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6 ,大小:74.15KB ,
资源ID:73035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035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妈妈如何教育好孩子 慢慢来.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妈妈如何教育好孩子 慢慢来.docx

1、妈妈如何教育好孩子 慢慢来妈妈如何教育好孩子,慢慢来作者:申宜真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什么样的人一定要阅读本书?第一章 明智的父母们要慢速培养自己的孩子第01篇 将来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成功第02篇 培养孩子成材不能操之过急第03篇 早期教育中的慢速培养含义第二章 我在抚养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第04篇 没有不可能的梦第05篇 为了孩子作一个精明的妈妈第06篇 母亲需要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第07篇 孩子在好妈妈心中处的位置第三章 慢速培养孩子的七条建议第08篇 父母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第09篇 父母要善于和孩子进行协商第10篇 父母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样本第11篇 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平行线第四章 遇

2、到下列问题时怎么办第12篇 为了孩子鼓起勇气把酒戒掉第13篇 是谁把孩子变成了“电视迷”第14篇 何时开始教孩子写字比较好第15篇 应如何对待孩子对性的关心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曾经有这样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全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对自己独子的教育格外重视。根据母亲的安排,这个孩子从四岁时起就开始在专门的英文幼儿园上学。然而他的英语学习还没开始多久,就出现了不少问题。他动不动就无缘无故地殴打和他一块儿学习的孩子,还躺在幼儿园的门口不起来,撒泼耍赖。 焦急的母亲跑到附近的儿童问题咨询所,给他做了智商测试,结果孩子的智商只有80. 当这位吃惊不小的母亲跑来找我的时候,她的孩子连说话都要比别的

3、孩子慢,可是她本人竟然不知道! 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无误,我再次对孩子的智商做了检查,结果和上次大同小异。在对这个孩子进行了仔细认真的观察之后,我发现他的实际智力并不像智商测试结果显示的那么低。孩子的智商检测结果之所以低,并不是因为他不会回答测试问题,而是因为他对智商测试本身就拒绝合作。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这个孩子非常讨厌上专门的英语幼儿园。虽然根据妈妈和老师们的要求,不得不背那些枯燥无味的英语单词,可是他本人并不喜欢。结果英语学习的负担和压力使孩子丧失了对生活的自信心。这种心理通过殴打幼儿园的其他孩子或拒绝上学这样的行为表现了出来。随着对学习的反感和排斥,在潜意识中他对智商检查

4、这样简单的测试也产生了排斥心理,最终导致他对整个检测拒绝合作。 我在给这个孩子进行治疗的时候感到非常地痛心,这个孩子本来不应该有任何问题,可是却因为母亲过高的期待和强迫患上了心理上的疾病。如果一个孩子仅仅是身体不适,或染上了什么生理上的疾病,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般是可以被治愈的。可是,一旦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创伤的话,那么要想治愈就非常不易了。令人痛心的是:随着我国早期教育热的愈演愈烈,这样的患儿也在激增。尽管如此,我国的早期教育热仍然没有丝毫减退的迹象,相反还从单纯的早期教育热发展到了早期的出国留学热。当然,我并非不了解母亲们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心情。母亲们总是在担心:人家都在这么做,如果惟

5、独我们家的孩子落于人后,那该怎么办?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是啊,为什么不能理解呢?因为在我做儿科心理医生的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我大儿子上幼儿园之前,我也像其他母亲一样尝试过各种各样据说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益的方法。我常常拉住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的孩子,诱导他:“景慕,你看看这是什么?”孩子皱着眉头说:“不知道。”即便如此,我仍然耐心地哄着他说:“不要这样,仔细看好了。”然后想出各种方法试图教他学习一些东西。有时我也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好吗?然而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心里又会感到十分不安。 每当我们邻居孩子的母亲向我们夸耀说:自己的孩子在短期内已经学会了所有的母语字母,英文字母也已背的滚瓜烂熟,如

6、此等等,我就想:是不是我家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呢?因此不安感就更强了。 无论是谁都有拒绝使用手机的权利,也有拒绝上网的权利。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拒绝使用这些技术的人在我们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孤立无援了。因此,如果有谁想要拒绝使用新技术的话,他就需要有克服孤独的勇气。对一般的人来说,想要具备这种勇气并非一件易事,所以就只好随大流。现在的早期教育热难道不正是这样吗?尽管本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可是因为别人都在那样做,所以我也不能落后。 在这本书里,我较为详细地讲述了我为什么相信孩子们应该慢慢地培养,以及为了慢慢地培养孩子,母亲们应该如何去做。作为一个儿童心理医生和两个孩子的母亲,通过接触到的大量实

