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民风民俗优秀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一3.23.6北京的春节(3)腊八粥(2)书法展评(1)假期读书交流会(2)二3.93.12古诗(3)藏戏(1)习作(2)语文园地(2)三3.163.20鲁滨逊漂流记(3)骑鹅旅行记(1)汤姆索亚历险记(1)口语交际(1)课外阅读(1)书法(1)四3.233.27习作(2)语文园地(2) 快乐阅读吧(3)书法(1)五3.304.3匆匆(3)那个星期天(2)习作例文(1)课外阅读(1)书法(1)六4.64.10习作(2)古诗三首(3)课外阅读(1)清明节放假1天七4.134.17十六年前的
2、回忆(3)为人民服务(3)课外阅读(1)书法(1)八4.204.24金色的鱼钩(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2)九4.275.1文言文二则(3)表里的生物(2)书法(1)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十5.45.8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3)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1)口语交际(1)课外阅读(2) 书法(1)十一5.115.15习作(2)语文园地(2)难忘小学生活(4)十二5.185.22古诗词阅读:采薇春夜喜雨(1)江畔独步寻花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1)江上渔者泊船瓜洲(1)游园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浣溪沙清平乐(1)古诗词交流(2)书法(1)十三5.255.29复习(8)十
3、四6.16.5复习(8)十五6.86.12分类复习(8)十六6.156.19分类复习(8) 十七6.226.26综合复习(6)端午节放假一天十八6.287.3综合复习(8) 1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本篇文章老舍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以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语言展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因此,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充分地发表读书见解,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多层次的朗读感悟和自主合作式的研读,理解北
4、京春节的民俗特点,领悟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体会本课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与春节有关的图片及视频。2制作课件:春节的视频片段。学生准备: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课时安排2课时。注:1.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见前面的“课文备课方案”。2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卡”请使用手机扫描封面二维码进行下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把你过春节的趣事说一说,让大家也来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吗?(生自由汇报:放爆竹、吃年夜饭、贴春联、拜年、守岁等。)2揭题:在几十年
5、前的北京,人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图片欣赏唤起春节的记忆,回忆春节趣事,走近春节,揭示题目,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正文的学习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凝聚,讲究的是热闹、祥和。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中华儿女会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带着美好的心愿辞旧迎新,但是每个地方的习俗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跟着作家老舍,走进北京的春节,请同学们打开书,朗读这篇课文。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后画出文中不懂的词
6、语,试着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指导“醋、拌、燃、贩”的读音。注意易错字“醋”的左边里面不要少一横;“彼”的部首是“彳”,不是“亻”。)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不懂的词语可借助字典、词典弄懂,也可以请教伙伴或老师。3指导生字书写,重点指导:蒜、醋、眨、宵、燃。学生独立书写,师生点评、范写。学生练习书写。4指名朗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那时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热烈、忙碌、喜庆、团圆、祥和)5快速浏览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看一看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的。围绕春节,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以及这些日子的哪些习俗?完成
7、下面的表格。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把阅读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时间详略习俗气氛腊八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过了二十三6.学生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说一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自主钻研文本,自主读文归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三、加强朗读,感受语言1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字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最能表现春节氛围的词语和最能表现“年味儿”的句子。3学生汇报,引导思考:从这些词句中,你感觉北京的春节是一个怎样的春节?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语言特点,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年味儿”,为下节课的细读
8、做铺垫。四、回顾全篇,拓展延伸1总结:“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声迎新春。”老舍先生用他那京味儿十足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热闹、祥和的北京春节,让我们有机会体味老北京有声有色的年味儿,在这么多的节日里,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日子?你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交流。2拓展延伸: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各个民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等。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课内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并通过查阅资料,加深了解我国各族人民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为下节课理解课文做好铺垫。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揭题入文1认读词语:热情、自傲、饺子、万象更新、鞭炮、眨眼、通宵、间断、万不得已、截然、燃放、小贩、摆摊
9、儿、彼此、贺年、骆驼、恰好、一律、彩绘、分外。2小组互评、订正。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儿,谁愿意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忙碌、热闹、喜庆、欢乐)设计意图:巩固词语,读准字音。引用多元话题,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个性化感悟,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乐于参与,使学生没有了“必须”做的压力。二、品读课文,品京味儿年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哪些日子给你的印象最深?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生汇报交流)(1)年前的忙碌。过渡:为了迎接春节,人们一般从入腊月就开始准备了。文中介绍了年前的哪些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都有哪些主要活动,有哪些讲究?从中我们可
10、以看出人们怎样的心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7自然段。学生交流汇报,谈感受。质疑: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重点句品析: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农业产品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在开展览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小组轮读课文第17自然段,要读出浓浓的年味儿,然后评读。(2)除夕真热闹。(课件播放除夕时喜庆的场景。)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找到最能表现除夕真热闹的词语。(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标注重点词语。)小组研读,合作交流。A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B第一句与后面的句子是什
