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708.40KB ,
资源ID:73022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3022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汉运河正本清源环评举报材料.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汉运河正本清源环评举报材料.docx

1、江汉运河正本清源环评举报材料江汉运河重新挖河由治水兴农向毁地伤农的转变国务院应汲取“三门峡修高坝大库拦沙”的教训湖北省四湖地区防洪排涝协调领导小组原副组长 易贤命提要:江汉运河是构建我国现代水运网的主通道之一,经国务院批准兼作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向汉江下游生态补水的配套工程,理应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是,正在实施,居然不采纳水利部水规总院设计督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优化调整策略:“从水环境角度,渠线工程宜采取与长湖相通的方案”,执意全线重新挖河,违法毁地填湖跨河修高渠。时至今日,中央发布了“治水兴邦”的宣言,仍不考虑改线

2、在长湖湖内和西荆河疏挖航道,复兴历史上的江汉运河,将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依据国务院2009年第559号令发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特向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单位、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五十多年前,黄河三门峡工程经全国人大批准采用苏联专家“高坝、大库、蓄水、拦沙”的方案,不理睬清华大学黄万里教授的反对,否决了当时电力部水电局工程师温善章提出的“低坝、小库、滞洪、排沙”方案,导致修建了一个祸害关中的死库的悲剧。如今在荆楚大地修建江汉运河又重蹈覆辙。江汉运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一项配套工程,也是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的一项重大水利水运基础设施工程,经国务院批准采用长江委设计院“全线重新挖河、全衬砌

3、全立交、从兴隆坝下入汉”方案,不理睬水利部水规总院设计督查“环评”的反对,否决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张红武提出的“渠线经过长湖、节省渠道长度、入兴隆水库调蓄”方案,又要开挖一条祸害江汉平原腹地的死河,映射出在“科学发展、转变方式”中,“治水兴农、复苏水运”与“毁地伤农、自残水运”两条技术路线的博弈。但是,结果正不压邪,科学决策被扭曲。回眸历史1955年7月,时任副总理邓子恢在全国一届二次人大作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中,提出“黄河清,圣人出。圣人出而天下治”。把一个技术性很強的水利工程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排除了异议,全体人大代表一致举手通过修建三门峡工程。结果建成后为了

4、减轻库区淤积,又大规模增建泄洪排沙设施,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折腾30多年、改建到基本恢复无库的自然状态。无独有隅,江汉运河如今也提到了中央特别关注南水北调中线对汉江中下游的生态保护、助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政治高度,号称开挖自我陶醉的“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去改变江汉平原“千百年来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轰动全国的“政治效应”,从而套取国家83亿元无偿资金、毁损粮食主产区5.5万亩耕地,为某些官员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结果将付出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 消耗巨资、浪费耕地、截断航线、收效甚微。建成后迟早也要斥巨资再改建入兴隆水库调蓄,重新对江汉航线和荆州武汉内河航线改造升

5、级,恢复被肢解的江汉水运网。这是人人都能看得见的。并且这里还有2600年前的一位民本主义实践者、毛主席称之古代水利专家的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扬水运河(两沙运河的前身),现代共产党高官不加利用又另外挖河真是相形见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原主任张继尧等人渎职失职,又倒退到重犯五十年前的错误,怎谈先进性?完全辜负了党中央的重托。正视事实长江委设计院规划设计“江汉运河重新挖河”的致命错误,是完全听命于“长官意识”,悄然否决了林一山等老一辈水利专家经过半个多世纪规划研究,写入了新中国两部“长江流域规划”的两沙运河方案,根本不理睬水利部水规总院设计督查的环评意见:“从水环境角度,渠线工程宜采取与长湖相通的方案

6、”。偏要全线重新挖河修全衬砌、全立交的高渠,付出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又能见到什么实效?自毁美好家园、自残江汉水运网,而只对汉江下游起局部补水作用,只能用“江汉本无事,庸才自扰之”来解读。其实,只要规划人员有良知,为保护耕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就会思考开挖海子湖到西荆河这段渠道能不能缩短航程利于湖北水运复苏?能不能统筹兼顾向沙洋河段补水、保护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能不能结合当地水利规划举办民生水利、提高水利投资效益?这就是两条技术路线争议的焦点。问题也就这么简单,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和科研数据便能判断正误优劣,得知到底该不该毁地重新挖河。公众只要看一下地图,“在湖内沿湖堤开挖航道并疏浚西荆河”