7、例和多次挫折,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本书里都有所反映。 现在,我已下定决心冒着被人辱骂的危险刊行此书。我要以这本书向盲目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母亲、向助长这种风潮的各种理论以及教育机关宣战。我并不害怕,因为我只是在做一件早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世界上所有的父母最盼望的也许只有一件事:这就是使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并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我对我自己的孩子也抱有同样的期望。我就是以这样一种心境写作本书的,我没有感到丝毫的后悔。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本书能够为整天因望子成龙而焦急不安的父母们提供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返回什么样的人一定要阅读本书? 初级妈妈看育儿指南,超级妈妈学做孩子的平行线。 申

8、宜真 什么样的人一定要阅读本书? 对孩子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早期教育法,可是没有收到什么效果的母亲们 听到邻居家的孩子已经在高声朗读,为是不是也要开始教自家的孩子认字而苦恼的母亲们 和自己的丈夫或婆婆就如何养育孩子的问题发生过争吵的母亲们 担心如果让自己的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的话,会不会落在其他孩子后面的父母们 因为孩子不听话,整天痛苦和烦恼的母亲们 认为自己的妻子实在是不懂得如何抚养孩子的丈夫们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没有感到幸福的父母们返回将来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成功 因为职业上的关系,每天我都要接待二十多名孩子和他们的母亲。整天都要面对这些抱怨患有精神上疲劳和痛苦症状的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虽然,

9、给予他们各种帮助、使他们重新恢复健康,会使我感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说真的,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十分厌倦。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还要找其他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 然而,每当我看到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容时,仿佛在一瞬间,所有的疲劳和痛苦就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只要和他们在一起,那久已失去的笑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重新浮上我的脸颊。每当这时,我就特别感激孩子们。大概每个做母亲的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吧。 有时,我因为有聚会等原因回家回得很晚,一脱鞋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孩子。在长时间地注视着他们的时候,我会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呢?接着便又出现了这样的苦恼:要用什么样的方法

10、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才? 延世大学社会学系的韩惠清教授预测:未来,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一个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社会。因此,“只要成绩好就可以进好大学,从而就可以成为被社会承认的杰出人士”这种近代思维模式将会彻底消失。 各种变化已经在我们身边悄然出现。像网络管理员、游戏编程员等这些在几年前都没有听说过的职业,现在每天都在出现。勇敢地投身于其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我非常同意韩教授的看法。同被血缘、地缘、学缘等传统关系所束缚的老一代相比,我们的孩子们将要投身于其中的社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固定的精英模式和成功标准。你能否有所成就,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和付出的努力。这

11、将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社会啊。 但是,我也不能不担心:个人行使自由意志的范围越大,“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将越大。人类社会之所以有宗教、婚姻和家庭制度,就是因为他们一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从而想找一个可以依托的地方。从自身内部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过去的人们总试图从外部寻找。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制度是抹杀人类的自由意志、是对生活进行限制的镣铐。但是,不可否认,正因为存在的不确定性,人们才具有主动要求被限制的特性。 如果人类自由行动的能力总在不断增强的话,那么不确定性也会不断增大。这时,人们不仅会感到对每一件事都要负责是一种沉重负担,而且在遭遇到不能承受的空前自由时还会感到巨大的

12、不安。因为在这时,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你自律地加以解决。 那么,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我们的孩子到底最需要什么东西呢?社会越是变的不确定,发现人类自由意志的机会也就越多。随着个人选择的多元化,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就是“自我认同”。 所谓自我认同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从而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达到自我认同的人,在与他人或外部环境进行接触时就不会出现动摇或自我分裂的现象。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即使是独处,也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他们在和别人交往时会尊重对方的隐私,强化自己的精神支柱。 自我认同强的人能够比较客观地审视自我。这就意味着,他有很强的寻

