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89.57KB ,
资源ID:72973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2973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版组胚考试复习题1重点重点重点.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版组胚考试复习题1重点重点重点.docx

1、完整版组胚考试复习题1重点重点重点此次组胚考试时间为12月28日,取消了平时分和实验分,所考分即为所得分,比如你考了80分,最后成绩就是80分,不折合了。所以大家认真复习,现将考试题型及分值告知大家!一、名词解释,5题,共10分二、填空,3题,每空1分,共10分三、简答题,2题,共20分四、论述题,2题,共20分五、单项选择题,20题,共40分参考资料(个人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胃小凹:胃黏膜表面遍布的不规则小孔。2.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膜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粘液腺分泌的富含粘蛋白的粘液凝胶,可阻止、延缓胃液中的H+向粘膜细胞方向返回扩散,同时粘膜细胞分泌的HCO3- 向凝胶表层方向

2、扩散,不断综合H+ ,两者共同形成保护胃粘膜免受胃酸腐蚀的屏障。3.环行皱襞: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向肠腔突出而成(不确定)4.小肠绒毛:小肠粘膜层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绒毛中轴是固有结缔组织,含中央乳糜管和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其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绒毛使小肠的表面吸收面积大大扩大,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5.中央乳糜管: 小肠绒毛中轴固有层内的12条纵行毛细淋巴管称为中央乳糜管6.十二指肠腺:位于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主要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等构成。7.肝门管区:在肝小叶间的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等连同其所在部位的结缔组织合称门管区。8.潘氏细胞:(Paneth细胞

3、):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的低部9.蒲肯野氏纤维:一种特化的心肌纤维,比一般心肌纤维粗短,肌浆多,肌原纤维少10.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中有两者或两者以上同时存在,则称为连接复合体。11.血窦:是毛细血管的一种类型,又称为窦状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脏、脾脏及一些内分泌腺内。其主要特点是管腔较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之间的间隙较大;部分血窦的内皮细胞可以有孔;内皮基膜或连续或不连续,甚或缺失。如分布在不同的器官内的血窦结构差别较大,与所在器官的功能有关,如肝血窦、脾血窦等。12. 胆小管: 是相邻肝细胞的质膜局部凹陷而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13.神经原纤

4、维:光镜下,是银染切片神经元标本中的一种很细的棕黑色、在胞体内交织成网的细丝;电镜下,是神经丝和神经微管聚集成束构成。14.胃底腺:指分布于胃底和胃体粘膜层中的分支管状腺,分颈、体、底三部;由五种细胞组成,即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和未分化的干细胞。15.骨单位: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16.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常见于疏松结缔组织内17.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的。胞质嗜碱性,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内含大量的RER和

5、Golgi复合体。18.郎飞结:是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中相邻的施万细胞之间的狭窄部分,在有髓神经纤维穿导神经冲动时从一个郎飞结跳到下一个郎飞结,呈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快。19.内皮:衬于心脏、血管或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20.肝板:又称肝索.由肝细胞单行排列形成的凹凸不平的半层状结构,切面呈索状,分支吻合成网,其上有孔.21.胰岛: 是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球形细胞内分布于腺泡之间。22.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23.网织红细胞:细胞内尚残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洗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24.造血干细胞:

6、是生成各种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的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25.骨板: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26.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板,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27.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央,细胞较成熟,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多为2-8个聚集在一起,它们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28.软骨陷窝:基质内的小腔称软骨陷窝。29.软骨囊:糖胺多糖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匀,紧靠软骨陷窝的部位硫酸软骨素较多,此处呈强嗜酸性,形似囊

7、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域称软骨囊。30.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31.胰岛: 是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球形细胞内分布于腺泡之间。32.间皮:是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游离面湿润而光滑,便于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减少摩擦。33.纤维膜:由薄层结缔组织组成,主要分布在很少活动的器官的表面起固定作用34.浆膜:指被覆于器官表面、由结缔组织纤维膜与纤维膜外面的间皮共同组成的外膜,如大部分胃肠道的外膜。35.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36.闰盘: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37.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

8、于横小管之间38.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T小管39.尼氏体: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40.血脑屏障:有些星形胶质细胞末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二、简答题和问答题1比较大、中、小、微动脉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答:大、中、小、微动脉的管壁都分3层,从内向外称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以中动脉的3层结构最明显;内膜又分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中膜含平滑肌或弹性膜;外膜为结缔组织,有营养血管。大动脉内膜较厚,内弹性膜多层;中膜主要为40-70层弹性膜,弹性膜之间有弹性纤维、环行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纤维;其

