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侃侃我的家乡山西夏县侃侃我的家乡山西夏县 概况夏县古称安邑,历史悠久,因我国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在此建都而得名,4500年前大禹在此建都,战国时魏国也曾在此建都,号称“华夏第一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老而文明的黄土地曾孕育了无以数计的历史名人。治水英雄大禹,疏渠通水,始定九州,大禹因治水有功而取得了帝位,封国号为夏,史记夏本纪称“禹封国号为夏”,大禹又是黄帝的玄孙,承袭华族,国名为“华”,从此“华夏”称中国,夏县可谓是“华夏”的源头;一代名相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为政治通史,治国安邦,警诫后世;黄帝元妃嫘祖植桑养蚕,始于夏县西阴;一代忠臣介子推,割股奉君
2、,忠义可钦;东晋书法大师卫夫人(现在的苏庄村),传技授道王羲之;唐代威震边关的名将薛嵩、谏官阳城,元朝教育家归阳、明代诗人王翰等。都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留下了让人难以忘怀的光辉形象。气候温度本县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8。冬季多呈现干冷少雪,平均气温为-5。夏季呈现高温高湿,平均气温25.1。秋季往往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平均气温13.3。春季气温极不稳定,冷热无常,空气较干燥,平均气温12.9。一般最高温度出现在七月份,最低温度出现在一月份。1997年7月1日,最高温度达到39.5,1977年1月13日最低温度达到-18。日照全年日照为2293.4小时,
3、平均每天为6.3小时。日照率为51.7%。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19.3千卡,其性理辐射每平方厘米为58.2千卡。降水量本县地形复杂,各地降雨差异较大,平川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MM至600MM之间。前山沿地区在600-650MM之间,中条山区在700-750MM之间,丘陵地区在400-450MM之间。各季降水分布也不均匀,一般春季降水占20%,常出现春旱。夏季降水占45%,秋季降水占30%,冬季降水占5%。最小的降水量为1977年444.3MM,最大的降水量为1980年636MM。霜期和无霜期平均无霜期为205天左右,最短的是1976年为180天,最长的是1977年为228天。初霜期一
4、般在10月28前后,最早的是1976年10月24日,最晚的是1977年11月8日。终霜期一般在4月4日前后,最早的是1977年3月24日,最晚的是1976年4月24日。蒸发量1974年至1980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977.7MM,1977年最高蒸发量达到2105.7MM,造成严重的旱灾。风平均风速为2.1米/秒。每年除6-8月多东南风,其余多为西北风。四季春季2月19日至5月2日,时间约75天;夏季从5月3日开始至9月12日,时间最长,约135天;秋季在约从9月13日开始至11月6日,时间最短,约53天;冬季从11月7日开始至翌年2月18日,时间在约为105天,山区长达120天。地形地貌全县地形
5、复杂,山峦重叠,丘陵平川起伏交错。东有中条山护卫,西有稷王山把守,鸣条岗横卧其中。整个地貌为东西长,南北窄,东面高,西面低,中间平,山地多,平原少,海拔在2501583米之间。总面积1352.558平方公里,有“七山二川一丘陵”之称。其中东部为中条山区,地势高峻,石多土少,面积为874.85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4.68%;峨嵋岭从北到南,鸣条岗横贯其中的丘陵地区面积为1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61%;涑水河、青龙河从县境穿过,流经地带为平川区,面积347.7平方公里,占25.71%。总耕地面积69.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4%。其中水浇地36.3万亩,占总耕地的52%;山区耕地面积13
6、0700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8.8%;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2亩。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7人,多数人口集中在平川地区。地质县境内基岩露头均分布于东部,即县城、南关村-三坡底一线以东,横跨斜贯整个中条山中部。地层自西北向东南,由老而新。各时代地层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宽条带展布,自县城之东至泗交,宽约15公里,主要为太古界涑水群古老变质杂岩分布;自泗+交向东至架难能可桑-洞沟一线以西,宽约15公里,为下元古界中条群,包括店头亚群。本县亚群和担山石亚群依次分布,再向东南至黄河境。其主要地层有中元古界长城系梦公组,白带墙组,北大类组及崔庄三教堂组,以有夏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各统、组和上古生界石灰