7、与“另外毁地挖河”两个方案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可是,规划人员受“长官意识”操纵昏了头,偏不干“经过长湖”顺应自然,让古老的两沙运河焕发青春,可以节地省钱增效的惠民实事,硬要绕长湖北缘重新挖河,去违法“填湖跨河修高渠”毁地伤农,让国家利益和后代子孙蒙受巨大经济和生态损失。从海子湖到西荆河34km渠段(恰好是江汉运河的一半),地处荆门市境,是湖北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因要修3.5km的“湖中渠”,兴建拾桥河、西荆河大型水上立交枢纽以及众多倒虹吸和桥梁,永久占地9800亩,临时占地14692亩,需搬迁355户1591人,耗资40多亿元。而且取代不了两沙运河,为了完善江汉水运网,将来还

8、要耗资和占地改造升级。并且投资无回报,运行维护费用将成为国家财政长期的包袱。如此耗费国家巨额投资,侵占大量发展用地,虽然少数人可能拆迁致富,地方可以“卖地求荣”拉动内需,某些官员可获得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但是,却严重损害了水利和水运的投资效益。结果除了修一条孤立的千吨级航道缩短武汉至长江沙市以上航程(仍比荆州武汉内河航线改造升级长20km),就是从长江提水入渠后能从兴隆坝下自流入汉(总体规划引江济汉要提水入兴隆水库),却使江汉平原腹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治水兴农”向“毁地伤农”转变。一是不能结合长湖综合治理,举办民生水利。不让长湖与长江连通,不利于改善水质和修复水生态系统;不在湖内沿湖堤开挖航道

9、无法兼顾建设生态防洪堤,又不疏挖西荆河航道提水入兴隆水库无法调长湖洪水入汉,反而要违法填湖影响防洪;修高渠也无法结合建设荆州城市生态水系。二是只能孤立开辟武汉至长江沙市以上水运捷径,修高渠又截断江汉航线、长湖航线与拾桥河等通航河流,肢解江汉水运网,让国家多花冤枉钱建拾桥河与西荆河“水上立交”,既耽误江汉航线和荆州武汉内河航线改造升级,又会造成通航标准不统一,影响湖北水运复苏,拖湖南的后腿。三是白白多损毁粮食主产区2万多亩良田沃土伤农,让几千安居乐业的村民毁家迁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四是不能统筹解决兴隆枢纽上游50多km江段因水流减缓增加“水华”发生机率的水环境问题,反而使汉江中下游生态补水留下大

10、缺口,损害襄阳水环境,作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样蛮干、瞎折腾造成巨大资源浪费的决策行为,违背中央制定的“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居然也获得了国务院的支持。湖北现任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开工典礼上称之为“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生态工程”,为科学发展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重新挖河变成了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居然贴上“科学决策”的标签。真不知湖北省为何要害葛洲坝集团一个国家一流企业去干无效的土方工程毁地伤农、多修胁迫河流的交叉建筑物破坏生态?浪费金钱、毁地伤农,肢解江汉水运网,嫁祸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留下祸害后代子孙的耻辱的历史纪录。人民日报评论员曾说过一句名言:“政府知错即改比一贯正确更可信。”因

11、江汉运河重新挖河的征地拆迁已基本完成,因此到了“防错于未然”、“防患于未然”的最后关键时刻。国务院应采取果断措施,对设计方案重新优化调整,取消海子湖到西荆河34km渠段重新挖河,采纳设计督查的环评意见,改线在长湖内沿湖堤开挖航道,以免使中央把南水北调建成“节约环保的惠民工程”食言,让温总理也留下最大的遗憾、最大的后悔。 剖析错误规划设计的优劣对工程发挥整体效益至关重要。江汉运河全线重新挖河,违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决策措施失当是人人看得见的,预评估并不需要黄河三门峡修高坝大库拦沙那样高深的理论和科研数据。一般公众当然迷信“国务院批准设计方案肯定是深思熟虑了的,也是经过多名专家所得