13、找自己喜欢从事的事业的能力。这是在未来社会中获得成功的捷径。 因此,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成为一个有明确的自我认同的人。然而,这种自我认同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在一瞬间、以一种急躁的心态得到的,更不是通过对孩子进行强迫性教育注入的;而是从他出生的那天起,通过开始认识妈妈,再通过妈妈认识社会,然后在社会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以后,非常艰难地、在一个非常晚的时期才能得到的。 孩子的自我认同,是通过对从前失败记忆的反馈获得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啊,这样不行。那样做才是正确的”这种自我觉悟过程逐渐形成的。简单地说,摔倒的次数越多,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就越强。 可是,我们的妈妈们却不给孩子们随心所欲经历失败的机

14、会,只是催促他们走别人都在走的所谓“万无一失”的路。 那么,其结果又怎样呢?当孩子们按照父母、学校的命令和训诫,以决死的努力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为自我存在和自我认同这样的问题苦恼。在这之前,他们所有自我的东西都被压制了,只能被动地活着。在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突然要寻找自我了,结果只能是彷徨。 以演唱一个人的爱等歌曲受到广大歌迷欢迎的著名歌手金贤定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曾经这样说: “学校制度本身就很成问题。我们的学校教育本来应该尽可能地把每个人的特长都开发出来,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学校不仅不是去开发个人的特长,而是在处处抹杀这种特长,使大家变得千篇一律,毫无生气。在我的一些朋友中,有一些人在学校

15、表现的非常好,但这个好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特别突出,而是因为他们特别听老师的话。他们自己决定事情的速度特别慢,社会适应能力也比较差。当我和他们在一起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只要一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马上就会打退堂鼓。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金贤定在他的求学期间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但他仍然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他不顾父母的反对,独自投身到了音乐的世界。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痛苦和挫折之后,他终于获得了成功。他说他获得成功的最大经验就是:走自己的路,对自己负责。 只要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孩子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不过,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要做到这一点(“正确”地找到适合

16、自己走的路),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和无数次的反复、曲折。在这件事上,谁都不能代替孩子去做(包括父母)。父母们,请你们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因此而去强迫孩子。 相反,对那些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特别听话的孩子,做父母的反而倒要格外地留意。因为就像金贤定所说的那样,非常听话的孩子决定事情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可能会非常差。也就是说,这些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感不强。 在将来,只有那些自我意识、自我认同非常强的孩子才能获得成功。现在父母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抽出一定的时间、坚持不懈地、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在你的孩子树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是不是有什么东西阻碍或推迟了它的形成;孩子们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返回

17、培养孩子成材不能操之过急 当一个一向听话的孩子突然很粗暴地殴打自己弟弟的时候;当孩子到了晚上不好好睡觉,经常哼哼叽叽,情况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当孩子毫无缘由地撕扯自己玩具的时候,你会对孩子怎么想呢?我们的母亲,大概十个人中会有九个这样想:“是不是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呢?”然后,就开始担心起来。说实在的,对孩子的上述行为不敏感、不担心的父母又有几个呢? 对这些为孩子担心的母亲们,我常常向她们强调、并提醒她们:“每一个孩子发育的程度都各不相同,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因此,没有对所有孩子都适用的、统一的标准。绝对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孩子是正常,还是有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和别的孩子相比,抚养起

18、来的确要更困难一些。也就是说确实存在一些真正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同时我也确信:即使那些一生下来就存在某些问题的儿童,如果他们父母的性格、家庭气氛、经济条件等成长环境比较好的话,在他们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决不会发展成为一种疾病!反过来说,有些孩子即使在出生的时候十分正常,可是如果他们成长的环境比较恶劣的话,也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一点在理解孩子的行为方式和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 在我的病人中,有一些患有一种名叫“注意力缺乏、多动症障碍”(ADHD)疾病的儿童。他们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明显的障碍。虽然他们患的疾病相同,但是他们以后的成长结果却存在着天壤之别。有一些孩子的母亲心胸特别宽厚,擅长抚育孩子,所

19、以这些孩子直到上学之前为止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成长的很好。即使他们非常调皮捣蛋,孩子的母亲也能够很好地处理并加以引导。所以,当他们进入学校后,他们良好的表现常常会让老师们感到吃惊。相反,有一些孩子的母亲则不是这样,她们性情急躁、常常生气发火、处理事情的时候有些神经质。这些母亲的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注意力缺乏、多动症障碍”(ADHD)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现在,我们就拿说话比较晚的孩子举个例子吧。如果是在从前,这不太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疾病。可是,因为现在孩子们很早就上了幼儿园,如果他在说话上显得迟钝的话,就会遭到其他孩子的嘲笑。这样一来他的这种症状很容易就会发展成为一种疾病。这样