9、功能是维持血液流动的连续性。中动脉内膜的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平滑肌组成;外弹性膜较明显;其功能是调节器官的血流量。小动脉中膜由数层平滑肌纤维构成;较大挑战动脉也可见内弹性膜;主要功能是调节器官与组织的血流量,并形成外周阻力,参与政党血压的维持。微动脉无内弹性膜,中膜仅由1-2层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是控制微循环的总闸门,调节各组织血流量。2试述电镜下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分布。答:电镜下毛细血管分为三类: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连续毛细血管特点为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续封闭了细胞间隙;基膜完整;胞质中有大量吞饮小泡。主要分布于结缔组

10、织、肌组织、肺泡隔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有孔毛细血管特点为内皮细胞和基膜也是连续的,但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极薄,有孔,孔上有隔膜覆盖;内皮窗孔易化了血管内外中、小分子交换。主要分布于胃肠住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血窦特点为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间间隙大;内皮细胞可有窗孔,易化了大分子物质和血细胞出入血液;基膜可有可无,可不连续。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中。3. 试述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来源,结构及功能。答:成骨细胞位于成骨活跃的骨组织表面,常单层排列,胞体呈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与相邻的成骨细胞或骨细胞突起形成缝隙连接。细胞核大而圆。胞质嗜碱性。电镜

11、下见胞质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成骨细胞产生有机骨基质并释放基质小泡,小泡内含小的骨盐结晶,小泡膜上有钙结合蛋白,可促进钙盐的沉积。当成骨细胞被骨质包埋后,便成为骨细胞。破骨细胞数量较少,位于骨组织表面,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直径30100m。含有650个核,胞质呈泡沫状,多为嗜酸性,贴近骨质的一侧有皱褶缘。电镜下,该部位有许多不规则的指状突起,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破骨细胞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4简述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特点。答: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是:从食管到肛管的消化管管壁自内向外分4层: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黏膜自内向外又分3层,即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上皮在两

12、端(食管和肛管下段)为复层扁平,其余均为单层柱状;固有层为结缔组织,富含淋巴组织和小的腺体;黏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黏膜下神经丛,食管和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还分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某些部位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突向管腔,形成皱襞。肌层一般是内环外纵的两层平滑肌,其间有肌间神经丛;但胃含内斜中环外纵3层平滑肌,食管上段和肛管下段则为骨骼肌。外膜可分为纤维膜和浆膜,前者为薄层结缔组织,见于食管和大肠末段;后者为薄层结缔组织覆以间皮,见于胃、大部分小肠与大肠。5. 试述肝小叶光镜下的微细结构。答:肝小叶是肝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由中央静脉 肝板 肝血窦 窦周隙和胆小管组成。肝细胞体

13、积大,呈多面形,细胞核大而圆,着色染位于中央,有时可见双核。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其内皮细胞有孔间隙大,内皮外无基膜窦周隙位于肝细胞与血窦内皮细胞之间,其内充满血浆相邻肝细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称胆小6试述大动脉管壁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答: 大动脉管壁从内向外分3层,即内膜、中膜和外膜。内膜又分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内皮下层较厚,含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细胞;内弹性膜有多层,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没有明显的分界。中膜主要由40-70层弹性膜构成,弹性膜之间由弹性纤维相连,还有环形平滑肌以及少量胶原纤维;基质含有较多的疏酸软骨素。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杨柳,其中含有营养血管;外弹性膜

14、不明显。大动脉富于弹性,在心室收缩射血时,管壁扩张,在心室舒张时,因管壁的弹性回缩,保持血液持续向前流动。7. 比较动脉和静脉管壁的异同?答:(1)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2)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静脉内还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8. 胃黏膜有哪些自我保护机制?答:一方面,为粘膜上皮细胞不断脱落,并由未分化细胞不断增殖分化来补充。胃粘膜上皮的这种快速自我更新对胃粘膜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另一方面,由胃上皮表面粘液细胞分泌的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粘液,覆盖于上皮表面