7、系中、上统,二叠系下统及上统的上、下面盒子组地层。县境内西北部均为新生界第四前松散沉积物覆掩。自县城向西北至禹王城主要为全新统洪积物;禹王城至水头间主要为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水头至县境内西北角主要为新统坡积洪积物。县东部为中条山断拱中断,总体身绕为一地层向东南倾斜的单斜构造。但也发育有一系列的区域性北斜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中条山西北侧南晋-王峪山前大断裂带,有多条较小的断裂平行组成,此处还有潭家坡压扭性逆断层,李四沟张扭性平推断层,康家岭-郭峪压扭正断层,架桑-洞沟压性正断层,文家峪压扭性逆断层,西北庄-奇峰断裂带以及祁家河断裂带等。西北部为运城新生代断陷盆地东北部的组成部分。水文总的说是地表水
8、丰富,地下水紧缺。地表水资源约为1.2亿方/年,清水流量1.6M3/S。可利用的地表水约为4931.7万立方,实际利用的仅有1677.1万立方,占总数的34%;地下水储量8670万方,实际开采量已达10300.5万立方。一是地表水:境内河流众多,总长209公里,总流量1.2亿方。其中涑水河流域3294.9万立方,黄河流域8845万立方。因受地形限制,可分为黄河支流水系、姚暹渠水系和涑水河水系三大水系。全县共有较大河流27条,其中直接入黄河支流的5条,通过姚暹渠入涑水河的22条,据1974年5月实测,向河流的清水流量为1.552立方/秒,其中直接流入涑水河0.2429立方/秒。黄河支流水系以中条
9、山分水岭为界,以东部分的河沟水均注入黄河,清水流量为1.3立方/秒。其中较大的河流有5条:泗交河:发源于泗交镇西沟村的东、西普峪,由东向南,在泗交镇与王家河、法河汇流,又向东流,经祁家河乡于平陆县曹川乡老鸭池入黄河,全长120华里,流域面积353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68立方/秒,历史最大洪峰1000立方/秒。泗交河1975年时干流叫“寨里河”,在泗交镇与王家河、南河交汇,下游称泗交河。“泗交”名称即来自上述四条河流的相交。太宽河:发源于泗交镇亚庙滩,向东流径太宽河、下秦涧入平陆县曹川乡,于小龙潭入黄河。县境内长20华里,流域面积53.2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27立方/秒。干沟河:发源于泗交镇
10、干沟村,流径坪陆县曹川乡,于峪口入黄河。县境内长6公里,流域面积22.3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03立方/S。板漳河:源于曹家庄乡马家庙官道沟,流经垣曲县,于朱家庄入黄河,县境内只有2.5公里,流域面积18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015立方/秒。温峪河:发源于泗交镇王家池,流经温峪、架桑,入垣曲县经五福涧入黄河。全长36公里,县境内16公里。流域面积95平方公里,清水流量为0.32立方/秒,历史最大洪峰150立方/秒。姚暹渠水系:中条山分水岭以西的河流、县城以南的诸河汇入姚暹渠,县城以北的诸河汇入青龙河。姚暹、青龙又同汇入运城市苦池滩水库,注入永济市伍姓湖。较大的河流的3条(包括22个支流),清水
11、流量0.242立方/秒。姚暹渠:发源于庙前镇桑村尉家凹,由东向西经王峪口水库,转向北流与寺儿河、柳沟、史家峪入乃崖河、垣沟、赤峪河依次汇流于五里桥,又转向西流,经裴介镇朱吕,于营里村又折向南流,通过运城市苦池水库,注入永济市伍姓湖,全长140公里,本县境内长22.5公里,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117立方/秒,历史最大洪峰220立方/秒。白沙河:发源于泗交镇瓦沟,向西经大庙乡汇集九沟十八岔溪流于城关镇樊家峪村入白沙河水库再向西于瑶台出巫咸(前名巫咸河),再向西经县城南关入中留水库转向西南,经禹王乡秦家埝、东浒村等于师冯滩汇入青龙河,向南流经运城市苦池水库,注入永济伍姓湖。县境全长4
12、0公里,流域面积72.7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37立方/秒,历史上最大洪峰596立方/秒。青龙河:发源于闻喜县裴社乡铁牛岭,自东北向入本县境内,经埝掌镇东下冯入崔家河水库,与大沟河汇流,向南入董村,与南、北晋河汇流,再向西流经尉郭乡高村折向西南,经西阴、西董入禹王水库,再向南流,经禹王乡禹王城与李庄排水渠汇流,经李庄村、东浒村与白沙河汇流,从师冯村入运城市苦池水库。全长40公里,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034立方/秒,历史最大洪峰200立方/秒。涑水河水系:发源于绛县横岭关,流经闻喜县吕庄水库,从西南流入本县境内水头镇的仪门、水头、骆驼湾、西张等村出境。入运城市上马水库,经临猗,入永
13、济市伍姓湖,县境内流长12公里,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12立方/秒,历史最大洪峰320立方/秒。二是地下水:全县地下水总储量1.0027亿立方/年。根据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分5个区:低山层基岩裂隙水区中条山分水岭东泗交到马村北,北东向地带为中等富水区,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的形式补给河水。基岩裂隙岩溶水区分布于中条山东南马村-小庄线以东至县界。山西北梨树坪至南关村和北山底村以北前沿一带也有零星分布。此区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的形式补给河水。黄河丘陵孔隙水区西晋、小李、阴庄、小晁、司马之间的鸣条岗区为深埋中富水区。其余鸣条岗为中深埋弱富水区。本区受大气降水和平原水补给水层,水利特征为压水
