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2.10KB ,
资源ID:73213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213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下学期集中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下学期集中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届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下学期集中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第二次自己命题文综练历史试题1.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评判的问题。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对历史的褒贬、对历史的评判,而没涉及仁政观念、儒家干政、重史传统等方面的信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不涉及仁政观念,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儒家干政,儒家干政本身也是不合

2、史实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重史传统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表中历史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B“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C“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功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D“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属于史实陈述,故A排除;“夫礼,辨

3、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属于历史解释,故B正确;“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功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属于历史评价,故C排除;“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属于史实陈述,故D排除。故选B。3.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礼教有本,遂因之而成教,则功由在昔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高僧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东晋孙绰喻道论“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

4、则上下相怜。”唐代高僧慧能疑间品第三A. 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B. 儒佛的信仰终极目标趋同C. 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D. 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由“礼秋有本,遂因之而成教,则功由在昔-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和“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可见在阐发佛教的社会功用,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佛教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终极目标,排除B;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加强是唐朝末年,排除D。4.下表为明清两代进士家庭出身情况统计表。相对于明代,清代前三代无任何功名者前三代有生员功名者前三代有高于生员

5、功名者明代进士总数475%23%502%清代进士总数191%181%628%A. 血缘关系是士人晋升上流阶层的主要阶梯B. 累世公卿局面逐渐形成C. 家族积淀更能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助力D. 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公正【答案】C【解析】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科举制考试录取并不是依据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前三代有生员功名或高于生员功名者并不能说明累世公卿局面逐渐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中前三代有生员功名或高于生员功名者中进士的比例较大,说明家族积淀更能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助力,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无法说明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客观,故D项错误。故选C。5.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

6、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A. 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 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D.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可知税则修改,提高关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才是其出行的主要目的,究其原因在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财政问题日益严重,故C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李鸿章外交目标是

7、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故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故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不符合材料中主旨,故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千的时间信息,以此确定所处的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进一步理解其出行的目的,依托材料和选项加以回答,不能凭空想象,材料所述内容课本上基本没有涉及,因此理解材料及所处的背景是解题的关键。6.梁启超说:“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以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已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下列主张与梁启超意图相似的是A. 民为邦本B. 天赋人权C. 社会契约D. 人民主权【答案

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以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认为国家没有重视人民主权,从而导致“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因此主张人民主权,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ABC项。所以答案选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7.1947年2月10日,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问题赞成人数反对人数对美军驻华的态度4538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61464对民国宪法的态度124381对内战的态度34535该调查主要说明A. 中共在内战中

9、已占上风B. 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C. 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D. 国民政府失去了民众的信任【答案】D【解析】【详解】中共占据上风是三大战役后,故A项错误;1947年2月中国内战已经爆发,而且材料显示多数中国人反对美军驻华以及反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不能体现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故B项错误;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与材料强调多数中国人反对美军驻华以及反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不符,故C项错误;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显示多数中国人反对美军驻华以及反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反对民国宪法反对内战,说明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故D项正确。8. 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10、比上年增长)曲线图。据材料信息可知A. 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B.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波动增大C.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D. 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稳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波动主要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故A正确。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波动增大,过于片面,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B排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同样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C排除。材料无法说明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稳定,故D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影响9.雅典公民大会的相关制

11、度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这些规定旨在A. 确立以孝为先的社会价值观B. 维系社会秩序和维护统治秩序C. 彰显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D. 严格规定民主权利享受的主体【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中关于不能发言的公民的规定主要涉及到对父母不尊重不赡养、对服兵役和不服从战争规定以及挥霍财产的几种情况,这都涉及到了社会秩序或者统治秩序,故选B;AD以偏概全,不能完整概括材料内容,故排除;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不是维护法律的权威,故排除C。10.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

12、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A. 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B.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C. 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D. 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应该是指启蒙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故答案为D项。A项是文艺复兴的影响,B项是经典力学的贡献,C项是宗教改革的主张,均排除。点睛:所谓理性,就是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对其进行合理的分

13、析、思考、判断和处理;坚决反对和批判“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启蒙时代”,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理性主义”。11.“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A. 分权较大影响了政府工作效率B. 三权分立利于克服邦联制弊端C. 分权是为了保障资产阶级权益D. 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

14、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可知分权不会促进效率,但材料中未涉及会影响效率,故A项错误;从材料“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可知分权会导致权力摩擦,但并非是各权力之间的摩擦,故B项错误;材料中分权显然不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故项错误;美国宪法颁布防止专制出现,以提高效率代价保障民主,故项正确。【点睛】美国是联邦制、总统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有任期,对选民负责,有行政权,国会(分参众两院)拥有财政权与立法权,可任命部分官员,选民直接选出,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国议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议会拥有立法权,总统由议会选出。德意志帝国是半专制的君主

15、立宪国家,国家权力中心是帝国皇帝联邦议会(各邦代表)与帝国国会(普选)行使立法权。12.截止到1996年底,欧盟内部贸易已占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在欧盟的贸易已分别占它们贸易总额的62%、64%、62%和58%。这一状况A. 导致了欧盟内部竞争激烈B. 加剧了欧盟与美国争夺市场C. 推动了统一货币欧元问世D. 提高了欧盟的经济实体地位【答案】C【解析】欧盟内部贸易已占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这说明欧盟内部贸易一体化程度较高,客观上推动了统一货币欧元问世,故C正确;欧盟内部贸易增加不会导致欧盟内部竞争激烈,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欧盟与美国争夺市场,故B