12、的结论”。但是,国务院对张继尧、矫勇、王忠法等顶级权威专家言听计从,事实上他们确实还不如草野的“小人物”睿智。网上胡诗华的博文整治开发内河航道充分发挥天然水系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就切中要害:“已经开工的引江济汉工程是在江汉平原上完全新开挖的人工航道,没有利用原来老的河道与湖泊。使内荆河流域航道不能与引江济汉航道对接,使江河成网增加极大的难度,也不能够发挥两江(长江、汉江)航道网促进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不用说汪恕诚、黎安田、张红武等老专家曾针对引江济汉发表过真知灼见的意见,只是现在“真口难张”而保持沉默。最近“金缕玉衣”巨额贷款诈骗案曝光,5位国内顶级文物鉴定专家被卷入,央视名嘴

13、白岩松称之为“助纣为虐”的古董鉴定。这足以揭示我国决策机制推行专家无责评审制度的弊端,国务院要引以为戒。下面就笔者掌握的实际情况,对江汉运河重新挖河所涉及水利规划技术路线的错误作一下剖析。1. 不该违背毛主席、周总理和林一山生前的宏愿,丧失沟通南北水运的战略效益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和林一山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当初除了调水目标外,还有航运目标。1986年时任交通部部长钱永昌和著名经济学家孙尚清领队考察汉江、湘江航运,呼吁拯救汉江:“按照自然条件和历史启示,从湘江可经洞庭湖、松虎河,规划中建议重新开挖的两沙运河,接汉江,形成我国中部的一条南北向水运通路。将来引江济汉、引汉济黄灌溉工程实现

14、和开通湘桂运河,珠江、长江、黄河三大水系还可连通。”1990年第二部“长江流域规划”也肯定了由两沙运河“南水北调”中线,组成我国中部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运干线的构想。在中线一期工程以“节省投资、保证水质”为由不考虑通航后,湖北省政府2009年提出又快又好发展水运事业的意见,还特别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要兼顾航运发展,实现调水、通航的综合目标。”开挖人工运河、接通天然河道、开辟水运捷径、扩大航运范围,曾是长江航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就规划了两沙运河,从沙市到沙洋,横穿沟通长江和汉江。远景还规划了湘桂运河、赣粤运河以沟通长江、珠江。可是,如今建设江汉运河却不合理开发利用内荆河和长湖优势的水运资源,

15、全然不顾及未来发展,不考虑汉江直通湘江,开辟襄阳、荆州、岳阳三大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工业城市之间的水运捷径,切实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从构建现代化水运网来看,在国家现有运输体系的基础上,在我国中部增辟另一条南北大运河,对缓解交通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的好处,难道不远远超过了引江济汉开挖“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交通部千万不要破坏我国中部独具优势的水运资源。2. 不该对祖宗的经验也不在意,偏要修高渠、搞全立交的调水方式古往今来,劳动人民为了补充自然水道的不足,就利用有利地形,以最短的路线、最小的代价开凿人工运河把天然河道沟通起来,开辟水运捷径、扩大通航范围。这里,江汉运河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

16、公元前604年楚相孙叔敖主持开凿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称为楚渠(扬水运河),后来晋朝开凿了杨夏运河,北宋有荆襄运河,明清也多次疏浚两沙运河,都聚集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即顺应自然,利用有利地形,连通长江、汉江及其间密布的自然水系、湖泊,使江汉运河成为江汉水乡沟通川湘水系的主要通道,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中国长航编纂的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就赞誉:“春秋战国的江汉运河工程,以其产生年代早,设计路线佳,航运效益大的显著特色,载入长江航道工程史册。”历史经验启示人们:内河水运一定要高度重视与环境、生态、景观的自然和谐,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之路,即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新

