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6.80KB ,
资源ID:73142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142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兰亭集序》复习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兰亭集序》复习教案.docx

1、兰亭集序复习教案兰亭集序复习教案 兰亭集序复习教案 一松柏 兰亭集序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能口述的相关知识(逸少、书法家、书圣); 2能给8个加点字注音; 3能写出悟、趣2个通假字的用法和意义; 4能写出其次、品类、俯仰、怀抱4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 5能写出所以、一这两个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6能写出贤、少、长、觞等8个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和意义; 7能辨析之这一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8能准确辨析课文中的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 9课后能完成讲与练中练习,并能通过拓展训练来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默写(具体默写内容于前一天布置) (5分钟) 二学生自读、齐读课文

2、,熟悉回顾课文内容。 (5分钟) 生自由读生齐读师述生记 (师述内容:晋穆帝永和九年晚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今存兰亭诗,包括21人所作37首作品。王羲之的序是当场写出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史上也称兰亭序。这篇序文,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朴素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并且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其中流露了一些消极思想。本文作为一篇宴游诗序,感情色彩十分浓厚。篇首的叙事情景交融,诗情画意。下文引出的感慨、议论,思绪深沉,低回曲折,深而不晦。文笔隽爽流畅,洒脱无拘,情景交融,文简意深,是山水散文中别具

3、一格的佳作。) 三学生做导学案中的文学常识填空、字音练习。 (4分钟) 操作:生做集体订正师强调、补充生齐读 1王羲之,字逸少。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因他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代又称他为王右军。 2给8个加点字注音。 癸(gu)丑 会(kui)稽 修楔(x) 激湍(tun) 流觞(shng) 管弦(xin) 游目骋(chng)怀 齐彭殇(shng) 四学生做导学案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练习,3、13、23、33号同学上黑板板演。 (6分钟) (一)写出悟、趣这2个通

4、假字的意义和用法。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 趣通取。 (二)写出其次、品类、俯仰、怀抱4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列坐其次 这个地方 居于次一等 俯察品类之盛 物品、物类 物品的种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形容时间短暂 低头、抬头 或取诸怀抱 襟怀抱负 怀里抱着 (三)一词多义。 1、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 (表凭借,用来)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表原因) 录其所述 (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 2、一 其致一也 (一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把看成一样) (四)写出贤、少、长、觞等8个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贤毕至 形容词作名词,贤士。 2

5、、少长咸集 形容词作名词,年少和年长的人。 3、一觞一咏 名词作动词,喝酒。 4、所以游目骋怀 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数词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6、齐彭殇为妄作 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 五教师点评,集体订正。 (4分钟) 教师点评错误较多的内容,强调错误率极高的字词。 六学生做导学案中文言虚词练习,1号同学上黑板板演。 (2分钟) 之 仰观宇宙之大 (结构助词,的) 不知老之将至 (主谓间,取独)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向往,追求,得到)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代词,代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七教师点评,集体订正。 (6分钟) 回顾之的基本用法,提醒学生放入语境中考

6、虑。 1.代词。 (1)可以代人。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有时也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如: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2)可以代事、代物等。它(们)。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指示代词,表近指。这,此。 如:之二虫又何知? 2.结构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句子变成名词性的短语。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7、(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起舒缓语气、和谐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八学生做导学案中文言句式练习,7、17号上黑板板演。 (3分钟) 1、映带左右。 省略句 2、列坐其次。 省略句 3、悟言一室之内。 省略句 4、放浪形骸之外。 省略句 5、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 6、亦将有感于斯文。 状语后置句 7、不能喻之于怀。 状语后置句 8、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定语后置句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判断句 九教师点评,集体订正。 (分钟) 教师总结状语后置句的两种情况,学生记录。 (1)介词结构于,放在谓语后做宾补,译时要放在谓

8、语前做状语。 如: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设九宾于廷 (2)介词结构以,放在谓语后做宾补,译时要放在谓语前做状语。 如:申之以孝悌之义虽董之以严刑 十课堂小结。 (7分钟) 1. 9号说出悟、趣2个通假字的用法和意义; 219号说出其次、品类、俯仰、怀抱4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 329号说出所以、一这两个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439号出贤、少、长、觞等8个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和意义; 58号辨析之这一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并说出之的其他用法; 630号辨析课文中的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并归纳状语后置句的两种情况。 兰亭集序课后检测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33分

