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83.01KB ,
资源ID:730766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076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山大学研究生考试人类学9811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山大学研究生考试人类学9811试题.docx

1、中山大学研究生考试人类学9811试题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研究生1998-2003年入学考试试题 中山大学1998年试题: 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民族学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系谱分类法 2 民族共同语 3 游群(band) 4 参与观察 5 交表婚 6 双系继嗣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谈谈语言发展的原因? 2 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3 请评述你读过的一本人类学论著 三 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计划怎样? 2 试论宗教的社会功能? 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专业:民族学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2、1 萨满 2 俚人 3 瑶老制 4 民族学 5 女书 6 姑爷种和丈人种 二 论述(共70分) 1 请分别说明人类六种生产类型的特点(15分) 2 试述中国民族的主要丧葬形式。(20分) 3 试论中国民族识别的原则和意义。(35分)中山大学1999年试题: 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 专业:人类学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图腾崇拜 2 蛋民 3 瑶老制 4 民族区域自治 5 凿齿 6 家长奴隶制 二 论述(共70分) 1 试论述小乘佛教(12分) 2 以汉民族的形成为例,评述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23分) 3 试论述我国民族婚姻家庭的发展(30分) 科目:人类学概论 专业:人类学 一名

3、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民族共同语 2 语义 3 文化区 4 毕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克罗式亲属称谓制。 2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 3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怎么样理解劳动创造了语言? 三 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论述你对涵化的理解。 2 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山大学2000年试题: 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 1 田野调查方法 2 死文字 3 萨满教 4 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5 百越 6图腾崇拜 二 问答题(共64分) 1 简述民族学研究婚姻家庭的意义(

4、10分) 2 以中国民族志资料来说明古代农业从刀耕火种、锄耕到犁耕的发展。(20分) 3 试述中国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及其功能。(14分) 4 何为社会形态?如何理解中国民族社会形态的研究意义?(20分) 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 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单系继嗣 3 主干家庭 4 萨摩亚人的成年5 聚落考古学 二 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怀特的新进化论。 2简论文化相对论 3简述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 三 论述(共45分) 1评述你所读过的一本人类学名著(20分) 2试举例说明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25分)中山大学2001年人类学试题 科目:人类学概论 一.选择

5、题(4*2.5) 1.1进化的机制是:_ a.基因突变、调节、适应 b.隔离、预先适应、适应辐射 c.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动 d.突变、随机婚配、群体无限大、繁殖力相等 1.2人类在进化过程中,_ a.额部逐渐增高,后面观颅骨最宽处逐渐增高,眉嵴逐渐变弱,颌部逐渐收缩,颏部逐渐出现 b.颅容量越来越大,眉嵴越来越发达,颌部越来越前突 c.额部逐渐增高,眉嵴逐渐变弱,颌部越来越前突 d.额部逐渐增高,颅容量逐渐增大,眉嵴越来越发达 1.3高加索人种的特征是_ a.肤色、发色和眼色较浅,头发粗而直,眼睛为“单凤眼”,鼻梁较低 b.肤色黄,面部宽阔,颧骨平扁突出 c.肤色棕色或巧克力色,

6、头发棕色卷曲,鼻极宽 d.肤色、发色和眼色较浅,头发波形,鼻梁高而窄,胡须和体毛发达 1.4根据格洛杰规则、伯格曼规则和阿伦规则,靠近赤道的人类群体_,远离赤道的群体_ a.肤色较深,体型较小,四肢较长肤色较浅,体型较大,四肢较短 b.肤色较浅,体型较大,四肢较长肤色较深,体型较小,四肢较短 c.肤色较深,体型较小,四肢较短肤色较浅,体型较大,四肢较长 d.肤色较深,体型较大,四肢较短肤色较浅,体型较小,四肢较长 二.简答题(6*10) 2.1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2.2试述文化相对论? 2.3什么是亲属称谓? 2.4试述现代人类的体制特征。 2.5简论新进化论代表人物怀特的能量进化理论。 2.

7、6简论刘易斯的“匮乏文化”。 三.问答题 3.1试论文化涵化理论并举事例说明。(20) 3.2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计划怎样?(10) 考试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5*7) 1干栏 2.刀耕火种 3.对偶婚 4.瑶老制 5.天葬 6.民族区域自治 7.民族同化 二. 语言和民族有什么联系?我国56个民族的语言各属于什么语系?这几个语系包括什么语族?(25) 三.略论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情况。(20) 四.试论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前的奴隶制。(20)中山大学2002年人类学试题 科目:人类学概论 一.选择题(8*1) 1.导致生物与人类进化的机制为_。 a.