15、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层将上皮与胃液中的胃蛋白酶隔离,而高浓度HCO3使局部pH为7,既抑制了酶的活性,又可中和渗入的盐酸,从而使胃粘膜免受损伤。粘液产生减少、或盐酸分泌过多,屏障受到破坏,都会导致胃组织的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9. 试述心壁的结构。答: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屋和心外膜三层构成。心内膜为被覆盖在心壁内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膜,与出入心的血管内膜相延续。心的各瓣膜由心内膜向心腔折叠而成。心肌层由心肌纤维构成。心肌层可分为心房肌和心室肌,心房肌薄弱,心室肌肥厚,尤其左室肌特别发达,心房肌和心室肌并不连续,分别附着在心的纤维支架(又称心骨骼)上,故心室和心房可分别收缩。心房肌由浅、深两

16、层组成。心室肌分为三层,浅层、中层和深层。心外膜为浆膜性心包的脏层,被覆于心肌表面。10. 简述三联体(定义、组成、功能意义)答:生理学上的三联体主要见于骨骼肌纤维内,由一条横小管及其两侧相邻的肌浆网终池组成,横小管膜与肌浆网膜紧密相贴形成三联体结构。三联体的功能是将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和三联体连接传至肌浆网膜,引起钙泵活动,使肌浆网贮存的钙离子迅速大量释放到肌浆内,为肌丝滑动、肌纤维收缩创造必备条件。11. 试述胃黏膜上皮的结构及其功能意义。答:胃黏膜的组织结构:黏膜上皮为由较多黏液细胞构成的单层柱状上皮,该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胃小凹。表面黏液细胞分泌不可溶性的凝胶黏液,形成胃的黏膜屏障,具有

17、吸收水、无机盐和乙醇的功能。胃小凹底部与3-5条胃底腺相连,固有层内以紧密排列的胃底腺为主,结缔组织较少。胃底腺的细胞成分有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主细胞主要分布在腺的底和体部,为柱状,细胞基部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顶部有酶原颗粒,有分泌胃蛋白酶原功能。壁细胞主要分布在颈和体部,锥体形,细胞质内有丰富的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和细胞内分泌小12. 比较胃体、小肠和结肠黏膜的结构。答:胃体、小肠和结肠的黏膜从内向外都分为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其中固有层均为结缔组织,可见散在的孤立淋巴小结,在回肠形成集合淋巴小结;黏膜肌层在食管为纵行的平滑肌束,其余各段为内环外纵排列的薄层平滑肌。胃体的

18、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主要由表面黏液细胞组成,分泌黏液,上皮下陷形成胃小凹;固有层结缔组织少,主要含胃底腺,后者为管状,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干细胞组成;小肠上皮也是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吸收细胞游离面有纹状缘,杯状细胞分泌黏液;上皮和固有层突向肠腔形成绒毛,其固有层含中央乳糜管、有孔毛细血管网,少量平滑肌纤维等;其余固有层中含肠腺,亦为管状,除上述3种细胞外,还有Paneth细胞和干细胞。结肠黏膜无绒毛;上皮与小肠相似,但杯状细胞增多;固有层中肠腺稠密且长,无Paneth细胞。13. 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和功能?答: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主要

19、有糖衣、微绒毛和纤毛。(1)糖衣,具有支持、保护、粘着、物质交换和识别等功能;(2)微绒毛能显著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3)纤毛的节律性摆动可推进细胞表面的分泌物或管腔内容物的排出。14. 简述化学性突触的电镜下结构。答:电镜下化学性突触由三部分组成:(1)突触前成分:一般是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膨大部分,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与下一个神经元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2)突触后成分:是后一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与突触前成分相对应的局部区域。该处的细胞膜增厚,为突触后膜,含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3)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狭窄间隙。15. 比较

20、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差异。16. 试述小肠绒毛的结构和功能答:小肠绒毛是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而成。绒毛的表面为单层状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 绒毛中轴为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其中含有三种主要结构。 中央乳糜管,为12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因其内含有肠上皮吸收的乳糜微粒而得名。中央乳糜管的内皮细胞之间间隙大,无基膜,通透性大,肠上皮吸收的脂肪主要经此管运送。 有孔毛细血管网,肠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物质主要经此进入血流。 纵行平滑肌,其收缩、舒张使绒毛改变长度,以利物质的吸收和淋巴、血液的运行。17. 试述成纤维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答:成纤维细胞呈