11、么关系?C这个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体现出北京的除夕真热闹?指名朗读、评读,品味除夕的热闹。(3)元宵节火炽而美丽。过渡:如果说除夕是家庭中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元宵节的特点是什么?(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课文描写了哪些灯?这些灯有什么特点?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说元宵节还有什么灯。 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然后进行句式练习。作者用这么多笔墨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其用意何在?从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元宵节?你能读出这样火炽而美丽的节日气氛吗?(4)初一的祥和与幸福。过渡:与除夕和元宵节的热闹相比,初一又有着怎样的光景呢?初一这一天有什么特点?“截
12、然不同”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9、10自然段,从作者的描述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气氛?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不同人群的活动来体会。)指导朗读,读出不同人群的不同状态,从中感受初一的祥和与幸福。(5)激趣:北京的春节热闹、祥和,大人、小孩都情趣盎然,相信同学们会从下面的童谣中品味出来。(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你从这样的春节中体会出了北
13、京人的哪些心愿?说说你的感受。2课文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设计意图:以学生为本,全面整合教材。不是必须按教师安排的任务去一项一项落实,而是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生成自主感悟,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或意愿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三、感受情感,总结全篇1讨论:快速浏览课文,从哪里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可以运用“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2小结:春节是我国的一个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讲究的就是热闹、红火、祥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就让我们一边欣赏这首恭喜发财,一边观看课文的插图,再次感受过
14、年的喜庆和热闹。设计意图: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陶醉在北京祥和、热闹的年文化中,身心均受到感染。四、布置作业,强化练笔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与家人过春节的情景,选择一个最难忘的时刻,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2搜集春联或有关春节的故事、传说、美味佳肴等,办一期春节简报。设计意图:拓展语文教学外延,做到读写结合,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腊八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时间顺序)热闹喜庆团圆祥和(详略得当)教学反思1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境,结合生活体验,走进老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年味儿。教学中,让学生在自
15、主读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表达时借助情景,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2腊八粥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全文围绕腊八粥,先详细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的部分,又简略地写了喝粥的部分,详略得当,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目标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本教学设计以学生“自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16、文本,厘清故事脉络。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知人物形象,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注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情境想象等方法感悟课文,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中注重写法点拨,感受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2.阅读沈从文腊八粥的原文。3.了解其他描写腊八粥的文章。学生准备:1.搜集腊八粥的来历和相关故事。2.阅读有关腊八粥的美文、诗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吃过腊八粥吗?请你说一说对腊八粥的了解。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腊八粥这一课,相信你在学习了课文之后,一定会在写作方法上有很多
17、的收获。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写作方法上有所发现。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读通句子。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3.检测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检测生字的掌握情况。腊粥腻咽匙搅稠肿熬褐缸脏教师相机强调:“咽”在本课读yn,“匙”在本课读ch,“搅”的读音为jio,“稠”是翘舌音chu,“脏”为平舌音zn。(2)出示词语,检测词语的掌握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腊八粥感觉沸腾何况搅和资格可靠罢了要不然猜想肿胀惊异粉碎总之染缸解释浪漫奈何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设计意图:自学生字、词语,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为深入理解课
18、文内容做准备。三、再读课文,理清大意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归纳“等粥”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细化为:盼粥、分粥、猜粥、看粥。3.说说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等粥部分写得详细,喝粥部分写得简略。)4.课件出示句子:“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1)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被熬煮时的样子。)(2)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一读,画一画,批注自己
19、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对比中,明确作者运用了详略结合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描写生动的语句,为下一课时的具体分析做准备。四、指导书写,多样练习1.组织学生独立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一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2.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粥:整个字写得紧凑些,“米”的捺变成长点。腻:注意右边的写法,“贰”上不要多写一横。匙:“是”的捺要写得长一些,“匕”不要写成“七”。3.学生练习书写,投影展示评议。4.形近字组词练习。(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订正。)咽() 匙() 稠()烟() 题() 绸()设计意图:指导书写,通过示范、练习、投影展示
20、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在多样的练习中,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第二课时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1.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等粥部分写得详细,喝粥部分写得简略。)2.过渡:是啊!一锅浓香的腊八粥,一位慈爱勤劳的母亲,一个天真嘴馋的孩子,构成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真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哪!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了解八儿一家的生活,感受作者写法的巧妙。设计意图: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为揣摩作者的写法做铺垫。二、揣摩语句,感悟形象(一)体会腊八粥的美味1.作
