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8 ,大小:80.05KB ,
资源ID:732410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241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考古文化常识120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考古文化常识120题含答案.docx

1、届高考古文化常识120题含答案2019届高考古文化常识120题(含答案)2018年11月28日星期三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A、60岁 B、70岁 C、100岁 D、141岁答案:D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岁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双庆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来就是141。2、下列描写古代

2、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 )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颂李白 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颂杜甫 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颂王昭君答案:D解析:“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是唐代温庭筠的苏武庙 说的苏武的事,而颂王昭君的对联是“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3、对联集句对大多非原创,是从已有诗文句子中选句配对,推陈出新。与“劝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对仗工整的是:( )A、天涯涕泪一身遥。(唐杜甫) B、与尔同消万古愁。(唐李白)C、八骏日行三万里。(

3、唐李商隐) D、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答案:B解析:题干“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与“与尔”有第二人称相对,“更尽”与“同消”有动词相对,“一杯酒”与“万古愁”数量词相对,所以选B项。A项“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唐代杜甫野望中的诗句;B、“与尔同消万古愁”是唐代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C、“八骏日行三万里”是唐代李商隐瑶池的诗句;D、“替人垂泪到天明”是唐代杜牧赠别的诗句。4、中国古代神话“开天辟地、炼石补天、钻木取火、衔石填海”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分别是:( ) A、女娲、燧人氏、精卫、盘古 B、燧人氏、精卫、盘古、女娲 C、盘古、女娲、燧人氏、精卫 D、精

4、卫、盘古、女娲、燧人氏 答案:C 解析:“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燧人氏钻木取火”、“精卫衔石填海”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5、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 )A、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B、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C、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D、殿试进士 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答案:B解析: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

5、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明清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由翰林或部院官员主考,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由礼部主考,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连中三元”。6、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 )A、地名、

6、年号、 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地名、 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书房名、地名、 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地名、 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右丞。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7、“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山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

7、正对着太阳,为阳。反之亦然。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例如:“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答案:C解析:“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在北回归线以北,终年不会有太阳直射,阳光会从南面照射,山的南面可以被太阳照射到而北面则受不到阳光照射,所以山南为阳,俗称“阳坡”;山北为阴,俗称“阴坡”。水(河流)的方面,由于地形是西北高向东南渐低,由于地转偏向力

8、的影响,向东流的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下淘,南岸相对高差大,地势低湿,岸下难受光照;北岸反之。江阴:处于长江南岸。汉阳:汉水的北边。过去的汉阳与汉口连成一片,在明史中说到,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大约十五世纪初,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所以,今天的汉阳应该改称为“汉阴”才是。衡阳:处于南岳衡山的南边。华阴:西岳华山的北边。8、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

9、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那古时候“五更三点”、“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时间是:( )A、早晨6时12分、凌晨2时36分 B、早晨5时又12分钟、1时又36分钟C、早晨6时12分、1时又36分钟 D、早晨5时又12分钟、凌晨2时36分答案:A解析:五更计时法: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为三更。由此推算:一更天约在19:00时至21:00时; 二更天约在21:00时至23:00时; 三更天约在23:00时至次日1:00时; 四更天约在1:0

10、0时至3:00时; 五更天约在3:00时至5:00时。“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五更三点”是“早晨5点72分,即6点12分”;“三更四点”是“凌晨1点96分,即2点36分”。9、中国古代文化中定义的“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古代的“史圣”、“医圣”、“书圣”、“画圣”、“茶圣”、“诗圣”分别是:( )A、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B、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C、王羲

11、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D、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答案:B解析:史圣: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医圣:张仲景,名机,南阳郡(今河南邓州人一带人),东汉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书圣: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著有兰亭集序。画圣: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美誉。茶圣:陆羽,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

12、集。10、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唐诗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诗人众多,许多诗篇还是被我们所广为流传。唐代称为“诗魔”、“诗鬼”、“诗佛”、“诗仙”、“诗圣”、“诗豪”的诗人分别是:( ) A、王维、 李白、杜甫、 刘禹锡、白居易、李贺 B、李贺、 王维、李白、 杜甫、 刘禹锡、白居易 C、白居易、李贺、王维、 李白、 杜甫、 刘禹锡 D、李白、 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 王维答案:C解析:诗魔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所以人称“诗魔”。 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

13、鬼”。诗佛王维,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了“诗佛”之称誉的诗人。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诗囚孟郊,作诗苦心

14、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 称之为“七绝圣手”。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古代文化常识精练(2)11、清代【张鹏翮h】撰写的三苏祠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其中“千古文章四大家”中“四大家”是:( )A、韩愈、 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B、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C、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 D、韩愈、 柳宗

15、元、欧阳修、苏轼答案:D解析:上联言苏门父子三人均为填词名家,下联四大家是韩、柳、欧、苏四家,其中苏家包括苏洵、苏轼、苏辙,仍然是对苏门的盛赞。12、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 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 A、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三国志B、国语 、 左传 、 战国策 、史记C、左传 、 战国策 、史记 、 资治通鉴D、战国策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答案:A解析: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