20、的实例近来已有大幅增加的趋势。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家庭气氛比较好,母亲也懂得如何很好地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就不会匆忙地给患有这种疾病的孩子进行专门治疗。反之(比如,尽管孩子说话比较晚,可是父母却并不因此而增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诱导他们多说话,从而给他们以合理的刺激,而是只知道不断地训斥孩子),我就会积极地劝说他们进行治疗。 因此,在判定一个孩子是否在正常地成长、有没有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就孩子本身加以判断,还要同时考虑孩子周围的环境。在这里,我还想再次提醒我们的母亲们:每个孩子发育的速度快慢是不同的,对这个事实必须有所认识!一些母亲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和担心:“邻居家的孩子早就能说话

21、了,我们家的孩子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行呢?”,“邻居家的孩子已经会写字了,我们家的孩子为什么对写字一点兴趣也没有,只知道成天地玩玩具呢?”这些担心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 那么,母亲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问题呢?我常向前来找我咨询的母亲们引用这样一句话,即“smiling on happy face(笑在脸上)。如果孩子能经常有一张笑脸、一副幸福的表情,那就意味着,你的孩子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说,对于孩子在某个方面发展与否、程度如何,没必要过于敏感。真正应该注意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对孩子成长的过分担心也可能会毁了孩子。 或许有的母亲会问:如果这样做的话,万一我的孩子落后于别的孩子,或者错过了最佳的

22、教育时机该怎么办?我不妨先说出我的结论:这种担心完全是因为这些母亲还不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 母亲们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成长的轨迹是一条斜线,只要努力就会不断地进步、持续地成长。但是,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孩子的成长轨迹一般来说是呈阶梯状的。中间有停顿、也有受到刺激后的突变。也就是说,即使是努力了,在一段时间之内孩子也会表现的停步不前,然后在某一时刻会有一个突然的发展。 另外,我还要再补充一点,和母亲们通常认为的不同,人类的大脑直到少年时期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在大脑发展到它的极致之前,在其发展过程中是有无数的变量在起作用的。如果母亲们以一种焦急的心态不断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严厉地督促他们跟上学校功课的

23、话,很有可能在某一瞬间,本来呈阶梯状发展的孩子的成长轨迹就会在那里嘎然中断,从而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 所以我常常要强调的一句话就是“育儿的成果只有到最后才能看得出来。”这就像对待一粒种子,在刚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会知道它开的花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扎下了根,长出了茎和叶,结出了花蕾并绽放出了花朵之后,我们才能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香气怎样,花开得漂亮与否。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关于孩子的潜力问题我常常要讲这样一句话,这就是“Timetable(时间表)。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孩子在小时候本来挺聪明的,可是长大以后却不怎么样了“,”这个孩子在小时候连话都说不好,可是现在不管做什么都比别人快

24、。“确实如此,孩子完全按照父母的期待和预想成长起来的例子可以说绝无仅有。随着孩子大脑发展的过程、孩子周围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孩子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气质等等的不同,孩子的潜在力会在谁都无法预测的某个时间突然呈现出来。 所以父母可以做的事情只是:相信自己孩子的成长时间表,并设法去除掉妨碍这一时间表的各种因素。即你所能做的事情只能是:使孩子身上那种肯定性的自我意识不要受到侵害,不要丧失自信心,使孩子不要丧失对我们这个世界和社会的信赖感。 我想讲一件发生在我大儿子上幼儿园时的事情。当时,我大儿子特别讨厌变化,他在冬天穿的内衣一直穿到夏天还不肯换。这时人们都已经穿上了短衣短裤,长裤实在是没法再穿下去了。我就

25、叫他把冬天穿的衣服脱下来,可是孩子又哭又闹,死活不肯。最后我们达成了妥协:在夏装短裤里面继续穿以前的内衣内裤。于是孩子就穿着这样的装束去了幼儿院,结果一整天都成了其他孩子追逐、嘲弄的对象。因为讨厌成为别人眼中的怪物,我的大儿子最终还是脱下了他那套冬天的内衣内裤。 即使到了现在,当我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他的时候,我仍能发现他对变化的强烈抵触情绪。但是我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担心。我会一直等待,直到他以自己一贯肯定的自我意识、并以这种自我意识为基础真正发现了自己的潜在力时为止。这样做并不是否认自己孩子身上确实存在问题,也不是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而是在不间断地观察他的同时,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以刺激。如果这样做还