8、 隔离、突变 b. 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动 c. 适应、调节、遗传漂变、突变 d. 气候调节、温度调节 2.尼格罗人种的特征是_。 a.肤色、发色和眼色较深,头发粗而直,眼睛为“丹凤眼”,鼻极宽 b.肤色黝黑,头发黑而卷曲,颜色黑,鼻宽而扁,唇特厚而外翻,胡须体毛较少 c.肤色黝黑,头发较浅,鼻梁高而窄,胡须体毛发达 d.肤色黄,面部宽阔,颧骨平扁突出 3.在_地区,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率较高。 a.缺氧 b.疟疾流行 c.畜牧业 d.酿酒 4.人类对高原环境的生理适应机制为_。 a.呼吸频率减慢,血液中氧浓度提高 b.皮肤色素减少,尿量增加 c.脉搏减慢,汗腺分泌增加 d.呼吸频率

9、加快,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毛细血管数量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加 5.人类在进化过程中,_。 a.颌部越来越前突,眉嵴越来越发达 b.脑容量越来越大,颏部逐渐消失 c.脑容量越来越小,颏部逐渐显现 d.颌部逐渐隆起,颌部后缩,眉嵴逐渐变弱 6.男性颅骨的特点是_。 a.整体小而轻,骨壁薄,乳突不发达 b.肌脊与枕外隆突明显,齿槽弓近U形,乳突发达 c.眉嵴微显,乳突不发达,枕骨髁较小 d.整体大而重,牙槽弓较小,抛物线形 7.前臂有_块骨,分别为_。 a.2-胫骨和腓骨 b.3股骨,颞骨,肱骨 c.2-蝶骨,胸骨 d.2-桡骨和尺骨 8. _是矢状缝与人字缝的交点。 a.上齿槽点 b.鼻棘点 c

10、.眉间点 d.人字点 二.填空题(19) 1.亲属称谓制度的典型形式有夏威夷亲属制,_,_,_,_,易洛魁亲属制等6种。 2.人类的体细胞有_条染色体,其中有_条_,_条_。 3.上颌骨可分为四个部分,即_,_,_,_。 4.人类的进化经历了_,_,_,_四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5*5) 1.适应 2.文化残余 3.夸父宴 4.民族考古学 5.涵化 三.问答题 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你对其作何评价?(10) 2.试述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10) 3.什么是体质人类学?试述体质人类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10) 4.试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特色及你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的见解。(20)

11、考试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5*7) 1.经济文化类型 2.家支制度 3.氏族外婚 4.主妇平均分食制 5.民族识别 6.东巴文 7.火把节 8.干栏 二. 问答题 1.简述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3) 2.简述中国民族宗教的现状(13) 3.以中国民族志材料说明婚姻家庭演变的各个阶段的特点(17) 4.试述文化与民族的关系(17)中山大学2003人类学试题 科目:人类学概论 一.复选题(4*2.5,多选,选对才得分) 1.人类的进化过程中_。 a.颌部越来越前突 b.脑容量越来越大 c.眉嵴逐渐变弱 d.颏部逐渐出现 2.进化的机制包括_。 a.隔离、随机婚配 b.突变、自然选择

12、 c.适应、调节 d.遗传漂变,基因流动 3.调节是群体通过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对付环境压力的过程,包括_。 a.气候调节 b.温度调节 c.行为调节 d.发育调节 4.上颌骨可分为五部分,即_。 a.上颌体,额突 b.牙槽突,枕突 c.腭突,颧突,牙槽突 d.上颌突,颞突 二.名词解释(8*5) 1.涵化 2.库拉圈 3.家庭 4.人种 5.显性性状 6.伯格曼法则 7.渐变群分布 8.中镇 三.解答题(3*10) 1.简述美国历史学派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2.简述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3.简述格尔兹的文化解释学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 1.现在许多人喜欢选择吉祥数字,试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分析这一现象。(

13、25) 2.评述你所读过的一本费孝通先生的人类学著作。(25) 3.试述高原气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人类对高原气候的生理调节机制。(20) 考试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10*6) 1.家长奴隶制 2.胞族 3.百越民族 4.交错从表婚 5.赫哲族 6.坎儿井 7.藏传佛教 8.泼水节 9.民族识别 10.语言学方法 二.问答题 1.简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的主要观点(15) 2.试对海南黎族的“合亩制”与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互助组”进行比较(25) 3.以中国民族的材料论述民族宗教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5) 4.请您联系实际论述当代中国民族的社会文化变迁(25)中山大学人类

14、学系硕士研究生2008年入学考试试题 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亲属关系 2.尼安德特人 3.生态人类学 4.乔姆斯基 5.原始思维 二、简答:1、 人类学中关于文化变迁的机制有哪些?2、 简要评述特纳的“仪式”理论。3、 请评述“地方性知识”在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论述:1、 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和实际经验,论述田野调查方法以及社区研究的重要性。2、 试述人类学中“文化”这一定义的流变。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一 、解读题(共九段人类学名著内容,写出作者,著作,并解释共90分)二、1、论述杜尔干的理论和社会学方法对人类学的贡献,并写出其主要缺陷。 2、结合民族志资料,论述文化变迁。中山大学人类学