16、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记载春秋时

17、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13、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 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答案:B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中气和节气相间地排列。从春分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

18、寒和雨水,分属于十二个以地支排列的月份。春分后的节气是清明,其后的节气依次是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19、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14、干支纪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纪年方法。所谓“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总称,它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顺序,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计算方法:(公元年份-3) 60 ,得余数 R;再求 R10的余数是X,R12的余数是Y。并根据下表,就可以很简单的換算公历年份成为干支纪年。 1234567890X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34567891

20、0110Y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例如:公元2000年的干支如何? (2000-3)60= 33 . 余数(R)17 ,(R)1710= 1 . 7(X), (R)1712= 1. 5(Y), 因此,公元2000年是干支纪年的庚辰年(农历)。现在,计算公元2015年的干支纪年,应该是哪一年:( )A、甲午年 B、丙申年 C、乙未年 D、丁酉年答案:C解析:“干支纪法”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这种“干支纪法”形成的一种历法,叫干支历。十天干:甲(ji)、乙(y)、丙(bng)、丁(dng)、戊(w)、己(j

21、)、庚(gng)、辛(xn)、壬(rn)、癸(gu);十二地支:子(z)、丑(chu)、寅(yn)、卯(mo)、辰(chn)、巳(s)、午(w)、未(wi)、申(shn)、酉(yu)、戌(x)、亥(hi)。六十甲子表: 01 甲子 11 甲戌 21 甲申 31 甲午 41 甲辰 51 甲寅 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43 丙午 53 丙辰04 丁卯 14 丁丑 24 丁亥 34 丁酉 44 丁未 54 丁巳05 戊辰 15 戊寅 25 戊子 35 戊戌 45 戊申 55 戊午06 己巳 16 己卯 26

22、 己丑 36 己亥 46 己酉 56 己未0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寅 37 庚子 47 庚戌 57 庚申0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丑 48 辛亥 58 辛酉0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49 壬子 59 壬戌10 癸酉 20 癸未 30 癸巳 40 癸卯 50 癸丑 60 癸亥15、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

23、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A、尚书省、兵部 B、门下省、吏部C、中书省、刑部 D、尚书省、工部答案:A解析:三省六部制的职能:三省,分别为: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六部,分别为: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土地、户口、财政、国库等。礼部:负责科举、祭祀、典礼、学校等。兵部:负责军事、军政事务。

24、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事务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工部:负责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事。16、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是指:( )A、诗经 、尚书 、周易和春秋B、大学 、中庸 、论语和孟子C、国语 、左传 、礼记和春秋D、诗经 、尚书 、礼记和周易答案:B解析:“四书”是指论语 、孟子 、大学和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

25、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大学是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中庸为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著作,原为礼记之一篇,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尚书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周易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一部古代占筮之书,古人创造它是

26、为预知社会人事的吉凶祸福变化。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的编年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17、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四库”是指:( )A、仁、义、礼、智 B、礼、乐、书、数C、诗、书、礼、易 D、经、史、子、集答案:D解析: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

27、和专集等。“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合称“六艺”。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锻炼体格,品格修养);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现在来说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的“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18、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

28、“及笄j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A、15岁、20岁、30岁、40岁、60岁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70岁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60岁D、13岁、20岁、30岁、50岁、60岁答案:C解析:及笄j之年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而立之年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之年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花甲之年指老人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 初生: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

29、岁;豆蔻之年:女子1314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舞勺之年:男子1315岁(学文舞);舞象之年:男子1520岁 (学武舞); 弱冠之年:男子20岁;而立之年:男子30 岁;不惑之年:男子40 岁; 知命之年:男子50 岁;花甲之年:男子60 岁;古稀之年:男子70 岁; 耄耋(mo di)之年:80、90岁(耄:八九十岁年纪;耋:七八十岁年纪); 期颐之年:男子100岁。 喜寿:77岁;米寿:88岁;白寿:99岁;茶寿:108岁。 按照中国人习俗,向高龄老人祝寿有“喜寿”“米寿”“白寿”“茶寿”之说。把“喜”“米”“白”“

30、茶”四字作为高龄老人的寿年,是有讲究的。“喜寿”是指七十七岁。这是因为“喜”字写成草体很像七十七。“米寿”指八十八岁。这是因为“米”字上部一点一撇像“八”,下部的一撇一捺也是个“八”,中间一横一竖像“十”,加起来八十八。“白寿”指九十九。这是因为“白”字是“百”字上面少一横,百减去一,不是九十九吗?“茶寿”指一百零八岁。这是因为“茶”的草头为“二十”,“茶”字下半部是“八十八”,加起来就不是一百零八。19、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别指的是:( )A、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B、华山、衡山、恒山、嵩山、泰山C、衡山、恒山、嵩山、泰山、华山 D、恒山、嵩山、泰山、华山、衡山答案:A解析: “五岳”分别为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岳华山(海拔2155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岳恒山(海拔2016米,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512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五岳景色各有特点,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