26、不行的话,我会寻找能够和孩子沟通的其他途径。但是,我决不会采取一些着急而轻率的行动。 我本来想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读书,但最后还是把他送到了公立学校。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试想一下,如果把他放到那些所谓的天才儿童中间学习,整天地督促他做功课的话,他能迅速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吗?同时他的心灵又将会受到多么巨大的伤害啊! 我的二儿子和他的哥哥完全不同。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而且还善于接受别人的想法,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不论对于什么东西,都具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渴望去学习。 有一次,这个孩子看到我正在给我上小学的大儿子读一本英语童话,便缠着我说自己也要读。结果他把那篇文章一字不拉地背

27、了下来。这种积极的态度是与生俱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针对孩子的特点不断地推动并鼓励孩子去满足自己的这种好奇心和成就欲。不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一定要学会调节,凡事都不可以操之过急。 从表面上看,我教育两个孩子的方法好像完全相反,可是在根据孩子的特点顺其自然地加以引导这一点上却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不能逆孩子自然生长的趋势而动。虽然现在在许多方面,我的小儿子要比大儿子优秀,可是谁也不敢断定将来他们中间谁会更为成功,因为他们自然成长的轨迹实在是太不相同了。说不定在将来的某一阶段,大儿子的潜在力就会显露出来,在成就上超过二儿子。在这件事上谁又能说的准呢? 因此,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材的父母

28、们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要有懂得等待的智慧。 就像日本一位有名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所谓人生就是背着沉重的行李去赶一条长长的路,着急是绝对不行的。”返回早期教育中的慢速培养含义 就我个人来说,我并不认为早期教育就无条件地不好。孩子越是幼小,就越容易吸收各种学习经验。如果这种学习是在适当的时期进行的话,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对这一点,我从来都不加否认。 问题并不在于早期教育本身,而在于实施这种教育的方法。 说到早期教育,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首先都会浮现出婴幼儿用的各种教材,或者那些所谓教育天才的机构,并想到要把在幼儿园或小学才学的知识过早地就灌输给幼儿们,这样他们就可以比别人更快

29、地成长和发展起来。我遇到的大多数母亲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实际上她们确实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教他们英语和母语了。 但是,这种过早地教孩子学习的方式并不总是能行的通,在教孩子学一些什么东西的时候,你要清楚在这时期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具有与其他年龄孩子学习时完全不同的一些特点,对这些特点一定要很好地加以利用。孩子们在婴幼儿时期,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就是,他们总是本能地想要去探索一些新东西。也就是说,对于孩子们来说,好奇心本身就是一种本能,因此每当他们看到一些新的、有趣的东西之后,总是会感到特别高兴。孩子们的这种探索活动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当他们看到周围有一个新的东西,跑过去摸

30、它的时候,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学习。 就让我们举一个例子吧。在孩子面前有一个锅盖,孩子们在看到这个圆圆的东西之后,会感到很新奇,他们会想:“它的样子长得真古怪啊,妈妈用它盖什么呢?为什么要盖呢?”以这种好奇心为基础,孩子们会得到大人们难以想象的知识和信息。 以婴幼儿的这一特征为基础提出的早期教育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One step behind ”(晚一步)理论,另一种是“One step ahead”(早一步)理论。 “One step behind ”(晚一步)理论指的是:对孩子的行为要稍微慢一拍地去应对。也就是说首先要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孩子的行动,当孩子对什么东西显示出好奇心以后,母

31、亲再因势利导加以推动就可以了。简单一点儿地说,就是你只要去附和孩子就可以了。 与之相反,“One step ahead (早一步)理论指的是要比孩子的行动提前一步作出反应。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坐在一碗米饭前,正在说:”佛,佛,佛“的时候,一旁的妈妈可以提前一步十分明确地说出”饭“这个词。 我认为,如果能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同时适当地加以应用的话,就会取得最佳的早期教育效果。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判断什么时候应该“One step behind(晚一步),什么时候应该”One step ahead (早一步)。既有错过了孩子最佳学习时期的母亲,又有过于着急,在孩子对学习还毫无兴趣的情况下,就提前让他进入了学习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