15、系硕士研究生2004年入学考试试题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人种与种族2、新考古学3、婚姻与继嗣4.历史人类学5、文化传播6、努尔人(或西太平洋航海者)二、简答:(每题15分)1、简述Frederick Barth的族群边界理论2、简要评述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3、评述Clifford Geertz的阐释人类学。三、论述(共75分)1、试举例说明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35分)2、案例分析:下面事件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运用人类学相关理论进行评述。(40分南方日报报道:今年3月17日晚10点,在广州工作的孙志刚上街找网吧,没有暂住证也没有身份证的他被带进派出所,后被送到收容所,最后转到医院。2

16、0日晚10点,他死了。这一刻,距这位湖北小伙子来到广州工整整20天。他2001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事发前在广州一家服装工司工作。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这就这样被剥夺了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但是我们在关注此事的时候,不应过分关注孙志刚的身份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一个拥有美好前途的年轻人,还要还原出孙志刚的普通公民身份。否则,我们就可能因为对特殊身份的义勇而淹没了对“小人物”的关怀。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谁不是小人物呢?谁不是普通公民呢?大洋网讯:被害人孙志刚,男,汉族,27岁,湖北省武汉市人,2001年在武汉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结业。今年2月24日受聘于广州达奇服装有限公司。3月1

17、7日晚10时许,孙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在天河区黄村大街被执行统一清查任务的区、公安分局黄村街派出所民警带回询问,随后被错误作为“三无”人员送至天河区公安分局收容待遣所转送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18日晚,孙志刚称有病被送往广州市卫生部门负责的收容人员教治站诊治。20日凌晨1时13分至30分期间,孙志刚遭同病房的8名被收治人员两度轮番殴打,当日上午10时20分,因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孙志刚被故意伤害致死案发生后,中央和省委领导高度重视。公安部专题研究并派出工作组到广东帮助指导查办此案。省、市迅速成立有政法委、纪委、监察、检察、公安、民政、卫生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全面开展调查工作。

18、省、市政法公安机关也迅速成立联合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研究生2005年入学考试试题 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1、母系与母权2、人类学的整体观3、心理人类学4、大传统与小传统5、匮乏文化6、文化相对论二、简答(共45分,每题15分)1、结合事例来说明狩猎与采集社会的特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2、结合你所熟知的民族志著作来说明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特点及其缺陷。3、简述人类学学术史上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的区别,并结合有关研究加以评论。三、论述题(共75分)1、试举例说明人类学从简单社会研究到复杂社会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5分)2、面对国际上有的国家的

19、地区出现的民族的宗教的纷争,文明间的对话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议题,请运用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评述。(40分)中国民族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共60分,每个6分)1、物物交换2、传说3、回族4、树葬5、姑爷种与丈人种6、图腾崇拜7、阿注婚8、那达慕大会9、瑶老制10、小乘佛教二、 问答题:(共90分)1、请给出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并对其历史及现实意义进行评价;(20分)2、举例说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现实意义;(25分)3、阐述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20分)4、阐述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方法。(25分)考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4题70分)1、谢里曼,H2、李济

20、3、元谋人4、中石器时代5、石峡文化6、干栏式建筑7、陶寺城址8、周原9、车马坑10、悬棺葬11、金缕玉衣12、云冈石窟13、唐三彩14、龙泉窑址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2题40分)1、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应用;2、试举5部近年出版的考古学专题报告,并对其中一部的主要内容评述。三、论述题:(40分)试论中国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宋元时期墓葬制度的演变。民俗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共42分,每小题7分)1、民俗2、庙会3、岁时节日民俗4、中华全国风俗志5、民俗学人类学派6、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二、简答题:(共48分)1、民俗的特征;(18分)2、民歌的类别;(15分)3、何为“人生礼仪”?“通

21、过礼仪”理论如何对其进行分析、解释?(15分)三、问答题:(共60分)1、如何理解民俗模式与民俗的生活本质?举例说明从民俗模式角度与从民俗生活角度研究民俗现象有何不同?(25分)2、以某一民间信仰现象(其他民俗现象亦可)为研究对象,谈谈你将如何进行资料搜集及研究工作。(35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研究生2006年入学考试试题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1、人种 2、民族志 3、聚落考古学 4、医学人类学5、涵化 6、努尔人 二、简答题:(共3 题,每题15分)1、简述人类学的学术框架体系;2、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试结合实际谈谈对田野工作中访谈技巧的认识。3、描

