置、政治上对商业有利的措施来分析,对应的是“地当冲要”、“王公

18、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等。 参考答案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B 6A 7B 8D 9A 10A 11B 12B 二、非选择题 13(1)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2)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 (3)标志: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典型形态:铁犁牛耕。 (4)精耕细作的传统。 主要内容是: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生产技术和耕作制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农田水利和灌溉。 14(1)春秋战国 (2)推广耦犁,出现了犁壁,将耦犁推广到了珠江流域

19、。 (3)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简便而轻巧。 15(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是主要的形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和交纳赋税。 (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过于沉重的压迫使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D 2A 3D 4D 5B 6B 7A 8C 9D 10B 11D 12A 13(1)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2)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3)自给自足 (4)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4(1)传说:养蚕、缫丝、织绸,工序繁多,不可能以一人之力独创,必然是

20、聚集了无数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和经验才形成,但“传说”至少能说明丝蚕业在我国很早就开始了。 (2)情况:丝蚕业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已出现。商代时是重要的生产部门。西汉时生产规模很大产量很高,东汉在西汉基础上又有了发展。直至唐时,黄河流域丝蚕业都远超江南,齐鲁更甚。两宋时丝蚕业重心已经南移,江南地区尤其苏南浙江最为发达,甚至家家养蚕户户织丝,丝蚕税成为政府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3)变化:唐安史之乱后,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遭受极严重的破坏。江南地区社会长期相对安定,丝蚕业持续发展;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北人大量南迁,既为江南丝蚕业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又为丝蚕业提供了一定的销售市场。 1

21、5(1)材料一反映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中国明代青花瓷受意大利画家青睐;材料二反映18世纪法国人对中国瓷器的赞赏,说明中国瓷器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2)发展概况: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代时,烧制出了原始瓷器;到东汉,瓷器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比较有名的是景德镇瓷窑;元代能烧制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明代中后期,能烧制多种彩瓷,其中的五彩瓷尤为著名;清代发明了珐琅瓷。 原因:制瓷工艺先进,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身。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富有东方民族色彩。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

22、展 1C 2B 3C 4A 5C 6B 7C 8B 9C 10B 11A 12A 13(1)封建社会初期:首先由于政治原因形成城市,然后以城市为基础形成商业中心。宋朝商业集镇:在作为统治中心的城市之外,在交通要道等处,兴起了商业中心。 (2)封建社会初期:交易活动主要是买贱卖贵,以奢侈品的贩运贸易为主,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密切。宋朝商业集镇:农民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3)封建社会初期,处于典型的自然经济状态,商业发展水平低。宋朝的商业有重大进展,商业逐渐对自然经济形成侵蚀。 14(1)不得沿街开设店铺,市场有专职官员管理,市场的交易时间有严格规定。 (2)出现夜市,

23、打破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可沿街开设店铺。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的进步。(回答其他原因,符合史实,言之成理亦可) 15答案略(使用材料,符合题意即可)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1D 2C 3C 4C 5B 6C 7A 8B 9C 10B 11D 12D 13(1)自耕农是古代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2分)自耕农具有较强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2分) (2)有利因素:各王朝初期往往采取奖励垦荒和扶植自耕农的政策。(2分) 不利因素:国家加于自耕农的沉重的徭役负担;自耕农经济难以抵抗自然灾害;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3分) (3)统治的安定依赖于大量自耕

24、农的存在,但是政府的剥削和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又不断地破坏自耕农经济,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深刻的矛盾。(3分) 14朱元璋认为,只要重农抑商就可以保证家给人足。雍正认为,农业是所有人生存的依靠,农为本业,工商为末,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破坏工商业的正常经营,阻碍经济发展。 15(1)与对外贸易有关的一切事务都由政府与商人合办的“公行”统一管理,在全国仅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实质上就是闭关锁国政策。 (2)惧怕外国势力通过通商深入中国的心腹要地,破坏统治秩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中国对外国商品需求甚少,外贸对国民经济影响不大;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封建统治者失去

25、了兼容并收的开放精神。 (3)闭关锁国并没有能够阻挡外部势力的入侵和使封建政权长治久安,反而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迟缓,加深了中国的落后状态。 单元测评 1C 2D 3C 4C 5B 6B 7B 8D 9B 10C 11C 12A 13A 14A 15D 16D 17A 18B 19C 20A 21C 22A 23A 24D 25A 26(1)黄土地带宜于耕种,适合于早期农耕经济发展。(2分) (2)发达的原因:长期作为政府的统治中心,受到了重视。(2分)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兴修了一些重要的水利工程:郑国渠、白渠、六输渠。(2分) (3)衰落的原因: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土地过度开垦,生态破坏;(2分

26、)统治中心的东移和经济重心的南移。(2分) 27(1)自耕农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2分)自耕农具有较强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2分) (2)有利因素:王朝初期往往采取奖励垦荒和扶植自耕农的政策。(2分)不利因素:国家加于自耕农的沉重徭役负担;自耕农经济难以抵抗自然灾害;地主的土地兼并。(2分) (3)王朝统治的安定依赖于大量自耕农的存在,但是政府的剥削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又不断地破坏自耕农经济,形成古代社会的一个深刻的矛盾。(3分) 28政策:政府垄断铁器和盐的生产、买卖,禁止民间经营,违者要受到政府惩罚。(2分) 利弊: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保证军事开支,增

27、强国力;限制商人势力,抑制兼并,维护统治秩序。(3分)政府生产的铁器质次价高,强迫人民购买,对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3分) 29(1)对商人的生活方式加以限制;提高商人的赋税额;不许商人作官。(3分) (2)抑制土地兼并,保证粮食供应,稳定社会秩序。(3分)没有达到其目的。西汉中期以后,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激化。(3分) (3)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是,从长远看,压抑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30(1)中国在对外贸易巨额顺差。(1分)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处于统治地位;而国外对中国商品需求量大。(2分) (2)限制海外贸易,仅留广州一地作为通商口岸。(1分)原因:中国当时不需要大量外国商品;防范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2分) (3)西方国家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目的是获取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巨额贸易逆差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分)向中国走私鸦片。(1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