17、中国“九五”期间,就根据自然条件和历史启示,在江汉平原腹地,借助长江沙市与汉江沙洋之间的内荆河复航,以最经济的手段开通了一条江汉平原新干线江汉航线。如今,中央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转变方式”,而湖北省建设江汉运河千吨级航道,却不惜舍弃昔日称之黄金水道的江汉航线,硬要重新挖河修高渠、搞全立交的调水方式,使之成为一条孤立的航道肢解江汉水运网,让江汉航线夭折至今仍是摆设。尤其国务院甘愿拿人民的血汗钱帮他们修复为“卖地求荣”毁坏家园,而截断的水系交通修建众多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最令建管单位陶醉与自鸣得意。湖北省调水局原局长吴克刚就宣称:“引江济汉工程是我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和我省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18、,全长约67公里,投资47.29亿元。工程连通长江和汉江,穿越长湖,并成为湖中之渠,渠道全线衬砌、全线立交,各种交叉建筑物80余座。如果说湖北是投资最集中、布局最密集、规模最宏大的水利工程露天陈列馆的话,那么,引江济汉工程将是荆楚水乡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后来还有人自夸:“运河上将建起各种桥梁、闸坝等交叉建筑物100多座,其中桥梁30多座,且造型各异,堪称一座桥梁博物馆。”俨然成了一项宏大的“面子工程”。这样多耗费40多亿元有投资回报吗?这些“景点”能取得什么生态景观效益呢?除了供某些领导和嘉宾“到此一游”,就是胁迫河流、使公共效益大量无端流失、彰显愚昧。 3. 不该对设计督查的环评意见不以为

19、然,让设计督查流于形式、走过场2003年12月,水利部水规总院对引江济汉可研进行了现场设计督查,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建议和要求:“从水环境角度,渠线工程宜采取与长湖相通的方案,建议进一步评价不同穿湖方案在水环境方面的优劣。”(水总设2004号文)显然,这是从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出线路优化调整的策略,应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性意见。可是,设计单位却不以为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居然也不予理睬而搪塞过去,足见我国环评制度的疏漏。中央2011年1号文件指出:“完善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水

20、平和供水保障能力。”武汉市实施“汉阳六湖连通”和大东湖(武昌六湖连通)生态水网工程,成了全国水网建设的示范工程。临近的岳阳市也在筹划城区内湖水系连通工程,而荆州市却不乘势实施长湖与长江连通,白白错失良机。利用江汉运河引江济汉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配套项目,主要承担汉江中下游及江汉平原水网的水量调配以及改善通航条件。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方针,就应乘势实施长湖水系与长江连通,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增强防洪排水、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水环境改善等功能。可是,某些高官却别有用心,根本不注重荆州和荆门市环绕长湖地区水生态环境的改善。项目区公众的期盼和被忽悠的地方官员都以为引江济汉“工程建成后,四湖流域上区特别是长

21、湖上游荆门的来水,可通过引江济汉河道进入汉江,将有效缓解长湖防洪压力。长湖与引江济汉渠连通,在长湖水位较低的情况下,可直接从引江济汉工程引水,提高四湖流域抗旱灌溉保障能力。”要知道,这只有引江济汉渠线与长湖连通才能完美实现,而修高渠徒劳无益。正是建管单位一心追求国家补偿投资大膨胀,为少数人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硬要多花6000多万元资金建倒虹吸搞水系立交、胁迫河流使之排水不畅,把好事办坏,使公众的这个期盼落空,还忽悠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是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从海子湖到西荆河若不重新挖河而改线在长湖湖内和西荆河疏挖航道,既节地又省钱,还在水环境方

22、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是使长湖成为清水畅流的过水湖泊,可以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质;二是可以不修建众多交叉建筑物胁迫长湖所有支流自由流动,渠道也不必全衬砌阻隔地下水,利于长湖自然调蓄径流、洪水;三是改线在长湖湖内和西荆河疏挖航道,不仅少占耕地,还可整合资源,推进加固湖堤建成生态防洪堤和开辟第二条排洪通道调洪水入汉,减少向四湖中区泄洪和向借粮湖分洪的损失;四是向东荆河灌区补水必须经过长湖,不修高渠可降低扬程节省能耗,而且可利用沮漳河故道蓄水沉沙更有效地减少泥沙入长湖,还可抽水蓄能调峰发电;五是可兼顾从长江提水向长湖、洪湖生态补水和为江汉航线补水济航,缓解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刷深荆江河床、造成四湖平原

