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观察地点:小一班教室观察时间:4.10星期二观察区域:建构区观察对象:董雅迪、王昱阳、李佳颖、星辰、孟祥喆镜头一:董雅迪小朋友特别喜欢在建构区里玩拼插积木,今天上午也不例外,她依然来建构区的桌子前玩拼插积木,我见她每插一个积木就拿着小锤子敲打几下,使积木更牢固,拼插的更紧凑,而且动作很熟练,她这种举动让我想到了建筑工人盖房子的场景,过了一会儿王昱阳也来了,也模仿董雅迪的动作,每插一个积木就用小锤子敲打一下。我在旁边静静的观察他俩,没有介入。我在想可能懂雅迪小朋友有这种生活经验吧,可能见到过大人盖房子的动作,所以她才会模仿,而且模仿的特别有模有样。
2、评价与反思: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经常会看到幼儿在彼此模仿,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其他幼儿的玩法很容易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从而引导幼儿的操作方式,而游戏活动就会因为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模仿不断出现创意和转机。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教育来源于生活,董雅迪小朋友肯定是有建筑工人盖房子这一生活经验的,所以在搭建积木的时候有这种行为表现。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挖掘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生活经验更好的推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从而生成幼儿更高水平的经验。镜头二:李佳颖小朋友很少选择建构区去玩,由于建构区添了新材料(积木),所以吸引了她来建构区搭建积木。她没有和小朋友一起玩,而是自己搭
3、自己的。李佳颖:“老师,你看看,我搭好了。”我看她搭的很凌乱的样子,作为旁观者的我实在看不懂她搭的是什么。师:“你搭的是什么呀,能给老师介绍一下吗?”李佳颖:“我搭的是小房子,”“这个是电视”,她用手指给我看“这个是床,上面的是枕头”“这个是我家的门”“这个是我家种的树,”师:这个是什么东西呀?李佳颖:“这个是鸟窝”评价与反思:李佳颖小朋友年龄虽然不是我班最大的,但却是我班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的一个,在给老师介绍的整个过程中语言表达的都非常完整。现在幼儿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搭建,但是搭建的结构很单一,凌乱,没有规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递增,搭建水平也会逐渐提高。幼儿富有一
4、定的想象力,能为自己搭建出来的作品命名。镜头三:建构区新添了许多木质积木,积木一直都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可以搭建自己想象的东西,自由的探索,尽情的发挥,并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周二上午王昱昕小朋友第一个来到建构区搭建积木,王昱昕是一个不善言谈的男生,喜欢自己探索钻研,搭建过程中很安静,一句话也不说。我见他拿了两个圆柱形积木和一个长形积木进行搭桥。然后用长形积木和圆柱形积木又把四周围合起来然后在围合好的积木上方用较长的积木进行搭桥过了一会星辰小朋友也来加入了。星辰:咱俩一起搭吧。王昱昕没有说话一直在安静的搭积木。星辰并没有因为王昱昕没做出回应而放弃,星辰:我帮你拿木板吧。于是星辰就把长形
5、的积木递给王昱昕,他俩就这样玩了起来。以下图片也就是他们的成型作品时间:周二下午:王昱昕小朋友又一次来到了建构区,上午好像玩的还不够尽兴,下午王昱昕又搭建了和上午差不多结构的积木,但搭建出来的成品比上午有了很大的进步。星辰又一次加入了,而且孟祥喆也来了,他们三个共同搭建。孟祥喆:我又找到了一个圆的积木(其实是圆柱形的)。王昱阳被吸引过来王昱阳:你们搭的这是什么呀?王昱昕:小房子。星辰:这里还差一个积木王昱阳:这里也少一个王昱昕:让我看看,在哪里孟祥喆:王昱阳,慢着点,别弄倒了。他们小心翼翼的把积木放到里面。周三上午:由于我在益智区一直在引导幼儿如何拼拼图,所以没看到王昱昕搭建的过程,等我过去的
6、时候他已经快完成了他的作品,我看到以后很吃惊也很惊喜,赶紧走过去问他:“你搭的这是什么呀,”王昱昕:“房子”师:“这是什么房子呀,是楼房吗”?王昱昕:“嗯,”师:“楼顶是不是平的呀?”然后王昱昕就开始搭楼顶,他把圆柱形和三角形的积木搭在上面。评价与反思:1、经过这三次对王昱昕的观察,很显然王昱昕有了明显的进步,一次比一次搭的好。王昱昕已经能够做到平铺、垒高、搭桥、围合等基本的建构技能,并且在一次次的搭建尝试中能不断地探索、调整最牢固最有有效的方法。该幼儿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2、孩子们有了初步地合作意识,但是合作的过程中之间的交流太少,缺少商量和讨论,分工不明确,目标不统一,各搭各的,目的性不强。教师策略:1.教师要有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幼儿创造合作机会,启发幼儿用同伴合作的办法完成作品,过程中遇到难题求助老师,也可邀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完成,以强带弱。2.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或者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帮助较弱的幼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