9、)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虚诞(dn) 癸丑(ku) 万殊(sh) 峻岭(jn) B殇子(shng) 会稽(j) 形骸(hi) 会晤(w) C悼念(do) 修禊(x) 骋怀(chng) 符契(q) D嗟悼(ji) 流觞(shng) 激湍(tun) 曲水(q) 答案与解析:B。A项,癸应读gu,殊应读sh;C项,悼应读do;D项,曲应读q。 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 修

10、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答案与解析:B。A项,修:长。C项,化:自然。D项,喻:明白。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答案与解析:D思想情趣。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悟言一室之内 C因寄

11、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答案与解析:C。A项,趣同取;B项,悟同晤;D项,景同影。 5下列关于期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注定) B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希望)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D秋以为期(约定的佳日) 答案与解析:B。B项,期:满一年。 6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语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答案:A。A语气副词,表婉商,其它三项作代词。 7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

12、,俯仰一世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悟言一室之内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答案与解析:A 。B.C两项中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项中的一是副词,相当于很。 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答案与解析:C。例句与A、B、D 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

13、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实在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慢地度过一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答案与解析:C。C项,俯仰一世意为一俯一仰之间,一生已过。比喻人生短暂。 10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

14、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答案与解析:B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 11对下列各句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文内容突出了赠序的特点。 B本文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

15、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的基本观点,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见解高远之处。 答案与解析:A。A项,突出了赠序的特点错。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王羲之兰亭集序)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后之视今, 。(王羲之兰亭集序)

16、答案: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齐彭殇为妄作 亦犹今之视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17、,亦将有感于斯文。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殊:不同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由: 原因 C及其所之既倦 之:的 D固知一死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答案与解析:C。 C项,之:往,引申为达到,得到。 1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3分)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楚人伐宋以救郑 D皆以美于徐公 答案与解析:B。 B项和例句同,都作因为讲。A、C、D三项分别作用来认为讲。 15翻译下列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分) 译文: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饮酒

18、一杯,赋诗一首,也足以酣畅淋漓地表达幽深内敛的情感。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分) 译文:抬头饱览广阔的天地,低头审察繁多的万物。 (3)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分) 译文: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4)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 译文:虽然人们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有千差万别,性情的安静和急躁不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需要的很快地得到了,欢快地感到满足的时候,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译文:本

19、来就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看成完全一样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为没有区别的说法完全是妄造的。 兰亭集序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课堂检测:重点字词句(小组竞赛形式) 1、重点实词 2、虚词 3、句式 4、翻译 三、(听录音)或全班朗读。注意朗读节奏,把握感情。(纠正读音) 四、

20、整体感知 1、全文共可分为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情感的字眼。 明确:乐痛悲 (板书) 【过渡】: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 五、研习文本 (一)研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在这一段中说信可乐也,那么到底乐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分析一下。 (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学生分析,老师点拨并引导概括。) 明确: 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乐事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赏心 【过渡】:第一段主要是记

21、叙了兰亭宴会的盛况,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面对即将散去的宴会,王羲之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心情一下子入痛中来。 (二)研习第二段 1、请同学们在第二段中找出能体现痛的语句来体会内心的痛。 (学生找谈感受老师点拨)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短暂 欣之所遇,快然自足 所之既倦,感慨系之欲望永不能满足(世事无常)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世事变化之快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命终归于毁灭。 明确: 痛 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板书) 【过渡】:由兰亭盛会的乐入到人生的短暂,世事的无常之痛中来。是不是只有王羲之一人有死生亦大矣的痛惜呢?看看第三段,找出相关的语句思考这一问题。

22、(三)研习第三段 1、学生朗诵第四自然段。 2、思考:找出和生死观有密切的一句话,说说体现了怎样的人生观? 明确: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介绍背景: 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 (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黑暗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

23、自由放任的生活,思想虚无。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3、思考:对于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 昔人 时人 同痛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后人 六、总结: 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结束语: 今天,我和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时刻,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面对生命的悲叹。王羲之虽然逝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

24、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再诵读一遍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七、作业:课外思考拓展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已经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悟? 人生苦短,人之共叹。但大多数却经受了人生的考验,创造了瑰丽的人生。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 苏轼:人生如梦,却表达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渴望。 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 毛泽东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板书设计】 乐 集会盛况 良辰美景,乐事赏

25、心 痛 人生感慨 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 写序缘由 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附: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

26、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

27、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

28、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

29、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 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