23、灌区从长江引水水源水位下降的不利影响。六是改线在长湖湖内和西荆河疏挖航道,分别是荆州武汉内河航线与江汉航线的结合段,不打乱江汉水运网的合理布局。4. 不该绕长湖北缘另行挖河, 酿成全国最严重的毁地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十二五”落实中央“资源节约优先战略”,事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现代交通建设中,保护耕地成了一项重要任务。现在“高铁”优选线路都十分注重科学用地,尽量地避让耕地和基本农田,宁愿自己增加投资,也要“以桥代路”节约用地。中央把发展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在利用天然河

24、道渠化、疏浚加以改造,加快建立现代化的内河航运网,既节省投资又很少占用耕地,可以解决发展过程中付出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以及用地矛盾突出的问题。就水利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来讲,注重生态保护就必须着眼保障土地高效利用,防止重复建设造成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长江科学院资深专家黄伯明、刘崇熙早就尖锐指出:新开运河的“工程量,移民,占地都是很大的问题。这个方案对于汉江下游,江汉平原的开发不利,对南水北调、济黄并无直接效益,还增加很大的长期负担。”黄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张红武正是针对原规划的这个纰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引江济汉”经过长湖入兴隆水库调蓄,推进引江济黄。可是,长江委设计院现任领导好坏

25、都听不进去,根本不把水土资源当作可以增值的财富,始终不理性思考调整优化规划方案,以提高土地利用和投资效益。长江委原主任黎安田也曾建议:“湖北省水利部门要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机遇,借鉴江苏省开发长江的经验,做好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举办江水北调工程的成功经验就是“以电代渠”,其90%的输水渠道都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河道湖泊,可以少做土方、少挖压耕地,少投资。江汉运河应该借鉴这个经验,也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一样,把两沙运河利用起来,让古老的水利工程焕发青春。这样改线经过长湖便可减少新开挖一半的渠道,少损毁2万多亩耕地,用节省的40亿元投资去改造升级江汉

26、航线和加固长湖湖堤。但是,湖北省建管单位只想把引江济汉工程的规模膨胀到够得上号称“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国家补偿投资能不断追加,好让少数官员从中获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而执意要采取全立交的调水方式,斥巨资全线重新挖河。以高架“地上河”的方式修建通航工程,占地平均宽度(包括临时占地)超过了500米,为汉宜高铁的4.5倍,让富庶的江汉平原上成千安居乐业的村民无端毁家迁移,使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由“治水兴农”向 “毁地伤农”转变,尽失水运优势。中央历来要求严格土地管理,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温总理年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声疾呼要保护耕地,要珍惜每一寸土地,科学利用每一寸土地;大声疾呼

27、不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特别强调“十二五”要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可是,国务院审批江汉运河建设方案,偏不理睬张红武提出的“经过长湖”节地、省钱、有利于引江济黄的建议,而让张继尧、矫勇、王忠法等主张全线“毁地填湖跨河修高渠”的技术权威取得了绝对的话语霸权地位,不作科学论证就否决了改线在长湖湖内和西荆河疏挖航道、可以大量节省用地的方案,反倒使湖北发展内河水运成了占地大户,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征地移民“雪上加霜”,增加社会不和谐因素。如此与党中央思想不一致,至今仍不思整改,实在令人费解。 5. 不该违法填湖修筑“湖中渠”,作茧自缚、使长湖处于暴雨洪

28、灾的危险之中江汉运河设计者自鸣得意夸为工程建设的亮点,就是试图在国内首次采取“围堰填筑法”修建世界罕见的“湖中渠”美景。殊不知这样耗费巨资、毁坏美好家园、使千年滨湖古镇后港与长湖隔堤相叹、作茧自缚、增添洪灾威胁、收效甚微、愚蠢至极。设计者自以为是,不听“规划环评”意见,偏要不惜“血本”在湖中淤泥层上填筑两道并行的、最大坝高912m、总长达3.5km的双面挡水的堤坝形成高渠输水通航(见图)。其一,一般环保“反坝”人士认为筑坝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而这里毫无投资效益可言,只不过是从长江提水入渠后能从兴隆坝下自流入汉。但是,长江委设计院对外发布的总体规划是引江济汉提水入兴隆水库。因此