22、述格尔茨阐释人类学中“深描”理论对民族志写作的影响。 三、论述题:(共75分)1、运用人类学关于宗教和仪式的理论,评论中国民间信仰的复兴和创新。(35分)2、结合人类学中关于亲属和社会结构的理论,评价近代关于中国汉人社会结构的研究。(40分)考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4题70分)1、蒙特留斯2、庞培遗址3、裴文中4、蓝田人5、大溪文化6、牛河梁遗址7、夏商周断代工程8、偃师尸乡沟商城9、纪南城10、南越王墓11、黄肠题凑12、龙门石窟13、法门寺14、磁州窑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2题40分)1、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应用;2、试举5部近年出版的考古学专题报告,并对其中

23、一部的主要内容评述。三、论述题:(40分)试论中国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宋元时期墓葬制度的演变。民俗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个8分,共40分)1、生产民俗2、AT分类法3、巫术4、顾颉刚5、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二、简答题:(共60分)1、民俗的基本特征;(15分)2、民间口头文学的性质及其分类;(15分)3、简述“通过礼仪”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学术价值;(15分)4、“文献学”方法之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性。(15分)三、论述题:(共50分)1、试述民俗学人类学学派的主要观点与方法,并进行评价;(25分)2、如果对某一社会组织民俗(如宗族、行会、香会)进行调查研究,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描述

24、分析?(25分)中国民族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共60分,每个6分)1、民族志2、石牌制3、水族4、天葬5、馕6、萨满教7、阿注婚8、泼水节9、家长奴隶制10、干栏式建筑二、问答题:(共90分)1、试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识别工作进行评论;(20分)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25分)3、说明阿尔泰语系各语族及其使用的基本情况;(20分)4、阐述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5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研究生2007年入学考试试题 人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濡化2、新考古学3、物种起源4、经济人类学5、社会性别二、简答:(每题15分,共45分)1、语言与文化

25、的讨论是人类学一个传统的重要领域,简述已有人类学知识中对两者关系的基本解释;2、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简述你对人类学田野工作中,文献收集、整理和解读的重要性的理解;3、结合你的阅读或研究实践,简述你对族群与族群边界的认识。三、论述:(共75分)1、对民族志作品及其写作的批判,反映了当代人类学者对人类学方法和研究过程的反思。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35分)2、海外人类学的中国研究,为我们认识中国传统社会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请就其中一些堪称“研究范式”的理论框架进行简要评述。(40分)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 阈限2、主位与客位3、文化相对论4、全球化5、后现代人类学

26、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博厄斯(Boas)的历史特殊论思想;2、简述普里查德的努尔人的基本理论思想。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举例说明人类学各流派对文化这一理论的认识,并阐述你对于文化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的认识;2、民族志方法在八十年代以来得到广泛的反思,请说明民族志方法的几种主要类型和对他的反思。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个5分)1、茶马古道2、羁縻政策3、海上丝绸之路4、一妻多夫5、改土归流6、景颇族的山官制7、从母居8、产翁制9、交表婚10、乱伦禁忌二、简答题:(共40分)1、根据所给的例子画出家庭结构图:(10分)(西藏的)母女共夫

27、是母亲带婚前私生女嫁人,或前夫死后带着女儿改嫁。以后的丈夫又与已经长大的继女(二者没有血缘关系)发生性关系,造成共夫事实。布曲乡洛加家就是这样的。妻子卓玛的前夫死后,带着女儿希莫和希莫的妹妹卓嘎嫁给了比自己小12岁的牧民洛加。洛加与前妻育有一个儿子。后来洛加与长大成人的希莫发生性关系,生育了一子二女,形成母女共夫家庭。希莫的妹妹卓嘎后来与牧民旺雄结婚,并搬到夫家居住。2、什么是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10分) 3、简述民族识别的基本原则;(10分)4、简述我国各民族分布的基本特点。(10分)三、问答题:(共60分)1、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30分)2、举例说明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

28、的文化变迁。(30分)民俗学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每个8分,共40分)1、人生礼仪2、口头传承3、江绍原4、民俗学人类学派5、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二、简答题:(共60分)1、民俗的社会功能;(15分)2、信仰民俗的主要表现形式;(15分)3、简述历史地理学派的研究特点及学术价值;(15分)4、简述表演理论的主要理论与方法。(15分)三、论述题:(共50分)1、谈谈你对民俗学研究的两种学术取向文化事象研究和生活整体研究的理解。(25分)2、如何看待民俗学学科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关系。(25分)考古学基础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10题100分)1、直立人2、考古学文化3、濮阳西水坡M454、盘龙城遗址5、砖室墓6、越窑7、玉衣8、大明宫9、墓志10、苏秉琦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4题100分)1、简述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城址;2、简述周代墓葬等级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