14、。山前倾斜平原孔隙水区分布于东下冯、上董、石桥、兴郎庄线以东和山西侧炀层以西地区。该区地下水主要靠地表水和基岩裂隙补给。自东和东北向西南方向运动,补给洪积冲积平原深水层孔隙水。本区浅层水分三个小区,分布于裴社西、秦寺后、文德村以北赵村、上董村以东山前倾斜区,含水层埋深4-83米。1-2层厚度1-24米,由冲积的中细砂、砾石、砾石料角所组成。粒直径由洪积上游到下游逐渐变细,厚度变薄,水层埋深4-15米,具潜水、承压水。水量变化规律是:上中部比下部大。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洪积戽中下部和青龙河冲积平原。浅埋中等富水区分布于赵村、南北大里、上董村之间,丁社西、秦寺后、陈韩王村以东,县城以南
15、的前倾斜平原。水层埋深8-33米,厚度5-15米。三区一是温泉度假村风景区。位于春燕山政白沙河畔的温泉度假村,依山傍水,群峰掩映,松柏叠翠,景色宜人,其温泉水温达48,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镁、钾、氟等14种微量元素温泉,对牛皮癣、急慢性湿疹、腰股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素有“华夏第一药汤”之美称,被中国旅游协会列入中国景区景点名录,在国内旅游业享有一定盛名。30多年来,已先后接待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疗养、观光的游人近30万人/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二是自然生态旅游区:泗交风景区群峰耸立,古木成林,环境清幽,鸟兽群集,春闻山花飘香,夏沐凉风送爽,秋赏红叶烂漫
16、,冬望松柏傲雪,最为著名的有瑶台夜月、黑龙潭、飞壁崖、黄河小三峡。这里有盛产天然水晶石的佳宝山,有现代狩猎场,还有秦王李世民安营扎寨的秦王寨、明嘉庆年间朝廷开发的银矿沟、康熙治罪矿监的斩公槐、佛祖释加牟尼打座悟佛的菩提树,可谓步步景点,处处传说。尤其是唐回、架桑漂流的开发,每年吸引本省及周边省市游客数达万人。中条山森林公园泗交景区海拔900余米,四水环绕,奇峰幽壑,清溪碧水,蓝天白云,飞瀑深潭,风光旖旎,被诗人称为“山为银屏何须画,水作琴声不用弦”。由于山清水秀,沟壑纵横,形成了泗交景区独特的小气候,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区低9-11。在这里,可以呼吸爽气清风,吮吸溪泉甘露,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避
17、暑度假宝地。据测,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比市区高出300多倍,被称为天然氧吧,游人可来此“洗肺”健身。由此辐射开来的景点随处可见,南有秦王李世民安营扎寨的秦王寨、走马岭。其古老的军旅营盘遗址中,万人锅、旗杆窝、石桌石凳历历在目,有二级落差80余米的黑龙潭飞瀑,水流湍急,直泻而下,美妙的传说流传千古;有陡峭雄伟的飞壁崖,宽200余米,鬼斧神工,犹如天外飞来之壁,十分壮观。泗交向东的银洞沟景点,系明清两代的朝廷银矿冶炼场,现存古银洞、古城堡和大量的坩锅、碌碡等古老的冶炼工具。据县志载,清康熙46年,太监高华在奉旨督办开矿,6年未给朝廷上交饷银,被皇上斩杀于此,首级悬于古城堡门前的槐树上。故此槐被后人称
18、为斩公槐。这棵已有600余年树龄的大槐树,树身四人难以合抱,现在仍枝繁叶茂。洞沟泉水从地下涌出,流量约0.3立方/秒。流至银矿古城堡,形成了落差达40米的洞泉飞瀑。神奇瑰丽的大自然,既造就了泗交景区风光秀丽的生态旅游资源,又为现代人们提供了由生态旅游升华到保健旅游的条件。三是人文景旅游区。以嫘祖和禹王青台的根祖文化、司马光的治国文化,介子推的忠义文化、堆云洞的道教文化、古建筑艺术和河东特委旧址为根基,以将要创建的艺术雕塑园为点缀,让游人在该县的人文景观旅游热线中,体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兴衰沧桑的浩瀚历史,透视禹都大地从古至今丰厚的文化遗产。 我的家乡美不美?!w yu b sh m jm m j
19、io p p q chun : “ kui din q li ! n j du jio ho j bin le ! ” p p shu : “ n j jio h w yu shn me un x ?w yu b sh m j ! ”b hu fi de nilo sh wn tn xu mn :“shu nn shu shu ni p yu shn me yn chu ? ” ni ni qin zhe j shu :“ k y zu p xi ,zu p di。” bn bn ji zhe hu d :“k y n li chu ! ” lo sh : “ ¥ ” lo sh:“j m ,
20、 n zu ui le , n li hu d y xi 。 ” j m yu y lin ji:“。ni p zu d de yn chu ji sh bo zh ni ru 。 。 。 ” ni ni : “ha.” lo sh hn do 。 。 。 r u lo h ch lnf qn ln zhe tn m cn m x chn l kn x hu li 。 f qn wn do : “ dn n zi kn m x de sh hou , r u t rn yu lin zh lo h cn ln zi po ch li ,n d suan zn me bn ? ” tn m shu :“w ji n kui zun jn lo h de ln zi ,rn hu b ln zi su zh 。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