29、,一旦国务院有关领导“醒悟”过来,又得斥巨资改造为提水入汉。又何必要国家花冤枉钱建“乌龙”工程,让水利水运投资打水漂,让财政长期承担巨额运行维护费用,作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江委设计院现任领导为何不怕折损自己的“名声”。其二,要知道,江汉运河横穿的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但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水袋子”。上世纪80年代初就发生过“四年三灾”,因长湖长期维持高洪水位还殃及荆州古城,后被列为湖北省水利综合治理的重点,兴建了田关泵站,利用世行贷款加固了长湖湖堤,利用日元贷款建设了荆州城市内部防洪工程。但是,2008年9月3日长湖水位仍上涨达到33.02米,超过保证水位0.02米。若遭遇再大暴雨洪水,就要靠加大

30、向四湖中区泄洪和向借粮湖分蓄洪以减轻洪水威胁。长湖综合治理规划曾期望引江济汉调长湖洪水入汉江。倘若遵循国家发改委审批项目建议书定下“拟结合当地水利规划建设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的原则,就应选取洪湖河湖分家开挖宦子口至小港航道的方式,在湖内沿堤开挖航道结合加固湖堤,并疏挖西荆河开辟第二条排洪通道,“一举多得”。谁知在实施中却不讲诚信,偏不干利于防洪减灾的实事,专搞“面子工程”,将导致长湖长期处于暴雨洪灾的危险之中,迟早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其三,单算渠道就要侵占长湖约400万m3容积,还不包括围掉二个大湖汊,显然只会消弱长湖的防洪功能。在湖北省填占湖泊水体属违法行为,显露了规划的非科学性和审批的失控

31、。 6. 不该只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水,留下向中游生态补水的缺口反害自己从水资源合理配置讲,应实行多目标开发、注重发挥综合和长远效益。引江济汉规划重新挖河的纰缪,集中反映在没有优化配置汉江中下游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拟定的工程目标不可持续发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角度考虑汉江中下游的综合治理,既使不搞南水北调中线,也需要建设引江济汉工程从长江调水到汉江中下游乃至鄂北岗地,才能保障汉江中下游河道内外生态用水的需求以保护生态环境。引江济汉最早就是在江汉平原商品粮基地农田水利规划中,作为省内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这与江苏省江水北调、安徽省引江济淮、陕西省引汉济渭完全是一样的。国家

32、后来安排为南水北调中线补偿工程,只不过扩大规模、延伸效益,应该视为迎来了发展机遇,而不是要湖北作出重大牺牲。这是思想观念问题。早在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水利部面对全国人大代表对南水北调破坏长江生态的质疑而庄严承诺:“引江济汉”把长江干流的水引到汉江中下游,使汉江中下游生态免受影响,还改善那里的“水华”现象。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也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对话,提出了通过三个梯级电站把水位抬高,和引江济汉补水四大措施补救汉江中下游的生态,尽量使调水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小,后来又特别叮嘱设计单位对引江济汉要防洪、灌溉、发电、景观等多重功能综合考虑。可是,长江委设计院规划设计仍然只考虑引江济汉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水。一是使汉江仙桃断面的流量在23月份大于500m3/s的历时保证率达到95%,基本保证调水后不具备发生“水华”的水文条件;二是补水济航,使汉江下游中水通航流量(600800m3/s)的保证率不低于现状水平,而且将湖北环保部门要求国家安排汉江中下游生态环保资金由21.57亿元压缩为4.39亿元。但是,沙洋以上为汉江水体接纳污染负荷最重的河段,除了襄樊、荆门市的大量废水之外,河南南阳地区的废水也经唐白河汇入,又“首当其冲”受到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影响,而且兴隆水利枢纽兴建后,上游50多公里范围的流速减缓,也有“水华”发生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