21、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腊八粥的美味。2.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勾画相关的语句。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1)重点语句:“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汇报。(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所有人都喜欢腊八粥。)(2)重点语句:“把小米、饭豆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者是怎样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学生汇报。(这句话运
22、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从“叹气似的沸腾着”“咽三口以上的唾沫”“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塞灌”可以感受到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这句话对“看、闻、吃”三个方面的具体描写体现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4.指导朗读。将重点词语重读,读出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二)揣摩人物形象的特点1.自主阅读课文第217自然段,勾画描写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语句,同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师不可细碎地提问,要依据学生汇报顺势点拨,引导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句去品析。 2.品析“盼粥”。(学习第28自然段)(1)重点语句:“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抓住“喜得快要发疯了”“进进出出”
23、体会八儿的心情。体会八儿的心理活动,猜一猜他在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八儿内心的焦急与盼望。(2)重点语句:“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了什么?八儿是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是什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迫不及待)(3)过渡:看来小小的八儿为了吃到香甜的腊八粥不得不撒一下谎,多么天真可爱又有那么一点儿狡黠呀,颇有童趣,让人不禁捧腹大笑。从哪里可以看出八儿想吃粥的急切?(4)分角色朗读第4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八儿的心情。指导学生读好八儿的迫不及待。(5)怎样理解第8自然段的反问句?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再读一读,体会其表达
24、效果。课件出示: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6)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儿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分粥”这一部分。3.品析“分粥”。(学习第911自然段)(1)八儿开始计划怎么分粥?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改主意了?(2)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3)八儿小小的年纪,竟然要与母亲都吃三碗,而“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因为他们“都吃不得甜的”,说明八儿想吃粥的想法极其强烈,从八儿与妈妈关于谁吃几碗的对话描写中,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怎样的
25、孩子?(天真、可爱、聪明。)4.品析“猜粥”。(学习第12、13自然段)(1)过渡: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锅里的粥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2)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3)一边读一边想象,读出腊八粥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5.品析“看粥”。(学习第1417自然段)(1)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表现八儿看粥后的心理?(惊异)(2)找到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栗子最
26、后的结果。)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肿胀”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饭豆在锅中的样子。)(3)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看到粥与自己想象中的差不多,只是颜色出乎意料,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读对话,想象八儿的心情。(读出“呃”中“呃”字包含的无限惊讶,省略号的意犹未尽和“怎么,黑的!”包含的疑惑。)6.小结:课文描写八儿急切想吃粥的情形随处可见,且对八儿的描写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重点语句的分析,可以看出先写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粥,再写妈妈的话让八儿苦苦等待,然后是在等待中的美妙猜想,直到最后亲眼所见时表现出的惊奇。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变化生动地再现了八儿天真可爱的特点,从八儿的身上我们找到了
27、自己儿时的影子,让我们不禁想起快乐无忧的童年时光。(三)关注吃腊八粥的过程1.本文题目为“腊八粥”,课文在前半部分详细描述了八儿等腊八粥的过程,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吃腊八粥的过程呢?自由读课文第18、19自然段。2.品析重点语句: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1)抓住“一面小鼓”“浪漫地摆成”“奈何它不来了”来体会八儿一家吃得饱,吃得尽兴,吃得满足。(2)想象当时的画面,指导朗读。3.总结全文。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等到了可以随时吃到腊八粥时,
28、味道却没有它停留在想象中时那样诱人了。过了腊八就是年,比起喝粥,我们更愿意重温名家们的美文,让那些记录旧日时光的秘密,泛着丝丝甜香的文字,温暖着寒冷麻木的心灵。那样,一股久违了的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设计意图:按照“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顺序感悟课文,此环节引导学生精读、细读、品读,抓住描写八儿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突出腊八粥的美味。同时,抓住对腊八粥的描写,感受作者描写的巧妙。三、揣摩写法,练笔拓展 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等粥部分写详细的。1.我们抓住关键语句品析了课文,现在请你说一说作者为什么把等粥部分写得那样详细呢?(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和腊
29、八粥的美味。)2.小结: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详略,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把主要内容写得具体详细一点,次要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3.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1)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揣摩文章写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明确什么时候详写、什么时候略写,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提供语用平台,引导学生仿照作者第1自然段描写腊八粥的方法来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在阅读中训练写作,做到读写结合。四、布置作业,拓展阅读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拓展阅读。(1)搜集描写腊八粥的文章或片段进行阅读。(2)查找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粥的故事和传说。设计意图: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文内容较贴近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在体会八儿的馋样儿时,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在找到相关的语句时,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出八儿的馋样儿的。揣摩写法时,我引导学生从篇幅的对比与表达的主要内容的关系中体会详略结合的写法,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理解了内容后,学生体会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在小练笔的环节中,切实感受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的好处。学生写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仿照课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