16、错误;欧盟本身就是经济实体,这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故选C。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帝国时期,大量法令、条例和契约由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正是因为没有成文法,从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中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材料二成文法从原则上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直到1900年后,它才被采纳。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当时清廷设立法部,建立独立的终审机关大理院,创立新型的现代法院系统,通史废除肉刑,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清廷于1904年奏准颁布了公司律,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19世纪60年代实行的同类法典晚多久

17、。1911年之后,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民法内容不断丰富,最终在1929年颁布了民法典;1935年,一部新的刑法生效。从以上可以看出,政府持续致力于司法改革是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效。摘编自冯客简明中国现代史1912-1949(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特点。(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原因。【答案】(1)特点:传统法制:决策权与司法执行权没有分离;非成文法大量存在;缺乏个体自由观念

18、;礼法秩序;人治特征明显。现代法制:司法权独立;平等秩序;法律类别齐全;法律职业阶层壮大。(2)原因:传统法制的弊端;清末“新政”的推动;民族主义运动的崛起;政府及精英爱国人士的支持;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近代化努力;西方文明的示范。【解析】【详解】(1)传统法制特点依据材料一“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因为没有成文法”归纳出非成文法大量存在;依据材料一“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中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归纳出“缺乏个体自由观念、礼法秩序以及人治特征明显”的答案;依据材料二“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民法内容不断丰富”“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

19、无二效”的信息归纳现代法制特点。(2)依据材料二“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的信息以及所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运动、政府及精英爱国人士的支持以及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近代化努力和西方文明影响角度思考回答。【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一、帝国时代秦汉(公元前221220年)秦汉实行郡县制秦

20、朝统一文字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秦汉时期丝绸、造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领先世界汉朝出现氾胜之书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罗马帝国(公元前27476年)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主和将军集中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先进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业海外贸易发达确定基督教为国教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

21、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特征: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阐述:东西方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与安全,它们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如在行政制度上,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的行省制度,都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同时在法律制度方面,秦汉时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罗马帝国完备的的法律体系,都有效协调帝国内部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综上所述,周密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维系东西方帝国统治的重要条件之一。示例二特征: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阐述:秦汉和罗马帝国为了有效控制扩大了的疆域,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秦汉和罗

22、马都修筑了通往帝国四面八方的道路,方便了帝国的信息与军队等及时到达帝国边界;除此之外,两者都修筑长城等防御工事,维护帝国的统一。综上所述,重大公共工程的兴修既是第一帝国时东西帝国实力的体现,也维护了帝国的统治。【解析】本题据上表“秦汉、罗马帝国”相关政治、经济、文化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拟出论题进行探讨。例如: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再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的行省制度、秦汉时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罗马帝国完备的法律体系等方面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即可。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23、料 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阶段一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允许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1979年,国家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权力下放给企业。阶段二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阶段三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

24、业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国家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国企改革思路。1998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组建,并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答案】(1)特点:19781984年为第一阶段:试点和起步;19841992年为第二阶段:全面展开;1992年以后为第三阶段:明确目标,不断深化,制度创新。(2)原因:中央理论指导和政府

25、政策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思想解放的推动;国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推动。【解析】(1)由材料“1978年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1984年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见我国是渐进性改革。(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党的十三大报告”“党的十三大报告” 可见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可以从国内理论、政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和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归纳。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辛弃疾

26、出生时,宋室南渡已十三年。他早年即投身抗金事业,在北方曾积极组织抗金力量,参加抗金斗争。自南归以来,多次上书献策要求北伐。在做地方官时,设想多种方法建军备战,以为北伐筹措。可惜这些均没有得到朝廷重视。任滁州知州时,他实行“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等一系列措施,使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滁州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在湖南安抚使任上,曾“以官米募工浚筑陂塘”,赈济灾民,兴修水利;为防止金兵南犯并为北伐作准备,他还创建一支飞虎军。他任江西安抚使时,旱灾严重,百姓粮荒,富商大贾乘机渔利。他一到任即发布“闭粜者配,强籴者斩”的文告,稳定了市场,“民赖以安”。从四十三岁到六十八岁之间,辛弃疾多次被贬又多次被

27、起用,他的仕途道路坎坷不平。但是,统一中原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摘编自赵星试论辛弃疾的爱国情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弃疾北伐主张得不到重视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辛弃疾的主要社会活动。【答案】(1)原因:南宋政府偏安江南;南宋统治的腐败和软弱;投降派和贪官污吏的排挤;重文轻武的传统政策影响。(2)评述:组织抗金力量,参加抗金斗争,多次上书献策要求北伐,体现了辛弃疾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进行屯电田,赈济灾民,兴修水利,严惩奸商、稳定市场,说明辛弃疾关心民疾,具有强烈的政治担当意识。【解析】【详解】(1)从材料“宋室南渡已十三年”得出南宋政府偏安江南; 从“可惜这些均没有得到朝廷重视。”得出南宋统治的腐败和软弱; 从“多次被贬”得出投降派和贪官污吏的排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统治政策是重文轻武。(2)依据材料“多次上书献策要求北伐”“设想多种方法建军备战,以为北伐筹措”措施体现出辛弃疾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依据材料“赈济灾民,兴修水利;为防止金兵南犯并为北伐作准备,他还创建一支飞虎军。他任江西安抚使时,旱灾严重,百姓粮”的信息从弃疾关心民疾,具有强烈的政治担当意识归纳回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