21、扁平状,多突起,胞核较大,扁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富于粗面内质网、游离的多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成纤维细胞既能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也能合成和分泌基质中的蛋白多糖和纤维粘连蛋白。18. 胃底腺和肠腺各由哪几种细胞组成?其功能是什么?答:胃底腺: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干细胞:分泌为其他细胞内分泌细胞:分泌胃肠激素,调节肠胃功能颈黏液细胞:分泌黏液肠腺:吸收细胞:吸收分泌功能杯状细胞:分泌黏液Paneth细胞:分泌溶菌酶,杀灭细菌干细胞:分泌为其他细胞内分泌细胞:分泌胃肠激素,调节胃肠功能19. 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和功

22、能如何?答:被覆上皮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单层上皮包括: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分布在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功能: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摩擦,利于血液、淋巴流动和组织间物质交换。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腺体、肾小管等。功能:分泌,吸收。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肠道、胆囊和子宫以及外分泌腺的导管。功能:分泌,吸收。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功能:保护、分泌作用。 复层上皮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皮肤、口腔、食道、阴道。功能:保护为主。 复层柱状上皮:分布在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变移上皮:分布在泌尿管道。功能:细胞形状和层数可随器官的空虚与扩张状态而变化。20.

23、 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形态结构及功能。答:白细胞分类:根据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分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1)中性粒细胞:直径10-12微米,胞质弱嗜酸性,含细小均匀颗粒,核分叶, 1-5叶不等。电镜下胞质颗粒分:特殊颗粒-较小,数量多,含溶菌酶、吞噬素等;嗜天青颗粒-较大,量少,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水解酶。 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异物。(2)嗜碱性粒细胞:直径10-12微米,数量少、细胞核分叶不明显、胞质内含大小不等的深蓝色颗粒,颗粒与肥大细胞相同。功能:趋化性运动,参与过敏反应。(3)嗜酸性粒细胞: 直径12-14微米,核多分

24、为2-3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含芳基硫酸酯酶、组胺酶、阳离子蛋白功能:趋化性运动、降低过敏反应、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幼虫。(4)单核细胞:直径12-20微米,核为肾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疏松,胞质灰蓝色 ,内含嗜天青颗粒,既溶酶体。功能:趋化运动和吞噬功能。进入组织器官后转变为各种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破骨细胞)。(5)淋巴细胞:按体积大小可为分大、中、小三类。小淋巴细胞在血液中数量最多,直径6-8微米,核圆形或肾形,染色质呈粗块状,胞质少,染成天蓝色 ,内含少量的嗜天青颗粒。功能:免疫功能。21. 试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和正常值。答:(1)形态结构特点 在扫

25、描电镜下观察,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小体,直径7-8.5um,中央较薄,周缘较厚。这种外形可使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气体的迅速交换。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及细胞器,胞质内充满大量血红蛋白。在透射电镜下,红细胞膜为典型的单位膜,含有ABO型抗原,红细胞具有半膜透过性。(2)功能 血红蛋白具有结合与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因此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氧气并带走组织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3)正常值 正常成人血液中红细胞含量女性为每升(3.5-5.0)乘以10的12次方 男性为(4.0-5.5)乘以10的12次方每升,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女性为110-140g,男性为120-150g22

26、. 简述HE染色法。答: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 (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简称HE染色法 ,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 ,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酸着紫蓝色 ;伊红为酸性染料 ,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HE染色法是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教学与科研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整个染色过程包括五个内容: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和封固。23. 比较复层扁平上皮和移行上皮的异同。答:相同点: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同属于复层上皮,由不同的三类细胞组成,都有基底层的一层矮柱状细胞或立方细胞以及中层的数层多边形细胞。不同

27、点:表层的细胞形态不一,复层扁平上皮为扁平状并有多层,而变移上皮只有一层,且细胞较大,呈伞状或倒置的梨形。变移上皮分布在肾盏、肾盂、膀胱、输尿管等处,上皮可随器官的充盈度变厚或变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皮肤的表皮、口腔、食道和阴道等处,具有很强的机械性保护作用。根据表面有无角化层有可分为角化型和非角化型两种,角化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已无胞核,胞质中充满了角蛋白,已是干硬的死细胞。复层扁平上皮受到损伤后有较强的修复能力。24. 简述疏松结缔组织间质内三种纤维的主要区别。25. 简述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答: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分为两类:一类为大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另一类包括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和脉络丛上皮细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